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2469073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探访武汉屋顶小学 ,大家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学校凌智小学是一所1999年成立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租用居民区的一幢4层小楼作为校舍,原本用来居住的房间改成了孩子们的教室,晾晒东西的阳台成了孩子们的操场,学校没有校园,没有操场,楼顶和街巷就是学生的活动场地,当地居民称它为“屋顶小学”。据一位姓黄的老师说,目前学校有教师18人,1-6年级共7个班近400名学生,还有一个学前班,所有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课室分布在各个楼层,教室面积则大小不一,有些课室20多平方米,挤了30个学生。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在风雨中坚守了12年。上午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飞快地冲进食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饭盒,打开饭盒,香气

2、扑鼻,看到里面的肉和鸡蛋,孩子们都笑了,大口地往嘴里扒着饭菜。12岁的张金文今年在凌智小学读五年级,他老家是应城的,在武汉长大,父母都在附近的服装厂打工。早上7点多出门,晚上9点半回家。除了早上有妈妈做饭外,张金文午饭在学校吃,晚饭自己做。“之前学校的中饭都只是一些萝卜汤、粉丝,没什么油水,现在终于天天有肉吃了!”凌智小学校长孙红枫觉得这个项目“很实在”,她说:“以前看到吃不起饭的学生我们自己也心疼,但是学校无能为力。现在好了,孩子们身体有保证了。”欢迎爱心企业家“给力”爱心午餐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武汉的农民工约有160万,14.6万农民子女中,有近3万人在简易民办学校上学,学习生活条件十分困难

3、。农民工子女的午餐一直是家长十分头痛的事情。80%的孩子在学校或路边摊上解决午餐,低廉午餐的卫生和营养状况令人堪忧。在这种状况下,“爱心午餐”公益项目应运而生。目前,“爱心午餐”已惠及武汉3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1000名学生,还有更多孩子因名额所限未能享受“爱心午餐”,省青基会负责人介绍,该活动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关爱城市流动花朵,为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助力。也欢迎从事餐饮、乳业、文具、书籍、电脑等行业的爱心企业家愿意“给力”帮助农民工子女。透过武汉的“屋顶小学”,打工子弟学校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农民工在城市艰苦打拼,为自己,更为下一代。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教育。在农民工子

4、女教育问题上,公办学校需敞开怀抱,真心接纳农民工孩子;对已取得办学许可的打工子弟学校,政府需加强规范和管理,让这些学校真正达标。让孩子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是我们共同的期盼。编者11月21日上午,穿过武汉市江汉区复兴五村的街道,走进逼仄的华安里社区巷子,在一栋4层小楼前,记者看见了被称作“屋顶小学”的凌智小学成才分校的牌子。成才分校,没有敞亮的大门,没有门房,更没有操场,只有在这栋简易居民楼里分割出的一间间教室。走进楼道,记者透过窗户看到,5年级的58个孩子正挤在2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另一面窗户外的半米处便是另一栋房子的墙壁。穿过不透阳光的房间,走上只容一个成人通过的楼梯,四楼的屋顶就是学生

5、们的操场。在这个不足100平方米的平台上竖着一根六七米长的旗杆,两个班的孩子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在屋顶小学上学,花费少、孩子的心理压力小”据凌智小学总负责人孙红枫介绍,这栋4层小楼里有两个学校:红枫幼儿园和凌智小学成才分校。红枫幼儿园有100多名孩子,凌智小学成才分校有24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几乎全部是进城务工者的子女,父母大部分在附近工作,卖煤、卖面条、卖菜凌智小学1999年获得武汉市教育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当时位于江汉区高家台,一楼是菜市场,二楼就是小学教室,学生活动也在屋顶上。2008年9月,凌智小学搬到了站北新村,学生们在学校门前居民楼间的过道上升旗,分班轮流到学校屋顶

