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52305617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图1电子秤平剖图1台面壳体2均压框架3电阻应变片4弹性体 5补偿电阻6可调支撑脚7底座如图1所示,底座通过贴有电阻应变片的双孔型等强度弹性体梁与均压框架相接,均压框架 用螺钉与壳体相联。弹性体是应变式力传感器将力转换为应变量的关键部件。研究结果表明,双孔梁 弹性体按刚架计算比按平行梁计算精确,而且桥路输出和载荷之间的线形好、灵 敏度高。非线性和灵敏度与竖梁的长度和刚度无关。由于采用陶材料设计制作弹 性梁,其灵敏度结构系数不仅取决于弹性体结构形式和应变区的选择,而且和陶 瓷材料的微结构、质量及机械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进行了双孔梁的应力 分析、抗冲击载荷分析、额定载荷计量等,并用计算机进行了

2、有限元分析。经模 拟验证分析,选用图1a所示的双孔梁结构形式。该梁的应力分布均匀对称,其 应力最大点在弹性梁的最薄偏离两端处。根据图1a所示的结构形式:e=M/W.E (1)式中:e为应变量;M为弯矩;W为抗弯模数;E为弹性模量。对于这类应变式弹性体上的全等臂电桥,其输出电压V。和桥压七有如下关V =G. e . V(2)式中:Gf为应变电阻的应变系数:将式 (1)代入式(2),可得:V =G. M. V /W. E(3)对于矩形截面, F W=1/6b. h2式中:b为弹性体承载面宽度;h为弹性体承载梁厚度。由A-A剖面分析,负荷F必须由一对剪力F/2与之平衡。若取一应变电阻 进行分析,F/

3、2对应变电阻中心点的弯距为M: M =F (L/2-X)/2(4)以式(4)代入式(3),可得:V =3F (L/2-X) G.V /b.h2. E (5)由式(5)可见,双孔梁的桥路输出和载荷F之间具有良好的线形,而且灵 敏度高。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电阻应变效应,将各种力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的 结构型传感器。电阻应变片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核心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 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即可单独作为传感器使用,又能作为敏感元件 结合弹性元件构成力学量传感器。导体的电阻随着机械变形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电阻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 把机械应变信号转换为AR/R后,

4、由于应变量及相应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微小,难 以直接精确测量,且不便处理。因此,要采用转换电路把应变片的任/R变化转 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其转换电路常用测量电桥。直流电桥的特点是信号不会受各元件和导线的分布电感及电容的影响,抗干 扰能力强,但因机械应变的输出信号小,要求用高增益和高稳定性的放大器放大。下图为一直流供电的平衡电阻电桥,En接直流电源E:图2.6传感器结构原理图当电桥输出端接无穷大负载电阻时,可视输出端为开路,此时直流电桥称为 电压桥,即只有电压输出。当忽略电源的内阻时,由分压原理有:u = u = u - u=E (R + R1234(2.2)广 RR -RR= E 1324(R +

5、 R )(R + R )1234当满足条件R1R3=R2R4时,即(2.3)u =0,即电桥平衡。式(2.3)称平衡条件。应变片测量电桥在测量前使电桥平衡,从而使测量时电桥输出电压只与应变 片感受的应变所引起的电阻变化有关。电桥输出为uo若差动工作,即 R1=R-AR,R2=R+AR,R3=R-AR,R4=R+AR,按式(2.2),则R + AR)2 -(R -AR)2 E 1(R + AR) + (R-AR) (R + AR) + (R-AR)ARR(2.4)常规的电阻应变片K值很小,约为2,机械应变度约为0.0000010.001,所 以,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为0.00050.1欧姆。

6、所以测量电路应当能精确 测量出很小的电阻变化,在电阻应变传感器中做常用的是桥式测量电路。桥式测量电路有四个电阻,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是电阻应变片电阻,电桥的 一个对角线接入工作电压E,另一个对角线为输出电压Uo。其特点是:当四个 桥臂电阻达到相应的关系时,电桥输出为零,或则就有电压输出,可利用灵敏检流计来测量,所以电桥能够精确地测量微小的电阻变化。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设计中采用的 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 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电阻应变片也会有误差,产生的因素很多,因此测量时必须要注意。其

7、中温 度的影响最重要,环境温度影响电阻值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 电阻丝温度系数引起的。B. 电阻丝与被测元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对于因温度变化对桥接零点和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即使采用同一批应变片, 也会因应变片之间稍有温度特性之差而引起误差,所以对要求精度较高的传感 器,必须进行温度补偿,解决的方法是在被粘贴的基片上采用适当温度系数的自 动补偿片,并从外部对它加以适当的补偿。非线性误差是传感器特性中最重要的 一点。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是由结构设计决定,通过线性 补偿,也可得到改善。滞后和蠕变是关于应变片及粘合剂的误差。由于粘合剂 为高分子材料,其特性随温度变化较大,

