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5252430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肺切除术后护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肺切除术后护理青州市人民医院 陈杰关键词全肺切除术;护理;并发症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最佳治疗手段。因手 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我院2008 年至 2010年全肺切除共12 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全肺切除12例,女3例,年龄56岁74岁, 平均年龄63岁,均为肺癌患者,男9例,24岁71岁,平均年龄51岁,吸烟者9例,其 中11例为中心性肺癌患者, 1例外伤后主支气管断裂, 1例术后第5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 于术后第9天死亡,其余11例均治愈出院,

2、经随访都能达到日常的生活料理。2. 护理2.1 术前护理 由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易出现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因此,护理人 员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使用安慰性语言,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与其家人密切配合,做 好解释工作,并耐心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也有的患者担心预后不佳,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利用相关知识给予关心体贴和必要的健康 教育,重点了解该患者的特点及预后情况,主动热情地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 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信任感,增强治疗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保持 情绪稳定,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便更好地接受和

3、配合治疗。 协助患者及时完成术前相应检查,胸部CT、胸片、B超、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交叉 配血、药物过敏试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抽血做血常规、血型、电解质、输血前五项等, 手术前 1 天常规手术野备皮、术晨,更衣、禁食、禁水。对于有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者,术前 教会病人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咳痰及增加运动量等提高呼吸功能的训练;吸烟者禁烟;术 前肺部有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给超声雾化吸入;对有心肌缺血表现者,术前适当 使用护心药物(参麦、极化液等);有心率失常者,尽可能纠正心率失常;对合并有高血压、 糖尿病者,术前均要控制血压稳定( 1 60 1 7 0/9 5 1 1 0mmHg) 1

4、 2 周以上,空腹血糖在 6mmol/L 以下,才能进行手术。 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戒烟酒,进行呼吸锻炼,练习咳 嗽、咳痰,增加肺活量,嘱病人主动锻炼肺活量,多做深呼吸。白天每两小时做深呼吸8 lO 次。防止术后引起肺部感染,同时术前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注重口腔 卫生,如有牙周感染或口腔疾病,及时治疗。因病人术后需卧床数日,所以应指导病人锻炼 床上排大小便。术前应注意补充营养。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 牛奶、鸡蛋、鱼、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创造良好、 整洁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病房的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

5、进行空气 消毒,预防因感冒而加重呼吸道的通气换气功能。2.2 术后护理2.2.1 术后观察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及呼吸 波形、幅度,若浅而快,大多是由于术后疼痛及胸带包扎过紧所致限制性呼吸困难;若呼吸 幅度大而快,35次/min,则应注意有无呼吸衰竭的发生;如心率100次/min,血压 90/60mmHg,则需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经常复查血气,并 对血氧饱和度监测,氧饱和度应大于 95,监测中心静脉压,术后经常测定,以利输血、补 液速度及量,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0.59 kPa1.18 kPa(6 cmH2O12 cmH2O),并准 确记录

6、液体出入量。呼吸道有分泌物要及时处理,以便达到有效给氧,术后持续地流量吸氧 3 升分,并进行给氧护理,保持湿化,避免呼吸道干燥,引起排痰不畅。护理过程中应严格 限制输液总量及输液速度,一般 24 小时输液量限制在 15002000 毫升,滴速 2030 滴 分为宜,出量略大于入量,输液量宁少勿多。对于剧烈咳嗽,咳较多稀薄泡沫样痰时应警惕 肺水肿的发生,及早通知医生处理。观察尿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2.2 体位的护理 一全肺切除术是肺癌以及主支气管断裂的一种特殊类型手术,因手 术的特殊,创伤较普通肺叶切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肺功能受影响。术后及时采取正确的 体位,不但使病人减轻痛苦,增加舒

