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52186572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5.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4(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目标导航1. 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3. 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方法。案例引入幼儿园认识小白兔的课上,老师抱来了小白兔让小朋友们看、摸,引导小朋友们说 出小白兔的外形特征: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三瓣嘴、前腿短、后腿长。老师还准备了 鱼、肉骨头、米粒、萝卜、青菜、草等食物请小朋友们喂给小白兔吃并观察小白兔喜欢吃什 么。通过观察使孩子们得出,小白兔喜欢吃萝卜、青菜、草。此案例中,孩子们通过看、摸、观察感知了小白兔的外形特点和饮食习惯。“看”、“摸”、 “观察”通常是感觉、知觉的行为方式,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那么,

2、 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有什么特点?怎样培养学前儿童有目的、有计 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这些将是本章将要探讨的问题。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是什么人们在生活中总是要接触各种客观事物,每一种客观事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属性,其中的 每一种属性称之为个别属性。当事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就成为了 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物。感觉器官接受了相应的刺激,经传导神经传至大脑皮质 的一定区域,脑就对事物的某种个别属性作出反映,这种反映就叫做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 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当一个苹果放在人们的面前,人们 用

3、眼睛看,能知道它的颜色、形状;用鼻子闻,能知道它的气味;用嘴咬,能知道它的味道; 用手摸,能知道它的表皮是光滑的,有点硬硬的。苹果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硬度和 光滑等都是苹果的个别属性,人们的头脑接受加工了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就 是感觉。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以外,还反映机体本身的状况。例如人们能够感觉 到身体的姿势,四肢的运动,内部器官的舒适、疼痛等。“吃药以后,我感觉舒服多了”,“从 飞机上往下跳的时候,我感觉在飞一样”“我感觉好饿啊”等就是感觉对机体本身状况的反 映。()知觉是什么感觉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但任何客观事物,其个别属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由多

4、种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例如,当一个苹果放在面前的时候,人们绝不 会单纯地看到它的颜色,闻到它的气味,尝到它的味道,摸到它的表面,而是在反映苹果的 这些个别属性的同时,就认识到了这是“苹果”,在人们头脑中产生了对苹果的整个形象的 反映,这种反映就叫做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实质是回答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心理过程。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2、感觉和知觉的联系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5、客观事 物的反映,离开了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感觉与知觉。(1)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事物的整体是事物个别属性的有机结合,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 也是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在头脑中的有机结合。要知觉整个物体,就必须首先感觉到它 的色、形、味等各种属性以及物体的各个部分。由此看来,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知觉是 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要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感觉越精细、越丰富,知觉就越正 确、越完整。(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事物的整体是事物个别属性的有机结合,事物的个别属 性总是离不开事物的整体而存在,所以当人们一经感觉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时,就会马上知 觉到该事物的整体。例如在实际

6、生活中,人们决不会脱离苹果而孤立地看苹果的颜色,任何 颜色必然是某种物体的颜色,当人们感受到某种物体的颜色或其他属性时,实际上已经知觉 到该物体的整体。所以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 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离开知觉的纯感觉是不存在的。因此,人们常把感觉和 知觉连在一起,统称为感知觉。另外,知觉还包含其他一些心理成分。例如,过去的经验以及人的倾向性常常参与在知 觉过程中,因而当人们知觉同一个对象时,可以做出不同的反映。例如一座山,画家知觉它 为写生的对象,着重反映它的造型;地质学家知觉它为矿藏资源的特征,着重的兴趣在于如 何去挖掘、开发;旅游学家知觉它

7、为美丽的风景区,兴趣在于如何去开发这片丰富的旅游资 源。二、感觉和知觉的功用(一)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从理论上讲是从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开始的。通过感知觉,人们获得了关于周围事物的特性以及自己身体方面的最初的感性知识。 人类的知识无论是来自自身经历的直接经验,或是通过阅读书本得到的间接经验,都是先通 过感知获得的。正如列宁所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知道任何事物的任何形式,也不知道 运动的任何形式。”感觉所提供的内外环境的信息,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源泉,人类的知识无 论多么复杂,也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而获得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二)感知觉是一

8、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感知觉是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但它却给高级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提供了必要基础,在 感知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对客观事 物作更进一步的认识,感知觉不仅为形成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提供了材料,也是动 机、情绪、个性特征等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中, 也就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在感觉剥夺实验中,人在感觉完全隔绝的情况下,记忆、思维、 言语能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还产生了幻觉与强迫症状,使正常的心理活动受到 破坏。“感觉剥夺”实验充分说明了当人的感觉被剥夺或感知觉缺损不能正常

