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观后感_心得体会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52257414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园林景观观后感_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园林景观观后感_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园林景观观后感_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园林景观观后感_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景观观后感_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园林景观观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园林景观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篇一:园林景观观后感为了学习和借鉴兄弟项目的绿化和硬质等各方面景观效果和经验,在 2013 年2月18日-2月21 日,我和各项目员工在总经理徐总及其他领导的带领下, 参观了公司上一年完成的各处景观项目。首先参观的是湖州绿城工地。这里是去年做的样板房工程。绿化的骨架和亚 乔的搭配基本合理,局部有点拥挤造成走路有眼障的感觉,下层灌木部分高矮有 点脱节。接着我们到了九龙湖工地。这里绿化效果清晰有致,高低、常绿、落叶衔接 合理,草皮铺设饱满平整。但路边上的局部乔木不够精致,小苗种植有些粗糙, 部分草皮线条不够顺畅。行至宁波万科,该项目的

2、设计手法娴熟,门口自然过渡和谐相融给人以怡人 宜心的感觉,层次饱满充实,运用多种类、多形态、多性状树种形成自然景观。 小景搭配丰富,仅管苗木档次、品质不是很好,但通过合理的搭配还是给人一种 高档、大气之感。很是值得我学习。唯一感觉就是造景太多,主景和次景之间界 限不是很清晰,给人一种目不暇接的印象。另外就是死树比较多,养护上可能有 些许疏忽。到了金华绿城项目。这里引用绿城的一贯手法,运用园林观赏性强的绿化树 种和鲜花植物相配衬,坚持效果原则,注重绿化近期效果和长期效果兼备,速生 树和慢生树的结合。下层灌木整齐清晰,使之有高贵、轮廓鲜明的效果。可能由 于工期紧迫,部分灌木细看没有栽植完整。回到绿

3、城度假公寓。前期三号楼景观做得很好,无可挑剔,后期由于工期和 成本投入的限制造成苗木档次不够高,空旷地苗木种植群组不够密实,和前期相 比有品质下降的感觉。再到了珍珠半岛项目,现在还是骨架种植阶段,给人感觉是造坡过于平坦, 苗木种植群组不够明显,主次不够清晰,由于我从没做过广场工程其它不便评价。 最后我们一行到了由我负责的千岛湖桃园工地。通过各工地的参观,感觉自己所 做的也不是很到位,模式过于普通,感觉有些地方还可以深化精进之处。 以上 只是我个人的观点,硬质景观不太懂不便评价,如有误评之处,希望领导及同事 多包涵自我到园林公司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熏陶下学习了不少园林知识,这次更 是受益匪浅,不

4、虚此行,学以致用是我们考察学习的目的,我会努力进取的。方中传2013年 2月 26 日篇二:苏州园林观后感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城,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娥娜多姿,享有“中国十 大风景名胜” 之一的美称,1997 年 12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 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史的一个缩影。以小巧、自由、 精致、淡雅、写意山水见长。在布局、结 构、风格上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 中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更是苏州园林艺术 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我 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高度的居住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

5、。 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 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风景幽奇,风光如画,尤其是虎丘塔,给我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据说这座这座耸立于虎丘的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 虎丘很大,由于没有导游我玩的稀里糊涂的,不过还是很尽兴!第二个去的园林是留园,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 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 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 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 现全园占地约 50 亩,大致可分中、东

6、、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 回连绵,达700 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 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 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池南 涵碧山房、明瑟楼是故园的上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 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 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每至 秋日,香气浮动,沁人心脾。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 中小蓬莱岛浮现十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

7、风池馆掩映于山水 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亢于山冈之上, 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 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土厅五峰 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 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 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 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 米,玲珑剔透,相 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

8、 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西部以假山为主, 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 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臀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 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卜,令 人有水流不尽之感。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 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留园 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 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由于导游风趣的讲解,我对留园的印象还是满深刻的紧接着是我觉得最漂亮的园林

9、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东北侧。 明正德八年(公元 1513 年)前后,王献臣用大宏寺的部分基地造园,用晋代潘 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句意为园名。现在的拙政园经过多次修建,面积 约为 62 亩,分为东区(原“归田园居”)、中区(原“拙政园”)、西区(原“补 园”)三部分。1961 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区的面积约 31 亩,现有 的景物大多为新建。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 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 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

10、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 与中区相通。中区为全园精华之所在,面积约为 18.5 亩,其中水面占 1/3。水 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厅远香 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还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 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 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 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 精巧。西区面积约为 12.5 亩,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建筑以南侧的鸳鸯 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

11、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 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 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 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在这个园林里我们留下的笑容 最多,拍了很多照片,拥有了美好回忆!最后一个是最小的沧浪亭,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 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 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此园数易其主,历经沧桑, 但多是建物的倾毁修复,而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观。全园景色简洁 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

12、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造作, 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 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 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 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 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 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 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 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园内还 有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人像石刻,运刀细腻,颇值观赏。沧浪亭为江苏 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太小了,感觉没什 么意思!结束了一天的游览,很是敬佩古人贵族对生活的享受,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 事物,当然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还是一门学问,什么借景,框景,隔景,很有 讲究,除了感叹就是感慨了,这不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有什么能成为呢?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