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脉要求有哪些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51879848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诊脉要求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诊脉要求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诊脉要求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脉要求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脉要求有哪些(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诊脉要求有哪些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 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品,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博 粹堂中医介绍。体位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前 臂向前伸平,手心向上,腕部大致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于表、手镯等物摘去, 将过紧的袖口打开。手腕下放一松软的布枕,使腕部松弛自然,手掌手指自然放 松。这样,气血运行流畅,可以真实地反映患者的脉象。患者若必须采取卧位时, 亦应尽管使其平卧,将上臂向左右平伸,手腕手掌手指自然放松,手腕下亦可放 一布枕。最好不要侧卧,因为侧卧时,在下面的手臂被压,可以影响血脉

2、的正常 运行,使原有脉象受到干扰。也不要扭转、抬举或低垂上臂,因为这样的话,也 会影响气血的运行,面产生与疾病无关的变化。对此王氏医存有较详细的论 述,其日:“病者侧卧,则在下之臂被压,而脉不能行;若覆其手,则腕扭而脉 行不利;若低其手,则血下注而脉滞;若举其手,则气上窜而脉弛;若身覆,则 气压而脉困;身若动,则气扰而脉忙。故病轻者,宜正坐,直腕、仰掌;病重者, 宜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临床常见一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关节僵直,屈伸不便,或者呈强迫体 位状态,致使不能正坐,正卧,手臂不能平伸,或手心不能向上。此对,不能强 求体位姿势之正确,诊者应变通指法,努力排除各种干扰,以求最大限

3、度地获取 患者的真实脉象。有些医家则提出:如遇病情危重,正气衰微,而脉微欲绝之时, 可以采用“覆手诊”法,即:使患者手心向下,面医者挽手取脉。如朱丹溪日: “凡看脉如得恶脉,当覆手取。如与正取同,乃元气绝,必难治矣;如与正取不 同,乃阴阳错综未必死。”这是一种正取与覆取对比的诊法,是诊者对患者的脉 象采取审慎态度的表现,唯恐错误诊断,贻误病情。有些医家则认为:“覆手诊”仅可用于脉伏之时,如脉诀刊误云:“南北 二政之岁,三阴司天在泉,尺寸或有不应者,反其诊则应矣。不应者,脉沉不应 诊也,覆病人手诊之,则脉见也。沉者为浮,细者为大。除此外,无覆手诊。” 其实,人之腕臂之肌肉、皮肤、血管,具有一定的

4、张力,气血被约束在一定的通 道之中,所谓“雍通营气令无所避”。在一般情况之下,其张力并不会随手腕之 付仰而变化。刊误所云之沉为浮,细为大的现象,恐怕极难出现。即使是朱 丹溪,他也认为,若是元气竭绝,无论仰手覆手,脉微欲绝的现象,是不会变化 的。如果出现这样的变化,则可能是有各种干扰因素存在,绝对不会是患者病情 所导致。当然,对于“覆手诊”亦有不同的理懈,如周学海则认为:覆手当为反仲手。 其日:“此所谓伏,非真伏也,乃沉之极也。凡诊脉皆仰置其手,反仰,谓将腕 高枕,而手掌反折垂下,于是筋脉为之牵引绷急、而挺起矣,故沉者亦外见而可 诊也疽无论是覆手诊与反仰于诊,均为脉沉伏、微弱之时,使患者采用一种

5、特 殊体位的诊法。前者欲借地心之弓I力,使脉搏变得显见一些;后者则期望牵动 沉伏之脉,使之挺起而易诊。是否具有实用价值,难以一言面定,录之以备参考。时间诊脉的时间以清晨最佳。素问脉要精微论日:“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 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诚如其所言,清晨之时,人体内外环境均处于平静状态,无情绪,动作、饮食等 扰动,阴阳和顺。脉搏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不致被掩盖,况且,阳气为抗病之主, 此时,若有邪气干扰最易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阳气初生诊脉最佳。然而,能于平旦之时就诊的患者很少,医者在平旦时能为诊视者更少。加之, 若医者不能亲临诊视,而使患者到医