9、感知时,人的 心理就会出现异常,人们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难以生存,所以说,感知觉对于维护 人的正常心理、保证人与环境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知识链接感觉剥夺实验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 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 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 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 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 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 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

10、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 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 好地发展。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一)感觉的种类根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特点和刺激物的不同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 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其感受器都位于身 体的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其中,视觉和听 觉在人的生活中最为重要,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外界信息有90%以上来自视觉和听觉。内 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反映的是人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其变化的特征,其感受

11、器位于肌体的内部,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表41种类感觉种类适宜刺激感受器反映属性外 部 感 觉视觉可见光波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 视杆细胞黑、白、彩色听觉可听声音耳蜗的毛细胞声曰味觉溶于水的有味的化学物 质舌上味蕾的味觉细胞甜、酸、苦、咸等味 道嗅觉有气味的气体物质鼻腔黏膜上的嗅细胞气味肤觉机械性、温度性刺激、 伤害性刺激皮肤和黏膜上的冷、 痛、温、触点冷、痛、温、触、压内 部 感 觉运动觉肌体收缩、身体各部分 位置变化肌肉、肌腱、韧带、 关节中的神经末梢身体运动状态、位置 的变化平衡觉身体位置、方向的变化内耳、前庭和半规管 的毛细胞身体位置变化机体觉内脏器官活动变化时的 物理化学刺激内脏器

12、官壁上的神经 末梢身体疲劳、饥渴和内 脏器官活动不正常(二)知觉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知觉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 觉和肤知觉等。2. 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对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主要是对事 物的知觉,主要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主要包括对 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和人际关系的知觉。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儿童出生时就已经出现各种感觉,出生后不久就会形成知觉。在成人的关爱和培养下, 通过儿童自身的各种实践活动,儿童的感知能力不断提高,感觉和知觉持续完善。学前儿童

13、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一)视觉1 .视敏度视敏度也叫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研究表明,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视觉敏锐度在不断地提高。研究者对47岁的幼儿 进行视敏度调查:在不同年龄段幼儿面前出示同一画有缺口的圆形图,让幼儿站在一定距离 观看,测量幼儿刚能看出缺口的距离。得到的结果是:45岁幼儿平均距离为207.5厘米.5-6 岁幼儿平均距离270厘米,67岁幼儿平均距离303厘米。如果把6-7岁幼儿视觉敏锐 度的发展程度假设为100%的话,那么,45岁幼儿为70%,56岁幼儿为90%。可见,视 觉

14、敏锐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不同年龄段发展的速度不均衡,5岁是视觉敏锐度 发展的转折期。根据幼儿视敏度发展的特点,教室的采光要充足,桌椅的高度要考虑孩子的身高,幼 儿上课时与图片或者实物距离要恰当,在制作教具、图片时,对于年龄越小的幼儿,文字、 图画要大些,这样才会有利于幼儿视觉敏锐度的发展。知识链接弱视现象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障碍中的一种常见病,弱视儿童的视力达不到正常的水平,两眼 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远近高 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弱视的成人在许多工种方面受到限制,而儿童的弱视是可以治疗的。因此对儿童弱视 应早期发现和治疗

15、,据研究:无器质性病变的弱视,经过及时治疗后,绝大多数可以获得正 常视力。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35岁,1213岁以后弱视已经巩固,难以治疗。2.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又称为辨色能力。幼儿期,颜色视觉继续发展, 对颜色的辨别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幼儿初期,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蓝等基 本色,但在辨认混合色和近似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幼儿中期, 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不仅能认识颜色,而且 在画图画时,能运用各种颜色调出需要的颜色,并能正确地说出混合色和近似色的名称。根据丁祖荫、哈永梅于1983年作的幼儿辨色能力

16、的研究,曾得到以下结果:(1) 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 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因年龄班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而有差异。(3) 幼儿辨认颜色主要在于能否掌握颜色名称,如果混合色有明确的名称,如淡棕、橘 黄,幼儿同样可以掌握。(4) 幼儿辨认颜色所以发生错误,可能由于辨认颜色能力没有很好发展,也可能由于注 意力不集中,不认真仔细区分辨别等原因。(5)幼儿对于某些颜色,如天蓝、古铜等,不能辨认或不善于辨认,并非完全由于缺乏辨色能力,主要是由于在生活中接触机会少,成人也没有做有意识的指导。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经验和教育。研究表明:幼儿颜色

17、视觉的发展,主要 在掌握颜色的名称。所以研究者建议在教育中要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明确的颜色名称;通过近 似色的对比指导幼儿辨色;使幼儿多接触各种颜色,并经常教育幼儿作精确的辨认。(二)听觉1 .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幼儿分辨最小声音 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幼儿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 个别差异。有的幼儿感受性高些,有的则低些。但总的来说,幼儿的听觉是在生活条件和教 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的,听觉感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完善。2.言语听觉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儿中期,儿童可以辨别语言 的微小差别;到