6、做操。今年8月,站北新村拆迁,学校迁到了复兴五村华安里社区,目前只有一部分学生搬了过来,组成凌智小学成才分校。孙红枫说:“刚搬来的时候我们没那么拥挤,但原来同在复兴五村的贺家墩私立小学关闭,那一片的学生就都涌了进来。”目前,武汉市有14.6万名适龄进城务工者子女,其中12万名在公办学校就读,近3万名在民办学校就读。教育部门一般主动安排这些孩子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但仍有不少家长选择让孩子入读民办学校。一位家长说,在公办学校,各种费用要高很多。此外,城里孩子往往要学习奥数、艺术等培训课,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往往承担不起。在这样的竞争氛围内,孩子容易自卑,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对于像凌智小学这样的打工子弟学校

7、,汉江区政府给予了扶持。以凌智小学为例,“不管是学校的学籍管理还是老师的评先奖励,都和公立学校一视同仁,孩子们还有补贴。”孙红枫说。该校学费标准为每学期420元,每名学生每学期可获105元杂费补贴。从今年10月开始,“关爱城市流动花朵爱心午餐”项目让凌智小学600多名孩子中的200名享受了免费午餐,午餐标准为5元每人,两荤一素。即便如此,凌智小学的办学经费仍然“捉襟见肘”。孙红枫扳起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每名学生每年840元,凌智小学两个校区(主校和成才分校)共有学生约600人,小学一年总收入为50多万元。据孙红枫介绍,每年房租要花去12万元,剩余38万元需支付教职工工资、水电费以及其他维持学校正

8、常运转的费用。目前成才分校共有教工24人,有的是公办学校的退休教师,有的是农村校合并后的分流老师,有的是刚毕业的师范院校大学生,每人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屋顶小学是过渡时期的产物,凸显了公办教育的盲区”10多年前,武汉拆迁了大量城中村,流动人口向汉口以北移动。于是,江汉区出现了约30所民办小学,高峰时有15000名小学生就读。当时,这些学校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缓解社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6年多努力,江汉区解决了不少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读书的问题,孩子们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户籍限制,也没有借读费等门槛。”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发展规划科科长汪建设说,但在一些地区,简易学校仍然

9、存在。目前,江汉区大约还有5所这样的小学,近3000名学生就读,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在民办幼儿园和初中就读的孩子。如何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读书难题?在汪建设看来,“屋顶小学是过渡时期的产物,凸显了公办教育的盲区。”最终,孩子们还是需要被妥善安置到公办学校读书。“最多再用5年,就能让孩子们到明亮宽敞的校园里去读书。”汪建设说。一手创办起凌智小学的孙红枫则寄希望于社会的帮助。“希望城管部门能批准我们把这栋房子加盖两层,那样会宽敞很多;最好是有哪位好心人士有空闲的厂房能租给我们,让孩子们能走下屋顶升旗。这个学校办了12年了,我和学生们都对它很有感情。”荆楚网消息(记者艾凌璐 通讯员刘意)10月17日,

10、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湖北希望工程“关爱城市流动花朵爱心午餐”启动仪式在武汉凌智农民工子女小学举办。武汉市三所农民工子女学校:春苗学校、凌智学校、东升学校在实施了面目一新的“希望厨房”项目后,又开始了“爱心午餐”项目。该项目是针对这三所学校的1000名农民工孩子送上卫生营养的午餐,而且是免费的。学校:“这个项目很实在,是真的为了孩子们好”凌智小学素有“屋顶学校”的美誉,缘于学校的全部资产就是一栋民房。窄窄的4层楼里挤满了6个年级的学生,教室大小不一,没有校园,没有操场,楼顶和街巷就是学生的活动场地。所以被当地居民就称它为“屋顶小学”。学校校长孙红枫是一位干练的中年女性,

11、她为凌智学校倾注了大量心血,她觉得这个项目很实在,“爱心午餐是真的为了孩子们好,以前看到吃不起饭的学生我们自己也心疼,但是学校无能为力。现在好了,孩子们身体有保证了。”孩子:“现在每天都有肉吃啦”来自东升学校七年级的陈董青是个安静的、话不多的孩子,家里是开面馆的。她告诉我们她还有一个妹妹,也在东升学校。只是她妹妹并没能得到参加爱心午餐的机会,也许是因为名额有限,也许是在校表现不够突出,“还是希望以后这个项目能够帮到越来越多的人。”陈董青低着头,一边用勺子扒拉着碗里的饭粒,一边轻声说。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们吃过肯德基麦当劳吗?”“没有。”三个孩子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家长:“ 比

