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含解析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51919706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xx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爆炸事故,再次警示人们在注重提高科技化工发展水平的同时,不可忽视化学试剂存放的基本问题下列在实验室中关于试剂存放叙述正确的是()A白磷不易挥发,不需要密闭存放B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C氰化物的包装标签上应贴上如图所示的标志D用容量瓶配制好溶液进行贮存时,需在容量瓶上贴上浓度标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上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C常温常压

2、下,18gH2O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D6.021023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3关于0.5molO2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11.2LB摩尔质量是16g/molC质量为32gD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4下列气体所含有原子数最多的是()A7.5gC2H6B14gN2C7gCOD24gO25巴蜀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需要用到KNO3溶液现有的KNO3溶液含有SO42、Ca2+、Mg2+杂质,欲除去其中的杂质,可能需要下列化学药品和操作:BaCl2溶液;Ba(NO3)2溶液;KOH溶液;K2CO3溶液;盐酸;硝酸;过滤,则下列药品加入顺序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BCD6下列实验操作或

3、做法正确的是()A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小火加热蒸干B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需用托盘太平准确称量5.9g氯化钠固体C利用蒸馏的方法进行乙醇与水的分离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液面以下来准确测定温度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稀硫酸时,向浓硫酸中加水稀释,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够移到容量瓶7与标准状况下V L CO2所含有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ABCD8下列有关0.2molL1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mL溶液中Cl离子总数为0.2NAB500mL溶液中Ba2+和Cl离子总数为0.3NAC500mL溶液中Ba2

4、+离子浓度为0.2molL1D250mL溶液中Cl离子浓度为0.2molL1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H3和H2S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2:1B氢原子数之为3:2C体积比为2:1D氮原子与硫原子质量为7:810下列仪器:试管;量筒;烧杯;蒸发皿;冷凝管;坩锅;圆底烧瓶;锥形瓶,能用酒精灯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是()ABCD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O2与8.5gNH3所含分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H3O+和OH质子数之比与电子数之比相同C常温常压下,48gO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22.4LH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含

5、有的分子数为2NA1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密度为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的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有NaCl的质量为m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mol/LB=g/mLCw%=Dm=1000vw%13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表示的是()AV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B1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C1 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D1 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14同温同压下,xg的甲气体和y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

6、是()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x:y等于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D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15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这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mol/LB6mol/LC6.25mol/LD6.75mol/L二、计算题16质量比为51:32:34的NH3、CH4、H2S,其物质的量之比为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所含质子数之比为1715.6gNa2R中含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在150

7、,mgNH4HCO3固体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19由CO2、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氦气的密度相同,请写出一个符合该条件的CO2、CO、CH4的体积比:20用14.2g无水硫酸配制成2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若从中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若将这1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若将稀释后的100mL溶液中的SO42全部沉淀下来,至少需要加入0.1mol/L的

8、BaCl2溶液 mL21400mL0.8mol/LH2SO4溶液(=1.08g/cm3)和200mL98%浓硫酸(=1,.84g/cm3)混合,所得H2SO4稀溶液的密度为1.2g/cm3,则混合后稀H2S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三、实验题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来实验常用到的仪器回答问题:(1)填写以下仪器的名称:BDEG用四氯化碳提取出溴水中Br2单子的方法叫做:,将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分离开的操作叫做:,下列是进行该操作的步骤,正确的是顺序是: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并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从分液漏斗上口

9、倒出上层溶液将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部的小孔分液漏斗下面导管紧贴烧杯内壁,旋开活塞,用烧杯接受溶液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颈部的玻璃塞是否漏水(3)已知Br2的沸点是58.5C,四氯化碳沸点是78C将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开的方法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字母)23某次实验需用480mL、0.5mol/L的稀H2SO4溶液,某同学用98%的浓H2SO4(=1.84g/cm3)进行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50mL量筒、最好应选用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的98%的浓硫酸的体积mL将下列步骤中的空格内将所用仪器补充填写完整用20mL量筒量取所需的