18、幼儿晚期,儿童基本上能辨别本民族语言所包含的各种语音。教师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应特别注意幼儿是否听得清楚,要及时发现幼儿在听觉方面 的缺陷,例如“重听”现象。所谓重听就是指幼儿对别人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他们 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动作以及当时说话的情境,猜出说话的内容。一般认为 幼儿出现“重听”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幼儿的听觉器官(主要是耳)出现问题,导 致幼儿听力上的缺陷;二是幼儿在听话时注意力不集中。这种现象往往不易被人们觉察出来, 但它却对幼儿言语听觉、言语及智力的发展具有危害,因此,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针 对以上两种原因及时加以解决。一是经常对幼儿进行听力检查,及

19、时发现幼儿的听力缺陷, 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二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师要想方设法排除各种影响幼儿注意的干扰,同时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听力训练,例如 复述故事、说话接龙、按要求补画等方法。做到了这两点,就可以逐步恢复幼儿的听力,“重 听”现象就可以纠正。(三)触觉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可以使人在触摸中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轻重、 粗细、光滑、粗糙等属性进行感知,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对于人的认识过程、情绪 的发展过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的视觉、听觉具有代偿作用。儿童触觉的绝对感受性在很小的时候就发展起来了。触觉的差别感受性在幼儿期才开 始

20、发展起来。例如在实验中,要求幼儿不看而用手去掂估物体的重量。其中四岁幼儿对物体 重量的估计错误率大干90%.而七岁幼儿对物体重量的估计错误率只有26%。这说明幼儿的 触觉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运用掂量的方法不同,四岁幼儿运用同时比较的 掂量法,而七岁幼儿可以采用先估计一个,再估计另一个的相继比较的掂量法。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一)空间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需要视觉、 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才能实现。在幼儿期,各种空间知觉在实践活动和教育 影响下不断发展着。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丰富的表象,还依赖于掌握表示空间关 系的

21、词,所以教师要通过绘画、泥工等教学活动以及拼板等玩具,并利用散步等活动为幼儿 提供认识空间特性的机会,丰富幼儿有关空间特性的词。1. 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形状的知觉。它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 很快,有研究者认为四岁到四岁半是辨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最快的时期,五岁幼儿已经能 够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实验表明,幼儿对八种常见的几何图形的辨别难度有所不 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平行四边 形。圆形最容易被幼儿掌握。所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要求小班幼儿能正确掌握圆形、正 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中班幼儿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

22、、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 形;大班幼儿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在教师指导下, 幼儿能适当辨认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幼儿形状知觉逐渐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幼儿在看与摸的结合中学习几何图形,另一方面要使幼儿掌握关 于几何图形的词语。2. 距离知觉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幼儿对于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可以区分远近,对于比 较广阔的空间距离,还不能正确认识。幼儿不能很好理解透视原理,不懂得“近物大、远 物小”“近物清晰、远物模糊”等感知距离的视觉信号,所以他们在绘画时,不善于把实物 的距离、位置、大

23、小等空间特性正确表现出来,不能正确判断作品中所观察对象的远近位置。 如把图画中远处的树理解为小树,把近处的树理解为大树。3. 方位知觉方位知觉是指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例如对上、下、前、后、左、右、 东、西、南、北、中的知觉。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三岁幼儿能辨 别上、下方位,四岁幼儿能辨别前、后方位,五岁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六 岁幼儿虽然能完全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左右方位的相对性来辨别仍很困 难。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要到七八岁后方能完全掌握。由于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是从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辨别,因此,

24、教 师在舞蹈、休育等活动中要做“镜面”示范,即以幼儿的角度来做示范动作,不能抽象地说“左右”,否则,容易引起混乱。(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由于时间比空间更为抽象,时 间知觉不能通过某一个专门的感官进行,人们总是借助于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 如天体的运行、人体的节律或专门的记时工具。幼儿的时间知觉则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 的周围现象的变化。3岁前儿童,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如生物钟即以生物节律周期来反 映时间,到点就感到饿,想要吃。幼儿期逐渐能够以外界事物作为时间的标尺。幼儿初期,已经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与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

