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及工业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5251968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7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造学及工业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创造学及工业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创造学及工业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资源描述:

《《创造学及工业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学及工业设计》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8/6/2020,一 创造学的发展,我们先来看一些实例,8/6/2020,发明事例:英国发明不用手拿雨伞,8/6/2020,发明事例:英国发明不用手拿雨伞,8/6/2020,发明事例:打工仔发明新奇半圆钟,8/6/2020,发明事例:学生发明世界首个单轮自动滑板,8/6/2020,发明事例:七旬老太发明奥运五环鲁班球,8/6/2020,发明事例:女生发明考场防通信工具作弊笔获金奖,黄彦瑜同学发明的这支笔其奥秘安在于有一个小小的传感器,还有一根小小的天线。一旦传感器接收到波段信号,就会发出警示光。这样一来,如果有人在考场中使用通讯工具接受或发送试题,就会被及时发现。,8/6/2020,发明事例:

2、日本发明乘客头盔:乘地铁时可站着睡觉,8/6/2020,1 创造学的发展简史,1、孕育阶段(远古至中古时期) 史前阶段或朦胧阶段 2、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初) 文科阶段 3、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工科阶段 4、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理性阶段或成熟阶段,8/6/2020,1.1 孕育阶段(远古至中古时期),远古至中古时期史前阶段或朦胧阶段 巢氏筑屋法(房屋鸟巢模仿技法) 古埃及人用绳子等间距打结的方法确定不同线段长度的固定比例(3:4:5),丈量土地的面积,(毕达哥拉斯定律,等值变换的技法)。 考工记(战国)记载了冶炼青铜器时改变铜锡的比例制造不同用途的青铜

3、器:钟鼎6:1;斧5:1;戈戟4:1;箭头5:2;刀剑3:1(扩散思维、类比思维) 古希腊学者的著作开始涉及“想象”、“发现”、“逻辑推理”等创造有关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心灵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一系列成果。,8/6/2020,1.2 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初),萌芽阶段 文科阶段 人类进入近代社会后,有意识地对创造 及其本质和规律进行探索。 两个途径: 哲学、美学角度的思辩与概括 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范畴 的调查统计与经验研究,8/6/2020,1.3 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形成阶段工科阶段 起点:创造工程学 20世纪之交,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发明

4、掀起高峰,但不久便转入低谷,迫切需要总结经验,促进发明。于是创造工程学应运而生。 到20年50年代末,创造学的结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定形。,8/6/2020,1.4 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造技法总结的日臻完善,创造工程学应用普及,人们开始致力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机理等方面研究,创造力开发逐步系统化、规范化。 创造性思维测试工作推广开来: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测验、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试等。 自然科学的介入:生理学、解剖学、神经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丰富成果。 国际化趋势增强,建立学术组织、举办研讨会。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理性阶段和成熟阶段。,8/6/2

5、020,2. 国外创造学研究现状,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有七十来个国家与地区开展了不同程度地创造学和创造力开发工作。 国外创造学的研究尤以美国、日本和前苏联为典型。,8/6/2020,美国的创造学研究,1一系列创造技法问世 作为创造工程学发源地的美国,“创造力开发”的学科(传播到日本和中国后称为“创造学”)首先是为了满足生产中技术创新及培训科技人员的需要,通过发明一系列创造技法而产生的。 1931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R克劳福德发明“特性列举法”。 1938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副总经理A.F.奥斯本发明“智力激励法”(又称“头脑风暴法”);后来又发明“检核表法”。 1942年美国哈佛大

6、学水下声学实验室科学家W.J.J.戈登发明“统摄法”。 1957年美国陆军开发了“5w1H法”。 1964年美国兰德公司开发出“德尔菲法”。 1960年戈登发明“戈登法”。,8/6/2020,美国的创造学研究,2大、中、小学开设创造学或创造力开发课程 194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创造件开发课程”。 1949年奥斯本在布法罗大学开办“创造性思考”夜校,讲授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法,据测定,学生的创造力平均提高47。此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犹他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开设了创造学或创造力培训课程,推动了创造教育的发展。 美国中小学从小学三年级起到高中毕业,几乎同时接受三种