10、浓硫酸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仪器A中(仪器A的名称为)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适量仪蒸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将溶液冷却,恢复室温向仪器A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仪器A中,轻轻摇动仪器A,使溶液混合均匀(3)实验中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写序号)(4)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写字母)A、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冷却浓硫酸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刻度线E、取用浓硫酸后,将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容量瓶中F、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没有再加蒸馏水重

11、庆市巴蜀中学xxxx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xx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爆炸事故,再次警示人们在注重提高科技化工发展水平的同时,不可忽视化学试剂存放的基本问题下列在实验室中关于试剂存放叙述正确的是()A白磷不易挥发,不需要密闭存放B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C氰化物的包装标签上应贴上如图所示的标志D用容量瓶配制好溶液进行贮存时,需在容量瓶上贴上浓度标签【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化学试剂的分类【分析】A白磷易自燃; B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导致玻

12、璃塞和玻璃瓶粘结在一起;C氰化物有剧毒;D容量瓶不能保存溶液【解答】解:A实验室中为防止白磷的自燃,一般存放于冷水中,故A错误; B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和玻璃瓶粘结在一起,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故B错误;C氰化物有剧毒,为剧毒品,故C正确;D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保存溶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影响保存方法的选择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上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C常温常压下,18gH2O含有的分子数

13、约为6.021023个D6.021023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mol;C根据n=计算18g水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H2O分子数;D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但6.021023不是阿伏伽德罗常数【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上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B温度、压强会影响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mol,故B错误;C.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18克H2O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

14、3,故C正确;D.12g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但6.021023不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3关于0.5molO2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11.2LB摩尔质量是16g/molC质量为32gD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计算气体体积首先必须知道气体摩尔体积;B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C根据m=nM计算气体质量;D根据N=nNA结合分子构成计算原子个数【解答】解:A因气体存在

15、的条件未知,不能确定体积大小,故A错误;B摩尔质量是32 g/mol,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故B错误;C.0.5mol O2的质量为0.5mol32g/mol=16g,故C错误;DN=0.5mol26.021023/mol=6.02102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各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为易错点4下列气体所含有原子数最多的是()A7.5gC2H6B14gN2C7gCOD24gO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分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分子组成计算原子的物质

16、的量,物质的量越大,原子数越多【解答】解:A、7.5gC2H6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每个C2H6分子含有8个原子,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5mol8=2mol;B、14g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氮气是双原子分子,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C、7gCO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是双原子分子,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D、24gO2的物质的量为=0.75mol,氧气是双原子分子,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所以7.5gC2H6含有的原子最多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根据N=nNA=NA结合分子的构成计算原子个数并比较其多少即可,难度不大5巴蜀中学的

17、化学兴趣小组需要用到KNO3溶液现有的KNO3溶液含有SO42、Ca2+、Mg2+杂质,欲除去其中的杂质,可能需要下列化学药品和操作:BaCl2溶液;Ba(NO3)2溶液;KOH溶液;K2CO3溶液;盐酸;硝酸;过滤,则下列药品加入顺序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分析】为了除去粗KNO3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KNO3,先过滤除去泥沙,再加KOH除去Mg2+,加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42,加过量K2CO3溶液除去Ca2+及过量钡离子,最后加适量硝酸,以此来解答【解答】解:为了除去KNO3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

18、纯净的KNO3,先过滤除去泥沙,再加KOH除去Mg2+,加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42,加过量K2CO3溶液除去Ca2+及过量钡离子,过滤除去沉淀,最后加适量硝酸,则正确的顺序为故选D【点评】本题以KNO3提纯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明确除杂质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碳酸钾一定在氯化钡之后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小火加热蒸干B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需用托盘太平准确称量5.9g氯化钠固体C利用蒸馏的方法进行乙醇与水的分离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液

19、面以下来准确测定温度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稀硫酸时,向浓硫酸中加水稀释,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够移到容量瓶【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蒸发氯化钠溶液制取氯化钠固体时,应该将溶液蒸发至少量水时,然后利用余热蒸干;B托盘天平的感量是0.1g;C蒸馏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D浓硫酸稀释时,将浓硫酸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浓硫酸中【解答】解:A、用蒸发方法来获得固体的方法:点燃酒精灯加热,并搅拌,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故A错误B、托盘天平只精确到0.1g,不能称量5.85g,故B正确;C、蒸馏是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