7、适感,防止并发症,给病人更多的心理支持,促进病人 康复,而且能更好地保证手术效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所有病人术后回病房时均取水平仰 卧位,全身麻醉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观察30 min,帮助病人取斜坡卧位(抬高病人上 半身15。30。)。此卧位保持2 h3 h,生命体征稳定再帮助病人取半卧位(抬高病人上半身 40。50。,抬高病人腿部15。)。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在正常位置,增加胸腔容量,减少肺 血容量,有利于肺通气。术后约8 h帮助病人取四分之一术侧卧位,背部、臀部和腿部垫软 枕。避免过度术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移位,大血管扭曲,导致呼吸循环异常。同时避免健 侧卧位,以免健侧肺受压,使肺部通气

8、功能受限,以及术侧胸腔内渗液浸及支气管残端而影 响愈合。变换体位应有计划地进行,避免反复多次的不良刺激。术后术侧卧位与半卧位交替 进行,以术侧卧位为主,半卧位为辅。体位护理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人气管、纵隔有无移 位。因为全肺切除后残腔将被渗出液逐渐充满,这种渗出液又逐渐机化、收缩,使膈肌上升, 胸腔壁塌陷,纵隔向术侧移位,健侧肺代偿性气肿。有时术后1 d2d内渗出液太多、太 快,将纵隔推向健侧,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应及时汇报医生,同时稍加开放夹闭的胸腔引 流管,缓慢放出胸腔积液,一般每次放液c100 mL,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隔突然移位 导致心搏骤停。注意有无皮下气肿,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

9、、呼吸、血氧饱和度。2.2.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2.2.3.1开胸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一般开胸手术在术侧腋中线第7、 8肋间放置一根闭式引流管,上叶切除需放置两根, 上根置于第2肋排气,全肺切除术后放置一根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无菌水封瓶,平时夹闭, 根据病情决定开放,以了解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2.2.3.2引流管要正确衔接、妥善固定 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时,要专人护送,并且需要用两把血管钳钳夹引流管。搬动时,动 作要轻巧,慎防引流管脱出。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以患者能够翻身或在床边活动为宜,太 短会影响引流,过长则易扭曲,增大死腔,影响通气。引流管及引流瓶应放置低于胸腔水平 面60

10、100 cm。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将引流管的远端与水封瓶的长玻 璃管上端连接,检查与水封瓶是否密封,然后放开血管钳。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2.2.3.3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12 h内应每隔3060 min挤压引流管一次。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扭曲、脱落、堵 塞,水封瓶长玻璃管水柱是否随着呼吸上下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 cm。如插管局 部疼痛,不敢吸气,多由于插管位置不当所致。可轻轻转动插管,改变位置,即可奏效。如 水封瓶长管中之水柱突然停止波动,引流量突然减少,则表示引流不畅,应立即检查引流管 有无脱落、滑出、扭曲及血凝块堵塞。如有扭曲应予解除。疑有堵塞者,可用手挤压引流

11、管, 方法是一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另一手反复挤压近端引流管,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挤 压时注意避免牵拉导致患者疼痛。经以上处理无效时,需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或 在无菌操作下调整引流管的位置。2.2. 3.4维持引流系统密闭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引流瓶有无裂缝、漏气,是否密封等。为避免空 气进入胸膜腔,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34 cm,并保持直立位,胸壁胸腔引流管切口 周围要用油纱布严密包盖。如水封瓶不慎打破,应立即夹闭引流管,另换一水封瓶,然后开 放钳夹,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以排出进入胸膜腔内的空气。2.2. 3.5 保持舒适的卧位全身麻醉清醒 6 小时后,如患者血压平

12、稳,给予半卧位,使胸腔内的积液聚积在胸膜 腔下部,同时增大胸腔容积,利于呼吸及引流,并经常鼓励患者咳嗽与深呼吸,促使肺膨胀。 术后第一日扶患者坐起,按扶患者伤口,鼓励患者咳嗽,同时注意患者面色、心率变化。本 组患者均能配合有效咳嗽、咳痰,无肺不张发生,胸腔引流管通畅。2.2.3.6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量、引流液颜色、性质、引流速度、有无血块。 引流量多时应每 15 分钟或 30 分钟记录一次。术后第一个 6 小时内,每小时不应超过 100 ml, 第一个24小时内不应超过500 ml,如果术后每小时引流量持续在200 ml以上,连续3次, 且颜色

