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5246603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设计说明1.加强小组合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从问题入手,找出需要的数学信息,然后进行独立思考,对数学信息进行整合,再通过小组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说解题思路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教案为学生创造了多次说话的机会:个人汇报、小组讨论以及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形成解题思路,让每个学生通过说话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了

2、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2盒粉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1盒粉笔)师: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数出这盒粉笔一共有多少支吗?(24支)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这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所以有4某624(支)师:2盒有多少支?怎样计算?24某248(支)师:谁能完整地叙述刚才这道题?(1盒粉笔有4行,每行有6支。2盒这样的粉笔一共有多少支?)师:谁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说一说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4某624(支)求出1盒粉笔有多少支。24某248(支)求出2盒粉笔有多少支。师:类似刚才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用乘法两步计

3、算解决问题。(板书: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粉笔的活动,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探究新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1.交流信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52页例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汇报信息: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有12个保温壶。(3)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一共卖了多少钱,还要知道什么信息?(还要知道每个保温壶卖多少钱)2.独自探究。(1)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2)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后的结果。提问:45某12540(元)表示什么?(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能卖多少钱,也就是

4、一箱保温壶能卖的钱数)540某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提问:12某560(个)表示什么?(每箱有12个保温壶,5箱一共有的保温壶的个数)60某452700(元)表示什么?(5箱一共有60个保温壶,这些保温壶一共卖的钱数)45某12某5先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12个保温壶卖多少钱,再求5箱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12某5某45先求5箱一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求每个保温壶卖45元,这些保温壶一共卖多少钱。(4)讨论:和这两种方法与和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汇报:与、与的解题思路是相同的,只是和分别是和两步计算合并的综合算式。3.小结: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

5、找已知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答应用题也要注意检验,用一种方法解答后,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再解答一遍,如果两种解法的得数相同,说明解答正确。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2一、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5、7、8题及相关补充练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其中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2、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五、教学

6、准备:情境图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师:同学们,现在书店对小朋友进行书的优惠,每本儿童读物都只卖4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同学都要买些什么书吧。师出示书店买书的情境图让学生找出问题,独立解决。2、师出示森林餐厅的情景图,让学生先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板书。问: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样分的?那么该如何解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汇报不同解决办法。3、出示丛林探险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并说说要解决每个问题所需的数学信息是不是知道。独立解决。4、观察花店的图,把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列出来。理解题目的要求。让小组一起用圆片、三角形

7、、正方形来代替花进行扎花。最后一起确定解题策略。5、给班级分组,怎样分比较科学,说说理由。(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聪聪陪妈妈去水果市场买水果,妈妈说:“聪聪,我想买35个苹果、28个梨子、32个橘子,然后你按4个苹果、5个梨子、6个橘子装一袋,看看可以装几袋?(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3一、教材(一)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

8、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三)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9、化。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二、教学理念: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0、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

11、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

12、学习做好铺垫。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4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练习十三的部分题。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本、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聪聪的图片),聪聪要完成一项任务,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揭示课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二、创

13、设情境,解决问题。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三(一)班的这节体育课上老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出示课件)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课件同步出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1)、请学生到展示台上演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进行解释。(2)、根据商和余数的单位提问: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呢?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的解答格式,提醒学生计算细心,并注意带上正确的单位,最后还要写上答语。2、例题延伸:现在体育老师临时想改一改分组的情况,有32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请1名同学在黑板上做。3、对比: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

1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课件展示)326=5(组)2(人)326=5(人)2(人)师:为什么算式一样结果也一样,单位会不一样?(帮助学生进一步一理解)小结: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在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问题,弄清商和余数的单位。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看大屏幕,解决读书节中的问题(57页,4题)。(1)先从图中找信息。“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元?25元呢?”学生独立解答,反馈。2、课件出示:A、航模小组用25个车轮组装四驱车,最多能装几辆?B、一辆货车载重量4吨,要运25吨货物,至少需要几辆?(1)同学们自己先想想,再小组交流。(

15、2)列算式并解答。(3)全班展示说明。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5导学内容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525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蓖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2本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比醚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学生回答。(略)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二、教

16、学例11背氏中畔鍪纠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2闭页鑫侍狻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3碧致劢夥(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某宽)(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三、教学例21背氏中畔鍪局魈馔技跋喙氐男畔2惫鄄旆治觥貌莸氐淖槌汕榭鍪窃跹的?有哪些形状?3背鍪疚侍狻礁鑫侍馔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4碧致劢饩觥(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左、右分开算,再相加。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

17、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四、课堂活动(第53页)要求:1狈中楹献魍瓿伞2碧致鄢龌疃的步骤。3狈肿榛疃。4比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五、课堂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6教科书(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10610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

