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1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52544254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1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1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1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1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1人民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历史专题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1人民版必修2【学习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学习重点】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预习案【知识导学】一、“神农”的传说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 和 就形成了规模性的 农耕经济,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 的国家之一。(2)据说_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民众耕作。(3)许多 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 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 和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 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二、从“刀耕火种”到“以

2、牛田”1.耕作方式的演进(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直至 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 技术和 农具。如战国策记载的秦国“ ”,就是用牛耕种。由于它采用了先进的 ,所以国强民强富,具有了列国难以与之抗衡的实力。 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便于中耕的_便于的收获的 以及播种工具 ;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唐代出现的 ,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2.评价农耕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 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3、,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 性的发展。【预习检测】1.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这位先贤( ) A.大禹 B.神农氏 C.李冰 D.郑国 2.右图所示的耕作方式,出现于( )A.原始社会 B.春秋战国 C.汉代 D.唐代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锄耕 D.男耕女织4.“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从中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商代已经出现牛耕B.春秋末期,可能出现牛耕C.春秋末期,

4、可能出现马耕D.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普遍使用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探究案1.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神农”为什么有特殊地位?2.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训练案1.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2.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

5、进步。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约开始于( )A.商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3.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D.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4.观察右图汉代画砖犁耕图。它反映的信息是(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 D.中国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出现5.图一是商周时期的骨耜,图二是西汉二牛一人的犁耕。从图一

6、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 )图一 图二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手工业技术的进步6.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晶(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7.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224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7、.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8.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管仲对(齐桓公)日:“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在我

8、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