7、以上的发明创造教育。对国民进行创造力开发教育和训练开发国民创造力并将它转化为生产力是美国发展战略的基本性工程。 美国大学中与创造学有关的课程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把创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发展(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 ),心理学学科范围内增设创造学的课程(耶鲁大学 ),在教育学学科范围内增设创造学的课程(佐治亚大学 ),在管理学学科范围内增设创造学的课程(哈佛大学 ) ,工程学科范围内增设创造学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8/6/2020,美国的创造学研究,3一批企业开展创造力培训和创造性咨询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IBM公司、道氏化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等一大批公司设立了

8、自己的创造力训练部,对本公司的科技人员和职工开展经常性的创造力培训。通用汽车公司结合创造工程培训课程,仅1955年就培训700人。IBM公司用“统摄法”进行全员培训。美国钢铁-汽车联合公司下属的一个小企业就培训了3500人。克莱斯勒、福持汽车公司也常年开办创造工程班。有的公司还为企业领导专门开办创造性想象班。 奥斯本还带头创办了“创造力开发咨询公司”。在他带动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创办了33家这样的公司,80年代后还在发展。这些公司聘请创造学专家从事传播、咨询、培训、开发、评估、解题、决策、人才选拔、设计等方面的创造性咨询服务。企业的参与使创造力的开发培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

9、,反过来推动了创造学的普及和发展。,8/6/2020,美国的创造学研究,4学术机构、学术研究和学术会议的发展简况 经过20世纪50年代美国创造学的研究热潮逐步形成十几个有影响的创造学研究中心,如南加利福尼亚能力研究设汁中心、加利福尼亚大学个性评估研究所、芝加哥大学智力与创造力研究所等。全国共有50多所大学成立了创造力开发研究机构,开办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造力开发学术会议。 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教育研究会、美国心理学会、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天才儿童协会等学术组织多次召开创造教育专题讲座会。其中具有世界影响的是从1954年起出奥斯本创建的“创造教育基金会”(CEF)发起、每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性大

10、会,到第40届年会时,与会代表由原来的200人增加到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0多人。CEF还定期出版创造学专业刊物创造性行为,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和交流创造学研究的学术信息和成果,受到各国创造学界的重视,对推动创造学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发生重大作用。,8/6/2020,日本的创造学研究,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美国引进创造学,由于日本政府重视全民族的创造力开发,日本企业也特别重视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创造力开发,使日本在世界性科技和经济竞争中善于进行综合创新,获得了后发优势,在若干工业部门创造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世界名牌产品,占领了国际市场。仅仅花了30多年时间,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

11、济大国,并在一些领域超过美国。 日本在研究、推广创造学以及开发创造力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8/6/2020,日本的创造学研究,1日本创造学研究的发展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引进创造学后,一部分创造学研究者在研究和传播美国创造技法的同时,结合本国实际,发明了多种创造技法。例如,市川龟久弥教授发明“等值变换法”;1965年日本筑波大学川喜田二郎教授发明“KJ”法(即情报整理法);1970年日本创造工程研究所的中山正和所长发明“NM”法。 1958年“日本独创性协会”成立;1979年日本创造学会成立,创办了有影响的创造学刊物,如创造学研究(日本创造学会会刊)等;出版了一批创造学

12、著作,如振兴企业的小发明被人忽视了的经营之道(丰泽丰雄著),创造性思维方法101(高桥浩著),创造力和直觉(场川秀树著),创造性心理学创造的理论与方法(思田彰著)等。,8/6/2020,日本的创造学研究,2日本政府重视创造力开发,倡导发明活动 1982年福田纠夫首相亲自主持会议,提出“立足国力,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确保竞争优势”的方针,在决议中确认“创造力开发是日本通向21世纪的支柱”,表明政府将创造力开发放到了重要位置。日本政府还把每年4月18日定为“全国发明节”。 90年代日本科学技术厅还制定了创造科学技术推进制度”,并在2050岁的科研人员中寻找推选有创造能力的项目负责人。日本政府还

