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道尊严”到平等而不对等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5194014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师道尊严”到平等而不对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师道尊严”到平等而不对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师道尊严”到平等而不对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从“师道尊严”到平等而不对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师道尊严”到平等而不对等(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师道尊严”到平等而不对等一一浅谈师生关系的发展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最基本、 最活跃的因素,师生关系决定、制约着其他教育关系的存在 和发展。所以,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跨越20世纪的门槛,世界日新月异,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 挑战。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我们要在未来的教育发 展过程中改变策略,重做选择。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 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 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新解读师生关系,把握师生 关系的内涵,认清师生关系的本质。一、传统的师生关系我国教育史相当长一部分属于封建时期,

2、而封建社会是 有层次极为分明的等级堆垒而成,强调的是人天生的不平等。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师生关系的表现就是师道尊 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师道尊严成为我国具 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体现,成为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 云亦云,甚至认为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 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学 记中有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思想;汉代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伯勺政策,更加强调了师为上,学. ,2为下,师为主,学为从,师为尊,学为卑的观念;唐代的韩 愈在师说中提出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教育 名言,它

3、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和职责,长期以来被广大教师奉 为圭臬,同时也成了中国语文教育史上师生关系是传授者与 接受者关系的理论依据;明清之际,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 治,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服从教师,不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 提出不同的意见,师生关系完全建立在严格的权威原则上。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学东渐,西方教育理论也随 之传入我国。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与我国的传统教育相 结合,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更加确立。五四运动时期,受民 主思想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重视,杜威的儿童中心 说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1922的新学制甚至规定学校应以 儿童为本位,1923、1929年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也做了类似 规定。但五十年

4、代前后,全国上下都接受了凯洛夫的教学理 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角地位重新奠定下来,学生在教学中 仅仅充当配角或者听众。在以后的教学发展中,这种不平等 的师生关系逐渐被模式化、固定化,传统的师生关系主要表 现为师道尊严。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可以移动的书柜。因此,知识的传递只能是由上对下的灌输,教师和学生缺乏情感的交流;而且,师道尊严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这就. ,3无条件配合了灌输式教学,这在表面上维护了教师的尊严, 但师生之间缺乏教学相长,可能会使一些教师妄自尊大,知 识老化,视野狭窄,观念落后,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进步和科 技发展中落伍。

5、总之,这种传统的师道尊严使教师的精神世界在学生 面前完全封闭,教师因此走向自身的孤独,无法体现到价值 实现的快乐;同时,这也和民主开放的现代教育格格不入, 会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师 生关系。二、探索中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关系中,学生始终处于被控制、 被支配的地位,师生关系是极端不平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受西方主体教育思想的影响,关于师生关系的讨论越 来越多,越来越集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先后提出了教师 主导,学生主体和师生互为主客体等有关理论学说。教 师主导,学生主体学说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不能忽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

6、用,而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学 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具有能 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这一提法比较恰当地确定了教师和学生 在教学中的地位,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从主客体这 个角度看,它忽视了主客体应当互相规定、互为前提的事实; 而且,主导和主体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所以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这个提法并没有真正解决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这 个问题。师生互为主客体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是学生认识的客体;学生既是教师改 造的客体,同时又是自身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主客 体的统一。这种提法从马克思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来认识教学 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比较客观辨证。但

7、,它把教学活动简单 地理解为一种认识活动,没有看到教学中的审美、情感等因 素,并且把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简单地归入了二元对立的模 式,仍然没有解决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学说比传统的师 道尊严进步了很多,但是却仍然把教师和学生局限于主体和 客体的认识范畴,想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寻找一种恰当的平衡, 但结果却使师生的发展都受到局限,并没有使师生关系达到 真正的平衡。受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强调学 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人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 的关系。布贝尔认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我与它的关系,强调的是人对外部世界的绝对控制和操 纵;另一类是我与你的关系,强调个

8、体之间的完全平等。 现在很多学者强调应该把我与你的关系引入到现在的教学 活动中,引入到师生关系中,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完全平等, 认为教师和学生应当是我与你的关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 ,也同样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活动构成了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交织在一起,没有主体。目前教 育界通行把这种关系称为对话关系。在这个对话情景中,师 生双方构成了我与你的关系,教师和学生都不把对方看作是 对象,而是把对方看作是一个正在与自己交谈的人,一个整 体意义上的人,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真正平等地沟通和 交流。但这种说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关系的特殊性-教育性, 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三、新

9、课标下的师生关系2001年9月,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 工作,素质教育的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已在学校、社会广泛传播,积极实践。2004年秋季,广东、 山东、宁夏、海南作为首批实验省份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 验。同时,教育部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做出了初步规 划。高中课程改革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 有个性的发展等。要做到这些,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师生 关系也必须重新加以界定。在新课标下,师生之间应该是平 等而不对等的关系。首先,中学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充满人性的平等关系。 师生双方作为社会的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无论在学习生 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10、域,学生都有和教师一样的自尊、 6自主见解和成就愿望。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 情感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争 论。教师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威严面孔,而 应该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平等的沟通,鼓励学生主动 与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促使师生之间由交流而理解,由理解 而赏识,由赏识而和谐。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 人格的尊重,他们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才容易 显示出来。除了人格上的平等之外,师生在知识方面也是平等的。“闻道有先后”,教师与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 系,所以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对学生存在偏见 或歧视。师生间应互通

11、有无,互相促进。而且,在现在,知 识的内涵已不仅仅是静态的书本知识,更多的指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等。学生对这些知识的 接受也只能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通过主体建构 来完成。但平等并不等于对等。一般来说,教师闻道在先,术业 有专攻。语文教师已经具有语文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 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技术,主体能力发展水平比一般的 学生要高。学生是正处于发展中的个体,知识和主体意识正 在发展。正因为这样,教育活动才有了进行的必要和可能。 尽管教师在人格、知识等方面是平等的,但他们是不可能对 7等的。虽然我们不太赞同传统的师道尊严”,要破除教师的权 威地位,让教师从高高的神坛走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 不需要保持一定的威望。权威不等于威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是权威,但是教师需要在学生面前保持威望。威望是 学生对教师的一种评价,是对教师的声望、声誉的敬服、敬 佩。因而威望的认可主体为学生,而不是教师本人。”教师的 这种威望以知识传授也以人格力量显现出来。总之,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而不对等的关系。 这样,才符合新课标的本质。最后,让我以美国教育家、思想家多尔的一句话来结尾: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首席,其作用没有被抛 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于情景共存, 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