13、鲜红,性质较黏稠,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疑为胸腔内有活 动性出血,应做好标记,在瓶上贴上胶布条,标上时间,除采取输血、应用止血药物外且需 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防血块堵塞引流,并做好二次开胸的准备,必要时进行开胸止血。本组 未发生胸腔内活动性出血与乳糜胸病例。2.2. 3.7 气体排出观察引流瓶中如有气体逸出,需观察引流瓶内气泡逸出的程度。咳嗽时有少量气体逸出为I 度,说话时有气泡逸出为II度,平静呼吸时有气泡逸出为III度。如有中小气泡逸出,提示肺 脏层胸膜有破裂,破裂口不大,通常2448小时可修复。如有大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 膜破裂口较大,或肺有较严重裂伤,需密切观察,发

14、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排气停止,引 流管无阻塞,提示肺漏气已修复。2.2. 3.8保持适当的胸腔引流瓶吸引负压引流瓶吸引负压一般为-10-15 cm水柱,如有引流液量过多或肺泡漏气严重,根据程 度适当减小引流瓶吸引负压,以防出血或影响肺泡裂隙的愈合。2.2.3.9 严格无菌预防感染每24小时更换引流瓶内液体一次。更换前要洗手。更换液体时,先用两把血管钳双重 夹闭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水封瓶内一般要装无 菌生理盐水500 ml。更换后要进行检查,确定衔接无误,封闭良好、方可放开血管钳。2.2.4疼痛的护理国际疼痛协会(ISAP) 1979年给疼痛的定义:疼痛是

15、一种令人不 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1995 年美国疼痛协会将疼痛作为 继体温、呼吸、心率、血压之后的生命体征,所有医院必须具有疼痛治理这项服务。现代护 理学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全方位的关爱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状 况,满足健康需求,提高生存质量。而疼痛作为多种病症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 都造成了伤害,严重的疼痛不但使人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会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气。因 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疼痛问题,为其提供优质的镇痛服务。2.2.4.1 解除疼痛刺激源 如外伤引起的疼痛,应根据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措 施;胸腹部手术后因为咳嗽、深

16、呼吸引起伤口疼痛,应协助病人按压伤口后,再鼓励咳痰和 深呼吸。2.2.4.2 药物止痛药物 止痛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给药途径可有口服、注射、 外用、椎管内给药等。止痛药分为非麻醉性和麻醉性两大类。非麻醉性止痛药如阿司匹林、 布洛芬、止痛片等,具有解热止痛功效,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关节痛、头痛、痛 经等,此类药大多对胃粘膜有刺激,宜饭后服用。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度冷丁等,用于难 以控制的疼痛,止痛效果好,但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的副作用。2.2.4.3 心理护理(1)尊重并接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不能以自己的体验评 判病人的感受。(2)解释疼痛的原因、机理,介绍减

17、轻疼痛的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负 性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压力。(3)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 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 可以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 者在病房与其交流,谈彼此的经验和感受,相互鼓励,相互照顾,消除对治疗的顾虑。(4)保持病区舒适的环境 保持病区清新、安静、整洁,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有计划地集中操作,动作宜轻柔,置患者于舒适的体位,争取家属的配合,减少患者对医院 的恐惧感,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可提高痛阈。(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2.2.4.4 呼吸道护理,

18、全肺切除术后要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手术后病 人的气体交换和血流全部局限在一侧肺部,导致分泌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痉挛、气道阻 塞、缺氧。病人术后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术后给以持续低流量吸氧 3 升分。指导正确 呼吸方法。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均给予呼吸指导,每2h进行深呼吸1020次,直至胸腔引流 管拔除为止,以利肺扩张,提高肺顺应性,改善肺通气功能。间断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于 刀13疼痛不敢咳者可帮患者轻压伤口,在胸骨上缘处按压气管刺激咳嗽。并给以雾化吸入 2 次分,每次 30 分钟。术后 24 小时内拍床旁胸片以明确肺部情况及患侧胸腔渗液量,防 止渗液浸泡气管残端,导致残端破裂成漏。

