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形、矩形和正方形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246908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棱形、矩形和正方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棱形、矩形和正方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棱形、矩形和正方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棱形、矩形和正方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棱形、矩形和正方形(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起航教育个性化教育学案教师: 李老师 学生: 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 2012 年 月 日 内容: 例1在等腰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DEAC交直线AB于E,DFAB交直线AC于点F,解答下列各问: (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有DEDFAB,请你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参考(1)画出正确的图形,并写出线段DE、DF、AB之间的关系(不要求证明)例2、如图所示,以ABC的三边为边,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是矩形? (3)这样的平行四边形A

2、DEF是否总是存在? 练习:1、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一点,是的中点,过点作的平行线交的延长线于,且,连接(1)求证:是的中点;BAFCED (2)如果,试猜测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是等边三角形,点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点不与点重合),是以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点作的平行线,分别交射线于点,连接(1)如图(a)所示,当点在线段上时求证:;探究四边形是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如图(b)所示,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3)在(2)的情况下,当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是菱形?并说明理由AGCDBFE图(a)ADCBFEG图(b)3、如图,将两张长为8

3、,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8,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 4、(2009年本溪)如图所示,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为边中点,菱形的周长为24,则的长等于 OBAHCC5、(2009眉山)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矩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B菱形的对角线相等C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6(2009东营)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 ) (A) 70 (B) 65 (C) 50 (D) 25 EDBCFCDA例2、如图,矩形ABCD中,AB4cm,BC8cm,

4、动点M从点D出发,按折线DCBAD方向以2cm/s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D出发,按折线DABCD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 (1)若动点M、N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相遇? (2)若点E在线段BC上,且BE3cm,若动点M、N同时出发,相遇时停止运动,经过几秒钟,点A、E、M、N组成平行四边形?练习:1、如图,在RtABC中,ACB=90, B =60,BC=2点0是AC的中点,过点0的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0作逆时针旋转,交AB边于点D.过点C作CEAB交直线l于点E,设直线l的旋转角为. (1)当=_度时,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此时AD的长为_; 当=_度时,四边形EDBC

5、是直角梯形,此时AD的长为_; (2)当=90时,判断四边形EDBC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2.(08,益阳)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1. 固定ABC不动,将DEF进行如下操作: (1) 如图11(1),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即D点在线段AB内移动),连结DC、CF、FB,四边形CDBF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但它的面积不变化,请求出其面积.(2) 如图11(2),当D点移到AB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CD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到点B的位置,AB与CD交于点E.(1)试找出一个与AED全等的三角形,

6、并加以证明.(2)若AB=8,DE=3,P为线段AC上的任意一点,PGAE于G,PHEC于H,试求PG+PH的值,并说明理由.4、(2009年山西省)在中,将绕点顺时针旋转角得交于点,分别交于两点(1)如图1,观察并猜想,在旋转过程中,线段与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ADBECFADBECF(2)如图2,当时,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的情况下,求的长正方形我们知道正方形既是特殊的_,又是特殊的_所以正方形具有_和_的所有性质.你能说出正方形有哪些性质吗?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7、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例题讲解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正方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B交BC于点E,AD交CD于点F,(1) 若E是BC的中点,求证:OE=OF.(2)若正方形ABCD绕点O旋转某个角度后,OE=OF吗?两正方形重合部分的面积怎样变化?为什么?由(1)(2)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例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点F在CD上,FAE=BAE.求证:AF=BC+EC.练习:1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E平分DAC,则下列结论:(1)E=22.5; (2) AFC=112.5; (3) ACE=135;

8、(4)AC=CE;(5) ADCE=1. 其中正确的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第18题)A1A2A3A42、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1cm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n个这样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Acm2 Bcm2 Ccm2 D cm2_F_E_D_C_B_A3如图,正方形ABCD中,AB=1,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分别以AP、PC为对角线作正方形,则两个小正方形的周长的和是_.EPDCBAF4.如图,正方形ABCD中,DAF=25,AF交对角线BD于E,交CD于F, 则BEC= 5.如图:正方形ABCD中,AC=10,P是AB

9、上任意一点,PEAC于E,PFBD于F,则PE+PF=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正方形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对角线的距离之和等于 6. 如图所示,正方形中,点是边上一点,连接,交对角线于点,连接,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ADCEFB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是( )A3cm B.4cm C.5cm D.6cm第8题8.(2009年抚顺市)如图所示,正方形的面积为12,是等边三角形,点在正方形内,在对角线上有一点,使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 B C3 D

10、ADEPBC9. 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分别交于点,在上任取两点,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DCABGHFE10.把正方形绕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边与交于点(如图)试问线段与线段相等吗?先观察猜想,然后再证明你的猜想1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AB与正方形AEFM的边AM在同一直线上,直线BE与DM交于点N.求证:BNDMAMFDENBC 12、如图 ,ABCD是正方形G是 BC 上的一点,DEAG于 E,BFAG于 F ADEFCGB(1)求证:; (2)求证:ECDBAO正方形的判定:例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交于点,是延长线上的点,且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

11、四边形是菱形;(2)若,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练习:如图,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相邻的外角平分线CF于是点F.(1)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你的结论;(2)若AC边上存在点O,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试判别ABC的形状,并证明理由.2、(2009年湖州)如图:已知在中,为边的中点,过点作,垂足分别为.(1) 求证:;(2)若,求证:四边形是正方形. DCBEAF3、在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C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

1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4、(2009年安顺)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米,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9米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_点。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R的两端放ABCQRMD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Q点从A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滑动到A止,同时点R从B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滑动到B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R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2 B C D例2:(2009临沂)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3、点E是边BC的中点,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所以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ADFCGEB图1ADFCGEB图2ADFCGEB图39地址:翔和路原种子公司2楼 电话:13678061593都江堰大道钰城大厦二楼1-8 134384588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