25、联系,比如幼 儿理解早晨就是起床,上幼儿园的时候;上午就是上课的时间;下午就是妈妈来接的时候; 晚上就是睡觉的时候。有时也会用一些表示相对性的时间概念,如昨天、明天,但经常会用 错。例如把昨天去过奶奶家的事情说成了 “明天我去奶奶家了”。一般说来,他们只懂得现 在,不理解过去和将来。幼儿中期,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明天,也会运用早晨、晚上等词,但对于较远的 时间,如前天、后天,理解起来仍然困难。幼儿晚期,时间概念进一步发展,开始能辨别大前天、前天、后天、大后天,也能分清 上午、下午,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并能学会看钟表等,但对于更 短的或更远的时间观念就很难分清。如从前、

26、马上等。由于没有具体的依据,表示时间的词又往往具有相对性,而幼儿的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 善,所以幼儿的时间知觉发展水平比较低,但是在教师的帮助教育下,幼儿的时间知觉逐渐 得到发展。尤其是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能帮助幼儿建立较为准确的时间观念。音乐和体育活 动使幼儿掌握有节奏和有节律的动作,观察有时间联系的图片,如蝌蚪变青蛙等有助于幼儿 时间观念的形成,通过讲故事,可以使幼儿掌握从前、古时候、后来、很久很久等有关时间 的词汇。第三节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及其运用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一)定义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人们 的感觉,要引起感觉必须是适宜的刺激,而

27、且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是不 一样的,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感受性低的人不一定能够感觉到。例如有经验的染 色工人能辨别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熟练的汽车司机侧耳一听,就能听 到发动机的细微杂音,而常人则听不出来。当然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而且经过训练感受性可以得到提高。(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 感觉的相互作用。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同一时间内会有各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 人们的不同感官,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会有相互影响,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由于感觉的相互影响而导致感受

28、性变化的现象叫感觉的相互作用。例 如人们经常会发现,牙疼可以因强烈的声音刺激而加剧,也可压迫皮肤而减轻;食物的颜色、 温度会影响对食物的味觉;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引起平衡觉的破坏,产生呕吐现象,生活中有 的“晕车,,“晕船,,多属此种情况。实验还证明,微弱的光刺激能提高对声音强度的感受性, 而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感受性,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在人们的实践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例如 把音乐与噪音以特定方式施与牙科病人,会使一些牙痛病人减轻痛觉。2. 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做感觉适应。一般来说,强烈刺激的持续作用可引起感受性降低,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会使 感受性

29、提高。感觉适应在多种感觉中都存在,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 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嗅觉的适应;刚穿上厚厚的棉衣很不舒服,过段时间就感到 轻松自在;有些老年人“带着眼镜到处找眼镜”,这都是触压觉的适应;在热水中洗澡的时 候,开始觉得水很热,但一会儿,就不再感觉热了,这是肤觉的适应。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一种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从亮处进到 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了几分钟,对弱光的感受性逐渐提高,就能分辨出物体的轮 廓了。这一过程就是暗适应。当从暗室走到阳光下时,最初的瞬间会感到耀眼发眩,看不清 周围的东西,只要过一会儿,由于对强光的感受性较快地降低,

30、视觉随即恢复正常,就能清 楚地看清周围事物了,这种现象叫明适应。在组织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幼儿的适应现象。当班上幼儿在喧嚷时,教师不要 更加提高嗓门,而要带头轻声说话,创造安静的环境,提高幼儿听觉的感受性;如果孩子看 书的地方光线变暗,暗适应使他能继续看得见,但这时教师仍要及时把幼儿领到明处,或是 开灯以保护幼儿的视力。3. 感觉的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对 比。感觉的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同时对比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刺激同时作用 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在视觉中表现的很明显。例如“月明星稀”,天 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

31、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黄皮肤的中国人在黑 人人群中皮肤会显得比平时白净,而在白人人群中则会显得皮肤比平时更黄些。相继对比是 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对比。在味觉中表现比较明显。例如吃了糖之 后,接着吃苹果,觉得苹果很酸;而吃了苦药之后,接着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昧。幼儿园教师掌握对比规律,对于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提高幼儿的感受性具有重要的实 际意义。例如用颜色的对比,可以使教室的美术装饰互相村托,演示的场所利用照明遮光设备,可使儿童看得更清楚。4. 感受性与训练。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人的 感受性可以得到提高。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实践活动不

32、同,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所以人与人 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异,受过某种专门训练的人的某一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就比未受过训练的 人高得多。例如熟练的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高级品茶师, 喝一小口茶,就知道荼的产地、等级;受过严格音乐训练的人,在钢琴相邻两个全音的键上 能辨别出20-30个中间音来,而未受到过训练的人只能辨别出2个中间音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一种感觉能力受损或者完全丧失的人,其他感觉能力由于代偿而得 到特殊的发展。有的盲人的听觉感受性比较高,他们能凭树叶碰击发出的声音来辨别树的种 类,能凭脚步声的回音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有的盲人嗅觉特别灵敏,能“以鼻代目”来认 人。有