12、起以前孩子在外头吃,我放心一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家长们一些朴实的话语也感动和激励着项目的实施者:“我真没空管孩子,每天扔给她5快钱,包吃早中饭,现在真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春苗学校的家长更是说的动情“孩子现在长身体,饭量挺大的”“比起以前孩子在外头吃,我放心一些”。希望厨房:构筑“爱心午餐”项目的坚强后盾“希望厨房”项目是为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建设和改造标准化、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的厨房。省青基会在实施“爱心午餐”项目前,特地在三所学校分别实施了“希望厨房”项目,希望通过改善厨房的软硬件,做出充足的准备来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卫生的“爱心午餐”,每个“希望厨房”的额度为3万元。现在东升、凌智、春苗

13、三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希望厨房”都已建设完毕,并已投入使用。相关部门:特事特办,为“爱心午餐”铺平道路“爱心午餐”项目同时受到卫生部门的重视和支持。10月14日,江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汉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凌智小学希望厨房评估验收,在获知凌智小学希望厨房是专门用来为农民工子女制作爱心午餐后,对凌智小学校长表示,爱心午餐是公益项目,他们将“特事特办”。工作人员将办公地点设在学校教室,在严格按照卫生许可条例评估完毕后,当即表示,凌智小学希望厨房卫生标准合格,可以颁发卫生许可证。中午12时,凌智小学校长便收到了卫生许可证。志愿者:优秀志愿者郎坤为“爱心午餐”叫好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郎坤对于农民工

14、学校“凌智小学”再熟悉不过。在这所“屋顶小学”支教的日子是她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时光。四年里,通过接力支教的方式,郎坤共招募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曾经在支教时她就因为就餐问题担心孩子们的身体,重回凌智小学的她看到修缮一新希望厨房十分感慨,看到孩子们吃着“爱心午餐”的模样也尤为高兴:“真棒!孩子们吃到爱心午餐多兴奋啊!这样的项目一定要支持!”郎坤对“爱心午餐”的鼎力支持也带动了武汉各大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潮。来自武汉4所高校的9位优秀志愿者组成“爱心午餐”志愿服务队,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以细致入微的工作为“爱心午餐”的顺利实施做出巨大贡献。 “爱心午餐”项目期待更多人的加入“爱心午餐”项目

15、的标准为5元/餐,标准是五元一餐、两荤一素。目前,“爱心午餐”已惠及武汉3所农民工子小学的1000名学生,还有更多孩子因名额所限未能享受“爱心午餐”,我们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关爱城市流动花朵,为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助力。爱心午餐的捐助标准为:5元/天,25元/周,110元/月(1月以22天计算),550元/学期(1学期以5月计算)。如有从事餐饮、乳业、文具、书籍、电脑等行业的爱心企业家愿意“出力”帮助农民工子女,也欢迎与我们联系!11月14日,凌智小学免费“爱心午餐”实施一个月。中午12点下课铃一响,享受免费“爱心午餐”的孩子们在“希望厨房”门口排起长队,由武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午

16、餐”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开始为孩子们盛饭菜,吃的是胡萝卜烧鸭块、蚂蚁上树、拍黄瓜。被人们称为“屋顶小学”的湖北武汉江汉区凌智小学,是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全校600多名学生基本为农民工子女。今年10月,由湖北团省委、省青基会等联合推出的“关爱城市流动的花朵爱心午餐”项目旨在为城市流动的花朵提供营养卫生爱心午餐。据悉,项目标准为5元/餐、两荤一素,惠及武汉3所农民工子女小学的1000名学生。“爱心午餐”项目启动后,“屋顶学校”只有200名家境贫寒的孩子中午吃上了免费营养的两荤一素。多半的孩子依然要交费才能吃得上,或者像以往一样在街边买些粉面凑合了事。据统计,在武汉的14.6万名农民子女中,有近12

