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负载损耗计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2092322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5.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6负载损耗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6负载损耗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6负载损耗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6负载损耗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负载损耗计算(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233.13.23.33.3.13.3.23.3.33.3.43.43.4.13.4.23.4.33.4.43.4.5455.15.25.3共02页第01页第1页第1页第1页第1页第2页第2页第2页第3页第3页第4页第4页第4页第5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7页第8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概述SB-007.6绕组导线电阻损耗(PR)计算SB-007.6绕组附加损耗(Pf)计算SB-007.6层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 )SB-007.6饼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SB-007.6导线中涡流损耗系数(K w% )计算SB-007.6双绕组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 )计算SB-00

2、7.6m降压三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J计算 SB-007.6 升压三绕组(或高-低-高双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SB-007.6 磁通密度(B )计算m双绕组运行方式的涡流损耗系数(K %)简便计算SB-007.6w环流损耗系数(K c% )计算SB-007.6连续式绕组的环流损耗系数(KC%)计算SB-007.6载流单螺旋242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K C1% )计算SB-007.6非载流(处在漏磁场中间)单螺旋242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SB-007.6(K C2%)计算载流双螺旋交叉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K C1%)计算SB-007.6非载流(处在

3、漏磁场中间)双螺旋交叉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SB-007.6系数(K C2%)计算引线损耗(P)计算SB-007.6杂散损耗(PZs)计算SB-007.6小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ZS)计算SB-007.6中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ZS)计算SB-007.6特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ZS)计算SB-007.6目录6负载损耗(Pk)计算SB-007.6第10页7轴向分裂变压器负载损耗(P)计算SB-007.6第11页7.1全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K)计算SB-007.6第11页7.1.1全穿越状态的各绕组相电流SB-007.6第11页7.1.2全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K)计算SB-007.6第11页7

4、.2半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计算SB-007.6第11页7.2.1半穿越状态的各绕组相电流SB-007.6第11页7.2.2半穿越状态的电阻损耗(Prb )计算SB-007.6第11页7.2.3半穿越状态的杂散损耗(PZSB)计算SB-007.6第12页7.2.4半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KB )计算SB-007.6第12页7.3分裂状态的负载损耗(P)计算SB-007.6第12页7.3.1分裂状态的各绕组相电流SB-007.6第12页7.3.2分裂状态的电阻损耗(Prf)计算SB-007.6第12页7.3.3分裂状态的横向漏磁产生的涡流损耗(PWF)计算SB-007.6第13页7.3.4分裂

5、状态的负载损耗(PKF)计算SB-007.6第13页共02页第02页设计手册代替共13页丨第1页1概述负载损耗是当变压器在负载试验状态下,在一对绕组中,当额定电流(或分接电流) 流经一个绕组的线路端子,且另一绕组短路时,在额定频率及参考温度下所吸取的有功功 率。此时,其他绕组(如果有)应开路。根据磁势平衡原理,当短路的绕组中电流达到额定值,则接于电源的绕组中电流也达 到额定值。根据标准规定,在负载试验状态下,应施加相应的额定电流(或分接电流)。 在受到试验设备限制时,可以施加不小于相应额定电流(或分接电流)的50 %。变压器的负载损耗主要是电流流经绕组导线产生的电阻损耗;漏磁通在绕组导线中产

6、生的附加损耗(包括导线的涡流损耗和导线换位不完全而产生的环流损耗),以及漏磁通 在钢铁结构件(如钢压板、夹件、油箱、钢螺栓及螺母紧固件等)中产生涡流而形成的杂 散损耗。但由于漏磁场分布复杂,因此,附加损耗及杂散损耗难以精确计算,通常采用近 似简化方法进行估算。另外,还有电流流经引线而产生的引线损耗等。在负载试验状态下,由于所施加的电压比额定电压低得多,在铁心中产生的磁通较小, 故铁心损耗很小,常忽略不计。但当变压器的短路阻抗较大(如高阻抗变压器的短路阻抗 高达40%以上)时,另需计算在负载试验状态下的铁心损耗。2绕组导线电阻损耗(Pr)计算各绕组导线的电阻损耗分别按下式计算:P = m I 2