13、积极支持开展全民创造力开发话动,在各城市开办星期日发明学校,自1974年创办第一个青少年发明俱乐部以来,青少年发明俱乐部已经发展到90多所,计划将建立180所,以加强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和训练。全国各种发明竞赛己举办了几十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全国性表彰大会。由于全国上下相互配合支持,形成了广泛、深入、持久的全民性创造力开发活动,造就了一支占人口总数5、达600万人的发明大军。,8/6/2020,日本的创造学研究,3企业热心开发创造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普遍开展“全员创造发明运动”。一些大企业,如松下、日立、京尼等公司都把开发职工的创造力作为一项常年轮训的内容,因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

14、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促使日本的专利申请每年高达55万件,占全世界专利申请数的三分之一,从1976年起就跃居世界第一。,8/6/2020,日本的创造学研究,4学校创造教育的曲折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整个学历教育仍然拒绝创造教育,死气沉沉,僵化呆板。这种因循守旧的局面招致企业界的指责和抵制:有的企业拒收大学生;有的企业撤回对学校的投资;有的甚至提出“教育亡国论”;众多企业大力投资开展内部的职工创造力培训,形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能力开发体制(包括创造力开发)。 到了1970年政府实行第三次教育改革,要求教育界摆脱陈旧的、只注重学历的教育体制,创造教育在学校中才有所推广。直到1984

15、年以后,实行新的大学教育改革方案,其目的就是培养创造力,“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界的观念终于转了过来,创造教育开始得到较为顺利的发展。这一发展进程中,显示出两个特点:重视对教师创造力的培养。重视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科研活动,特别重视学生搞小发明、小创造,并制定了“实用新案”等法律措施予以保护。,8/6/2020,前苏联的创造学研究,前苏联将发明创造载入宪法,制定了包括开发创造力在内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在大学开设创造学课程,成立“大学生设计局”,建立各种形式的发明创造学校。前苏联在创造学发展方面有两点较突出: 在创造学研究方面形成了现代发明方法学体系。他们的创造学研究侧重于探讨发明对象的

16、客观规律性,重点解决发明课题的程序。前苏联学者创立了物场分析理论和方法,制定了发明课题程序大纲、物理化效应表、基本措施表和由不同基本措施组合而成的标准解法表等工具、形成了发明方法学体系。 建立了创造性教育和人事体制。从20世纪60年代起,前苏联开始建立各种形式的l00多所发明学校,系统开展发明创造方法学的教学工作,它的生源来自社会各行业,从大、中学生到工人,也有工程师和科学家;开设的课程有发明学、创造心理学、专利学、信息学、预测学、经济学、发明史等等;按教学层次分为:入门讲座(20学时)、发明学校(100120学时)、发明学院(200240学时);获得发明学院的毕业文凭后,可由政府部门分配到相

17、关部门担任发明工程师。前苏联在人事制度方面规定设计部门配备设计师和发明工程师的比例为7:1,这就为发明创造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门路,反过来促进了发明创造学校的发展。,8/6/2020,1.6 创造学在中国的发展,1. 历史渊源 2. 引进消化,推广培训阶段(198085年) 3. 应用开发,展示成果阶段(198594年) 4. 独立研究,形成学派阶段(1994现在),2020/8/6,引进消化,推广培训阶段,历史背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科学的春天到来,科学学、未来学、人才学等新学科在我国迅速兴起。国外创造学资料陆续引进我国。 20世纪80年代初,潜科学、人才和科学画报等杂志陆续发表了

18、一批译介创造技法和创造学观点的文章,在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一批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 1983年6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和全国第一期创造学研究班在广西南宁开幕, 是创造学正式引进中国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创造学发展的里程碑。,8/6/2020,应用开发,展示成果阶段,创造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1985年中国发明协会的成立为标志,开始了第二阶段,即以创造学的应用开发、展示创造成果为主要内容的阶段。,8/6/2020,独立研究,形成学派阶段,创造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1994年中

