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_绿叶的梦_______教案示例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5232864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_绿叶的梦_______教案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_绿叶的梦_______教案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_绿叶的梦_______教案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_绿叶的梦_______教案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_绿叶的梦_______教案示例(7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绿叶的梦 教案示例【内容简析】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重点记叙了与小伙伴们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到大自然里采集绿叶,制作标本,并讲述这些绿叶的知识和趣闻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和有益活动的留恋之情。【设计理念】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读,把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起来。【教学目标】1.认识“粱、瓢、搜”等生字,会写“汇、岗、戒”等字以及课文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感悟课文。难点: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各种树叶的标

2、本。【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请看这两幅画面,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说出童年的乐趣。2.师述:是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对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2.教师配上音乐,边出示相关课文内容的课件,边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生字词的读音。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想一想

3、: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4.指导识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识字。(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3)利用字典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4)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如“汇”字:“汇”字的最后一个笔画“竖折”不能写成“竖、横”两画。三、表情朗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回忆了作者童年的哪些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看谁读得好。(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3.播放配乐,齐读课文。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词。2.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4、们知道了什么?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绿叶最使我着迷。)2.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是下文的总述,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3.同学们请看,多快乐的场面!(播放录像或看图讲述。)4.同学们,通过看录像(或看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5.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搜集绿叶觉得很快乐的地方画出来,把重要的动词画出来,认真读一读。(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树叶串成项链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让学

5、生反复读,个别读,齐读,感受采集绿叶的快乐。)6.秋天的收获更大,请你们采用老师刚才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看看有什么收获。先默读,再讨论。(引导学生汇报:作者在秋天的收获更大,课文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用词很贴切。如:“背着、扛着、奔跑、欢呼、搂、堆、躺、打滚、翻跟头、挑选、串成、挂”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既忙碌又欢乐的场面。)7.同学们,请把眼睛闭上,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生活。(配上音乐,老师有感情地范读第三和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想象画面,并把想象的内容说出来。)8.绿叶不仅带给“我们”快乐,还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想想你是怎

6、样理解最后一句的。(文章最后一句“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表明了那一串串叶片,那采集树叶标本的活动,那绿叶带给“我”的生活知识,无不给“我”留下永久的记忆,正因如此,“我”对绿叶是那样的着迷。)三、朗读课文,加深感悟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投入,最有感情。(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来感悟课文的内容。)指导学生要读出深深的留恋之情、浓浓的喜爱之情。2.读到这里,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四、拓展内容,讲述自我1.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2.指名把最有趣的童年生活说给大家听。五、布置作业1.课文里有许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抄写下来。2.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童年有趣的事。探究活

7、动课后自学实践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叶的知识?写一写吧。2.读下边的句子,收集一些叶子的图片或标本,把它们画下来,看谁画得多。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2 芦叶船教案示例【内容简析】这篇课文的作者回忆了童年与伙伴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和长江里的事,记叙了芦叶船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表达了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朗读、自主识字、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学习方式。

8、【教学目标】1.认识“蜘、蛛、桅”等生字,会写“横、竖、蜘”等字以及课文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有的还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9、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3.小组合作学习。(1)组员轮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试着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老师引导: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这就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需要同学们善于提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的生活带来了什么?(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10、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2.小组互相交流。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1.交流认字方法。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五、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课后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听写本课词语。2.同桌互评互改。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1)同桌一起细细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2)

11、“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一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四人小组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说得有道理,老师就应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读中,在交流中,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感受他们当年的乐趣。作者童年的生活乐趣,还在于这小小的芦叶船装载着他们儿时的丰富想象,开向长江,开向大海,开向未来。)(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预设:生A:我感到他们能用普普通通的芦苇叶做成大篷船、小舢板,还可以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真是多种多样,手艺高超。生B: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在这简单的生活和游戏中,他们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在想象

12、中自得其乐。生C:作者在如此简单的生活中,只是用普通的芦叶做小船玩儿,却感受到如此丰富的童年生活乐趣。但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儿童所缺少的正是这种乐趣,这不能不让我羡慕、向往。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1.课后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1.这么生动的语言,这么有趣的画面,你能把课文连起来用情、用心地读一读吗?(配乐朗读课文。)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五、拓展延伸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六、作

13、业1.理解句子(课后练习3)。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见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同步读本)。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课下自己也试着折一只小船放到河里,看看会产生什么想法?把你的感受写一写吧。3 一只贝教案示例【内容简析】这篇课文写的是海里的贝被潮水送到岸边后,其中有一只普通的贝,因为一粒沙子钻进壳内,它的壳失去了光泽,破烂了,里面却形成了一颗闪光的大珍珠。【设计理念】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咸、涨、虹”等生字,会写“咸、拢、虹”等字。正确体会课文中“围拢、长虹、漂亮、图案、荣耀、稀罕”等词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