7、 RRxq式中:m 相数;XI 分接的相电流(A);R q分接的相电阻(0),见线圈计算公式(2.30)。3绕组附加损耗(Pf)计算(6.2 )K % f P1 00 R会签 描图 卷 号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绕组导线的电阻损耗(W),按公式(6.1)计算;绕组导线的附加损耗系数(%), 一般用占导线电阻损耗的百分数表示。3.1层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层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杂散损耗系数,一般估计为: 200kVA250kVA 315 kVA400kVA 630 kVA式中:Pr 0%其中包括导线的涡流损耗及在油箱等结构件中的K f% = 3 %左右K f% = 5 %左右K

8、 f% = 8 %左右资料来源日期签字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提出部门 实施日期编制 校核 标审 审定 批准3.2饼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饼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f%),包括绕组的涡流损耗系数(K %)及环流损耗IW系数(Kc%),可按下式计算:K % = K % + K %Iwc% (6.3)式中:K % 被计算绕组的涡流损耗系数(),按公式(6.4)或公式(6 . 12)计算;WKc% 被计算绕组的环流损耗系数(),按公式(6.13)至公式(6.22)计算。3.3导线中涡流损耗系数(K % )计算w=k -10 2f50a BmJq% (6.4 )式中:k -系数;k 二 f2 兀2

9、 % 106;当50Hz时,铜线(75C。) : k 二 2.99;铝线(75C。) : k 二 1.07518 p2f 频率(Hz);Pk 导线电阻系数(Q mm2 / m);铜线(75 C )时:p k = 0.02135 Q mm2 / m ; kk铝线(75C )时:pk = 0.0357 Q mm2 / m ;a 垂直于漏磁场方向的单根裸导线尺寸,一般指单根裸导线厚度(mm); Jq 导线的电流密度(A / mm2 );Bm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T),变压器绕组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m)与运行 方式有关,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3.3.1双绕组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m)计算 (

10、如图6.1)0.4 辽 x 10 -3IW p1.78 x 10 -3 IW pt (6.5 )版 次日 期签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日期签字B m图6.1双绕组运行方式的纵向漏磁通密度分布图式中:IW 绕组的安匝;p洛氏系数,见阻抗计算SB1-007.5; Hk 平均电抗高度(mm )。K必须注意:当三绕组的外部1与内部3运行时,中间绕组2为非载流绕组,虽然绕组 中没有电流流过,但它处于漏磁主空道之中,即处于最大纵向漏磁场位置。其中间绕组2 的涡流损耗将是平均涡流损耗的3倍。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常采用同一公式(6.4 )计算 涡流损耗系数,故将中间绕组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用B 2 = 3 B代入。

11、23.3.2降压三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外绕组:内绕组:中绕组:Bm1Bm31.78 x 10 -3 I W p1113HK1231.78 x 10 -3 I W p3313HK123B 2 + B B + B 2 m1m1 m3m3式中:I1W1 ; I3W3 联合运行时外绕组及内绕组的安匝;夕卜、内绕组的洛氏系数,见阻抗计算SB1-007.5; 平均电抗高度(mm )。11r m3 1P13HK123低中高压压压0321a)高1对中2及低3运行b)高1及中2对低3运行图6.2降压三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纵向漏磁通密度分布图旧底图总号签 字版次日 期底图总号日期签字B

12、m)计算 T (如图6.2)(6.6 )(6.7 )(6.8 )B珈3图6.3升压三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或低压对高I 及高II运行方式的纵向漏磁通密度分布图Bm33.3.3升压三绕组(或高-低-高双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m) 计算(如图6.3)外绕组:内绕组:中绕组:式中:Bm1Bm3Bm21.78 x 10 -3 I W p11 12HK121.78 x 10 -3 I W p3323B2mlHK23B Bm1m3+ B 2m3T (6.9 )T (6.10 )T (6.11 )时:B3I1W1 联合运行时外绕组的安匝;i3w3 联合运行时内绕组的安匝;P12 P 2