19、呼吸训练和方法:正常人呼吸分为胸式和腹式两 种,胸式呼吸幅度浅,省力但潮气量小,呼吸频率快。腹式呼吸潮气量大,呼吸频率慢,这 种深而慢的呼吸可使肺部得到充分的扩张,如肺功能不全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着,术后6 小时改半卧位,令病人先行深腹式吸气后然后缓慢呼出,呼毕再徐徐吸气使腹部隆起,反复 练习,这种训练可增强膈肌运动力,减少气道阻力和呼吸器官无效四腔,增加肺泡通气量, 增大潮气量,是预防肺部手术后并发症的措施之一。咳嗽训练和方法:术后有效的咳嗽是一 种技巧,许多病人不能正确掌握,护士必须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以便达到 排痰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使肺部张,训练咳嗽有四步法(1)深

20、吸气,(2)憋住气,(3)声门紧闭,使膈肌抬高增加胸内压,(4)声门打开使气体快速冲出。上述这种术前训 练方法,在术后咳嗽时反复实践,运用时可产生使痰液松动及咳出的效果,尤其对惧怕伤口 疼痛的病人能较好的将痰液咳出,达到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目的。雾化吸入 根据培养结 果选择敏感性抗生素及袪痰药,每日4次每次15-20min,时间要排在餐后1小时,以免 由于雾化吸入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反射或多前无力排痰,雾化吸入前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雾化后粘稠的痰液因被稀释很快排出或因吸湿而膨胀,使原来部分 堵塞的支气管完全被堵塞。护士根据痰液性状掌握吸入间隔时间,使痰液保持糊状,防止吸

21、 入间隔时间过长,痰液粘稠及排痰困难或吸入过量,超过了气管,肺对水分的清除能力导致 痰易发生过多,出现肺水肿等。2.2.5并发症的预防2.2.5 .1呼吸道并发症:如痰液潴留、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等。尤以年老体弱 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发病率较高。因手术后伤口疼痛,患者不能做有效咳嗽, 痰液留积造成气道阻塞、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预防在于病员能充分了解和合作,积极做 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对肺功能进行评估,肺功能锻炼,每日吹气球4次,每次15min。 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术前存在不同的心理反应,焦虑、担心,而影响患者的 舒适度,导致睡眠差,引起血压升高,故术前应给患者

22、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及医学技术的进步, 此类手术的成功病例等,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从而使全身心放松,利于呼吸运动。保持病 房空气的洁净度,减少探视,防止空气污染,杜绝呼吸道病菌的传播,加强口腔护理,并用 消毒水漱口,以减少上呼吸道的致病菌。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冬季要注意房间的保暖,以防冷空气刺激气管收缩,夏季防温度升高而中暑,中暑可使患者呼吸增快、出汗,增加体液 排泄,使痰液黏稠,不易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痰液干稠,可通过吸氧的湿化或高频 震动雾化的方法湿润呼吸道,避免呼吸道干燥,痰液结痂,阻塞气道,另外患者术后不愿咳 嗽排痰,怕咳嗽排痰会使伤口疼痛加重或担心伤口裂开而强忍咳嗽,此时,我们应让

23、其半卧 位用手帮助患者压迫伤口部位,嘱其咳嗽,尽量将支气管内的积痰或积血咳出,使气管通畅, 有利于肺扩张和胸腔引流,避免肺内继发感染,诱发呼吸衰竭,同时给予有效抗炎治疗。有 效吸氧。给予适宜的氧浓度,最好浓度是24%,因高浓度给氧可引起肺泡塌陷和肺水肿, 间断低流量经鼻导管给氧,给氧时导管应插到鼻咽部,使氧气能被有效吸入。手术后鼓励督 促其作深呼吸,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 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 每次35分钟。指导并协助其有效咳嗽:嘱其放松,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23s,然后 用力从胸部深处咳

