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整理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附练习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1851513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整理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附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整理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附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整理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附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新整理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附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整理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结论及证明附练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应用在学习了平面向量一章的基础内容之后,学生们通过课堂例题以及课后习题陆续接触了有关三角形重心、垂心、外心、内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现归纳总结如下:一 知识点总结1)O是的重心;若O是的重心,则故;为的重心.2)O是的垂心;若O是(非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则故3)O是的外心(或)若O是的外心则故4)O是内心的充要条件是引进单位向量,使条件变得更简洁。如果记的单位向量为,则刚才O是内心的充要条件可以写成: O是内心的充要条件也可以是ACBCCP若O是的内心,则故;的内心;向量所在直线过的内心(是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二 范例(一)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内心结合考查例1O

2、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P点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因为是向量的单位向量设与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又,则原式可化为,由菱形的基本性质知AP平分,那么在中,AP平分,则知选B.点评:这道题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新颖、陌生”,首先是什么?没见过!想想,一个非零向量除以它的模不就是单位向量? 此题所用的都必须是简单的基本知识,如向量的加减法、向量的基本定理、菱形的基本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若十分熟悉,又能迅速地将它们迁移到一起,解这道题一点问题也没有。(二)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垂心结合考查“垂心定理”例2 H是ABC

3、所在平面内任一点,点H是ABC的垂心.由,同理,.故H是ABC的垂心. (反之亦然(证略)例3.(湖南)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则P是ABC的(D)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解析:由. 即则所以P为的垂心.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有关运算,及“数量积为零,则两向量所在直线垂直”、三角形垂心定义等相关知识.将三角形垂心的定义与平面向量有关运算及“数量积为零,则两向量所在直线垂直” 等相关知识巧妙结合。变式:若H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点H是ABC的垂心BCHA图6证明: 0即0同理,故H是ABC的垂心(三)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重心结合考查“重心定理”例4 G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

4、=0点G是ABC的重心.证明 作图如右,图中连结BE和CE,则CE=GB,BE=GCBGCE为平行四边形D是BC的中点,AD为BC边上的中线.将代入=0,得=0,故G是ABC的重心.(反之亦然(证略)例5 P是ABC所在平面内任一点.G是ABC的重心.证明 G是ABC的重心=0=0,即由此可得.(反之亦然(证略)例6若 为内一点, ,则 是 的(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解析:由得,如图以OB、OC为相邻两边构作平行四边形,则,由平行四边形性质知,同理可证其它两边上的这个性质,所以是重心,选D。点评:本题需要扎实的平面几何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及三角形重心性质:重心是三角形中

5、线的内分点,所分这比为。本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将平面向量的有关运算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及三角形重心性质等相关知识巧妙结合。变式:已知分别为的边的中点则证明: 变式引申:如图4,平行四边形的中心为,为该平面上任意一点,则证明:,点评:(1)证法运用了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证法2运用了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2)若与重合,则上式变0 (四)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外心结合考查例7若 为内一点,则 是 的( )A内心 B外心 C垂心 D重心解析:由向量模的定义知到的三顶点距离相等。故 是 的外心,选B。点评:本题将平面向量模的定义与三角形外心的定义及性质等相关知识巧妙结合。(五)将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四

6、心结合考查例8已知向量,满足条件+=0,|=|=|=1,求证 P1P2P3是正三角形.(数学第一册(下),复习参考题五B组第6题)证明 由已知+=-,两边平方得=, 同理 =, |=|=|=,从而P1P2P3是正三角形.反之,若点O是正三角形P1P2P3的中心,则显然有+=0且|=|=|.即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0且|=|=|点O是正P1P2P3的中心.例9在ABC中,已知Q、G、H分别是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求证:Q、G、H三点共线,且QG:GH=1:2。【证明】:以A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A(0,0)、B(x1,0)、C(x2,y2),D、E

7、、F分别为AB、BC、AC的中点,则有:AB(x1,0)C(x2,y2)yxHQGDEF由题设可设,即,故Q、G、H三点共线,且QG:GH=1:2【注】:本例如果用平面几何知识、向量的代数运算和几何运算处理,都相当麻烦,而借用向量的坐标形式,将向量的运算完全化为代数运算,这样就将“形”和“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很多对称、共线、共点、垂直等问题的证明,都可转化为熟练的代数运算的论证。例10若O、H分别是ABC的外心和垂心.求证 .证明 若ABC的垂心为H,外心为O,如图.连BO并延长交外接圆于D,连结AD,CD.,.又垂心为H,AHCD,CHAD,四边形AHCD为平行四边形,故.著名的“欧

8、拉定理”讲的是锐角三角形的“三心”外心、重心、垂心的位置关系:(1)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三点共线“欧拉线”;(2)三角形的重心在“欧拉线”上,且为外垂连线的第一个三分点,即重心到垂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外心距离的2倍。“欧拉定理”的向量形式显得特别简单,可简化成如下的向量问题.例11 设O、G、H分别是锐角ABC的外心、重心、垂心.求证 证明 按重心定理 G是ABC的重心 按垂心定理 由此可得 .三、与三角形的“四心”有关的高考连接题及其应用A F E C TB例1:(2003年全国高考题)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

9、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事实上如图设都是单位向量易知四边形AETF是菱形 故选答案B例2:(200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模拟题)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如果,则O必为ABC的(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事实上OBCA 故选答案D例3:已知O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点O是三角形ABC的(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事实上由条件可推出 故选答案D例4:设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 动点P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事实上 故选答案D例5:

10、图32005年全国(I)卷第15题“的外接圆的圆心为,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则实数=_”先解决该题:作直经,连,,有,故,故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又故,所以评注:外心的向量表示可以完善为:若为的外心,为垂心,则。其逆命题也成立。例6已知向量,满足条件+=0,|=|=|=1,求证: P1P2P3是正三角形.(数学第一册(下),复习参考题五B组第6题)证明: 由已知+=-,两边平方得=, 同理 =, |=|=|=,从而P1P2P3是正三角形.反之,若点O是正三角形P1P2P3的中心,则显然有+=0且|=|=|,即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0且|=|=|点O是正P1P2P3的中心.四、 练习1已知

11、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O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动点P满足=(+2),则点P一定为三角形ABC的( B)A.AB边中线的中点 B.AB边中线的三等分点(非重心)C.重心 D.AB边的中点分析:取AB边的中点M,则,由=(+2)可得3,即点P为三角形中AB边上的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且点P不过重心。2在同一个平面上有及一点满足关系式:2+2=2+222,则为ABC的(D)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平面内一点P满足:,则P为ABC的(C)A.外心 B. 内心 C重心 D垂心4已知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P的

12、轨迹一定通过ABC的(C)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垂心5已知ABC,P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的动点,且满足:,则P点为三角形的 (D)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6已知ABC,P为三角形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点P满足:,则P点为三角形的(B)A.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7在三角形ABC中,动点P满足:,则P点一定通过ABC的(B )A.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8.非零向量与满足(+)=0且=,则ABC为(D)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解析:非零向量与满足()=0,即角A的平分线垂直于BC,AB=AC,又=,A=,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9.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则实数m= 110.点O是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则点O是ABC的(B)(A)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ABCMNG图111.如图1,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过G作直线与AB,AC两边分别交于M,N两点,且,则。证 点G是ABC的重心,知,得,有。又M,N,G三点共线(A不在直线MN上),于是存在,使得,有=,得,于是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