13、3 HK12 HK23(Bm1夕卜、中绕组的洛氏系数,见阻抗计算SB1-007.5; 中、内绕组的洛氏系数,见阻抗计算SB1-007.5; 外、中绕组平均电抗高度(mm);中、内绕组平均电抗高度(mm)。双绕组运行方式的涡流损耗系数(K)简便计算,双绕组运行方式的涡流损耗系数计算,为了简便起见,可不必先计算漏磁通密度(Bm), 而直接用下式计算:f mnas p10 7 ( H丿K7% (6.12 )m345681216202428一次标准换位196.6321344358.7全分布(潘戈)换位2.365.006.988.37“121”换位2.2515.5821.3225.8627.5828.4

14、128.89“212”换位113.4718.7522.824.2724.9725.35“242”换位11.772.763.193.413.533.81“424”换位912.3114.2915.2315.7716.1216.36“121” /“212” 换位2.251.161.141.131.131.141.14“424” /“242” 换位96.955.184.774.624.574.53表6.1公式(6.12 )中符号代表意义名称同心式线圈交迭式线圈k-涡流系数k = 1.782 x 10 - 3 xn2/ (18 p 2 ) ;75 CE时:铜线:k = 3.8;铝线:k =1.36wf

15、-频率(Hz)wkf -额定频率(Hz)wwf -额定频率(Hz)n-平行于漏磁场方向的导线根数连续式:n =总段数(总饼数)螺旋式:n =匝数(W) x螺旋股数(n )连续式:n =每段匝数(Wb) x并联根数(mJ 螺旋式:n =每股并联根数(mJm -垂直于漏磁场 方向的导线根数连续式:m =每段匝数(WJx并联根数(mJ 螺旋式:m =每股并联根数(mJ连续式:m =每磁平衡组内段数(nh) 螺旋式:m =每磁平衡组内匝数(W )a -垂直于漏磁场方 向的裸导线尺寸a =沿辐向方向单根裸导线厚度(mm)a =沿轴向方向单根裸导线宽度(mm)s-单根导线面积s =单根裸导线截面(m m2

16、)s =单根裸导线截面(m m2)p -洛氏系数p =纵向漏磁洛氏系数p =横向漏磁洛氏系数H -电抗高(m m)H =线圈电抗高度(m m)hH =线圈电抗宽度(B ) ( m m)3.4环流损耗系数(K c%)计算由于并联导线在漏磁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故在并联导线中产生循环电流,从而产生 环流损耗,环流损耗的大小与漏磁分布曲线及绕组的换位型式有关,下面仅考虑由于纵向 漏磁通在并联导线中产生的环流损耗。对单螺旋式而言,采用“242”换位为最佳。以“242”换位,m = 4环流损耗为1的各 种换位型式的相对环流损耗,如表6.2所示。表6.2相对环流损耗对比表版 次日 期签 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

17、日期签字3.4.1连续式绕组的环流损耗系数(K c% )计算% (6.13 )(m 4 一 5 m 2 + 4) bb10 8式中:k 0-系数;k 0= 16 x 10- 4xn4/(180 pk2) ; 75。C 时:铜线:k 0= 1.89;铝线:k 0= 0.679; m b-连续式绕组沿辐向并联根数;其它符号代表意义,见表6.1。b3.4.2载流单螺旋“242”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K C1% )计算K %二1.232 (*B*(0.5-K*)B* 1 + kK*(0.5-K*)B*B*? f a sW丫%(6.14)C1IO51 w 1w 22 ww 12H k丿B* = 1 -

18、 e - o.5Kr sh (0.5K ) - sh (0.5 - K * )K 1K * KRw Rw RB *二 1 -e .5kR2(0.5 -K * )KwR一般K* B * (0.5 -Kw1K冗HkR九sh (0.5 - K *w* )B * (6.18 )(6.19 )版 次日 期签 字旧底图总号表6.4导线在各区的位置K .1 , J第个换位区第i 根导线J ( M / 2 )(M / 2 ) J (6.21 )sh(0.5 KR(KK)- sh(0.5 K KpbR pe1)(6.22)式中:甲f i 非载流绕组的第i根导线在各区j = 1(M + 1)的磁链和;甲fS 非载