8、所以称重传感器必须在规定的温度范围 内使用。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 R1 = R2=R3=R4,其变化值 R1=ar2=ar3=a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ut = KE8。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 善。前置大器部分经由传感器或敏感元件转换后输出的信号一般电平较低;经由电桥等电路变 换后的信号亦难以直接用来显示、记录、控制或进行A/D转换。为此,测量电 路中常设有模拟放大环节。这一环节目前主要依靠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元件 构成具有各种特性的放大器来完成。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一般是由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不仅

9、电平低, 内阻高,还常伴有较高的共模电压。因此,一般对放大器有如下一些要求:1、输入阻抗应远大于信号源内阻。否则,放大器的负载效应会使所测电压 造成偏差。2、抗共模电压干扰能力强。3、在预定的频带宽度内有稳定准确的增益、良好的线性,输入漂移和噪声 应足够小以保证要求的信噪比。从而保证放大器输出性能稳定。4、能附加一些适应特定要求的电路。如放大器增益的外接电阻调整、方便 准确的量程切换、极性自动变换等。因此放大电路采用仪器放大器,如:AD620,INA114等。此类芯片一般由3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其中Al,A2接成射级跟随器形式, 组成输入阻抗高的差动输入级,在两个跟随器之间的附加电阻Rg具有提高

10、共模 抑制比的作用,A3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输出级,以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1000。放大器的增益由电阻RG设定,典型仪器放大器的增益设置范围从1到 以AD620为例,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4000GAIN GAINSENIOR1岫图2.8 AD620的内部等效图接口如下图所示:+12VKJ群1KVin-肝皿+说ERefAL 620图2.9 AD620的接口图电路的工作原理:A1、A2工作在负反馈状态,其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与同相 输入端的电压相等。即Rg两端的电压分别为Vin+、Vin-。因此i tning Rg(2.5)设图(2.8)中电阻R1=R2=R,则A1、A2两输出端的电压差U12为U1

11、2 以(R + R2 + Rg)2 R(2.6)匕 +-Vn )(1 + 芯)将式(2.6)代入式(2.5)得2 RVO =U 12 (1+ 感 X 匕 +-匕)5/75/7放大器的增益Av为Z1 2 R、(2.7)= _(1 + 云) Rg可见,仅需调整一个电阻Rg,就能方便的调整放大器的增益。由于整个电 路对称,调整时不会造成共模抑制比的降低。在接口图(2.9)中,通过改变可变电阻R3的阻值大小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放大器增益计算公式如下:(2.8)八 49.4 K Q 1G =+1R3AD620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噪声低和输入偏置电流低的特点。其最大输入偏置电流为20nA,这一参

12、数反映了它的高输入阻抗。AD620在外接 电阻Rg时,可实现11000范围内的任意增益;工作电源范围为2.318V; 最大电源电流为1.3mA;最大输入失调电压为125 R V;频带宽度为120kHz (在 G=100时)。AD620是一种低耗高精度仪表放大器。仅需一个外接电阻即可得到 11000范围内的任意增益;土2.3V 18V的电源电压;低功耗,最大电源电 流1.3mA,最大输入失调电压125uV,最大温度漂移1uV/C,最大输入偏移电 流20nA;最小共模抑制比93dB(增益二10);输入电压噪声9nV (1KHz); 0.28uV 噪声 (0.1Hz10Hz);带宽 120KHz (

13、增益二100);建立时间 15us (0.01%)。 AD620的增益是用电阻Rg来决定的,即用引脚1和8之间的阻抗来决定的。使 用0.1%1%的电阻,AD620就能提供精确的增益。对G (增益)=1,Rg引脚 不连接(即Rg为无穷大)。其他的任何增益可按:八 49.4KO 、G =元一+1 计算。R3系统电源变压器?设计电路时,选用LM317和LM337型号的芯片为核心来设计电源电 路。LM317特性简介以及典型应用电路如下:特性:可调整输出电压低到1.25V;保证1.5A输出电流;典型线性调整率 0.01%;典型负载调整率0.1%; 80dB纹波抑制比;输出短路保护;过流、过热 保护;调整管安全工作区保护。典型应用电路参考如下:图3.13 LM317典型应用电路其输出电压计算公式如下:一R 2一 一Vout = Vref (1 + )+ Iadj R 2R1(3.5)一般情况下电流Iadj很小,忽略后可得:一 R 2Vout = Vref (1 + )R1(3.6)即:R2Vout = 1.25 (1 + 一)R1(3.7)最大输出电流为2.2A,输出电压范围为1.2537V; 1、2脚之间为1.25V 基准电压;为保证稳压器的输出性能,R1应小于240欧姆;改变R2阻值即可调 整稳压电压值;二极管D1、D2用于保护LM317。LM337基本特性功能和用法类似于 LM3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