19、国创造学会的正式成立为标志、开始了第三阶段,即独立研究、形成学派的阶段。 会刊创造天地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创造学论文和介绍创造教育经验的文章,对我国创造学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功地组织了五届“创造学奖”评选活动;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创造学会第三、四、五届全国学术研论会;推动了大、中、小学的创造教育,企业创造学培训和发明创造学校、学院的发展;出席了有关创造学的国际学术会议,开展了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初步形成了三大学派:创造哲学学派、创造工程学学派和创造教育学学派。,8/6/2020,独立研究,形成学派阶段,创造哲学学派:这一学派以研究创造活动中哲学层次的一般概念、一般规律、一般原理、一般关系和

20、一般方法论为主。主要代表:傅世侠 (北京大学)、刘仲林 (中科大)、甘自恒 (广西大学 ) 创造工程学学派:这一学派以研究技术发明、工程设计、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和创造技法为主。主要代表:袁张度(中创会会长)、肖云龙 (中南大学)、关原成 (山西科协副主席) 创造教育学学派:这一学派是以研究创造性教育的新方式,研究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规律为主。庄寿强 (中国矿业大学)、李嘉曾 (东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8/6/2020,展望,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呼唤着创造学的深层次发展,反过来,创造学的自身发展又带动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国内各地创造学的研究呈现一派生机蓬

21、勃的局面,中国创造学会在99年11月2830日在上海召开“全国中学创造教育研讨会”。99年12月6 日8日在青岛召开“大中型企业开发创新能力报告会和吸取99 财富世界500强经验研讨会”。又在99年12月1518 日在北京航天工业大学召开“全国高校创造教育及创造学研讨会”。各地方组织也积极展开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刚成立的无锡创造学会计划在未来一年中,召开12次学术讨论会;出版论文专集;与兄弟省市定期进行学术交流;总结、推广创造性活动成果;进一步开设和完善创造学课程;举办青少年创新竞赛活动;举行2000年青少年创新夏令营和创造力开发兴趣班;组织创造学会的讲师团为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和职工进行创造

22、力开发培训,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创造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推动着经济、科技、教育事业的同步发展。,2020/8/6,工业设计流派及产品赏析,2020/8/6,设计的定义:,所谓的设计,是指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1、计划、构思的形成。 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 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设计是一种文化(清华大学.柳冠中) 设计就是追求新的可能(日本.武藏野) 设计就是协同(蜻蜓设计公司.俞军海)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香港.林衍堂),2020/8/6,工业设

23、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设计流派或组织 主要活动地区 主要活动时间 代表人物 新古典主义 欧美各国 1760-1880 折衷主义 欧美各国 182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 188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新艺术运动 欧洲各国 1890-1910 吉马德、戈地 维也纳分离派 奥地利 1897-1933 霍夫曼 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 1907-1934 穆特休斯、贝伦斯 风格派 荷兰 1917-1931 里特维尔德 构成派 前苏联 1917-1928 马来维奇、塔特林 包豪斯学校 德国 1919-1933 格罗披乌斯 艺术装饰风格 法国 1925-1935,2020/8/6,流线型风格

24、美国 1935-1945 罗维、盖茨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 1930-1950 阿尔托 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920-1950 米斯,柯布西埃 商业性设计 美国 1945-1960 厄尔 现代主义 美国,意大利, 斯堪的纳维亚1945-1960 沙里宁、 尼佐里 理性主义 欧洲,美国,日本 1960- 高技术风格 欧洲,日本 1960-1980 波普风格 英国 1960-1970 后现代主义 欧美各国 1965- 文丘里、索特萨斯 解构主义 欧美各国 1980- 盖里、屈米 绿色设计 欧美各国 1970-,2020/8/6,流派时代,1)现代主义 特征: 现代主义反对沿用传统的式样和装

25、饰,主张创造新的形式,从而突破了当时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局限,开辟了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功能要求在设计中的应用,崇尚以机器隐喻的“机器美学”。,2020/8/6,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原因 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阐述大多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把现代主义设计放到广阔的现代主义运动背景去认识,认为它的产生是在现代主义运动影响下的一种历史必然。,2020/8/6,这种认识往往只顾及到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外部环境

26、,甚少考虑到设计活动的自身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难免有失片面,同时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从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的辨证关系入手,着重考察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以及二者的结合对现代主义设计诞生的影响,以期找出现代主义设计之形成的内在因素。,2020/8/6,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在设计中,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优良的设计;反之,则让设计面目可憎。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技术在革新发展,艺术在不断变化,设计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目。,2020/8/6,手工业时代的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传统设计的辉