14、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字词卡、贝壳、珍珠、挂图、有关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一只贝。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相纠正。(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

15、读,小组读。(3)四人小组交流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并说说生词的意思。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与同学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记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卡片认读生字词。2.听写生词。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棒。2.海边的贝壳很美,同学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贝壳是怎么来的吗?(从“有一次还留着这些色彩和线条”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丰富的想象,虽然我们无法考证事实是否

16、如此,但这些光洁的贝壳上留着的色彩和线条,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3.漂亮的贝壳让人赞美,但有一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它不漂亮。后来,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形成了什么?(一颗罕见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齐读第三、四自然段。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形成的吗?(不是的,珍珠的形成是因为有杂物刺激。)你是怎么知道的?(课后“学习链接”介绍了有关珍珠形成的小知识。)5.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是作者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内心感受,是人对贝赋予的感情。)6.“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你

17、是怎样体会的?(因为它没有留给人们漂亮的贝壳,却为人们奉献出一颗宝贵的珍珠。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这是作者要表达的一种思想感情。)三、指导朗读,陶冶情感师:漂亮的贝壳令人喜爱,但用血和肉磨制成珍珠的贝更令人可敬,下面这两句话,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A.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B.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第一句话重点描写的是美丽的贝壳,主要是强调贝壳,所以“贝壳”二字比“孩子”二字读音要重些:“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第二句朗读时,要把惊喜、赞叹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1.学习

18、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贝吗?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2.老师总结归纳: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奉献出最珍贵的东西。3.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我们周围有这种行为的人吗?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说。)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2.预习第四课快乐的暑假。(1)自读诗歌,画出不懂的生字词。(2)结合课后思考题,自学诗歌。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你的童年里有什么让你得到启示的事情吗?想一想,写一写。4快乐的暑假教案示例【内容简析】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儿童诗,描写的是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走进暑假,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快乐。【设计理念】以感情朗读为主线,通过朗读,与诗

19、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憧、憬、泼”等生字。2.感悟诗歌语言,领悟诗歌意境,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领悟诗歌的意境。【教具准备】课件、挂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或图片展示“郊外采花”“海滩戏水”等画面。2.导入(指着画面):同学们,你们向往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吗?请跟老师一齐走进快乐的暑假。(板书课题。)二、范读课文,感受快乐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画出生字,再多读几遍。(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2.小

20、组合作,分节试读,交流体会。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探究发现1.听课文朗读音带,让学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可采取个人读、小组里读、全班指名朗读等形式。)边读边体验诗中所描绘的暑假生活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3.小组交流:你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你希望怎样度过自己的寒暑假?4.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紧张、严肃”的教室、学校,“沉重”的书包的意思。5.把这首诗美美地朗诵给大家听。五、作业熟读课文。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课文最后一节写道:“喜欢蹦蹦跳跳,喜欢唱唱笑笑,对着天上飞过的白鸽,齐声呼叫。”假如你是课文中的一个小朋友,对着天上飞过的白鸽,你会喊些什么?你会

21、表达怎样的心愿?把你想喊的话写下来吧!语文百花园 一教案示例【内容简析】本次“语文百花园”安排了五个栏目,包括“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话会道、笔下生辉”。这些练习既能巩固本单元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又可以积累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说、读、做、写等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丰富词汇。2.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3.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5.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

22、点:能说会道。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教具准备】课件及图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1.(出示多音字。)汉字真有趣!我们来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准确。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3.学生讨论。(有些字意思不同,读音就不相同。)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多音字吗?二、语海畅游词语搭配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为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2.学习自主填写。

23、答案力求丰富多样。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语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5.老师小结。三、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1.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老师引导学生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作用即可,不要讲授有关修辞知识。)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4.合作交流: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5.老师小结。四、积少成多背诵古诗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4、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一比谁读得最有味道。(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验眼前仿佛看见什么景色,入情入境地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等。)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5.拓展:课外搜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五、阅读平台一只小鸟1.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细读短文,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感兴趣。3.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受伤的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想对用弹子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第二、三课时内容:“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一、学习“能说会道”1.创设情境,引导说话。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

25、,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钓鱼、找朋友等游戏。)2.明确交流要求。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本单元中,绿叶的梦的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最令自己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先分成小组,把自己最感兴趣,最难忘的事讲给同组同学听,要重点讲述“有趣”“难忘”之处在哪里,让听的人与自己有同样的感受。听者要认真,听完后作出评价,看谁讲得最好。)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上讲台前,讲给全班同学听。