17、万人在公办学校读书,另有近3万人在简易民办学校上学。他们中午大多不回家,面临“吃饭难”。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弟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一、民工子弟学校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 随着城市农民工的增多,民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然而,这些民工子弟学校由于没有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批准而成为“黑户” 学校。一方面当地教育部门以“私立民工子弟学校校舍简陋、学生超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属非法办学”为由,责令其停止办学;另一方面农民工家长不断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民工子弟学校就读,他们的理由是:“我们也想把孩子送到当

18、地正规公立学校读书,但由于务工流动性大、交不起借读费等原因,孩子无法入学。尽管民工子弟学校各方面条件差一点,但孩子有书可读。”当地民工子弟学校处在进退两难的地步。几乎所有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都有过转学的经历。因为公办学校门槛高,在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收费较低的民办民工学校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然而,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都戴着“非法”的帽子没有办学许可证,经常不是被驱赶就是被关停。已有3年在北京“办学经验”的秦继杰一谈起这件事,总是长吁短叹:“要拿办学许可证,必须有房屋产权证。可由于经费紧张,学校只能租用别人的场地及房屋。别说拿不出房屋产权证,就连房东也拿不出,因为房东也是租村里的地。”在这样的学校学

19、习谈何舒适的环境、良好的教育? 学校的老师也像走马灯一样不停轮换。“春节一过,教师走掉一半是常事。许多年轻教师都把这儿当作跳板,双休日就泡到当地的人才市场,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立马就跳槽走人。”1998年,国家教委和公安部下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允许公民个人“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打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各色人等都参与到办学中来了。一份名为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的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说:打工子弟学校办学者,是一个由形形色色人员构成的复杂社会群体,从大学生到文盲都有。其中很大

20、一部分曾经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在114所学校中,有79所是他们办的。其余的则属半路出家,他们从包工头、小贩、厨师到菜农、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形形色色的行业走上了办学的道路。“他们能够涉足这个领域,是因为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流动儿童在北京没有学上。对于他们来说,办学是一种能带来可观收入的职业。”调查报告的负责人之一张守礼说。 广州市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员李伟成对广州的流动人口学校给出这样评价:办学条件普遍较差,与公办有较大差距;教师队伍不稳定,无证上岗较普遍;教学质量堪忧,停留在识字、扫盲和托管的层次上。”但就是这样的学校,却接受了当地70以上流动人口的子女就读。 二、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第

21、一大困难:上学费用高 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因为交不起300多元的学费,12岁的陈其国迟迟没有报到。他的父亲卧病在床,一提孩子上学的事,眼圈就发红:“这两天,看到别人的孩子高高兴兴上学,我的心里难受得就像刀割似的。真对不住孩子,我这个做爹的,连他上学的学费都付不起”和陈其国一样,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少农民工子女不得不放弃求学。树人学校是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学已经一周,还有100来名学生没来报到。校长董庆云习惯性地瞅瞅校门口,有些失落,又有些无奈。“反正每到开学,总得少那么百八十人。有的回老家了,有的转学了。至于有没有人辍学,那就没办法统计了。” 三、到公办学校上学:不敢多想的“奢望”

22、 “我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至少那里有好的食堂,但学费实在太高。”一想起夏天,早上带的饭菜到中午就有点变味发馊,上海宝山区安南小学的这位4年级学生心里就有点发酸。 “我也想去公办学校上学,至少那里有好的食堂,但学费实在太高。”一想起夏天,早上带的饭菜到中午就有点变味发馊,上海宝山区安南小学的这位4年级学生心里就有点发酸。 四、升学考试受户口和地域的制约。“北京的公办学校,用的都是北京本地教材。将来考大学,因为没有户口,孩子还得回去考,怎么办?”从山西来北京打工的张眉拴愁苦地问。考虑到这个因素,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使用全国统一教材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 五、来自城市学生及社会的歧视。“城里孩子爱

23、欺负人”,“城里孩子瞧不起我们”,这是农民工子女与城里孩子同坐一个教室的切实感受。“我妈妈很少给我零花钱,我也没有什么新文具。城里的同学就笑话我家里穷,还骂一些难听的话。我心里难受极了,可是我不敢告诉妈妈。”从山东来到无锡,在一家公办学校就读的赵荣伟,说起城里同学对他的排斥和歧视,就忍不住伤心的泪水。同在蓝天下,能否共同成长进步,说到底还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平等,甚至会生发出新的社会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义务读书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教育问题,而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

