普洱茶入门指导PPT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266602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8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普洱茶入门指导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普洱茶入门指导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普洱茶入门指导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普洱茶入门指导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洱茶入门指导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洱茶 p r chp r ch 目录一、普洱茶的悠久历史二、普洱茶的分类及等级区分三、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四、普洱茶的选购及储存五、普洱茶的冲泡与品饮 普洱茶是云南特产的一种后发酵茶,为茶中之茶,是暖胃、降脂、养气、益寿延年及品茗的圣品。具有“长寿茶”的美称,亦称“可以喝的古董”,可长期存放、愈陈愈香。悠久历史青铜茶香最早的文字记载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 武王伐纣时期中古初名唐宋时期得名“普洱”近古鼎盛明清时期“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 渊明,识者韪之”及茶马古道现代寂寥1975年复兴前长达半世纪的产业萧条近年高潮暴寒暴热后趋于理性 普洱茶的分类(一)按制法分类(二)按存放方式分类(三)按外形分类(

2、一)按制法分类 生茶生茶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散茶或紧压茶。特征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熟茶熟茶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人工熟化)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特征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均匀。(二)按存放方式分类 干仓普洱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湿仓普洱在高温、高湿下,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不通风不透气,容易滋生微生物的仓储环境。(三)按外形分类

3、1 1、饼茶、饼茶 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75克,即是老的计量单位“七两”,每七个为一筒,七七四十九,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2 2、沱茶、沱茶 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3 3、砖茶、砖茶 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4 4、金瓜贡茶、金瓜贡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5 5、千两茶、千两茶 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6 6、散茶、散茶 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

4、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普洱茶的等级区分普洱茶的等级区分 可按等级区分为高、中、低三档。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摘,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传统制作工艺(生茶):采茶、杀青(生晒、锅炒)、揉捻(手工揉团)、晒干、筛选分类、蒸压制型、最终干燥(晒干、阴干)。现代制作工艺(熟茶):采茶、杀青(锅炒、滚筒)、揉捻(机器加工)、干燥(烘干)、增湿渥堆(人工熟化)、晾干、筛选分类、蒸压制型、最

5、终干燥(烘干)。普洱熟茶才具药理作用,生茶没有,老生茶可以有。品藏准则:品老茶、喝熟茶、存生茶。所以懂普洱的人必须懂得的生普制作工艺中关于普洱茶原料几个重要术语:(一)、滇青与滇绿 (二)、晒青与烘青、炒青 (一)(一)、滇青与滇绿滇青与滇绿:干燥方式的不同:干燥方式的不同 滇青=炒锅适度杀青+毛茶自然太阳晒干+成品室内自然通风阴干 滇绿=滚筒杀青+烘青机毛茶干燥+烘房高温成品干燥使用滇青与滇绿工艺制作出的普洱茶对比:1、茶品制成初期,滇青和滇绿就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滇绿无论是香气还是颜色都更引人注目。滇青:滇青:茶青(墨绿色、青气)茶汤(青草味、苦涩而浓烈)叶底(深绿黄、韧性佳)滇绿:滇绿:茶

6、青(鲜绿色、清香)茶汤(清甜味、清爽但单薄)叶底(鲜绿黄、韧性差)使用滇青与滇绿工艺制作出的普洱茶对比:2、经过1-2年陈放,滇绿的劣变就逐渐突显出来,滇青的越陈越香才刚刚“浮出水面”。待到5年以上,滇青变成沉香浓郁的老茶,而滇绿已经是废品垃圾了。滇青:茶青(红褐色油光、陈香)茶汤(清亮蜜香回甘)叶底(韧性好)滇绿:茶青(暗褐无光泽、平淡潮闷味)茶汤(浑浊、发霉味)叶底(韧性差)(二)、晒青(二)、晒青与与烘青、炒青:技术要求不同烘青、炒青:技术要求不同晒青晒青烘青、炒青烘青、炒青工工艺艺步步骤骤杀杀青青杀青温度低酶活性保留 利于“发酵”杀青温度高酶活性彻底破坏不利于“发酵”揉揉捻捻手工揉捻茶