19、流绕组的第1根至第q根导线在各区j = 1(M + 1)的总磁链; fj 非载流绕组的第j个“换位区”的磁通;入:一漏磁总宽度(mm),指内线圈内半径至外线圈外半径的宽度(含中间线圈), 见阻抗计算SB1-007.5;其它符号代表意义同公式(6.17 )至公式(6.19 )。4引线损耗(P)计算y版 次日 期签 字旧底图总号日期签字底图总号当电流通过引线时,由于引线有电阻存在,而产生引线的电阻损耗,可按下式计算:P = m I 2 R w ( 6.23 )yxy式中:m 相数;XI 一引线相电流(A);R y 引线相电阻(Q ),R y =py Ly / Sy 0 ( 6.24 )式中:p y

20、 引线电阻系数(0 - mm 2 / m ),铜引线(75C) : p y= 0.02135 0 - mm 2 / m; 铝引线(75C) : p = 0.0357 0mm2/m;Ly 引线的每相平均总长度(m),可按表6.5估算;Sy 引线总截面积(mm2)。表6.5引线每相平均总长估算接法电压(kV)出线方式线圈排列引线每相平均长度Ly (m)中部出线高-低L匕y6.5Y或220中部出线高-低-高 高-低-高-低 自耦变压器Ly6.5 +窗咼+夹件咼度Q 9YN110中部出线Ly4端部出线JL匕y4 + (窗高 / 2 ) Q 4.535 10端部出线L Qy油箱高度Q 2x线圈高度353

21、端部出线中压绕组JL Q窗高+油箱高Q 3x线圈高度D353首端在上 末端在下L Qy窗高+2x铁心柱中心距+铁轭至盖距离5 x线圈高度353首末端 均在上L Qy2x铁心柱中心距有时为了计算简便起见,引线损耗可用引线损耗占绕组导线电阻损耗(Pr )的百分数 来估算:W ( 6.2 5 )K %Py Py 10 0 R式中:Pr绕组导线的电阻损耗(W),按公式(6.1)计算;版 次日 期签 字日期签字5杂散损耗(PZS)计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K % 引线损耗占绕组导线电阻损耗(PR)的百分数(),可按表6.6选取。 yR表6.6引线损耗占绕组导线电阻损耗(Pr )的百分数(K %)R y绕组电

22、压等级3510630.4(kV)双螺旋式四螺旋式Ky%Y联结可不计0.511.51215D联结0.5123变压器在运行时,绕组或大电流引线的漏磁通,穿过钢夹件、钢压板、钢螺栓螺母及 油箱等钢铁结构件,在其中产生涡流,从而产生杂散损耗。在特大容量变压器中,杂散损 耗有时可达负载损耗的30%40%,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常在漏磁通较大的部位,采用磁 屏蔽或电磁屏蔽等措施,来减少钢铁结构件中的杂散损耗。考虑到漏磁通路径的复杂性, 精确计算较为困难,所以,杂散损耗只能用近似方法进行计算。5.1小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ZS)计算对于630kVA及以下的小型变压器,一般采用层式线圈结构,由于它的漏磁不大,故

23、将杂散损耗一并在附加损耗中予以考虑,不再单独计算。5.2中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ZS)计算对于110 kV级及以下,800 kVA及以上的中大型双绕组及三绕组变压器,一般采用饼 式线圈结构,当其中每一对绕组运行时,绕组的纵向漏磁通为Z = XK%/ 100,其中有 一部分漏磁通 向外汇流入油箱壁,另一部分漏磁通向内汇流入铁心及铁轭和其它钢 wn铁结构件。现仅以计算汇流入油箱壁的漏磁通,在油箱壁中产生的涡流损耗为基础,而 w向内汇流入铁心及铁轭和其它钢铁结构件的漏磁通n产生的涡流损耗,以乘上一个系数 来修正,nPzs故总的杂散损耗,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a )2 K H3 m申k-R 2pbp

24、12K X10 4zslxbLH + 2kff2p、150 JIP丿2rW (6.26 )式中:K 经验系数,平滑油箱:三相取K = 23 / Xk% ;单相取K = 10.5 / Xk% ;zszskzsk波纹油箱(当Xk% 10.5%时):三相取K = 3 ;单相取K = 1.69 ;Xk% 额定容量时的电抗百分数(),见阻抗计算SB1-007.5;如Xk%用实际容量的电抗百分数代入,则公式(6.26 )中(P / P )2 = 1。 Qm 铁心主磁通(Wb),见铁心计算SB1-007.1;a漏磁链校正系数,按下式计算:丄(B R2 , qi p11(b_R-3 q1 p1)+ A R +