24、公平的迫切需要。 令人欣慰的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引起多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正在完善政策法规,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投入,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教学资源,或兴办专门招收外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或将外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并减免学费,使许多地方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9月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制订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费用负担的措施还有: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

25、特点,制订分期收取费用的办法;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对违规收费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要及时予以查处。 农民工子女求学问题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合法性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国农村社会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社会学学者徐鲁平认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出现,实际上与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紧密相关。进城的农民生活在城市,但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又把他们拒斥在城市应有的保障体系之外。于是他们便用“边缘”的方式使子女在城市受教育成为可能。经济学家汪丁丁指出,打工子弟学校具有天然的道德合法性。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

26、题?一些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农业部农研中心研究员吕绍青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幅度减少乃至取消公立学校的所谓“赞助费”,使公立学校成为吸收打工者子女的主渠道;二是明确打工子弟小学存在的合法性,建立公正的标准体系和监督机制,给其留出规范化发展的空间;三是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救助活动。 打工学校经费亟须制度保障 广东政协委员警告:珠三角将出现新一代文盲 给流动儿童一个公平环境 流动儿童教育:今天的教育问题 明天的社会问题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已经不能再等待。因为我们深知,孩子们会在等待中蹉跎掉求学岁月,这将不仅是他们命运中抹不去的遗憾甚至悲剧,也

27、肯定是全民教育的一个失败。因为我们深信,飘飞的蒲公英也该有春天。而蒲公英的绽放,将使春意格外盎然。民工子女在民工子女学校 关于民工子女学校的调查手记邵统亮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上海市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这个被称为“他们”的人群就是就读于民工子女学校的外来工子女们。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分析表明:2005年,14岁以

28、下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达到1314万。其中,614周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人数为816.13万,占全部农民工随迁子女的62.11%。据预测,至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将进一步扩张,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将达到2000万左右。 “他们”理应成为“我们”,“他们”理应与城里的孩子一起平等享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应该“好上学”,“上好学”,应该健康成长。 但是,理想的“应然”与现实的“实然”与政策的“必然”总是存在着很大的悬殊。现实中的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情况究竟怎样?我们走访了苏州市的几个区县,对此进行了深度调查。 教育主管领导:一定要让民工子女好上学、上好学 “在我们这里,没有民工子

29、弟学校。所有农民工子女全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与当地老百姓享受同等的待遇。”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丁立新自豪地说。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政府与新加城政府联合举办的开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全国享有盛誉,吸引了大批各种各样的务工人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全部就读于公办学校,较多地集中于乡镇中、小学。为了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他们启动了乡镇学校达标升级工程,对达到和接近于开发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学校,实行区管。这极大调动了乡镇和学校加大对学校经费投入和管理的积极性。有着较为充裕的公办优质教育资源,对不合格的民工子女学校,就可以果断取缔。 娄葑镇辖属的园区东兴路上有一所名为“苏州

30、工业园区阳光民办学校”,这所学校办学水平严重低于苏州市教育局颁发的苏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合格标准(试行)的要求,教室狭小,面积不足,通风和采光也不符合要求;没有操场,球场等基本运动场所;近千名师生,全校只有2个厕所共40多平米,学生如厕都要按年级错位安排,还要排着队依次进入;小学生用中学生的课桌椅;食堂仅仅40平方米,操作间面积只有十几平米,基本设施如卫生消毒等条件极差。全校共有在校学生850名左右,只有27个专任教师,师生比例为1:32,有5名无教师资格证,占18;更重要的问题是,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校舍建筑无消防合格证书,教学楼走廊狭小,不利于紧急疏散;食堂无营业和卫生许可证。 必须无条