33、的聋哑人视觉高度发达,可以“以目代耳”与别人对话。以上这些人的感觉能力有如 此特殊的发展,并不是他们的感官生理结构特殊,而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和实践的过程中长期 锻炼发展起来的。对于任何人来说,生活实践是发展人的感受性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锻炼, 才能提高自己的感受性。对于幼儿亦是如此,幼儿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专 门的练习,也要利用各种日常活动,来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其感受性。例如通过 音乐活动,发展幼儿的听觉感受性;通过美工活动,发展幼儿对颜色的知觉和空间知觉能力; 通过“摸摸看是什么”等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触摸觉等等。二、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

34、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方面。(一)知觉的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同时对各个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优 先地选择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从而获得清晰的映像,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背景,这种 现象叫做知觉的选择性。对知觉选择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成为知觉的对象,从而被清晰地感知。例如黑板上的白字很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而白墙写白字 就不容易被知觉;批改作业,用红笔最醒目。图41中的花瓶、人头都容易被感知。图41幼儿教师出示教具时,需要幼儿明确感知的部分就要作特殊的处理

35、,突出感知对象, 如用醒目的颜色标明。(2)对象的相对活动性。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例如 夜晚的天空,一颗流星很容易被人感知;闪烁的霓虹灯广告、电影、幻灯等活动的教具,都 易被人知觉。在活动背景中不动的事物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例如早操时站立不动的幼儿 很容易被人看出来。(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例如走在大街上的姚明就容 易成为知觉的对象。2.主观因素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知觉的目的和任务,个人已有的知识经 验、兴趣、爱好与情感状态等,都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凡是与人的活动目的相一致、与 知识水平相适应,又符合人的需要

36、与兴趣的事物,就容易成为优先知觉的对象。(二)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 彼此孤立的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整体性。图42如上图42,在看此图时,我们一开始就把它知觉为一个三角形和正方形,而不是知 觉为三条线段和四条线段。在整体性知觉中,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刺激 物的个别部分改变了,但各部分的关系不变,仍能保持整体知觉。例如,一支歌曲不管用什 么音调和乐器来演奏,不会改变它原有的歌曲整体性,依然会把它知觉为同一支歌。而部分 之间的关系改变,知觉的整体形象就会变化。一支歌曲,如果改变一下

37、它的节拍或旋律的结 构关系,尽管还保留原来的音符,也会变成另一支歌曲。可见,物体各部分的关系以及对关 系的反映是知觉整体性的基础。知觉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对于知觉过的对象,以后即使只有对象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们的 感官,人们也会对事物产生完整的映像。例如对曾经知觉过的一块钢板,只要再看到它,头 脑中就会反映出它光亮、冰冷、坚硬的多种属性。尽管我们没有去触摸它,但仍然能把其冰 冷、坚硬的属性包含在整体印象中加以反映。人们的知识、经验对形成事物的整体性知觉有重要作用。当知觉的对象提供的信息不很 充足时,人们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加以补充,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例如 大家曾经唱过的歌曲,只要有人

38、一开口唱,其他人就知道是唱的是什么歌。知识经验越丰富, 越容易形成对事物完整的知觉映像,从而使知觉更准确、更有效。(三)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客观事物时,人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对象进行理解,并用语言、 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叫做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知觉对象理解得就越深刻, 越全面。如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在x光片上能够看到不为一般人所察觉到的病变;操作工人在 机器运转的声响中能辨别出是否有故障,而一个门外汉,则除了响声什么也听不出来了。知觉的理解性也受到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的影响,如果知觉对象的特征明确,则会迅 速、准确认知,理解也就不会

39、发生偏差或错误;如果知觉对象的特征模糊或者人们对它不熟 悉,人们常常会无法理解或产生错误的理解。这时别人的语词指导会成为影响知觉理解性的 重要因素。图43看上去只是一些黑色的斑点,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如果用语言指导, 说“这是一条狗”,立刻就能将这些斑点看成一条狗的轮廓。图43个人的动机、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对人的知觉理解性都有重要的影响。(四)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熟悉的对象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但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强光照射煤块的亮度远远大于黄昏时粉笔的亮度,但我们 仍然把强光下的煤块知觉为黑色,把黄昏时的粉笔知觉为白色。恒常性在视觉中最为

40、明显, 表现在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是由于过去经验作用的结果。人总是在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知觉 对象的,对知觉对象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产生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在我们的生恬、工作和学习中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 适应环境;恒常性消失,人对事物的认识就会失真,工作与学习会遭到困难。第四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一、什么是观察和观察力(一)观察是什么。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全过程都和注意、思维等心理活动紧密相连。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观察 对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观察是人们主动认识客观事物

