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52241582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淮北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1.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2.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

2、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3.将果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果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果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果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果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

3、突变 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 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4.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 A.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C.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D.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5. 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种群共用个基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种群密度的

4、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 D.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订、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6.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7.沟酸浆属植物中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

5、者也会随之互换由此无法推断出的是() A.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 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隔离的形式之一 D.两物种的性状差异一定不是少数基因决定的8.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6、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9.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10.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

7、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11. 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抗体B.氨基酸、纤维素、二氧化碳、钠离子 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1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指体液13. 在2016年巴西里

8、约奥运会上,中国举重运动员表现出色,连续夺金.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举重运动员体内含氮物的代谢速度较快,且由于力量性练习使肌肉对蛋白质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供给量,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运动员体内经消化吸收到达细胞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14.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

9、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完成15. 下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B.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16. 如图为人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A是位于膀胱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当尿液对膀胱壁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A就会产生兴奋。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新生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

10、兴奋 B.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一定会引起神经元D兴奋 C.若B受损,其他结构正常,此人的排尿反射不会发生障碍 D.若某人的M或N受到损伤,在其他结构正常的情况下,其排尿反射不会存在17. 25、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K+同时内流18.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完成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

11、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跟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D.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是钾离子外流,而钾离子外流属于被动运输19. 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B. C.D.20.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刺激蛙的离体神经肌肉标本,肌肉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应属于反射 C.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D.神经递质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等直接相关21.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

12、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2. 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 B.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 C.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 D.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23. 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

13、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库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时,将会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 C.当基因库中W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 D.蜥蜴中所有基因W与基因w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24.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 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25. 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

14、现的是( )血红蛋白 葡萄糖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二氧化碳 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乙酰胆碱 尿素 维生素A.B.C.D.26.如图是大肠杆菌体内某代谢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b、c的合成过程伴随着水和ATP的生成 B.物质a、b、c和mRNA的合成过程都发生在大肠杆菌的拟核中 C.合成的物质a、b、c的分子结构相同 D.物质a、b、c能同时合成,体现了大肠杆菌物质合成效率高27. 如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

15、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A.aB.bC.cD.d28.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直接关系的是 A.白菜与甘蓝有性杂交后的杂种植株不可育 B.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 C.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D.基因型AaBb植株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29.图中甲、乙、丙表示某一动物正在分裂的三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乙图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甲、乙、丙中核DNA含量的比例为2:2:1,且丙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

16、器官可能是卵巢 D.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甲乙丙30.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中过程都能合成ATP B.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C.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叶肉细胞中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中C3的还原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31.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1)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

17、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2)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选择不同,导致_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3)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世代 甲箱 乙箱 果蝇数 A T1 E 果蝇数 A T2 E 第一代 20 100% 0 64% 20 100% 0 65% 第四代 350 89%

18、15% 64.8% 285 97% 8% 65.5% 第七代 500 67% 52% 65.2% 420 96% 66% 65.8% 第十代 560 61% 89% 65% 430 95% 93% 65%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甲,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子出现的频率是_%。32. 下图为人体不同部位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不同的液体,表示不同生理过程,“ ”表示淀粉分子,“”为葡萄糖分子,据图分析(1)图a、b、c、d、e中属于体液的有,属于内环境的有,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其中的,b中的水分子可来源于。(均填字母)。(2)在b

19、中,维持b渗透压的主要来源是,如果溶质越多,则渗透压越大,b的正常的渗透压相当于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b和d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3)葡萄糖分子从肠腔内到被组织细胞利用的过程至少要穿过层生物膜。33. 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下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兴奋再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

20、作用于和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_,其生理意义是_。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4. 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请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来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

21、为(只在神经A上完成):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将其剪断;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1,若,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若,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4,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

22、月考生物答案和解析1. 【分析】 本题考查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解答】 A.残留抗生素不会导致细菌突变,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A错误; B.耐药菌突变属于不定向变异,与抗生素使用与否无关,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B正确; C.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C错误;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繁殖,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所致与疫苗无关,D错误。 故选B。 2. 本题主要考查物种的概念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3、,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油菜物种甲、乙(2n=20,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染色体为18条,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染色体为36条,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可加倍到72条,B正确;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B。 3. 解: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A正确; 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没有自然选择,B错误; C、由于乙瓶中没有选择,它们的生存能力没法