31、件地保证民工子弟不仅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2008年秋季,园区教育局和娄葑镇政府联合公安、消防、社会事业等部门,依法取缔了这所已经办学3年的学校。所有民工子女全部安置到就近的公办学校读书。笔者随机采访了33个有子女被安置的家庭,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做法,感谢有加。对比民工子女学校,对比流出地学校,他们对当前孩子所在的公办学校非常满意率达100。 苏州工业园区有其特殊性,由于开发较晚,到现在只有15年的历史,开发之初充分借鉴了新加坡裕廊经济区的经验,对经济和社会事业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从严要求。同时在这里工作的新苏州人多属“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真正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外来务工人员所

32、占比例较低,解决他们子女好上学、上好学的问题的机制较为完善。 对比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市金阊区解决民工子女读书问题远要复杂得多。这个区位于苏州市古城区西北部。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37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相当,多集中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外来民工大量涌入,且居住地相对集中,公办学校准备不足,2008年以前公办学校入学门槛相对较高,民工女子学校的出现就有了市场。据2008年3月统计,全区共有7所民工子女学校,从学前班至初中共有学生5622人。2008年秋季金阊区下决心解决民工子女上好学的问题,要求公办学校从一年级新生开始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全部吸纳民工子女入学;小学升初中,全部进入公办

33、。对正在运作的民工子女学校加大监管力度,取缔了两所办学严重不达标民工子女学校。当年秋季,在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学生减少到3726人,除当年一年级新生以外,另有1800多人被吸纳当地的公办学校。 主管民办教育的张副局长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们,民工子女学校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过渡产物,它的前途只有两条,一是转制为民办教育,二是因失去了市场自然消亡。 但是,事情并不如想像的那么顺利,其实在对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上他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一些民工子女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反宣传,如公办学校收费高,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受歧视等等,一些人不明真相还是在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女学校之间选择了后者。民工子女学校

34、还采取了一些灵活务实的办法,解决民工子女上学的困难。比如用校车每天接送学生,午餐收费很少,允许大孩子带小孩子来上学等等。 外来民工面对苏州高水平的经济文化,往往有一种自我封闭的甚至自卑心态,再加上诸如同乡观念,信息不灵通等因素,也使得不少人宁可进入条件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也不愿将子女送进条件较好的公办学校。 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强,政府办学经费的投入,公办学校准备,始终与民工子女教育需求不能完全匹配。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张副局长认为,主要局限于有限的行政资源上,教育部门没有行政执法权,有的民工子女学校办学人对教育局的监管阳奉阴违,甚至威胁,关系到和谐社区

35、建设。因此,民工子女学校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存留下去的市场。张副局长认为,民工子女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倾注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构筑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空间。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对其应齐抓共管,主动扶助,积极引导,全面管理,有所作为。 民工子女也是国家的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怎样让仍在民工子女学校的民工子女让好学,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加强民工子女学校的监管和扶持力度,尽快提升办学水平。金阊区启动了提升民工子女学校办学的工程,首先以苏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合格标准(试行)为依据,规范办学,规范硬件要求,规范收费,规范教师权益,规范课程管理。对全区7所民工子女学校进行达标验收,验收合格的

36、学校发给办学许可证。其次,对验收合格的学校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校舍支持,金阊区原来有一些村小,由于撤并、易地重建等因素,空置了一些校舍。这些校舍比较规范,有操场,有较为完备的教学附属设施,区教育局牵头把这些校舍租借给民工子女学校使用,既提高了学校的硬件水平,又降低了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成本。二是实行民工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由公办学校支持课桌椅、电脑、图书,派优秀教师到民校传帮带。三是组织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发动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关爱民工子女学校的民工子女。四是验收合格的民工子女学校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一次性奖励8万元。五是验收合格的民工子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部纳入本区教育行政

37、部门、教研部门的管理范畴,并在教学研究、质量考核、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指导,全面提高他们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确保外来工子女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 截至目前在金阊区的5所民工子女学校中,有两所学校验收合格,还有3所不合格,正在整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验收合格的两所民工子女学校家长达满意率86,验收尚不合格的三所学校,不满意率高达54。 孩子的教育的不能等,错过一年,也许就会错过他们一生。张副局长忧心忡忡。“其实,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更大,”他说,“由于学期教育不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资源更不足,民办幼儿园收费太高,很多人选择幼儿托管点。很多孩子可能就输在了这起跑线上。” 民工子女学校:良莠不齐对社