41、的一种活动形式, 是人们学习现成知识、发现未知事物、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前 提。一切科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一切科学规律的成功发现和运用,都离不开周密、精确、系 统的观察。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充分肯定了观察对自己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意义:“我 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 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科学家巴甫洛夫更是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且告诫他的学生:“不会观察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二)观察力是什么。观察力就是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就是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它是

42、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系统的训练,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岁前儿童缺乏观察力,他们的知觉主要是被动的,是由外界刺激物特点引起的,而且,他 们对物体的知觉往往和摆弄物体的动作结合在一起。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良好的教育培养密切相关。幼儿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时期,幼 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和概括性等方面都在逐渐完善。(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幼儿初期,不能接受观察任务,不能始终牢记观察目的, 不善于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往往东张西望,或只看一处,或任意乱指。幼儿在没有 其他刺激干扰的情况下,还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观察,如果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幼儿就容易离

43、开既定的观察对象,忘记观察的目的。幼儿中晚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根据 观察任务,有目的地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细致观察。(二)观察的持续性延长。幼儿观察的持续性是伴随着观察的目的性增强而不断发展的,从幼儿初期到幼儿晚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的目的性增强,观察持续的时间也随之延长。有一项实验表明,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三四岁幼儿持续观察某一事物的 时间平均为6分8秒。五岁幼儿则有所提高,平均为7分6秒,从六岁开始观察持续时问显 著增加.平均时间为12分3秒。(三)观察的细致性增加。观察不细致是整个幼儿期观察的特点,也是观察过程中最常 见的突出问题。幼儿初期,只笼统地观察到事

44、物粗略的轮廓,只看到面积大的和突出的特征。 而中晚期观察逐渐细致,能够观察事物比较隐蔽的、细致的特征,能从事物的大小、形状、 颜色、数量和空间关系等方面来观察,不再遗漏主要部分。(四)观察的概括性提高。幼儿初期,只能观察到个别对象或事物的表面现象,看不出 事物之间或者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得到的是零散、孤立的现象,这些不系统的信息使 幼儿无法知觉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晚期幼儿能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 的联系,从而获得了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观察的结 果也接近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能比较顺利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一)引导幼

45、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观察的目的任务明确,幼儿观察时的积极性就 高,对观察对象的感知就完整、清晰;观察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幼儿就会东张西望,不得要 领,对观察对象的感知就零散、模糊,完不成观察的任务。总之,观察的效果如何,取决于 目的任务是否明确。幼儿观察往往目的性不强,尤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语言的指导作用,帮 助提出幼儿观察的目的任务。例如,在科学活动中,要求幼儿观察鲫鱼,教师首先就要向幼 儿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注意鱼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鱼的表面覆盖着什么,它的背部、胸部、 腹部、尾部长着什么这样,幼儿才能观察到鲫鱼的体形特点。(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观察活

46、动如果是 始于兴趣的话,那也就意味着这次观察活动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只有当幼儿对观察对象充 满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有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才会有探究的冲动与愿望,也才会有观 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观察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丰 富多样的观察材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幼儿,以健康饱满的情绪影响幼儿,从而激发幼 儿观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利用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万物的 变化,使幼儿对大自然,对周围生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出示观察对象时,要注意出示方式 的变换,避免观察对象的单一性降低幼儿观察的兴趣。例如“认识三角形”就可以出示颜色、 形状不同或者摆

47、放位置不同的三角形,“认识小兔子”就可以出示黑、灰,白等多色小兔子。(三)教给幼儿有顺序观察的方法。由于经验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幼儿在观察客观事物 时容易出现抓不住要点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知道先观察什么, 后观察什么,怎么样去观察。帮助幼儿学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近及远,由 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由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方法, 避免在观察时顾此失彼。例如观察图片,一般的步骤是先整体后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观 察动物,一般先观察头,再观察身体,然后是其他部位。(四)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启发幼儿在进行观察时,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48、活 动,大脑就可以从多方面分析综合,这样有利于幼儿对所观察对象形成立体知觉形象,增强 观察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的状态和活力。例如观察水果时,可 以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闻、用口尝,从而获得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味 道,形成有关水果的完整印象。在启发幼儿运用感官观察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的各种感官。人所获得的信息, 有90%以上是通过视觉、听觉传入大脑的,因此,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要从保护感觉器官开 始,尤其以眼睛的保护最为重要。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感官卫生教育,要经常提醒幼儿注意用 眼、用耳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总之,通过培养或训练,每个幼儿的观察