20、故应放在支管口,故C错误;D、浓硫酸稀释时,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等溶液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错误;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基本操作,明确实验原理及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托盘天平、量筒、滴定管的感量,为易错点7与标准状况下V L CO2所含有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ABCD【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结合物质的分子构成计算【解答】解:n(CO2)=mol,n(O)=mol,则水的物质的量为mol,质量为mol18g/mol=g=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

21、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8下列有关0.2molL1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mL溶液中Cl离子总数为0.2NAB500mL溶液中Ba2+和Cl离子总数为0.3NAC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1D250mL溶液中Cl离子浓度为0.2molL1【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0.2molL1BaCl2溶液中,Ba2+和Cl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2mol/L、4mol/L,结合n=cV=计算相关物理量【解答】解:AN=nNA=cVNA=0.2molL10.5L2NA=0.2NA,故A正确;B.0.2molL1 B

22、aCl2溶液中钡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B正确;C由氯化钡浓度可知Ba2+离子浓度为0.2molL1,故C正确D.0.2molL1 B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故D错误;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化学式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与溶液的体积无关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H3和H2S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度比为2:1B氢原子数之为3:2C体积比为2:1D氮原子与硫原子质量为7:8【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知,

23、相同质量的NH3和H2S,其n之比等于M的反比=34g/mol:17g/mol=2:1,A根据=判断密度之比;B根据N=nNA结合分子构成计算H原子个数之比;C根据V=nVm计算其体积之比;D根据N=nNA结合分子构成计算N、S原子个数之比,再根据m=nM计算其质量之比【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知,相同质量的NH3和H2S,其n之比等于M的反比=34g/mol:17g/mol=2:1,A根据=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17g/mol:34g/mol=1:2,故A错误;B根据N=nNA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2:1,结合分子构成知,H原子个数

24、之比=:(12)=3:1,故B错误;C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2:1,故C正确;D根据B知,二者分子数之比为2:1,根据分子构成知,N、S原子个数之比=2:1,再根据m=nM知其N、S元素质量之比=:(132)=17:16,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及分子构成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仪器:试管;量筒;烧杯;蒸发皿;冷凝管;坩锅;圆底烧瓶;锥形瓶,能用酒精灯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是()ABCD【考点】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分析】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

25、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等【解答】解: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等,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有量筒、冷凝管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实验室中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试管能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量筒、集气瓶不能加热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LCO2与8.5gNH3所含分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H3O+和OH质子数之比与电子数之比相同C常温常压下,48gO

26、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22.4LH2和Cl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A【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BH3O+和OH质子数分别为11、9,电子数都为10;CO3和O2都由O元素构成;D根据n=计算【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等于22.4L/mol,11.2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与8.5gNH3所含分子数不等,故A错误;BH3O+中O原子的质子数为8,H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H3O+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OH中质子数为9,电子数=9+1=10,11:

27、910:10,故B错误;CO3和O2都由O原子组成,则48gO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氧原子数为3NA,故C正确;D标况下22.4L氯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分子数为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构成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密度为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的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有NaCl的质量为m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mol/LB=g/mLCw%=Dm=1000vw%【考点】物质的量与

28、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分析】A根据n=计算NaCl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B根据c=进行公式变形计算;C根据c=进行公式变形计算;D根据m=V计算溶液质量,m(溶质)=m(溶液)(溶质)【解答】解:Amg氯化钠物质的量为:=mol,溶液体积为VmL,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mol/L,故A正确;B根据c=可知,=g/mL=g/mL=g/mL,故B正确;C根据c=可知,w%=,故C正确;Dm(溶液)=vmLg/cm3=v g,则m=vw%,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浓度计算,注意理解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关系,难度中等13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29、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表示的是()AV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B1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C1 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D1 L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给条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气体物质的量n=mol,乘以气体摩尔质量得到气体的质量,再除以气体体积得到的是气体的密度【解答】解:A、以g为单位VL,该气体的质量为:n=molM gmol1,故A错误;B、以g为单位1L该气体的质量即气体的密度=molM gmol1/V