38、会的考量 金阊区东冉学校。 这所学校在沪宁高速公路新区出口北侧500米的张网村,2000年开始办学,原是租借搬迁了的工厂的厂房,2003年在区教育局协调下搬迁到已经撤并的张网村的小学。目前有幼儿园4个班级,小学18个班级,初中3个班级,招生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上半年有学生1263人,下半年有学生1069,减少104人,约为全校人数的10。招聘教师49人,职工17人,教师中有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24人,有9人为中等师范或高中学历。师生来源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东冉学校建设标准比较高,占地面积6471平米,建筑面积3787平米,有橡胶地板跑道,有多媒体教室、微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教

39、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红领巾广播站、校园闭路监护电视、校园网络等,教学生活实施齐全规范,并有12辆符合运行标准的校车。校园中有长廊、花圃、橱窗,有一定的文化氛围。学校法人代表张传立,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一级教师,退休前是当地一所农村中学的副校长。说起他的学校,张校长带着一种成功者得意,“这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区教育局关怀、扶持的结果”。他算了一笔账,学校验收合格,教育局曾嘉奖该校8万元,结对的公办学校虎丘第二中心小学,无偿支持课桌椅二百套,另有电脑、电视机等教学设备。很多企事业为该校捐赠图书约2万册,市教育局、体育局、民进苏州市委还为该校捐赠了篮球架、乒乓球台、体操垫等一批体育器材

40、。教师待遇提高了,运营成本高了,收费规范了,钱比以前少了,如果政府不支持,“我校长没有家当贴进去”。 金阊区为了鼓励办学人投资,采取的奖励政策是,办学人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投资了多少区里就奖励多少的办法,验收合格后再进一步扶持。现在的东冉学校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考评估检测等保障激励机制。比如,以上学期学生的人均分、优生率为参照,给每位任课教师规定本学期教学目标,实行月考制度,考试成绩与当月工资挂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力的保证。期中、期末考试均使用公办学校的调研试卷。2008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全校小学、初中,语、数两科总合格率也达到了95以上。此

41、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类特色教育,每学期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一次校运动会,每学期一次家校联谊会,2008年5月他们还应邀赴京参加第四届全国儿童艺术展演和“六一”晚会,获得了表演一等奖。 为了加强全校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东冉学校还成立了江苏省第一个民工子女学校党支部,成立学校德育处。组织师生红色旅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开展“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为抗震救灾捐款,党员教师缴纳特殊党费,捐助贫困家庭学生,区、校两级“阳光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等。因此学校的文明礼仪和养成教育得到了强化,2008年还被金阊区政法委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在这里,教师工作有信心,安心,

42、有责任心。东北某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的小王,来这里工作已经三个年头,现在担任教务处主任,还收获了爱情,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在校内有一小套临时住房作为他们的爱巢;学校给交了“五金”,免去了后顾之忧。对于教学管理业务他也特别有信心,因为他可以和公办学校的教务主任一样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学管理会议,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张副局长告诉我们,距离这所学校不到五百米的地方,金阊区准备两年内新办一所公办“金阊新区”实验小学,占地近百亩,设施设备一流。这无疑会对东冉学校的招生带来极大的威胁。我们问小王,你对东冉学校的前景怎么看,他很茫然地看了看张校长。 我们曾调查过另外一所民工子女学校。 这所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43、的一条商业街,街上遍布小店铺、小摊点,游戏房。由于其地理位置优势和便利的生活条件,中心城区务工的外来人员多聚居这里。但这个地方的公办教育资源严重不足,3年前为了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的问题,教育局核发了民工子女学校“育才学校”(化名)的办学许可证。育才学校的生源很丰足,现有23个班级,1065名学生。全校教职工包括所有的管理人员共有42人,其中本科2人,大专9人,中师或高中27人,一半为退休教师,一半为向全国招聘的青年教师。这里的办学管理却又令教育局最为头疼。 办学人是一位从某文化单位退休的干部,没有从教的经历。校舍是原来街道的因办学条件太差被撤并的小学。教室狭窄,采光不足,阴暗潮湿,每个班级都有