49、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情景再现李老师的观察日记(2011年10月6日星期四阴)当琪琪小朋友把家里饲养的小白兔带到幼儿园时,孩子们满眼是惊奇与惊喜,高兴与 快乐。只要一有空就跑到笼子前面看看小白兔在干什么。今天是阴天,兔子没有地方活动, 只能关在笼子里,下午和孩子们去看时,我发现笼子下面湿湿的,还有很多小黑球。为了让 孩子们自己发现这一现象,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小白兔。这时,呦呦伸手拿了一颗小黑球问: 这是什么?是小兔子的大便。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小小的,黑黑的, 像一块糖,我的大便就跟小白兔的一样,还臭臭的。我太高兴了,孩子们不仅 发现了小白兔的大便,而且还有了一连串的想象和讨论。琪琪突然

50、问我:老师,小动物都有尾巴,为什么小白兔没有呢?琪琪差不多和小 白兔玩了半个多月,却没有发现小白兔有尾巴,我说,老师也不太清楚,那咱们来看 看吧!胆大一些的小朋友抱着小白兔摸了半天,呵!原来它有尾巴,短短的、小小的,所 以我们没有发现。这样的观察才会有真正的价值,孩子对小白兔到底有没有尾巴、尾巴是什么样的、为什 么不易发现这样的问题很明确。拓展阅读【拓展阅读41】如何保护幼儿的视力你家宝贝经常眨眼、揉眼或是嚷嚷着眼睛痛吗?他在看远处时容易眯眼、偏脸、歪头吗? 其实,你的宝宝正在透过这些小动作告诉你,他的视力发展可能出现了状况。还记得你上一 次带他去检查视力是什么时候?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黄金阶

51、段,全赖父母对幼儿平日的观察,赖发现他视力发展的异 常现象。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并非一生下来就拥有双眼1.0的视力,必须藉由清晰影 像落在视网膜上,视力才能一天一天地发育。一般来说,视觉的立体感在三岁以前就应该成型,其后至五岁左右视力仍继续缓慢发育, 至十岁之后达到成熟阶段。因此,建议父母在孩子三岁以后,就可以带他至眼科检查视力发 展状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尽快治疗。有关学龄前幼儿视力的发展情况,以下建议一些观 察重点与保健方式,提供给家长作为参考。如何发现幼儿眼睛有问题?通常小孩子在一岁以上就已经开始会辨识物体,眼球会随着远方的物体转动。如果你发 现他在看远处的时候容易眯眼,每天需要用眼

52、力时,头会向某一特定方向倾斜,并常有揉眼 或皱眉头的习惯;或者是他的眼睛容易畏光、对光线敏感,时常无缘无故流眼泪、不断眨眼 或视力发展有问题的孩子,通常不喜欢需要用眼的游戏,例如画图、堆积木等,同时手眼协 调的能力也较差。当他需要专注时,会习惯性地揉眼睛、用手遮眼,或有情绪上的起伏、感 到紧张、易怒。常见幼儿视力问题一般常见的幼儿视力问题包括斜视、弱视、屈光不正、视觉剥夺等。1. 斜视 所谓的斜视,是指孩子在看东西时双眼的视线不一致,眼球无法向同一个方向 转动,常见的斜视为眼位偏内或偏外(内斜视或外斜视)。2. 弱视指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不良,即使矫正后(配戴正确度数的眼镜)的最佳视力,仍达 不到

53、该年龄可达到的视力。3. 屈光不正所谓的“屈光不正”,是指裸眼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通常是0.8),而又不是 其它疾病引起的,需借助光学镜片矫正(戴眼镜)。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包括近视、远视和散 光.4. 视觉剥夺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睑下垂,或角膜浑浊而造成视线被遮蔽等, 视觉功能因而发育不佳。此外,幼儿先天性的视力问题包括有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睑下垂、 弱视或色盲等情况。至于一般父母最担心的近视问题,虽然曾有报告指出先天性近视的可能 性,但是根据流行病学的探讨,近视患者的遗传率极低,换句话说,大部分的近视患者,都 是因为后天的外在环境而造成的。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重点如前所述

54、,一到三岁是视觉发展的黄金阶段,为了维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除了注意 居家环境的安排、提供均衡的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之外,还要避免任何可能损伤孩子视力 的行为。以下提供一些有助于幼儿视力保健的方法,让爸妈陪着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以及丰富均衡的营养,对于视力发展有极大的帮助。2. 不要让孩子太早学习认字、写字现代父母望子成龙,许多孩子从托儿所就开始学习活动,当孩子视力尚未完全发育完成 的时候,过度用眼可能会造成视力的损伤。建议最好多利用假日与孩子从事户外活动,走向 大自然,除了帮助孩子放松眼肌之外,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3. 充足、舒适的室内采光光线不足容