27、煌。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却没有给设计带来适合的新艺术可供借鉴,于是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与手工生产相比,机器的批量生产带来产品艺术质量的急剧下降和消费者艺术品位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较有代表性的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2020/8/6,“工艺美术”运动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主张恢复手工艺传统,反对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尝试采用中世纪的淳朴风格,学习日本民间装饰手法,吸取自然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期创造出一种新设计风格。 “新艺术”运动打破了19世纪弥漫于整个欧

28、洲的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的束缚,努力向自然界学习并加以大胆创新,试图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开创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与“工艺美术”运动相似,“新艺术”运动同样企图在艺术、手工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复兴手工艺的优秀传统 。,2020/8/6,“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期诞生,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在设计上采取折衷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风格来。由于它考虑到了人们对产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和对精美手工制作的热爱,还部分照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所以在短期内风靡一时。然而,以当时尚显稚嫩的工业技术水平,要让大机器批量生产的

29、产品兼具手工之美实非易事,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的产品设计少之又少,因而,“装饰艺术”运动经过短暂的流行后,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便逐渐势微。,2020/8/6,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工业文明。而且以上三个设计运动在艺术上借鉴的都是繁杂细密的传统装饰,但是,大工业生产初期的技术水平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显然无法完成产品的这种艺术追求。与手工技术相比,大工业生产技术无疑是一种进步,问题在于找到能与这种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技术相匹配的艺术加以整合,创造出能代表大机器时

30、代的优良的设计。,2020/8/6,人们希望在保持物质进步的同时,也能享受机械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如何掌握机械的艺术潜能,探询的目光投向了最具活力的现代艺术。 在同期出现的现代艺术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客观化趋势,这股潮流中涌现出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绝佳的方案。大工业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直接促成了一场现代设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20/8/6,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肇始于塞尚,发展于立体派和抽象主义。塞尚最基本的艺术观点就是把结构视为表现一切物体的根本。在塞尚看来,无论什么外界条件或艺术家的主观情绪都不可能改变对象的结构,艺术家的职责

31、就在于把混乱的知觉纳入程序,在视觉范围内获得有结构的秩序。他尝试用结构的观点去认识和概括一切对象。他曾说过:“在自然里的一切,自己形成为类似圆球、立锥体、圆柱体。”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其后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2020/8/6,立体主义是以毕加索、勃拉克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运动,它直接受益于塞尚对结构的探求。一方面他们将塞尚在造型上把自然物象都归纳为圆球、圆柱体、立锥体的几何方式推向极致,在画面中表现出更纯粹的几何形态;另一方面,他们彻底摒弃了空间透视规律,使画面趋于平面化。,2020/8/6,绿色设计,2020/8/6,绿色设计的概念,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

32、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2020/8/6,绿色设计的核心,Reduce,Recycle,Reuse,1,2,3,2020/8/6,绿色设计的发展,从历史可以看出,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本引起极大争议的专著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

33、值。他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同时强调设计应该认真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才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绿色设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认同。,.,2020/8/6,从80年代开始,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减约主义(Minimalism)。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Philip Starck, 1949-)是减约主义的代表人物。,2020/8/6,Phili

34、p Starck 作品欣赏,2020/8/6,德国节能住宅,2020/8/6,建筑中的绿色设计,德国爱森RWE办公楼,2020/8/6,日本太阳能住宅,2020/8/6,英国Integer绿色住宅示范房,2020/8/6,英国诺丁汉税务中心,2020/8/6,TOP 10,10大绿色设计,2020/8/6,太阳能驱动的机器人飞机。这个有6英寸宽的Com-bat使用微型触发感应器在战场中导航,并将数据传输回基地。,2020/8/6,Aerovironmen设计的Architectural Wind试图将风力发电机放在城区内。她们看上去又小又漂亮,对吧?,2020/8/6,这款使用eco wool