6、生处就诊,其血气必然已被扰动,虽可在平 旦之时就诊,但也失去了平旦诊脉的意义。况且,有些是突然发病的患者,有些 是病情突然变化,此时,一刻千金不容等待平且诊视。陈无择早就指出:“仓卒 病生,岂待平旦!”李东垣亦日:“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所以,对多数患者而言,不能刻板地要求于平旦诊脉。况且,内经所谓 的“常”字在古汉语中与“尚”字属偕音通假,是最好、晟佳的含义,不可作为 规律而言。平旦这个时辰,虽然可以不必拘泥,但内经所提出的原则,却必 须加以遵循。因为,脉搏的跳动,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为了使患者的脉 搏正确地反映其疾病的内在变化,必须努力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如劳动、运动等 形体扰动之

7、后,必须完全平静下来,才能进行诊脉,即使是未作任何剧烈运动, 仅仅是前来就医这样的运动,也须要静坐片刻,待气息平定,再予诊视。正如李 沽所云:“乘车走马,必待宁息,方与诊视。”如饮食之后,亦不可立即诊脉。因 为,食人于阴而长气于阳,食后可使脉搏出异常搏动、使病脉得到掩盖。王燕昌 在讲到饮食对脉搏的影响时说:“当其变时,则脉亦忽数忽迟而不定,皆饮食不 节之咎也。此特迫以致之,原非病脉本象,比及时过则不复然矣,时未过而诊其 脉,苟不知察,认为病象,其误非浅。”所以,一般情况下,食毕一两小时之后 再行诊脉。另外,酒性傈悍,易于鼓动气血,乱入神识,饮酒之后更不可进行诊 脉。卒洁日:“是以人醉莫与诊视,

8、自醉莫诊视他人。”可见酒是诊脉的一大禁忌。 情绪波动,劳心耗神,脉搏也会出现一时性的变化,这时也应平心静气地休息片 刻,待思绪平定后再进行诊脉。当然,大惊卒恐则气乱、气下,忧思日久则气结、 气耗,已成为阴阳错综之病态,则不在此例。至于诊者本身,由于连续用指,曲运神思也可影响诊脉的效果。一则手指气 血充盛,感觉随之发生变化;二则心血耗伤,心神浮越,难以虚心静气。所以, 亦应休息片刻、再进行诊脉。总之,所有这些,都是从内经诊以平旦这个原则中引伸出来的,也就是 汪宏所云:“触类引申、难逾厥旨。”只要诊者认真遵循这些原则,随时随地都能 进行诊脉。诊满五十动古人认为,气血一昼夜可运行五十周,而诊脉时至少

9、要候五十动。灵枢根 结篇日:“持其寸口,数其全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按照古代 的说法,气血一昼夜运行五十周,一昼夜分为百刻。因此,运行一周则需两刻, 合今日1728秒。而脉动五十至,所需时间不到60秒两者之间的差说明,五十动 之间,气血并不能周遍五脏。由此可知:候五十动以知五脏气,不过是一个比喻 而已,其真正的用意,在于告诫人们,切脉之时不可草率从事,要有足够的时间, 以进行认真的诊查。张仲景在批评庸医不负责任的态度时,曾尖锐地指出:“相 对斯须,使处汤药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诀诊,九候曾无仿佛,明 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管窥而已。”所以,自古以来,诊脉必满五卜动;已经成 为

10、不可忽视的原则。如后人柳贯亦日:“古人以动数候脉,是吃紧语。须候五十 动,乃知五脏缺失。今人指到腕间即云见了,夫五十动岂弹指间事耶?”诊脉需 要有充足的时间,但也不是越长越好,像医宗必读所云:“必每候五十,凡 九候得四百五十,两手合计九百,方与经旨相合也。”则又未免过于迂腐。以每 分钟75动计算,900动以做到的。临床上,常先候五十动以知其结促代止的情 况,然后再根据两手六脉的独异之处,细细推寻,不必待九百至,也可尽得脉象 的变化情况。正如何希时所说;“候五十动是切诊的第一步,次则三部九候,节 去普遍之脉而不究,取看独异之脉,而深入探求之,则病之理与其变,得矣。如 是者,即三次五十动亦非难事也。总之,诊脉的时间,不可少于一分钟,应在三五分钟之间,有时甚至可以达 五至十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