26、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5.评出“故事大王”。二、学习“笔下生辉”1.激发习作兴趣。刚才,我们通过口语交际,评出了班中的“故事大王”。现在,我们将通过习作训练,评出“最佳小作家”。希望大家努力!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1)读本题“笔下生辉”部分。(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3.提出要求,指导习作。(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要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在写作中别忘了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27、。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互动评一评:组员之间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6.修改作文。5 古诗三首教案示例望洞庭【内容简析】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作者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从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具匠心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应该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自悟词与句的大意,在诵读中体验诗的意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3.能解释诗中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8、,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洞庭湖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课件出示洞庭湖图片。师: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2.板书课题(望洞庭刘禹锡);齐读课题。3.创设情境。请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学习诗文(一)交代学习古诗的方法“五读法”。(二)运用“五读法”读古诗。1.一读读通,咬准音。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磨m$2.二读读懂,知大意。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月夜遥望洞庭湖的美丽

29、景色。)3.三读读精,解词义。指名读第一、二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根据书后注释练说诗意。重点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读第三、四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根据注释说意思。重点理解“白银盘”“一青螺”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4.四读读会,悟意境。配乐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5.五读会读,有感情。(进行配乐朗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前往观光旅游的人很多。我们将来要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洞庭湖,好好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作业想象洞庭湖中描绘的景色

30、,用几句话写下来。菊花【内容简析】菊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菊花是诗人们喜爱的歌咏题材。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不畏风霜,有的人爱菊是因为菊花蕊洁香远,诗人元稹爱菊则是因为菊花开尽就再没有别的花了。诗人立意新颖别致,是咏菊诗中难得的篇章之一。【设计理念】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运用朗读、理解、体会等阅读程序自读,老师适当点拨、讲解,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内容,学习后让学生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景描写或绘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体会诗人喜爱菊花的感情。【重点难点】体会作者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赞美菊花

31、的写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菊花图片。【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板书课题:菊花。2.师生交流有关诗人元稹的资料。3.课件出示菊花的图片。二、抓字眼,明诗意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好“舍、斜、尽”。)2.再读古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绕舍”是什么意思?“似”是什么意思?“更”是什么意思?)3.分小组学习,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来理解字词的意思。4.师生共同讨论,理解诗句大意。“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两句的意思是:一簇簇秋菊环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隐士陶渊明的家。我一遍又一遍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觉得太阳已渐渐西斜。“不是花中偏爱

32、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百花中我并不是对菊花情有独钟,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可观赏的花了。同桌互相说一说诗意,指名说。三、提出问题,悟情境1.学生分小组针对诗中词语提几个“什么样”和“怎么样”的问题。2.师生共同归纳。秋天的菊花开得怎样?诗人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观赏菊花?菊花开过后大自然中什么样?3.针对这些问题,想一想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四、想画面,咏诗句1.想象当时的画面,说说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诗人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2.咏诗句,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采取分组练读、评读的形式。3.试背这首诗。五、作业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象画下来。枫

33、桥夜泊【内容简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景抒情的一首七绝。诗歌描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看到江南水乡秋夜的幽美之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愁。【设计理念】这个教学设计,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行互学、互补、互相启迪,从而能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自学自悟。在这堂古诗教学课中,尤其注重课堂内外的相互结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并注重人文教育。【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文的意思。2.理解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4.能按“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步骤学习这首诗。【重点难点】1.根据文中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2.理

34、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教学枫桥夜泊的有关课件、插图。【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课题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这首诗究竟散发着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把每句诗读通顺。2.检查初读效果。3.对照插图思考:诗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天将亮的时候,在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写下的。)三、解诗题,知诗人1.理解诗题(枫桥夜泊客船夜里停泊在枫桥下面)。2.检查预习,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张继的资料。四、明诗意,析内容1.自由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

35、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与小组同学讨论。2.指名朗读,师生诵读。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结合插图,再看古诗,想想用什么方法理解这首诗的诗意。学生交流以前理解古诗所用的方法。师生总结方法,并用课件展示。(a.看诗中的注释;b.查字词典;c.看工具书或看插图理解;d.联系上下文理解。)小组学习。学生汇报,教师根据诗句进行对译(课件演示)。五、入诗境,悟诗情1.学生一边听老师示范朗读,一边闭目想象画面:你眼前出现了诗中怎样的画面?(播放忧伤的古乐。)2.诗人看到和听到了什么?(看到:月落、霜、江枫、渔火;听到:乌啼、钟鸣。)3.从画面的情景和诗句的描绘中,你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是怎么样的