25、12p12)+ A R +12p12丄(B R )2 q2 P2丄(b_R )3 q2 p2(6.27 )%b考虑压板的系数,绝缘压板取:b = 0.8;钢压板(或无压板)取:b = 1.0;BB2 各线圈的辐向尺寸(mm ),见线圈计算SB1-007.2; q1, q2A12线圈间主空道尺寸(mm),见线圈计算SB1-007.2;R 1 R2 各线圈的平均半径(mm),见线圈计算SB1-007.2;p1, p2R 12主空道的平均半径(mm),见线圈计算SB1-007.2;Hk平均电抗高度(mm),见线圈计算SB1-007.2,先分别计算各线圈电抗高度,然后再计算平均电抗高度;lxb 平滑油

26、箱内壁的周长(mm);当线圈至油箱长轴方向的两端距离相差较 X大(如有载变压器开关在一端)时,按距离较小的一端计算后,再乘2;版 次日 期签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日期签字三相:7= 2 (nR + 2 MO) mm (6.28 )xbpb单相:7= 2 (nR + MO) mm (6.29)xbpbMO 铁心柱中心距(mm ),见图6.4;Rpb油箱内壁的平均折合半径(mm),即铁心柱中心至油箱壁平均距离;RPb0.5 B+ R + Cxbw 1xb2mm Bxb 油箱内壁的宽度(mm),见图6.4;R X1 外线圈的外半径(mm);见SB1-007.2;w1C xb 线圈至油箱长轴方向的距离(

27、mm),见图6.4; f X 额定频率(Hz);P实际容量(kVA);P额定容量(kVA)。r(6.30 )图6.4油箱断面示意图第10页5.3特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ZS)计算对于220kV级及以上的特大型双绕组及三绕组变压器,线圈及引线等结构比较复杂, 漏磁也比较复杂,杂散损耗计算更难以准确,可按下列另一个经验公式估算:P = 0.07 K1 K2 K3Kh Xk%(1士 u %/100 )2 P W (6.31)zs123 hx ktr式中:K1 考虑铁心有旁轭的修正系数,取0 = 0.8 ;无旁轭时,取0 = 1.0 ;K2 考虑油箱有磁屏蔽的修正系数,取K2 = 0.75 ; 无磁

28、屏蔽时,取K2 = 1.0 ; K3 考虑夹件有磁屏蔽的修正系数,取K3 = 0.75 ;无夹件磁屏蔽时,取K3 = 1.0 ;Khx 考虑横向漏磁增大的修正系数,双绕组变压器:取Khx = 1.0 ;X三绕组及自耦变压器:高一中(外一中)运行:取KhX = 1.0 ;中一低(中一内)运行:取KhX = 1.2 ; 高一低(外一内)运行:取Khx = 1.5 ;Xk% 额定容量时的电抗百分数(),见阻抗计算SB1-007.5;u t % 调压百分数( ),额定电压时,u t % = 0 ;P r 额定容量(kVA)。6负载损耗(PK)计算负载损耗,对两绕组变压器而言,它包括两个绕组的导线电阻损

29、耗、导线附加损耗(导 线涡流损耗和导线环流损耗)、引线损耗以及杂散损耗。而对三绕组变压器而言,应分别 计算各对绕组运行时的负载损耗,即计算“外一中”、“中一内”、“外一内”等三种运 行状态下的负载损耗,并均折算到较小容量时的损耗值,如一个绕组容量为50%时,则另 一个绕组也折算到50%容量的损耗值。当三绕组变压器的“外一内”绕组运行时,中间绕组为非载流绕组,虽然绕组中没有 电流流过,但它处于漏磁主空道之中,即处于最大纵向漏磁场位置。其中间绕组的涡流损 耗将是平均涡流损耗的3倍,故三绕组变压器的“外一内”绕组运行时的负载损耗计算时, 应再加上中间绕组按正常载流计算的平均涡流损耗的三倍。各对绕组运