24、比较,C错误; D、不能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D错误 故选:A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而捕蝇纸对果蝇具有选择作用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4. 解:AB、新培育的团头鲂是由用低温处理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已减半,只有24条),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发育而成的个体(染色体数目又加倍,又恢复为48条,二倍体),其与原来的团头鲂都是二倍体,48条染色体,它们

25、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新培育的团头鲂体细胞染色体数应为48条,A、B错误; CD、团头鲂共48条染色体,不同的染色体上基因不同,形成的次级母细胞基因有可能不同,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一样,新培育的团头鲂应全为纯合子,且纯合子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若交叉互换,则产生杂合子,C正确,D错误 答案:C 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抑制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

26、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解答】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A正确;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的一个组成部分,B正确;C.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种群密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D正确。故选C。6.题考查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进化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物种进

27、化的标志是种群中基因频率发生变化,A项错误。在无自然选择、突变等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C项错误。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与女性群体中的相等,D项错误。 7. 解:A、亲缘关系很近但花色不同,而基因互换后传粉者也随之互换,所以花色是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该物种能够长期存活下来是依赖其传粉者来进行受精以繁衍后代,故推测传粉者在传粉时被捕食的概率较低,否则该植物后代会极少,B正确; C、传粉者不同是两种植物间产生生殖隔离的形式之一,C正确; D、由题干意思可知该两物种性状的差异最可能是一对基因控制的,D错误 故选:D 沟酸浆属植物中

28、有两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一种开粉红花,被红色的蜂鸟传粉,另一种开黄花,被大黄蜂传粉将两物种控制花色的一对基因互换,两物种的传粉者也会随之互换,说明花色是其传粉者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且两物种性状的差异最可能是一对基因控制的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考生识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识记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 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甲、乙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乙、丙是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频

29、率无法进行比较,C错误;甲、丙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有明显差异,但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并不是完全不同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9.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解答】 A.病毒侵染兔种群,一般抗性较强的个体会保留下来,抗性较弱的个体会死亡,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起了选择作用,A项正确; B.毒性过强的病毒容易导致宿主的死亡,没有宿主病毒

30、也不可能长期大量增殖,B项正确; C.毒性过强或者毒性过弱都不利于彼此维持寄生关系而长期存在,中毒性病毒的比例升高并非是兔抗病毒能力下降而是一个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项错误; D.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宿主之间的媒介,在二者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D项正确。 故选C。 10.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物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标志。 【解答】 A.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A正确;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进化而来

31、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殖隔离,B正确;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C错误;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D正确。 故选C。 11. 【分析】 本题考查血浆的组成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血浆中含有甲状腺激素、氧、尿素、抗体,A正确; 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血浆中没有纤维素,B错误; C.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C错误; D.呼吸酶分布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A。 12.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

32、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理解人体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机理。 【解答】 A.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A错误; B.H2CO3/NaHCO3为缓冲对,对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B正确; C.人是恒温动物,其内环境的温度不会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C错误; D.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而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D错误。 故选B。 13.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解答】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所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3、的媒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的运输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才能进入细胞。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B.酶的作用条件温和,因此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C.葡萄糖氧化分解分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C错误;D.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34、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故选C。 15.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解答】 A.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错误; B.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 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B正确; C.神经递质是细胞内合成的物质,与是否兴奋无关,C错误; D.突触常见的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两种类型,其中轴突树突型突触含有部位的结构,D错误。 故选B。 16. 【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

35、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新生婴儿因为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其排尿反射只受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控制,故婴儿的膀胱壁上的压力感受器兴奋,就可引起效应器的兴奋,产生排尿反射,A正确; B.N是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传出神经,其兴奋后,可能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也可能释放抑制性递质,其后神经元可能产生兴奋或抑制,B错误; C.B受损,即传入神经受损,没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发生排尿反射,C错误; D.M和N受损,影响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但不会影响由脊髓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即其排尿反射中的非条件反射依然存在,D错误。 故选A。 17. 【分析】 本题考查突触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

36、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被突触小泡膜与细胞质分开,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B.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如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Na+内流,如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Cl-内流,D错误。故选D。 18. 解:A、完成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错误;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跟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 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

37、维传导,C正确; D、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是钾离子外流,而钾离子外流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A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

38、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设计较为巧妙,掌握电流表指针偏转与兴奋传导中的电位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当刺激未传至b点时,a点和b点都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情况为图;当刺激由右向左传导时,b点首先出现动作电位,a点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情况为图;紧接着b点恢复为静息电位,探针两侧电位相同,此时为图所示;神经冲动继续向左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导到a点,a点出现动作电位,b点为静息电位,则为图所示;之后a点恢复静息电位,探针两侧电位差相同,则为图所示,所以整个过程的变化是。