44、约五十个学生,活动场地极小,上课下课吃饭都在一间教室。校内道路不平,没有下水道,只要下大雨,学生就无法上课。今春以来,天气多雨,“育才学校”也只能常常停课。学校食堂仅仅有十几个平米,由于午餐费太低,学生中午吃的菜多是菜市场挑下的。一天中午午饭时候,我们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学生的午饭是米饭,孩子们回答可以吃饱。只有一个菜,混炒红萝卜和胡萝卜丝,看不见油星。学生们喝的汤是清荡荡的里面飘着几片青菜叶。家长反映,本市一家事业单位组织与该校民工子女的联谊活动,送给孩子们一些纪念品。到了学校后,被学校全部收回,理由是纪念品是送给学校的。这让他们愤愤不平,但又没有办法。 2008年在外来工子弟学校合格验收中

45、,这所学校未达标。整改需要一笔投资,办学人没有积极性,教育局也无法更深度的干预。如果取缔这所学校,将要有一批民工子女失学。有聊胜于无,它还有存在下去的市场。 最担忧的这所学校前途的是应聘来的青年教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年教师发来短信说:“看着这些孩子很心疼,请为我们呼吁,学校需要政府支持。” 早晨八点多钟,一批批孩子走进来,然后铁门锁上,他们紧紧挨挨在一间间教室里,上课,课间玩耍,吃饭统统都在这几十个平米内。 下午三点多,铁门打开。他们又蹦跳着,叫喊着冲出校门。 陪同我们调查的教育局干部说,这样的学校无法撤除,也不能扶持,唯一的办法只能任他自然消亡,这是它必然命运。他无奈地笑了笑。但是孩子们

46、的教育允许我们这样冷静地等待么! 民工子女:能读一所好学校那是三生有幸 小张是一个幸运的民工子女。 老家在安徽马鞍山,10年前父母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打工,攒了一些钱在娄东的郊外买了一个小套的房子,上五年级的时候,在老家的他与父母越来越生分,学习成绩也不如意。父母担心这样下去要毁了孩子,决定把他带来身边。那时这个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并不多,也没有民工子女学校。在当地只有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父母找到校长要求就读,愿意按照正常交费。学校的条件是成绩必须优秀,经过考试,他顺利入学。 在初中三年小张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的优秀成绩。很幸运的是在苏州有一个很灵活的中考政策,只要在本地学校有学籍不受户籍的限制

47、,可以参加当地中考。他的中考成绩很优秀,被苏大附中录取,按照优秀学生奖励政策还免了三年学费、生活费,共三万多元。在校期间他多次被评为校、区、市、省三好学生。江苏省高考政策规定,外省学生必须回原籍参加高考。马鞍山紧邻江苏,家长通过关系在江苏申报了户籍,因此得以顺利参加江苏高考,当年以优异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 与小张相比小李就不那么幸运了。 他初一的时候跟着父母来到城市,公办学校进不去,只好在一所民工子女学校读书。父母是收废品的,每天很忙,无暇过问他,也无法过问。在民工子女学校,教数学的是一个退休的老教师,说话慢,讲课的速度很慢。语文老师经常读错字,英语老师把英语念得非常难听。三年没有上过音乐

48、、美术课,体育课就是围着学校转圈子。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不喜欢读书,学习习惯也不好。中考当然落在孙山之外,初中毕业以后就在一家电子厂里打工。金融危机他被裁员了,但又不愿意回到农村种地,农村的生活他已完全不适应了,只好也跟着父母收废品,生活在这城市的边缘。 他留着很长的头发,经常把音乐手机放得很响,在这城市的街头游走着,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过往的人们。最近,因一桩盗卖工厂铜材的案件,他牵连销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最让父母痛悔的是在孩子最应该受教育的时候,耽搁了。这将是他们的终生伤痛。 有人说,人的一生如果不能有好父母,那就努力读上一所好学校;如果不能读上好学校,最好碰到一个好老师;如果你连一个好老师也碰不上,那就要准备比别人付出加倍的努力,经历更多的曲折。享受公平的教育这是一个公民的天赋之权,为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是对每一个人的社会良知的考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