18、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铺垫。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

19、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三、小组活动。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4)你还有哪些设想?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

20、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四、全课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7教学内容:教材第页,练习二十三第题。教学目标:学会用两步计算的除法和减法、除法和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数学的能

21、力。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感受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习自信心。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预习作业:1自学书第103到105页第10到16题。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2描述情境:小明分钟打字个,小华每分钟打字个。小明每分钟比小华多打多少个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有时也涉及到减法、乘法。大家要灵活运用。(板书课题)二、预习反馈、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练习二十三第题

22、。()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组织交流,订正。(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练习二十三第题。()读懂题意,怎样判断“买哪一种便宜?”()独立解决问题。()交流、订正。()本题通过计算单价,用比较的方法可以确定哪一种便宜。不需要两步计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处理。练习二十三第题。()读懂题意,要解决什么问题?独立解答。()所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想一想: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合理、合算)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元,买哪一种

23、便宜?()读懂题意,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元,就是块要元。()分析:买哪一种便宜?只要先算出甲种香皂的单价就可以了。()甲种香皂每块的价钱是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元,因为元小红每天早上上学,中午回家,下午上学,晚上回家。两天之内一共走了米。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多少米?(考察学生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学生独立读懂题意。()分析:小红一天走几趟?(趟)()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先解决一天走多少米?米,再解决一趟走多少米?米。()小红走一趟的路程就是她家到学校的距离是米。四、反思,拓展升华、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快乐吗?、希对实际问题灵活处理,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想一

24、想:周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两步计算就解决的。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页。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8教学内容:三上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5页。教学目标: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快速抢答比赛。(1)一本书共有400页,小明已经看了10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看?(2)小货车的载重量是300千克,一箱货物重

25、88千克,另一箱重96千克,这些货物能一次运走吗?(3)爸爸有600元钱,录音机398元,自行车29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4)一至三年级有223人,四至六年级有234人,会议室有300个座位,坐得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二、交流探究我碰到了电影院里的一个数学问题,小朋友们愿意帮我解决吗?仔细看,你知道了什么?1、生说信息和问题。2、这个问题能解决吗?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223+2343、用他的方法判断下,你认为能坐得下吗?(请3-4个生说,不具体说理由)怎么想的呀,把你的想法在四人一小组里说一说。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生1:223234220+

26、230=450441坐不下预设生2:223220,234230,220+230=450,223+234450。坐不下。预设生3:200+200=400,20+30=50,223+234450。坐不下。预设生4:精确计算223+234=4574、辨析:有一位小朋友估算的方法和我们想得不一样,打开书本15页,看到“分析与解答”,为什么这位小朋友说还是不能确定呢?将223看成200,234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3+234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在这一题中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还不能解决,要看成几百几十的数。6、解答正确吗?你有没有什么方法证明我们的解答是正

27、确的?板书:三、反馈练习:1课件呈现P15的“做一做”:你认为坐得下吗?(生说一说,你呢,你呢?)(1)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记录在1号练习本上。(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3)谁愿意来展示你的想法。(生展示练习本,让生自己说。)生1: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讨论生2:196+226,把196看成190,226看成220,190+220=410,这样就能确定196+226441吗?为什么?(还没算个位,补充6+6=12,看来这种方法还要作进一步分析。)师:看看这两种方法,一

28、种把196+226看成200+230是估大了;另一种把196+226看成190+220估小了,哪种方法好呢?(大估更合适,比较简便),看来大估还是小估还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请有错的小朋友订正。:196+226(估大)200+230=430441坐得下。3、比较分析:解决学校看电影和旅行团看电影的问题时,这两种方法(指板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四、多种练习,巩固提高1基础练习:P17练习三的第6题。(1)请小朋友将这些小鱼分到两个箩筐里,(2)生判断结果,说想法。(3)师问:258+171这条小鱼放哪儿呢?你怎么想的?619-203这条呢?点评:既会判断又会分析,真会学习!2

29、.变式练习:P17练习三的第8题。(1)妈妈有400元,够吗?245元+187元想1:(小估)240+180=420400不够。(2)如果妈妈带500元,够吗?(大估)250+200=450500,够。四、全课小结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用估算解决问题1、学生的思维需要辅助外形的呈现,教学中需要思维外化的策略。教师尽量少说,让学生动起来。导入环节,能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调整为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作业纸上,先不说出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学生反馈时,教师将数据写在黑板上,数据不能悬空。2、第二环节要放手让学生去解答,反馈中一要安抚好采用准确计算的