39、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 A.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因为蛙的离体神经肌肉标本不具有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B错误; C.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涉及到相关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因此消耗ATP,C正确; D.神经递质是多肽和蛋白质类和氨基酸的衍生物等,只有多肽和蛋白质类神经递质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等直接相关,D错误。 故选C。 21.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产生,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等,意在考

40、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解答】 A.由分析可知,神经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A正确;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合成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需要消耗ATP,C正确;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涉及到相关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故需要消耗ATP,D正确。故选B。22. 【分析】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优缺点比较,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

41、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A正确; B.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B正确; C.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需用秋水仙素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C错误; D.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和二倍体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其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正常产生配子,高度不育,故多倍体与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C。 23. 【分析】 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2、,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错误;B.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容纳量,具有联趾性状的个体可以开拓新的生活生活领域-海里,因此生存能力强,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并繁殖后代,因此连趾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升高,B正确;C.当基因库中W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不一定会发生生殖隔离,C错误;D.种群基因库是由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组成,D错误。故选B。 24.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种液体的名称;还要求考生识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 分析题图:图示为胰

43、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解答】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故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A正确;B.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进入消化道,不通过血液(血浆)运输,B错误;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时氧气被消耗,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增加,故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C正确;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使a液组织液增多,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B。 25.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

44、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葡萄糖可以出现在血浆、组织液等;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不属在内环境; 二氧化碳在细胞内产生,然后通过血浆运出体外,可以出现在组织液、血浆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 甲状腺激素的运输在血浆内;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组织液); 尿素在肝脏产生,通过血浆运输; 维生素可以出现在血浆、淋巴等。 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6. 【分析】 本题

45、主要考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特别是翻译的相关知识,旨在培养学生视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生成水,但该过程是消耗能量的过程,ATP被消耗,A错误; B.mRNA的合成即DNA的转录发生在大肠杆菌的拟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即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B错误; C.三种蛋白质的合成以同一mRNA的不同片段为模板,所以三者的分子结构不同,C错误; D.一个mRNA可以同多个核糖体结合,这些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大大提升了蛋白质合成的效率,D正确。 故选D。 27. 【分析】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

46、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解答】 分析图中的曲线: a曲线: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根据题目中给的材料,a曲线应该是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错误; b曲线:细胞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主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原因是细胞主动吸收外界溶液中的物质,导致细胞液的浓度上升,进而导致细胞吸收水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在材料中能够细胞能够主动吸收的物质是0.3g/mL尿素,正确; c曲线:细胞先失水发生质

47、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是在n时间换成清水,植物细胞才发生纸币分离复原,符合条件的材料是0.3g/mL蔗糖溶液,错误; d曲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以后,在将外界溶液换成清水,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细胞失水过度导致细胞死亡,符合条件的材料是0.5g/mL蔗糖溶液,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8. 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后的杂种植株可育,原因是杂种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紊乱的现象,由

48、此可见,该现象与联会行为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是由于MII后期Y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所导致,与联会无关,B项正确;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是由于联会发生紊乱,不能或很难形成正常配子所导致的,C项错误;双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29.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解,解题关键是根据减

49、数第一次均等分裂判断细胞是精原细胞。 甲、乙、丙图所示为同一动物的三个细胞,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质均等分配,该细胞应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解答】 A.初级精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 B.由图可知,三个细胞中的核DNA含量依次是8、8、4, 核DNA含量的比例为2:2:1,但丙图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若甲、乙、丙都来源于同一器官,则该器官可能是睾丸,C错误; D.精原细

50、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减数分裂得到配子不能在进行分裂,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应为乙甲丙,D错误。 故选A。 30. 【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A.图中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合成ATP,A错误; B.图中过程为有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误; C.图中为有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中,、均为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 D.C3的还原需要的能量ATP来自光反应阶段,而不来自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C。 31. (1)物种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 (2)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积累 (3)E 45.5 32. (1)b、c、d、e b、d、e b、d a、d、e(或a、c、d、e也可给分) (2)无机盐和蛋白质微粒质量分数为0.9%b中蛋白质含量比d高 (3)7 33. (1)脊髓 (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 (4)舒张防止肌肉受到损伤 34. (1)1、2之间 无肌肉收缩现象 有肌肉收缩现象(2) 1221 4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