35、材料的与其他Elise与众不同的Lotus Eco-Elise,拥有一个可以给全车电力系统供电的车顶太阳能板。,2020/8/6,River Plant Aquarium: 这款鱼缸拥有一个生物穹顶,缸里的鱼和水可以给植物提供养分,同时植物给水中的鱼提供氧气。,2020/8/6,Vertical Farm: 这个摩天农场旨在解决那些农业耕作问题,诸如焚烧、水源污染、土地减少。它将整个农业耕种密封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2020/8/6,gDiapers: 听说过吗?如果掩埋一块尿不湿,需要500年时间才能分解。好吧,这款gDiapers(感觉像是Google出的)装配有可以拆下来洗的内垫,爱护地

36、球,从宝宝抓起,2020/8/6,这款由Sony Odo line设计的照相机使用的是晃动的能量,2020/8/6,可读取电线的吞吐量,然后告诉你,有多少鲜血正从盖亚流失,2020/8/6,没想到第一名竟然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没错,就是这些全部用诸如卡车的弹簧、波本威士忌桶的木块搭成的家具。下次可以向你的朋友炫耀这个充满威士忌香味的家具了,2020/8/6,让一张纸重复打印N次的生态打印机,概念其实很简单,既然我们没办法在纸上做出更多的创意了,那么为啥不在打印机上做文章呢?这也正是生态打印机 (Eco Printer)最核心的地方,它配备了一种对紫外光敏感的墨水,正常情况,它可以像普通墨水

37、那样使用和打印,但是需要回收的时候,将打印纸放紫外灯下照射,墨水就会“消失”,无论之前打印了什么,这纸又变成白色的一张了,可以再次像干净的打印纸那样重新使用。非常适合那些需要经常性地打印草稿的地方,一张纸被重复N次使用,不但节约成本,也降低了环保压力。,2020/8/6,创意“AP”凳设计,伦敦设计工作室的日本设计师Shin Azumi为意大利制造商lapalma设计了一款“AP”凳子,这款凳子使用了mono-coque 结构,是用单独的一块胶合板制作而成。这个设计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结构满足最大的功能需求。座椅和身体在这个流动的形式中毫无缝隙的融合在一起。这款凳子与地面有很大的接触面,以减小压

38、力同时提高稳定性。,2020/8/6,硬币存款灯创意设计,硬币存款灯的由芬兰设计师 timo niskanen的一个概念,旨在解决我们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niskanen的项目是为公共场所,如图书馆,节约能源。该设计意在鼓励用户节约用电。 为了把灯打开,你必须存入硬币进入台灯的一个插槽。当你离开时, 把你的钱取出后,台灯就会关闭。 这样可以提醒人们随时要带走自己的钱,关闭台灯,并节省资金和能源。,2020/8/6,中国设计2030年的概念汽车,来自Shengjie Wang的作品,是一款2030年的概念汽车,其中一个优点就是燃油效率高。据说这款汽车是为女士设计的,外形独特,体型非常小巧

39、。车厢内部有前后两个座位,像是游艇,打开舱门可提供灵活的行李空间。四个车轮重量很轻,同时伴随着光环,适合夜间行驶。有了它,女士们就可以带上孩子上街了,非常放心的把小孩放在后座上了!,2020/8/6,2020/8/6,多功能集合木凳设计,这个多功能木凳是由瑞典设计院学生Emma Nilsson、Johanna Westin 和Lisa Frode共同设计的。这款设计是根据传统的木凳设计造型对细节上进行了一些修改,该木凳的造型参考了人体力学设计的,力求让使用者更加舒适。靠前能够作为报纸架、书架的用途,而座垫部分侧为两个掀盖式的贮存柜。,2020/8/6,2020/8/6,手机的发展设计,在网络化

40、和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引领消费时尚的异军突起的工业产品。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如何推动手机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手机厂商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对工业设计曾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论断:“对于工业设计一分的投入,可以产生一千分的回报”。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做过调查,美国平均工业设计每投入一美元,其销售收入为二千五百美元;日本日立公司的统计数字也表明,每增加一千亿日元的销售额,工业设计的作用就占51%,而技术改造的作用仅占12%。十分显然,工业设计的创新,必然会给产品带来丰厚的利润。实现手机工业设计的突破和创新正是大势所趋。,2020/8/6,当前,手