30、学生,二要引导学生可不可以不准确计算就能判断出结果,同时引导学生从估成几百调整到几百几十。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本节课通过“学生看电影”与“旅行团看电影”,感受不同的估算方法适合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需要进行灵活选择。总之,一个目标:在估算中感受、体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深刻道理。通过比较“在什么情况下小估(大估)比较合适?”的问题讨论,让学生体会选择估算方法对问题解决的重要。从而使学生将数学知识活用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1、提高了学生估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本节课教学中值得调整的是还没有给予学生充分地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的基础善,相互讨论,共同探索,老师讲得多,还是没有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一位孩子都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9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二、新课师:这个活动有没

32、有进行平均分?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326学生独立算出结果。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三、做一做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四、练习练习的第3题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现了

33、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0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2、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3、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

34、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重点:认识二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图片。这儿风景怎么样?生:很优美。师:有两个小朋友在这野餐,让我们看看他们带了哪些食物?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师: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分配这些食物?(生:平均分)生:平均分,每人两个苹果,一瓶水,半块蛋糕。师:好,能不能说说这样分的理由?生:这样公平。师: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有没有想到?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后,苹果每份两个,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蛋糕每

35、份半个,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吗?生:可以。是二分之一。师:(师板书:二分之一)这是这个数的读法,你知道这个数怎么写吗?生:1/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书的。师:很不错的习惯。同学们,你们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二、新授(一)认识1/21、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请同学们看投影2、师:(电脑演示)我们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来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3、师: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半块蛋糕吗?(提示:为什么是两分而不是三分?为什么是之一而不是之二生:它指的是蛋糕;两分是因为把蛋糕分成了两粉,之一指

36、的是其中的一份。师: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很好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研究它的写法。它的写法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为了讲起来方便,人们给这三部分都起了一个名字,它们分别叫分数线、分母、分子;你知道这三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吗?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这个蛋糕分成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这一份。师:讲的真不错,也只有这样积极思考才能学得真本事。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几道简单的题。4、练习一:判断(电脑出示)5、练习二;同学们真聪明。现在王老师要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又手巧,下面请你们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长方形的1/2。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做出来的?(二)认

37、识1/3(电脑显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电脑演示)。那么这一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第二份、第三分呢?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写作:1/3,读作:三分之一(三)认识其它分数接下来,王老师要看看大家创造力,请你来创造一个分数,并说一说它表示的意思。小结:像1/2、1/3、1/4、1/8这样的数,都是我们的新朋友分数。(四)分数大小的比较1、利用刚才学生创造的1/2,1/4,结合图形,比较大小;2、比较1/2,1/8的大小3、比较1/4,1/8的大小4、师: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五)练习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感觉累吗?想不想试试自己的本领呢?好,来看第一关(想想做做第

38、一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第三题)。三、总结今天这节课,王老师与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1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216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基本联系。1.听算。2.p10413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2某7/7=2元。二、指导练习。1.p10412题。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

39、比较吗?为什么?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2.p10514题。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三、集中练习。1.p10215题。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2.p10316题。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

40、题、分析,列式解答,师: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四、发展练习。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同桌说,全班说。表扬鼓励。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2教学内容:教材第页,练习二十三第、题。教学目标: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同学,与同学友好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对实际问题具体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及方法。教学设计:一预习作

41、业:1看一看:P1012想一想:(1)画面上他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2)怎样解决?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每步表示什么意思?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二预习反馈:想一想,算一算:盒子里有若干捆铅笔,每捆枝。小明先拿出捆,接着又拿出捆,他一共拿出多少枝铅笔?(讨论算法)2练习二十三第题。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可能也会用到加、减法。(板书课题)三、关键点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练习二十三第题。()看题,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组织交流。()你做对了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而决定的。练习二十三第题。()自

42、己看题,收集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列式计算。()组织讨论。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解决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比较哪一种算法好?哪一种简便?某某练习二十三第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强调对“一年”的理解)()独立解决问题。()组织讨论,订正。()环保教育: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存放处理。练习二十三第题。()独立解决问题。()组织讨论、订正。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练习二十三第题。(巩固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要求比较熟练。)箱百事可乐小瓶或大瓶,老奶奶进了箱小瓶可乐,箱大瓶可乐。她进了多少瓶可乐?(考察学生从生活场景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独立解决问题。)五、反思,拓展升

43、华:你认为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观察要仔细。()收集信息要全面。()有些信息需要加工或处理。(如练习二十三第题,一年个月)作业:练习二十三第题。六、布置作业作业本第页。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3教学内容:教材第页例,练习二十三第、题。教学目标:学会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经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除法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预习作业:1看一看:P100例1

