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140]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225997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老山界》[14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山界》[14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山界》[14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老山界》[14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14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老山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写作背景;识记并理解文中字词,课后读读写写。2.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边读边思考,理清记叙要素,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积累背诵精彩段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的方法。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3.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教学难点: 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义。一、激情导入在我国湖南省与广东、广西两省的交界处,绵延逶迤着一个被称为南岭的

2、山脉,它是我国华南与中南的分界线,也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是以五岭为代表的,五岭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毛泽东在七律 长征中曾诗曰“五岭逶迤腾细浪”,而越城岭就是五岭之一。红军长征途中所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老山界是越城岭中的一段,老山界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老山界。二、 自主学习1. 作家作品。2. 课后读读写写。3.结合课文标题,以“谁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为思路归纳文章内容。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4.让我们也跟着陆定一前辈去翻越老山界。(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表格)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第一天下午瑶民家瑶家大嫂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

3、以后下午5.从图表来看,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明确: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三、合作探究1.红军翻山时经历了哪些困难?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2.红军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3.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格?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过渡: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埃德加斯诺(美国作家)请你说一说,你觉得红军翻越老山界途中哪些场面能体现“惊心动魄”的特点?(请学生看着表格回答)是呀,对于山而言,山峰越是险峻,越能展现红军行军场

4、面的“惊心动魄”;越是“惊心动魄”的场面,越是能够彰显红军的精神。陆定一曾经为老山界题词,说老山界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幽,峨眉之秀”。老山界有其险、峻的一面,其实也有“幽”“秀”的一面。接下来,让我们来赏读一段既能表现老山界险、峻,又能体现幽、秀特点的文字。哪一小节最典型呢?齐读23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这一段的?视觉:星星、山峰、山谷。从上到下的顺序。听觉:不可捉摸的声响理解“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极远的细切的声音,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宏大;极近的洪亮的声音,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2.全段用了哪

5、些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1)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之深、景之美,山势的高峻。(景物特点)突出了行军的困难,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人物精神)(2)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和连绵。有力地突出行军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精神。(3)“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烘托环境的寂静,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

6、命乐观主义精神。三、 拓展应用 阅读反映红军长征的文章,如杨得志大渡河畔英雄多、杨成武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等,进一步加深对这段伟大历史的认识。四、归纳小结1.总结写景方法:(1)抓住特征(2)运用感官(3)注意顺序(4)情景交融2.总结全文内容:这篇记叙文采取_(顺叙、倒叙、插叙)的叙事方法,按_推移和_转换安排层次,着力突出红军翻山经历的四难:_、_、_、_,写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总结学习收获:(1)学习按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的顺序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2)结合课文说说长征途中的艰辛,理解红军精神。(3)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让我们学习红军的豪迈乐观的精神!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可以笑着说:我们不怕读书难,长征精神催人前。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23小节,学习环境描写的方法。2.完成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