30、L,故B正确;C、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体积为V L,1mol该气体的体积是,故C错误;D、1L该气体所含的分子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与微粒数、质量、摩尔质量、气体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计算14同温同压下,xg的甲气体和y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x:y等于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D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同温同压下,xg的

31、甲气体和y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由n=可知甲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结合n=进行判断【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同,xg的甲气体和yg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由n=可知甲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A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由m=nM可知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A正确;B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应为:,故B错误;C二者体积相同,质量之比为x;y,则密度之比为x:y,故C正确;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压强之比为y:x,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体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侧重于气体的质量、密度等物理量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计

32、算公式的运用15有一瓶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蒸发过程中无溶质析出),这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mol/LB6mol/LC6.25mol/LD6.75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列方程计算溶液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8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设14%KOH溶液的质量为m,则:m14%=(m100g)28%,解得:m=200g,溶质氢氧化钾的质量为:m(KOH)=200g14%=28g,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为:n(KOH)=0.5mol,

33、蒸发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该80mL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c(KOH)=6.25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浓度计算,涉及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二、计算题16质量比为51:32:34的NH3、CH4、H2S,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9:8:2,所含质子数之比为15:10:9【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每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H原子、10个质子,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10个质子,每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8个质子,根据N

34、=nNA结合分子构成分析解答【解答】解:质量比为51:32:34的NH3、CH4、H2S,根据n=知其物质的量之比=:=:3:2:1;每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H原子、10个质子,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10个质子,每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8个质子,三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则三种氢原子个数之比=(33):(12)=9:8:2,质子数之比=(310):(118)=15:10:9,故答案为:3:2:1;9:8:2;15:10:9【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计算能力,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关系及分子构成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

35、不大1715.6gNa2R中含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78g/mol,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计算【解答】解:n(Na2R)=n(Na+)=0.2mol,M(Na2R)=78g/mol,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223=32,故答案为:78g/mol;32【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不大18在150,mgNH4HCO3固体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m

36、、d的代数式表示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6d g/mo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总质量等于碳酸氢铵的质量,根据相对密度计算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再根据n=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NH4HCO3NH3+CO2+H2O(g),计算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根据M=计算NH4HCO3的摩尔质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总质量等于碳酸氢铵的质量,混合气体中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dg/mol,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根据方程式:NH4HCO3NH3+CO2+H2O(g),可知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为mol,则NH4HCO3

37、的摩尔质量为=6d g/mol,故答案为:mol;6d g/mol【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19由CO2、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氦气的密度相同,请写出一个符合该条件的CO2、CO、CH4的体积比:3:n:4(n为任意值)【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CO2、CH4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即为28,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28,则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即满足二氧化碳与甲烷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即可,与CO的含量无关,一氧化碳的体积

38、为任意体积,由此求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体积之比即可【解答】解:CO2、CH4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即为28,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28,则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即满足二氧化碳与甲烷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即可,与CO的含量无关,一氧化碳的体积为任意体积,则,n(CO2):n(CH4)=12:16,所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体积之比为12:16=3:4,一氧化碳的体积为任意体积,故答案为:3:n:4(n为任意值)【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明确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利用物

39、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20用14.2g无水硫酸配制成250mL溶液,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4mol/L若从中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4mol/L若将这10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4mol/L若将稀释后的100mL溶液中的SO42全部沉淀下来,至少需要加入0.1mol/L的BaCl2溶液20 m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出硫酸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出配制的溶液的浓度;溶液具有均一性,据此可知取出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出稀释后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硫

40、酸根离子与钡离子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结合100m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出需要钡离子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出需要氯化钡溶液的体积【解答】解:14.2g硫酸钠的物质的量=0.1mol,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故答案为:0.4;溶液具有均一性,若从中取出10mL,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不变,仍然为0.4mol/L,故答案为:0.4;根据稀释定律,稀释过程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Na+的物质的量浓度=0.04mol/L;稀释后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10mL溶液中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4mol/L0.01L=0.008mol,将稀释