7、条粗壮完整耐浸泡陈化快机械分两段揉捻叶条紧实粗壮耐泡性不强陈化较慢干干燥燥日照晒干毛茶含水量较高毛茶汤杏黄透亮叶底具荷香机械烘干(炒干)毛茶含水量较低毛茶汤绿叶底具花果香使用使用晒青晒青与与烘青、炒青为原料烘青、炒青为原料制作出的普洱茶对比:制作出的普洱茶对比:晒青晒青烘青、炒青烘青、炒青1汤色泛黄,苦涩为首选,陈旧后淡苦出甘汤色碧绿,有糯米或板栗微香,陈旧后出苦不出甘2陈旧后叶色褐红,冲泡后茶底微微皱折黑褐陈旧后叶色变黑,冲泡后茶底较平滑光鲜,色泽接近红茶3储存与潮湿为友储存与潮湿为敌一般讲,烘青和炒青占的比例越大,苦味越大。普洱茶的选购普洱茶的选购陈期辨别陈期辨别 普洱茶越陈旧越好,因此有

8、茶友以标榜普洱的年限为荣,以下辨别陈期的方法仅供参考:1、1950年之前: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内附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2、1950-1968年:所谓“印级茶品”,也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3、1968年以后: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普洱茶的选购普洱茶的选购四大要诀四大要诀一、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一、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霉味。二、纯:辨其色;茶色如枣,

9、不能黑如漆。二、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三、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三、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四、气:品其汤;回味温和,不可味杂陈。四、气:品其汤;回味温和,不可味杂陈。普洱茶的选购普洱茶的选购六不政策六不政策一、不以错误年代为标竿。二、不以伪造包装为依据。三、不以深浅汤色为借口。四、不以添加味道为假象。五、不以霉气仓别为号召。六、不以树龄叶种为考量。普洱茶的储存普洱茶的储存 生茶储存时间越长,茶质越醇,而熟茶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改变茶质本身。1、必须干仓陈化2、温度不可骤然变化3、避免杂味感染4、利用竹箬包装5、注意茶龄寿命普洱茶的冲泡与品饮普洱茶的冲泡与

10、品饮普洱茶的冲泡普洱茶的冲泡1、将普洱茶叶置于滤杯中。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3、片刻后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4、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20秒。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滴去茶汁,置于杯盖。6、将茶汁倒入茶杯即可。7、普洱耐泡,第四泡开始每增加一泡即泡时增加15秒,以此类推。普洱茶冲泡的注意事项普洱茶冲泡的注意事项1、茶壶:宜腹大。2、茶叶:冲泡前可拨散置于空气中2星期。3、投茶量:富于变化,切忌一成不变。4、水温:掌握茶性,因茶而异。5、洗茶:必不可少,需注意节奏。6、冲泡时间:掌握茶性,因茶而异。普洱茶的品饮普洱茶的品饮趁热闻香,用心品茗普洱茶的香气普

11、洱茶的香气 好的普洱茶可以具有许多细腻微妙的香气,主要分为:樟香、荷香、兰香、枣香。樟香樟香 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余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荫,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使茶叶有了樟树的香气,同时茶树也直接吸收了樟树散发的樟香气存于叶片中,便是樟香。荷香荷香 采摘云南大叶种茶叶幼嫩的芽茶,经过适当的陈化后发酵,好的幼嫩的芽茶去掉浓烈的青叶香,自然留下淡淡的荷香,荷香属于飘汤茶香。兰香兰香 新鲜的普洱茶那股青叶香,经过长期陈化后,由青叶香转为清香,那些种植在樟

12、树林下的茶树,得到樟香的参化,樟香较弱者融合清香而成为兰香,是普洱茶中最珍贵的茶香。枣香枣香 只有生长在植被非常茂盛,经常云雾缭绕而且有野生枣树的环境中的茶树才能产生这种香气,由于经常有落叶,久而久之形成了天然肥料,茶树根系吸收了这些肥料,加上茶叶吸收雾气,于是便有了特殊的枣香。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滋味 普洱茶常有苦、涩、酸、水、甜、无味等数种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于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共存。苦、涩苦、涩 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普洱茶有口感较强的“阳刚性”普洱,也有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程度来区别二者,是最具体的辨别。而陈化已久的老普洱虽然褪去苦涩但仍能表现出其他茶味,

13、故为好茶。酸、水酸、水 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而一般新鲜的茶叶在制作的“走水”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水味,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甜甜 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的。经过长期陈化,普洱茶的苦涩慢慢减弱甚至消失,而糖分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出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明显。茶中淡然甜意清雅且健康。只有以生茶茶青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淡化而悠然,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无味无味 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方为普洱茶的最极品。普洱茶1、地理标志,独领风骚。2、一山一味,十山十味。3、独特品饮,越陈越香。4、茶如人生,天人合一。5、个性鲜明,海纳百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