36、?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为什么诗人一夜不能入睡呢?同桌之间探讨原因。(惆怅、思乡、忧国忧民、因科举落榜、伤感等等。)六、朗读背诵1.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首古诗?(忧愁、伤感。)2.确定基调,划分节拍,标出重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课件播出忧伤的乐曲)。4.背诵本诗。七、质疑问难八、总结,布置作业用自己的话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或家人听。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收集一些描写关于水的古诗,写在下面:6观潮案示例【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

37、的热爱之情。【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培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3.认识“盐、据、昂”等生字;会写“盐、据、卧”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难点: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

38、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我们学习过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是多么壮观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观潮(板书课题),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更可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塘江大潮,再次感受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好吗?齐读课题。2.“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观”字,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查字典理解。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一)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同桌互读生字,互相帮助纠正读音。2.教师检查:投影显示,指名认读。3.重点指导“卧、沸、盐、震”等较难写的字的书写。(二)交流资料,看录像。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还查阅了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你查到了什么资料?2.查到的资料可真

39、多!现在让我们看看录像,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看后,谈谈你的感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呢?请自由读课文。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四、学习“潮来前”部分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潮来前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2.学生汇报。3.指名读有关句子。4.潮来前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静,潮来时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我们下节课再学。五、小结并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中描写潮来前情景的部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说说潮来前江

40、面的情况。二、领略“潮来时”的壮观景象(一)同学们,通过看录像,我们感受到潮水的壮观,课文是怎样用文字描述的?请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大家听。(二)全班交流,品读理解。1.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2.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原因。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采用各种办法(模仿、表演、简笔画、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4.指导朗读。5.再读第三、四自然段。三、学习“潮过后”部分1.惊心动魄的潮水过去了,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默读最后一段,画出有关词语。2.齐读。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3.师小结:是呀,正是

41、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同亲临其境。五、课后练习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2.选择“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练习造句。3.背诵描写潮来时情景的内容。探究活动课后自学实践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你观察到的一种自然景象,如:大雨、大雾、大雪8四季童话教案示例【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把四季人物化,形象地描绘了四季中的各具特色的景物,生动描写出四季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四季童话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文章

42、使用优美的词句、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特点。本教学设计旨在抓住景物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理解文中的词句,品读出四季的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3.认识“澡、烤、烘”等生字。【重点难点】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四季风光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质题导入1.板书课题,读题。2.读了课题后,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预设:这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文中讲了一个怎样的童话?)请同学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二、自读课文,自

43、主探究1.自读课文,借助注音读准生字。2.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分别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儿?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四季的哪些特点?3.汇报学习收获。三、小组交流,品味语言1.请同学们选自已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每个季节的特点的?(喜欢相同季节的学生,可坐在一起作为一个学习小组。)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有感情地朗读。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本课的写作技巧。四、全班交流,升华感情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说的时候可以按这样的方法:先汇报你喜欢哪个季节,再读读你认

44、为最能体现季节特点的句子,然后谈谈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来感悟就更好了。)2.在汇报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感悟文本。(教师要引导喜欢相同季节的学生汇报完毕后,再汇报其他季节。)3.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每个季节的特点。4.积累背诵。师: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五、布置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们。2.每人选择课文中的一个部分,组织一次朗读比赛。9满山的灯笼火把教案示例【内容简析】课文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作者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在一个

45、大雨滂沱的傍晚,他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小心坠入一口土井,被卡在井口,直到天黑。在危急中,他冷静地意识到不要胡乱挣扎,要保持体力,等待亲人前来救援。在黑暗、寒冷、孤独、害怕中,他坚持着,坚信着,最后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出来救助他,令他十分感动。【设计理念】本课设计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言的积累,以朗读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中获得体会和感悟。【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会认“婆、骤、坠、亏”等生字;

46、会写“婆、杂、幕、溜”等字;掌握“外婆、雨幕、滑溜溜、幸亏”等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会课文表达的方法。【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播放:寂静无人的野外,傍晚时分,狂风骤起,乌云翻滚,下着滂沱大雨。天色渐渐暗下来,四周一片苍茫。2.设问:在这样一个夜晚,假如你一个人卡在土井中出不来,你会怎么样?3.“满山的灯笼火把”是什么样的景象?通过读课题,我们一定想知道曾经发生过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二、朗读课文,认识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