44、的主题图2想一想:(1)画面上同学们在干什么?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2)怎样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3)602=30表示什么?305=6又表示什么?(4)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并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尝试作业:P100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二预习反馈:、王老师把枝铅笔平均分给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人,平均每人分到几枝铅笔?、今天我们学习“用两步计算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3出示例情境:团体操表演。()从这个情境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组织交流,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二关键

45、点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做一做,课本第页“做一做”。()独立解决问题。(提示:要解决什么问题,收集、分析相关信息。)()组织交流。()展示不同的解法。(箱,(某)箱)()鼓励有创意的解法。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练习二十三第题。(关注学生针对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强调先解决什么问题?)练习二十三第题。(本题的数学信息比较隐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三第、题。(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展示交流。)四、反思,拓展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观察问题要仔细,善于选择有用的信息或加工信息。)小红去游泳池游泳,她在池道内游了个来回,共游了米。这个游泳池的池道有多长?(先求一个来回有多长?再求池

46、道有多长?)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页。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4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下第八单元解决问题P104第13题书上的图如下:设计意图:在备课时,看到这道练习题就感觉有很多内容可挖,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完整思考过程的训练,即“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着手解决回过头来看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枚举法”策略的渗透,培养学生有序、完整地思考问题,所以就把它进行了修改,作为一个例题教学。实录:1.出示例题图,如下引导学生观察图,想一想: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可以知道一共有7个人要租船;有两种船可以租,一种是双人船,租一条船每小时4元,另一种是四人船,租一条船每小时7元;

47、问我们该怎么租船。意图:当学生面临一个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有一个自己对问题进行消化、理解的过程,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信息的分析,哪些是我可以得到的,哪些是我不知道的、要解决的。当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问题描述出来时,说明他已经理解了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有几种不同的租船方法?学生回答:可以全租双人船,要4条;可以全租四人船,要2条;可以租1条四人船,2条双人船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回答:没有了意图:促使学生自发的进行枚举,使枚举变成有意义的自觉行为,而不是机械被动的接受。同学间的相互补充,可以使枚举逐步完整。3.指导列表: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方法用一张表格清楚的表示出来,先请大家看一看表格每项代表

48、什么意思,再自己填一填。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学生独立尝试,填后可同桌交流:比一比谁的填法更合理。反馈:比较一下下面的两种填法,你认为谁的填法更合理,为什么?填法1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方法一40方法二02方法三21填法2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方法一40方法二21方法三02学生回答:填法2更合理,有规律;可以看出双人船条数慢慢减少,四人船条数慢慢增加;这样填不容易漏。想一想:还有别的合理填法吗?填法3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方法一02方法二21方法三40意图:列表有助于有序枚举,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知道表格里的条件和问题不是随意摆放的,是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安

49、排的。然后让学生尝试填表,在反馈中进行比较促使学生感受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枚举的好处是能有效避免疏漏或重复。而且列表及时记录了每一种可能的方案,能直接在表格中看到问题的答案。4.归纳方法:如果要使填表合理,既把方法都找完,又显得有序,我们在思考有多少种租船方案时就应该有序的思考。想一想:我们该怎样进行有序的思考呢?学生回答:可以先全租双人船,然后慢慢减少双人船的条数;也可以先全租四人船,然后依次减少四人船的条数。意图: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和步骤。填表的目的是理出解题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让学生看着表格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顺着两条思路去想,即从大到小或

50、从小到大依次枚举,这样思考有序且完整。5.进行选择: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你会建议大家怎么租船?为什么?学生回答: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双人船,因为双人船坐着舒服;我会建议大家全租四人船,因为四人船只要租2条,费用便宜;我会建议大家租2条双人船和1条四人船,因为可能有的人愿意坐双人船,有的人愿意坐四人船。想一想:我们一般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该怎么租船的?学生回答:从费用的角度那我们算一算:三种租法各要付多少钱?(把表格补充完整)租船方法双人船条数四人船条数总共费用方法一404某4=16(元)方法二214某2+7=15(元)方法三022某7=14(元)现在,你知道该选哪种租法了吗?学生回答:选第三种租法,

51、这样租费用最便宜。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对同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我们常常会作出不同的决定,各种决定之间并没有好与坏之分。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几种选择的可能性,然后再归结为一个决定。体现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性。6.延伸:出示第2个问题“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意图:结合本单元问题解决侧重于乘除两步计算的教学而进行,既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参加集体活动时对费用的计算一般采用“AA制”的方法。三年级数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5教学内容:16页例2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

52、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60624083204420745096307360640051203160428045409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1481938793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1、引入新课(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

53、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1243223410031824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124120124=120

54、+41203=40(或3某40=120)120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223200223=200+232232402004=502004=502404=60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60千米。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

55、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4、再现问题(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组织学生讨论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三、巩固运用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五、课堂作业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