30、行时的负载损耗,按下式计算:版 次日 期签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日期签字PK = ZPR + ZPf+ZPy+ PZS+ KC2% PRZ + 3 KWZ% PRZ W ( 32)式中:XPr 被计算的一对绕组的导线电阻损耗之和(W),分别按公式(6.1)计算; tPf 被计算的一对绕组的导线附加损耗之和(W),分别按公式(6.2 )计算; tPy 被计算的一对绕组的引线损耗之和(W),分别按公式(6.25 )计算;PZ/ 被计算的一对绕组的杂散损耗(W),按公式(6.26 )或公式(6.31 )计算; kC2% 当三绕组变压器的“外一内”绕组运行时,其处于中间的非载流绕组,按 公式(6.16

31、)或公式(6.20 )非载流计算的环流损耗系数(%);KWZ%当三绕组变压器的“外一内”绕组运行时,其处于中间的非载流绕组,按 公式(6.12 )计算的平均涡流扌空系数();如按公式(6.4 )计算时, 其中纵向漏磁通密度用Bm2=3 Bm代入,则上式中KWZ%前不再乘3;Prz 当三绕组变压器的“外一内”绕组运行时,其处于中间的非载流绕组,按 载流计算的导线电阻损耗(W)。第11页7轴向分裂变压器负载损耗(P)计算xiaiX2a2a)全穿越状态b)半穿越状态图6.5分裂变压器接线简图C)分裂状态7.1全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K)计算7.11全穿越状态的各绕组相电流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全穿越状态接

32、线简图如图6.5 a)所示,它与普通变压器没有什么两 样。各绕组均为额定电流,其相电流为:I 1 = I 2 = I r / 2 A (6.33)I 3 =打 A ( 6.34)式中:Ir 高压绕组的额定相电流(A)I r = I 1 + 12。7.1.2全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K)计算全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K)与普通变压器一样,按公式(6.32 )计算。7.2半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计算7.2.1半穿越状态的各绕组相电流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半穿越状态接线简图如图6.5 b)所示,高压绕组1及高压绕组2并 联后接电源UB ,其高压额定相电流为I r / 2 = I1B + I2B。一个低压绕组

33、(如绕组3)接负载, 且为额定相电流,另一个低压绕组(如绕组4)空载,其电流I4B = 0。应注意其高压绕组 2中,亦分配有较小电流(打B )流过(约为I/ 2的10 %左右)。各绕组相电流分别为:2Br版 次日 期签 字旧底图总号I2Br w r w)2=IrW1 W1丿3BWJ W1丿TX %+ XI1312I2BXX %122/1I1 -X%I 1B =(【/ 2)7 2B132-132312124 X % - 2 X % + X % + X %131234124 X % + X % - 4 X %136.3512I 4B = 0 (或当低压绕组3空载时:I3B = 0 )A ( 6.3

34、6)A ( 6.37 )式中:xk% 折算到高压额定容量时,全穿越电抗百分数(),见阻抗计算;X2%X34% 折算到高压额定容量时,各对绕组的电抗百分数(%),见阻抗计算; Ir 高压绕组在全穿越状态下的额定相电流(A)。日期签字底图总号7.2.2半穿越状态的电阻损耗(P)计算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半穿越状态下,各绕组电阻损耗(Prb )分别按公式(6.1)计算。7.2.3半穿越状态的杂散损耗(PZSB)计算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半穿越状态下,杂散损耗(PZSB)按下式计算:W (6.38 )1.8 K X 10 4 (X % )2 HP =JZs( 13mX3ZSB l H + 2 0- Rxbk13p

35、bp13式中:X13% 折算到高压额定容量时,高压1和低压3的电抗百分数(),见阻抗计算; 其它符号代表意义与公式(6.26 )相同.7.2.4半穿越状态的负载损耗(P)计算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半穿越状态下,负载损耗(PKB )按下式计算:PKB = PRB1 + PRB2+ PRB3 + PfB1 + PfB2+ PfB3 + PyB1 + PyB3+ PZSB W ( 639)式中:PRB1; PRB2; PRB3 分别为高压绕组1、高压绕组2和低压绕组3的电阻损耗(W), 按公式(6.1)计算;PfB1; PfB2; Pf B3 分别为高压绕组1、高压绕组2和低压绕组3的附加损耗(W), 按