55、易使眼睛吃力,最舒适、最清楚的光度为20瓦两管以上日光灯或60瓦的电 灯。阅读时,桌面亮度至少350烛光以上,并且应使光线由左方照射,避免直接刺激眼睛。4. 降低电视、电脑的负面影响建议幼儿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并且每半小时休息510分钟。看电视时,应 该让幼儿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68倍的距离。另外,使用电脑容易使眼睛疲劳,最好不 要让孩子太早学习使用电脑。【拓展阅读42】家长培养宝宝观察力的三个绝佳方法1. 昆虫学习法:很多人身边都曾出现过蚂蚁的踪迹,这个讨人厌的小昆虫,却是训练孩 子观察力的好教材!父母可以在蚂蚁出入的地方,放一些饼干屑,然后和孩子一起观察“蚂 蚁雄兵”们把饼干碎

56、屑搬入蚂蚁窝的有趣情形,这是引导孩子最自然也是最生活化的教材!2. 游戏学习法:家长可以运用图片、卡通、玩具、积木等来训练孩子观察力,例如将一 大堆不一样形状的积木倒在地板上,让孩子找出同样形状的积木,并且分类放好;或者拿两 张相似的图片,让孩子找出细微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来不但训练了孩子的观察力,同时也培 养了他的归纳以及分析力,让他成长为一个细心且有组织能力的人。用游戏来训练宝宝的观察力的要点在于让孩子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家长在观察之前告诉 他们观察的任务,点明那些他们不容易注意的地方,这样效果会更好。例如要求孩子看图说 话,正确的方法是一边让孩子观察图中的内容,一边指点讲解:图中画的是什么地

57、方?有什 么东西?是什么时间?人物在干什么?人物的神态表情怎样?人物间的关系等。在这样的指 导下孩子得到了观察的训练,渐渐掌握了观察的要素。在以后的观察中他们也会向自己提出 以上的问题,并以这些要求为目的,进行主动而有目的的观察。他的观察能力也就得到了发 展。3. 家事学习法:做家事也能够训练孩子的观察力。二三岁的小朋友,已经可以开始分摊 一些简单的家务。例如把洗净晒干的衣物通通收进屋子里,然后请孩子帮你一起做分类的工 作,哪些是爸爸的?哪些是妈妈的?哪些又是自己的?别小看这些分类的工作,让孩子从小 参与一些这样的分类游戏,他们的观察力、秩序感等都能在无形中得到行之有效的培养。 去菜市场或超市

58、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宝宝,你可以预先和他商量你们要买哪些蔬菜,然后引导 宝宝依据他平时的观察和记忆说出这些蔬菜的特征,特别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果有说错的 地方,妈妈可以先不断然否定,只是表示怀疑,进而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也就使宝宝之后 的观察更有目的性了;选购蔬菜的时候,妈妈别忘记提示宝宝对刚才说错的地方进行特别关 注;回家后,再引导宝宝对蔬菜进行分类,可以按照颜色,也可以按照形状,这样就同时锻 炼了宝宝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章小结】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 知

59、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 保障。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不断提高,感觉和知觉持 续完善,但要注意弱视、重听等现象。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表现在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方面。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有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适应 和感觉的对比,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可以提高感受性。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感受性变化的 规律组织各种活动。知觉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 知觉的恒常性等方面。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 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力就是

60、观察事物的能力。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 增强、观察的持续性延长、观察的细致性增加、观察的概括性提高。幼儿教师要注意引导幼 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教给幼儿有顺序观察的方法,启发幼儿运 用多种感官观察,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1. 感觉2. 知觉3. 视敏度4. 观察5. 观察力二、问答题1. 感觉和知觉的功用是什么?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幼儿的视觉和听觉?3. 幼儿教师如何利用感觉适应、对比规律组织幼儿开展活动?4.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是什么?5.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三、事例分析1.

61、7月的一个晴天,小王走进电影院,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也看不见,过了几分钟才看清 楚电影院里面的座位分布;看完电影出来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刺眼,过了一会儿才看清楚阳 光下的路和人。请运用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分析小王的经历。2.下图为大班幼儿所画,反映了幼儿空间知觉特点形成中的什么问题?为什么?【实践活动】1. 进行一次幼儿园见习活动。活动目的:了解什么游戏可以使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得到锻炼和培养活动方法:观察并分类记录。记录要求:(1)记录游戏的名称、适用班级。(2)记录游戏主要内容及可使什么感知觉得到锻炼和培养。2. 结合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绘制三只蝴蝶相关教学用图,思考怎样才能突出重要部分,以引起儿童的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