24、出,必要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刺激胸骨上窝或环状软骨处,引起刺激性咳嗽 反射,使痰液排出。必要时可行鼻导管吸痰或支气管镜吸痰。并发肺炎者应积极抗炎治疗, 出现呼吸衰竭时,常需机械辅助呼吸。2.2.5.2手术后血胸、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痿:其发病率很低。手术后血胸是一种后 果严重的并发症,须紧急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肺部手术时,支气管或 肺内分泌物污染胸腔而至脓胸。此时除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外,及时而彻底的胸腔穿 刺抽脓极为重要。效果欠佳者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癌存留, 低蛋白血症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可致手术后支气管残端愈合不良或形成痿管。近年来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已大为减少。支气管胸膜

25、痿常发生于术后7天以后,病人有发热、刺激性 咳嗽、脓性痰。全肺切除术后静脉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分钟2ml为宜,以免引起肺水 肿。225.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年老体弱、手术中纵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低钾、低 氧及大出血常成为其诱因。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手术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力衰竭等。对于老年病员,手术前已有心脏疾患,心功能低下者手术指征 应从严掌握。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戒烟,因吸烟会增加支气管分泌,降低氧饱和度 及增加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对手术及术后影响极大,注意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改 善心肌功能。手术者注意操作轻柔。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密切观察血 压、脉

26、搏变化,及时补充血容量。手术后输液速度应慢速、均衡,防止过快、过量诱 发肺水肿。同时作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异常,根据病情及时处理。加强胸腔闭式引流 的护理,定时挤压胸腔引流管,保持胸腔引流管位置正确,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其色和量, 以及水柱波动,防止纵隔摆动,而引起心血管并发症。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尤其是 血清钾过高或过低,都可诱发心律失常,记录24h出入水量,防止血容量过多诱发心衰或过 少发生脱水或使血液黏度增高,造成冠脉堵塞。老年病员常伴有隐性冠心病,手术创伤 的多种刺激可促使其急性发作,但在临床师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下是可以转危为安 的。2.2.5 .4术后尿潴留患者在术前应加强床上排尿

27、锻炼,必要时行留置导尿;肺叶全切除术 后患者无适应证时,应鼓励早期离床活动。2.2.5 .5注重有无胃扩张现象,否则进食后胃肠道有气,横膈上抬,导致余肺受压,出现 呼吸困难、心率快等现象。腹胀的患者应给予下腹部热敷、按摩,必要时行胃肠减压。2.2.5 .6预防术侧胸壁肌肉粘连开胸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而大多数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加之术后伤口疼痛,体质虚弱等因素而害怕活动,不愿意接受或不能有效配合康复治疗,这 样就有可能产生术侧的胸壁肌肉粘连,导致术后并发症。术后34天既帮助患者抬起术侧 手臂锻炼,如:伸臂、内收、前屈上肢、内收肩胛骨等,锻炼要逐步适应肺切除后余肺的呼 吸容量,循序渐进。应将床头桌放

28、在术侧,以鼓励患者用术侧手臂去拿东西,吃饭及牵拉布 条,以免日后切口附近的胸壁肌肉粘连,影响手臂活动,决不能等到伤口不痛以后才开始锻 炼,这些处理对术后病情的恢复,对肺的扩张及并发症的预防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特别 重视。3.康复指导3.1 康复锻炼在术后第一时间,也就是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就应开始。此时护士或家属 即可开始协助患者抬臀并活动四肢,为患者按摩手术侧上肢,并把手伸到患者背下,摩擦背 部肌肉,以改善血循环,恢复肌肉张力。从术后第一天起,如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 平稳,固定好胸腔引流管,即可鼓励患者作床上活动。拔除引流管后,早期可每隔4小时搀 扶患者下床在室内行走35 分钟,以后