36、公式(6.2 )计算;PB1; PB3 分别为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3引线损耗(W),按公式(6.23 )计算;P;SB 半穿越状态下,杂散损耗(W),按公式(6.38 )计算。7.3分裂状态的负载损耗(P)计算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分裂状态,只是运行时的特殊状态,故负载损耗一般不进行计算。7.3.1分裂状态的各绕组相电流-I1一 4X % + X % - 4X % )I = 2 I = -r-X1 K3413F2B22VX %丿12丿I1F=I =2F(I/2)-IFrFI=I3F4FXK%折算到高压额定容量时,穿越电抗百分数()式中:5(6.40 )(6.41 )(6.42)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分裂状态

37、接线简图如图6.5 c)所示,此时一个低压绕组(如绕组3) 接电源,另一个低压绕组(如绕组4)接负载,两个低压绕组均为额定相电流(I 3F =I4F)。 高压绕组1及高压绕组2并联后空载。分裂状态相当于两个半穿越状态的叠加,此时,高 压绕组1及高压绕组2中,亦有电流流过(I 1F= I 2f)。各绕组相电流分别为:版 次日 期签字旧底图总号底图总号日期签字见阻抗计算;7.3.2分裂状态的电阻损耗(P,)计算X12%X34% 折算到高压额定容量时,各对绕组的电抗百分数(%),见阻抗计算; Ir 高压绕组在全穿越状态下的额定相电流(A)。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分裂状态下,各绕组电阻损耗(PRF)分别按公

38、式(6.1)计算。7.3.3分裂状态的横向漏磁产生的涡流损耗(P)计算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分裂状态下,横向漏磁(如图6.6所示,因上下两个漏磁组对称, 故只计算一个漏磁组)产生的涡流损耗(Pwf)按下式计算:PwFK I W G b2s 33 qi =1j=1九 H104s K12 1+a a+aJ= j-1J-1 J J龙 p2 h Csi sJ j-1 j-1 J J(6.43 )旧底图总号版次签 字日 期底图总号日期签字 p2 K h Csi_sJJ-i=1式中:Ks7.3.4jt r (=p2 Lha2 + h a + a a + gs s1 1 s2 1122)+ h Cs3+ a a

39、+ a2)+ h a2 233 s4 3(6.44 )I3W3bGqH K12入ShSPsiDoB q1A13msnsh .SJa.j系数,75C时:铜导线Ks = 0.22785C时:铜导线 K: = 0.212低压绕组的额定相电流(A);低压绕组的匝数;垂直于漏磁场方向的裸导线尺寸(cm),此处指导线宽度; 绕组裸导线的重量(kg); 高压绕组的轴向高度(cm漏磁宽度(cm) , X S = Bq+A3+Bq3 漏磁组高度(cm) , h S = qH K1 ; q 横向漏磁洛氏系数,先求:S = S + 0.03 D0 ; uS=XS/ hS; vS= S / hS ;再按阻抗计算中公式

40、(5.2 )计算或查图5.3曲线; 铁心圆直径(cm ); q3 高压1及低压3的辐向(cm);铝导线K 铝导线K=0.449;=0.422;DoS入S_DYGY::1::h3oca 2ahS =HK1;B高压1及低压3之间主空道(cm);横向漏磁组数,图中ms = 1;横向漏磁组中分区的区域数,图中横向漏磁高度(cm );横向漏磁不平衡安匝百分数()。=4;:-/GY:2DY4HK12图6.6分裂状态下,横向漏磁 不平衡安匝图分裂状态的负载损耗(P)计算轴向分裂变压器的分裂状态下,负载损耗(Pkb )按下式计算:PKF = ZPRF +tPf F + ZPWF + XPyF + 1.5 PZSF(6.45)式中:XPrf 各绕组的导线电阻损耗之和(W),分别按公式(6.1)计算; tPf F 各绕组的导线附加损耗之和(W),分别按公式(6.2)计算; 工PWF 各绕组的横向漏磁的涡流损耗之和(W),分别按公式(6.43 )计算;WFXPF 各绕组的引线损耗之和(W),分别按公式(6.25 )计算;yFPzsf 杂散损耗(W),按公式(6.26)或公式(6.31)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