41、机市场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LG五家品牌占领了中国手机市场75%的份额,数不胜数的其它品牌手机瓜分余下的份额。手机牌照的放开、市场竞争者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使手机厂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们纷纷打起广告战、价格战、渠道战和产品战。这其中产品战是重头戏,而产品的工业设计更是制胜的关键。,2020/8/6,2020/8/6,经过多年的努力,手机的功能设计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消费者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多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手机外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往往对外观设计平庸或雷同的手机不屑一顾,而对外观设计特点明显并符合

42、自己的身份的手机情有独钟。因此,靠创新外观设计征服消费者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的。面对市场的巨大挑战,手机的外观设计就要迎难而上。手机的外观设计在适应功能设计的前提下,把外观设计和产品工艺、 色彩及文化合理有机地融合,实现手机的进一步时尚化、人性化、个性化和娱乐化,这是未来中国手机外观设计的一个新趋势。,2020/8/6,主流仍是时尚化设计 作为通信功能产品,手机诞生之初时简单耐用是其主要特征。随着手机普及程度的提高,手机成为消费者随身携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其消费电子产品特征远远大于其通信特征,设计师们将外形设计重点转移到消费电子产品特征上。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来说,时尚化设计是其不变的主题,

43、手机外观设计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因此,设计师要深入研究和了解目前的社会环境和消费者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及时尚追求,增强针对性和服务性,在造型、色彩、材质、功能搭配和装饰物等的选择上竭力突出其时尚化特征,将社会上的流行趋势和时尚特征等转化成设计元素,体现到手机的外观设计上。现如今,娱乐、多媒体、游戏和商务等特征是消费者能普遍接受的功能,为了体现这些消费特征,今后几年手机外观可以千姿百态、风格多样,但其主流格调仍是时尚化。,2020/8/6,2020/8/6,传统工艺与新兴工艺的合理应用 传统的手机,ABS、电镀、电铸、铭牌、五金件、橡胶件、透镜、皮纹、蚀纹、丝印、镭雕,紫外线等材质与效果的配合,是

44、手机外观发展的初步阶段。在2006-2007年,将新兴的IMD、IML、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等工艺及材料与传统工艺有机结合,将使手机的外观设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手机外观设计由传统设计进一步走向多元化的设计。尤其IMD、IML等新材料具有清晰度高,立体感好,表面耐划伤的特点,可随意更改设计造型图案,更好地增强产品美观外型,体现完美异型结构的优势,使手机外观设计如虎添翼。在未来的手机外观设计中,个性化、时尚化、身份化将成为手机外观设计的主题,手机会变的越来越轻、越来越薄,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工艺与材料的快速发展与进步。,2020/8/6,2020/8/6,2020/8/6,运用色彩增强视觉冲击

45、当手机还徘徊在单一色彩的时候,我们充其量只能用渐变来表现手机中的万千世界,传递情感的语言也显得苍白和无力。当色彩的元素悄然走进手中那方寸天地之后,信息的传递从此变得绚丽多彩,我们的视野被色彩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的喜怒哀乐从此拥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和更具个性的表达方式。在使用功能之外,手机也被赋予了个性、时尚、装饰等多种附加功能。色彩美使人的视觉感官感知空间美,每种色彩组合都有自己的特性,在视觉上、感性上和意象上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2020/8/6,外观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对设计的影响,使之生动地表现在产品设计之中,同时一个符合社会所需的设计产品,其文化风格特征必定会被

46、社会接受,并产生良好的效果。一个好的产品设计能指导人们的生活,并带来新的潮流和设计风格,甚至推动设计理念的更新。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设计文化与国际化的问题。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就应是独特的,这是由其独特的社会及文化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但我们不能脱离了当今的时代来谈传统和文化,我们应运用国际化的设计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文化风格,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思维方式作为我们从事设计的前提,这样,使手机外观设计建立在一个时代上,自然也就能达到与国际的相互勾通的目的。,2020/8/6,2020/8/6,2020/8/6,结束语,处处都是创造之地; 天天都是创造之时; 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希望大家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增强自己的创造精神,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2020/8/6,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