29、可以让患者自行下床活动。术后第2 天,家属就要 每隔4小时协助患者作术侧肩臂弯曲、上举、内收等活动,并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坐姿和走 路姿态,发现斜肩、上身侧弯要及时纠正,避免脊椎侧弯的发生。建议患者第二天就开始 吹气球,进行功能锻炼。方法是先深吸一口气,对着气球口慢慢吹,直到吹不动为 止。需要强调的是,吹气球不在于吹得快,也不在于吹得多,只要尽量把气吹出就 可以。一般每天吹 56 次,不要过于勉强,患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一般吹气球锻炼 34 天后,患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这时可停止练习。另外,如果 肺癌患者通常年龄偏大,肺功能本身就不好,况且手术中还切除了部分肺叶,患者 会感觉呼吸困

30、难,严重者还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因此,除尽早进行吹气球锻炼外, 家属也要帮助患者多拍拍背,使痰液排出。术后第3天,鼓励并督促患者用术侧手臂端 茶杯、吃饭、梳头,术侧手越过头顶触摸对侧的耳朵,每日数次。可在床尾栏上系一根绳子, 让患者用术侧手臂拉着绳子,自己练习坐起、躺下和下床,可增强术侧肩、臂、背肌的肌张 力。康复阶段,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面对现实,消除一切不良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劳逸 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巩固治疗效果,刚出院时体力及活动均较差,呼吸时仍感不适甚至 气短,当有疲乏感时应及时休息。活动有助于循环、呼吸肺功能及体能的恢复,要做到及早 开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出院头几天在他人的照料

31、下下地活动并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在医生的指导下只要你自己觉得可以恢复工作就应及时恢复。如果进展良好术后两个月可恢 复轻体力活动,但总的来说恢复较慢,甚至术后 6 个月患者的活动仍然因气短受到限制6-8 周以内应避免剧烈甚至是突然的剧烈运动。注意伤口护理,出院后即可淋浴,但忌用过热过 冷的水、过于刺激的肥皂。 6-8 周伤口轻微的肿胀、癌痒、疼痛及麻木是术后的正常表现。 遵医嘱按时服用医嘱药尤其是止痛药,这有助于呼吸功能和体能的恢复,止痛药一般不会形 成所谓的依赖,不要等到疼痛明显时才服用。3.2 康复期的饮食指导3.2.1 饮食要平衡:不偏食、不忌食、荤素搭配、精细混食,每天食物品种愈多

32、愈能获得各种营养素。3.2.2 要排除毒素,不吃酸渍(不包括糖醋味)、盐腌、霉变、烟熏、色素、香精、 烈性酒。3.2.3 多用天然与野生食物,少用人工复制与精加工的食品。3.2.4 合理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某些滋补品如人参、白木耳、薏苡仁、 红枣等有直接或间接的抑癌与强身的功效。3.2.5 在烹调时,用油量可与正常人相似,不宜增加。同时要注意菜肴色、香、 味的调配,多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方法,尽量少吃油炸、煎的食物。3.2.6宜忌巧结合,忌口不过分 除上述中医中药的滋补食品外,肺癌病人应做好营养保健,饮食的调理与护理, 指导肺癌病人宜选用牛奶、鸡蛋、瘦肉、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

33、等等。 可以尽量增加病人的进食量和进食次数。每天还要参加些体育锻炼,保持积极乐观 的心态,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病情,尽早实现康复梦想。3.3 定期复查 肺癌患病者无论接受何种治疗,其康复的关键在于要定期复查!大约每三个月至一年查一 次。检查内容包括体表淋巴结有否转移、胸部 X 线、腹部超声检查等,以便尽早“侦察”有 无癌细胞复发或转移。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率较高,一部分患者会再次罹患肺癌,因此肺癌患者术后都要进 行定期检查、随访。肺癌术后复查,也就是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一般来讲,术后第一年,每 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持续终生。包括CT胸部 扫描、胸