41、后溶液中的SO42全部沉淀下来,则n(BaCl2)=n(Na2SO4)=0.002mol,需要氯化钡溶液的体积为:=0.02L=20mL,故答案为:0.04;20【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注意溶液稀释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21400mL0.8mol/LH2SO4溶液(=1.08g/cm3)和200mL98%浓硫酸(=1,.84g/cm3)混合,所得H2SO4稀溶液的密度为1.2g/cm3,则混合后稀H2S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6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分别计算出两溶液中含有硫

42、酸的物质的量、质量,然后根据V=计算出混合液的体积,最后根据c=计算出混合后稀H2S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解答】解:400 mL 0.8 molL1 H2SO4溶液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0.8 molL10.4 L=0.32 mol,200 mL 98%浓H2SO4中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n(H2SO4)=3.68 mol,混合后溶液总体积为:V=L,所以稀释后c(H2SO4)=6mol/L,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三、实验题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43、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来实验常用到的仪器回答问题:(1)填写以下仪器的名称:B锥形瓶D分液漏斗E蒸馏烧瓶G牛角管用四氯化碳提取出溴水中Br2单子的方法叫做:萃取,将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分离开的操作叫做:分液,下列是进行该操作的步骤,正确的是顺序是: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并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将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部的小孔分液漏斗下面导管紧贴烧杯内壁,旋开活塞,用烧杯接受溶液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颈部的玻璃塞是否漏水(3)已知Br2的沸点是58.5C,四氯化碳沸点是78C将Br2的四氯化碳溶液

44、分离开的方法是蒸馏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字母)BEGHJK【考点】分液和萃取【分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以及形状可判断名称;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利用分液的方法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分液时应先检查是否漏水,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并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部的小孔,分液漏斗下面导管紧贴烧杯内壁,旋开活塞,用烧杯接受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3)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解答】解:(1)由仪器的图形可知,B为锥形瓶,D为分液漏斗,E为蒸馏烧瓶,G为牛角管,故答案为:锥形瓶;分液漏斗;蒸馏烧瓶;牛角

45、管;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利用分液的方法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分液时应先检查是否漏水,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并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颈部的小孔,分液漏斗下面导管紧贴烧杯内壁,旋开活塞,用烧杯接受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顺序为,故答案为:萃取;分液;(3)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仪器有BEGHJK,故答案为:蒸馏;BEGHJK【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操作方法,难度不大23某次实验需用4

46、80mL、0.5mol/L的稀H2SO4溶液,某同学用98%的浓H2SO4(=1.84g/cm3)进行配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50mL量筒、最好应选用15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的98%的浓硫酸的体积13.6mL将下列步骤中的空格内将所用仪器补充填写完整用2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仪器A中(仪器A的名称为500mL容量瓶)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适量仪蒸馏水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将溶液冷却,恢复室温向仪器A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注入仪器A中,轻轻摇动仪器

47、A,使溶液混合均匀(3)实验中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写序号)(4)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CE(填写字母)A、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冷却浓硫酸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刻度线E、取用浓硫酸后,将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容量瓶中F、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没有再加蒸馏水【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1)先计算出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然后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来计算;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来选择合适的量筒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根据定容的操

48、作来分析;(3)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来对操作步骤进行排序;(4)根据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解答】解:(1)浓硫酸的浓度C=18.4mol/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mL,所以xmL18.4mol/L=500mL0.5mol/L,解得:x13.6,所以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13.6mL,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所以选择15mL量筒,故答案为:15;13.6;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的容量瓶,移液时,要将溶液注入500mL容量瓶中,故答案为:50

49、0mL容量瓶;定容时,开始直接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故答案为:胶头滴管;(3)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正确的操作步骤为,故答案为:;(4)A、量筒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即用来量取浓硫酸,则浓硫酸会被稀释,导致所量取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故A错误;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故C正确;E、取用浓硫酸后,量筒的洗涤液应注入废液缸,如果注入容量瓶中,则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多,浓度偏高,故E正确;F、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没有再加蒸馏水是正确的,对浓度无影响,故F错误故答案为:CE【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属于基础型题目,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