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上传人:sx****84 文档编号:152318723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题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课题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9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实验原理: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 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 、不同 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 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 ,生长最 。方法步骤: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萘乙酸(NA)等。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 :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6、0。、1、3、4、5 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

2、 。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 和 。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 (能、不能)继续使用。5选择插条:以 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 能力强、发育快、 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 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cm为宜。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 ,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 。处理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 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 ,并且最好是在 和空气 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3、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 的药液中蘸一下(约s),深约1.5cm即可.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 (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 分析与结论 。 注1:可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缩小 的实验。2.实验材料:可以用杨、加拿大杨、月季等的枝条。.实验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下方带流水孔)、盛水托盘、矿泉水瓶。实例如下:1.提出问题不同 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2.作出假设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

4、 能力,产生 组织,长出大量不定 。3.预测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约 d),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 浓度、较 浓度或 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4。实验步骤(1)制作插条。(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 等可多组.如可分别在A中浸泡1、2、4、8、12、24h。如果有这样几种不同的处理时间,应该分成 个小组分头实验.).配制不同浓度梯度时,需要设置空白组吗? (3)进行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50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前三天每天都要观

5、察记录各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情况.自行设计记录表格,记录用不同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枝条生根情况,如 ,最长与最 根的长度等.(浓度适宜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在绿色树皮的皮孔处长有白色幼根;时间长一些会在枝条下端斜面树皮与木质部之间长有白色根原体)。每隔23 d记录也可。 如果你是甲组的成员,请根据上述的处理时间的不同,设计一张用于你所在组的实验记录表 这样得到的最适浓度是指 情况下的最适浓度。如果你是四个小组的最终协调和汇总人,请设计一张表格,能用于汇总四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这样得到的结论应该是:在试验所得到的各个最适浓度处理 ,生根效果最好。三、重点探究()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不同插条的

6、生根情况。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 .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 ,而不是刺激根 .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 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 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A. 要一致;设置 组.即每组不能少于 个枝条;.设置 组。清水空白 ;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 ,目的是探究,D或-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 浓度.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按照小组分工认真进行观察,实事求是地对实验前、实验中(包括课内、课外)和实验后插条生根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整理 ,绘制成 或 。最后分析实验 与实验预测是否 ,得出探究实验的

7、结论。不要求实验结果都一致,但要求有分析研究.6.表达与交流实验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写出自己个性化的 ,向小组和全班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经验、教训或体会,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7.进一步探究:进行扩展性的探究和实践,大多数需要在课外完成。四、巩固反馈、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的向性示意图()图中根和茎的生长现象称为_。()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比较高的是_处,细胞生长较快的是_处,引 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2、图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影响是_,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_。()扦插繁殖时,适

8、宜的生长素浓度是_,处理方法是_。(3)若使甘薯迅速育扦插的实验,插条AC的不同情况说明如下:A无侧芽,扦插后不产生不定根;B有侧芽扦插后长出少量不定根;有四个侧芽,扦插后长出许 多不定根;D无侧芽,用吲哚乙酸处理下部分切口后,也长出不定根。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A、B、C的实验现象,你能够提出的问题是_ _;针对该问题,你做出的假说是_ _。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 _.课题:10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二、课前预习 实验原理: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

9、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如某处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甲乙两块不同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某处土壤中白天和黑夜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某处土壤的半米深处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根据以上问题,可以把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理解为 2制定计划(请完成计划的其它部分)步骤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备注第一步年月日环境考察观察与测量带温度计、干湿计、记录本第二步三、重点探究3.实施计划本研究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和采集、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1)准备:)取样:取样可以在野外

10、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 。在实验室进行观察。)采集小动物:首先读懂甲图:无底花盆中垫了一块金属网.图乙表示 装置.请在乙图中分别用、标出“无底花盆”、“土样”、“金属网”和“漏斗。在此图的装置中,土壤动物被采集到 中。请据图解释土壤动物被采集到你认 为的位置的原因: 。这种方法采集动物比较方便,且效 果较好,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镊子包上纱布的原因是 .体形较小的动物可用图 的

11、装置(叫做 )采集。图丙的装置中,应该在 (填字母)处裹上纱布。可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4)观察和分类:“观察和分类”需要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知识。可借助 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记为 ,并记录下它们的 .5)统计和分析:“统计和分析”,要求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如果在一块比较湿润的土壤中进行蚯蚓丰富度的统计,则可以用 法统计,即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 ,种群数量 的群落。此时这种丰富度可用 具体表示;如果在刚抽去水的河底淤泥中调查一种体长不足3的水底底

12、栖动物,并且在此水底这种动物的数量难以数清,则可将它的丰富度表示为 。这是 法统计,此法是按照预先确定的 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 请按照上述的问题设计一张调查时使用的记录表 请按照上述的问题设计一张调查时使用的记录表 请按照上述的问题设计一张调查时使用的记录表 如果遇到不知名称的动物,怎样将它在这张表格中体现这个信息?请在此表中进行适当的表示链接高考:(江苏卷)2.(多选)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0mX 50cm X 3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

13、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招潮蟹类厚蟹类沙蚕类泥螺类蛤类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裸露泥滩14212110214米草群落32291100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四、巩固反馈.请将下列土壤动物按体型和习性分别归类:土壤动物举例微小土壤动物小型土壤动物中型土壤动物大型土壤动物 、白蚁 、蜈蚣 C、原生动物 D、蜘蛛、蚯蚓 F、螨虫 G、涡虫 H、线虫I、轮虫 J、鼠妇2.右

14、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3在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 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4.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现要采集它们的标本进行研究,请回答:

15、(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 ,身体较小,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如果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吸虫器 ,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 ,理由是 。(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若他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 .(4)土壤中的微小动物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上看,主要属于 .5.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_法,而不适用_法,原因_(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前者一般适用于_ _的群落;()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_中。()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五、课后反思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