34、透X线检查、痰液查癌细胞等。定期复查的另一个好处是患者能及时从医生那里得到关于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能在第一 时间接受新技术、新药物的治疗。定期随诊检查最少应持续5 年以上。3.4 心理康复 肺癌患病者在接受各种治疗措施的同时,心理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病人的心理原因起着十 分主要的作用,而心理患者康复的核心是个“乐”字。 “乐”者,患者康复之“灵丹妙药”也。若 能建立开朗向上的良好心态,擅长满足常乐、苦中寻乐、以苦为乐,定会取得幻想的患者康 复综合疗效,发明生命的奇迹。4 肺癌家属应与病人并肩作战 作为肺癌患病者家属,要做好病人各方面的护理工作,帮病人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 “理 清思绪,与病人、

35、医生并肩作战,抗击病魔”。肺癌家属要做好:三理-心理、道理、护理。4.1 心理:选择性告知病情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癌症缺乏正确的认识,一知半解, 认为只要得了癌就被判了死刑。还有人以为癌症有传染性,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现在已经进入了癌症可以治疗的时代,家属可以通过网络、科普读物等增强认识, 坚定治疗的信心。应根椐病人的年龄、性格和文化程度来选择告知病情。对于文化 层次较低的晚期患者,特别是精神比较脆弱的,可以相对隐瞒、安抚,让其尽可能 安静的走完下的日子。这样不但可以使病人能更好地面对诊断与治疗,也有利于建 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病人接受治疗的依从性。随着治疗的进展,大部分病人的 病情会有转机

36、,当出现良好转机的时候,应抓住时机,向病人逐步讲明。若遇到患 者无法接受、伤心绝望甚至歇斯底里的时候,家属要在体谅的基础上,尽早帮助他 走出来。4.2 道理不轻信广告,治疗量体裁衣。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热疗、介入等。手术治疗因为清除病灶最直接、彻底, 因此一直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面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般不进行手术。近20 多 年来,化疗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已不再局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而常作为全身治 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对小细胞肺癌效果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目前肺癌的治疗提倡个体化, 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

37、、病理类型、分期及病人的身体状况,医生会量体裁衣,制定不同的方 案。有不少患者听说哪里有治疗的偏方,不惜花很多钱通过朋友购买,不仅对病病一点改善 都没有,而且还会延误治疗。特别提醒您,患了癌症,一定老老实实在正规医院配合医生治 疗,千万不要轻信一些广告。4.3 护理食宿科学安排化疗时病人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人一天睡眠时间不 少于饮食方面,也是家属颇为头痛的问题,一是担心食物会对病情有所影响;二是因化疗副 作用,病人反应重,吃不下东西。实际上,西医不讲究忌口,本着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低脂肪的原则,注意菜肴的 色香味高配,力求多样化,多食水果和蔬菜,少吃油煎类及刺激性食物就可以了。

38、出院后,护理上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排便、排尿的次数、量及性状,每次者应注意查看。 二是留置引流管的病人,要注意胸水的量及性状,引流管的通畅。三是术后病人伤口未梢开始,为保持身体清洁可采用局部清洗的方法。病人体质较弱的, 家属应协助完成。同时要注意清洗头发及分泌物多的部位,如会阴部等。四是保持口腔清洁,除每日饭后需刷牙外,还要经常漱口。 五是注意居住环境卫生的整洁及空气的新鲜。 六是要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生活要有规律。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个人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患者家属也应做到是患者的 精神支柱。参考文献:1 李小妹,施齐芳,李津。对癌症患者疼痛信念及遵医行为的研究J。护理研 究, 2

39、003, 17(9A):997.2 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3260328。3 王清馨,王益锵,曾佳等。心理护理对加强III度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主阶梯止痛 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2,16 (7): 400。4 于力,毛燕君. 疼痛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探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 18(3): 12-135 陈少玲,黄建贤,张友惠,等. 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 志, 2007, 7(26): 6235-6236.6 杨栋,薛金熔,杨宏图,等.高龄肺癌患者 102 例外科治疗体会.郑州大学学报(医 学版), 2002, 37(1) :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