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师用书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52159797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师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师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师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师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师用书(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选考)2018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教师用书专题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浙江考试标准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ab(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ab(3)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的概念a(4)碰撞理论b考点1|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基础知识自查化学反应速率 核心要点提升1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大小比较的常用依据“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大小比较的常用依据。同一个反应的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即对于反应:aAbB=cCdD,有v(A)v(B)v(C)v(D)abcd或v(A)v(B)v(C)v(D);可利用此比例关系计算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或计算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2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方法(1)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2)换算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3)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AbB=cCdD,比较与,若,则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大。3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模式(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例如:反应mAnBpC起始浓

3、度(molL1) abc转化浓度(molL1) x某时刻浓度(molL1) ax b c【特别提醒】(1)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不同,所以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具体物质。(2)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所以通常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或计算反应速率。(3)化学反应速率通常都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的变化来表示的。典型例题讲解(2016浙江4月选考真题)X(g)3Y(g)2Z(g)Ha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 X和3 mol Y通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测得Y的

4、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s1B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C10 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D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解析】v(Y)0.03 molL1min1,A选项错误;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X)v(Y)13,所以v(X)v(Y)0.03 molL1min10.01 molL1min1,根据求得的反应速率是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B选项错误;根据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每消耗0.2

5、 mol X,会生成0.4 mol Z,C选项正确;由反应可知,1 mol X与3 mol Y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而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2a kJ,小于a kJ,D选项错误。【答案】C(2016浙江宁波3月学考模拟)一定温度下,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0 s时达到化学平衡,则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的反应速率用X表示为() 【导学号:81640096】A0.08 molL1s1B0.30 molL1s1C0.16 molL1s1 D0.32 molL1s1【解析】v(X)0.16 molL1s1。【答案】C题

6、组对点训练1(2015浙江10月学考)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2 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 molL1,则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A0.03 molL1s1B0.015 molL1s1C0.12 molL1s1 D0.06 molL1s1Bv(O2)v(NO)0.015 molL1s1。2(2015浙江7月学考)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1 min后测得生成0.06 mol NH3,则该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molL1min1)为()A0.01B0.02 C0.03D0.06Cv(N

7、2)v(NH3)0.03 molL1min1。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 D3v(W)2v(X)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W)v(X)v(Y)v(Z)3243可得:v(W)v(Z),3v(X)2v(Z),2v(W)3v(X)。4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2C(g)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A为0.5 mol,B为0.4 mol,C为0.2 mol。则下列反应速率不正确的是()Av(A)0.05 mol/(Ls)Bv

8、(B)0.025 mol/(Ls)Cv(C)0.025 mol/(Ls)Dv(B)0.012 5 mol/(Ls)Bv(C)0.025 mol/(Ls),根据化学计量数可知v(A)2v(C)0.05 mol/(Ls),v(B)v(C)0.0125 mol/(Ls)。5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9、)B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C反应至6 min时,c(H2O2)0.30 mol/LD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C2H2O22H2OO2A6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1103 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O2)2103 mol,所以06 min时,v(H2O2)3.3102 mol/(Lmin),A正确。B.610 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n(O2)0.335103 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O2)0.335103mol20.67103 mol,610 min时,v(H2O2)1.68102

10、 mol/(Lmin)MgAl。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加试要求)(1)碰撞理论分子碰撞:化学反应发生的前提是反应物分子间发生碰撞。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有效碰撞。有效碰撞必须满足两个条件:a.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b.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核心要点提升1正确理解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1)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2)恒温恒压:充入“惰性

11、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加试要求)3“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把化学反应体系中与各反应成分不起反应的气体统称为“惰性气体”。(1)恒温恒容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2)恒温恒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特别提醒】(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因为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为常数),但改变固体表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2)不要把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

12、响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混淆。如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不同,导致化学平衡发生移动。(3)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之分,正催化剂即通常所说的催化剂,负催化剂又称为抑制剂。典型例题讲解一定温度下,反应C(s)CO2(g)2CO(g)H0,反应2SO2(g)O2(g)2SO3(g)H0。下列有关以上两个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反应的速率减小,反应的速率增大B增大压强,反应的速率不变,反应的速率增大C增大压强,反应的速率增大,反应的速率增大D升高温度,反应的速率增大,反应的速率减小【解析】A项,降低温度,反应的速率均减小;B项,增大压强,反应的速率均增大;D项,升高温度,反

13、应的速率均增大。【答案】C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81640097】甲乙A若t115 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反应速率为0.004 molL1s1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 molDt5t6阶段可能是增大压强【解析】v(C)0.004 molL

14、1s1,A项正确。由图甲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是3A(g)B(g)2C(g),在t4t5阶段,平衡没有移动,反应速率减小,则是减小了压强;再由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c之比,求出c(B)0.03 molL1,则起始浓度为0.02 molL1,由求出的容器体积为2 L知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4 mol,B项和C项错误。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应是升高温度。【答案】A题组对点训练1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Cu与浓硫酸能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A要想说

15、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则该实验事实应区别在反应物本身而不是外界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其中B、D项为浓度不同所致,C项为反应条件不同所致,唯有A项是因浓硝酸与浓盐酸本身性质不同所致。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反应容器体积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D水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水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浓硫酸能使铁钝化且不产生氢气,所以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不会加快反应速率;在K2SO4与B

16、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反应器容积,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增大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在反应AB(s)C中,若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B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CA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放热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结合B的转化率的变化可以判断出上述反应的特点,即: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放热反应,由于A与C的反应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A必为气体,C必为固体,否则压强变化将对本反应无

17、影响。4(加试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C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D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B增大浓度和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缩小体积),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升温和使用催化剂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反应速率。5以表面覆盖Cu2Al2O4的二氧化钛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5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B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C300400 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原因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增大D300400 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原因是温度升高C由图可知,25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A项正确;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温度超过250 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B项正确;由图可知,300400 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但乙酸的生成速率却加快,原因是温度升高,故C项错误,D项正确。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