47、用横线标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老师或同学。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拼读;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注意“卡”等多音字的读音和“援、瘦”等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3.四人小组互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正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谁愿意把你的理解告诉大家?3.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回忆的这个故事是分哪几个部分写的。4.小组讨论,反馈。(这个故事分两部分写,首先写“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定会前来援救;再写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出了“我”。)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第

48、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卡片。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节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2)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2.学习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2)谁能说一说这几个自然段的意思?(3)小组内思考、探究下面的问题:“我”一个人从田里回家时,天气是怎样的恶劣?(狂风骤起,乌云翻滚,下着倾盆大雨,猛烈的疾风扑面吹来。)当坠入田边的一口井中时,“我”是怎样做的?心情怎样?结果怎样?“我”冷静下来后,明白了什么?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

49、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雨幕、盲目”等词语的意思。(5)自由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3.学习课文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齐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2)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写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助了“我”。)(3)课文中出现了两个“急”,这两个“急”有什么不同?(一个是“我”“急切的渴望”,一个是亲人们“焦急悠长的呼唤”。是亲人“焦急”的呼唤感动了“急切”的“我”。)(4)全村的男女老少打着灯笼火把出来寻找“我”,是一个怎样的场面?(“紧接着很快”)(5)“我”为什么泪如泉涌?(是全村人对“我”的关心、疼爱、温暖感动了“我”,这种浓浓的亲情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4.

50、课文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5.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受到什么启迪?(一是在危难之中不仅要勇敢、坚强,还要做到遇事冷静,学会动脑筋想办法,自我保护;二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心帮助。)三、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部分。四、布置作业第三课时一、复习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二、指导朗读1.课文中的哪个部分你最受感动?请带着感情读一读。2.如有读得不够好的,请读得好的同学来帮忙,或是老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三、合作识字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学生齐读。2.学生提出难记的字或难写的、容易写错的字。3.学生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4.引导学生说说记住这些

51、生字的方法。5.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瘦”字中“叟”的笔顺和笔画;“杂”字上边的“九”的撇上不要加一点。)四、积累语句1.朗读课文,用“”标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2.出示词语卡片或屏幕显示,齐读。3.组词比赛。4.齐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并从课文里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抄到笔记本里。五、巩固练习读一读,从带点的词语中选两个各写一句话。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救。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六、拓展延伸1.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什么让你感动的事呢?2.说一说你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的事。探究

52、活动课后自学实践收集一些关于信心的名人名言,写在下面:10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案示例【内容简析】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上中小学时候的故事,她总称赞自己的中小学老师讲授知识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从生物课上悟到的道理,对她的成长和从事的医疗事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她在医学上一再创造奇迹。【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围绕“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讲述的事件,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采用各种阅读形式,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懂得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需要向老师学习

53、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3.会认“婴、哲、亦、毕”等生字;会写“启、简、亦、毕”等字;掌握“启发、简单、人云亦云、毕业”等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揭示的哲理。2.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树叶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2.今天,我们学习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篇课文。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标出生字词,多拼读几遍。2.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去掉拼

54、音,全班认读。“开火车”认读。注意一些易读错的字的读音,如“哲、诺、材”等。3.再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得流利。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时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时,总要称赞老师的讲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2.小组内交流各自思考的结果,再派代表在全班发言。(1)课文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时期的两件事:第一件是地理老师上课时把他们带到海边做地形沙盘,第二件是生物老师带她们上山采集树叶标本,让他们知道树叶有多种颜色,奇形怪状。重点写第二件事。(2)因为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

55、考。四、总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认读生字词。2.课文重点讲了林巧稚中小学时期的哪一件事?老师的讲授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1)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有什么收获?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收获?(3)林巧稚为什么能在她的医疗事业上做出那么显著的成绩?(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5)能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吗?2.小组代表在班中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着重引导理解如下几种看法:(1)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不仅学到了

56、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会那么简单。你要认识它,就要亲自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因为林巧稚有良好的悟性,她不但 从老师的方法中学到知识,而且能悟出人生的哲理。)(3)林巧稚之所以能在她的医疗事业上做出那么显著的成绩,是因为她非常重视医疗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积累了宝贵的治疗经验。3.教师相机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指导学生理解“兴趣盎然、经久不忘、异口同声、千奇百怪、人云亦云、不折不扣、哲理、诺言、思维方法”等词语的意思。三、指导朗读1.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部分?请带着感情读一读。2.指导朗读。如有读得不好的地方,要引导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必要时,教师可做范读、带读。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四、总结归纳第三课时一、复习学习课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二、指导朗读三、巩固练习读下面的词语,有不懂的先查词典,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兴趣盎然经久不忘异口同声千奇百怪人云亦云不折不扣四、合作识字1.出示要求会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