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整理精校版)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51654334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整理精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整理精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整理精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整理精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整理精校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作文辅导05150715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方式一、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一)题型示例:1、联系全文,指出“”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2、文章第一段写了“”,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3、“”句(段),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地描绘“内容”后,又写了“内容”,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来。6、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7、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8、引用了材料有什么作

2、用?(二)答题程式:1、某某句,某某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考虑与上文、下文的关系,一是前后文的呼应,二是对下文的铺垫。答题必须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回答。例:“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答案研读: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刺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2、某某段中的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写了什么内容(概括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起到了什么用的表达效果(联系中心)。例: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研读:从自己的经历谈起(内容),借用了对比的手法(手法),行文自

3、然生动,为下文谈的孤绝境界(中心)作了铺垫。3、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例1: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同时也为后面美丽的湖水做好铺垫(手法、结构);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内容)。例2: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单赏析。答案研读: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结构)。“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手法)。这

4、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内容、中心)。4、线索题:点明线索+分析作用(如何体现中心)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等。回答时要点明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组织材料、贯穿全文、有机连接、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使行文富于变化。5、结构特点(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时间上组织材料;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例1:本文是

5、怎样谋篇布局的?请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2015年四川焰火的变奏)答案研读: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例2: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4分)(2015年重庆告别三峡)答案研读:(1)以“告别”为中心;(2)感性到理性。6、文章大意的概括题:要寻找出各段的段中心句,最后把握好中心。7引用、或举例子的作用、用意题:围绕中心作答,只是看它是为段中心还是全文中心服务。(三)套语集锦句段的作用(1)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吸引。(2)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为下文做铺垫、

6、引起下文;照应上文、转换话题。(3)结尾:升华感情;深化主题;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二、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一)题型示例: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运用了那些修饰手法表达,有什么作用?(二)答题程式:运用了什么手法+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某手法(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首先要明确比喻、比拟这两种修辞格的作用。比喻、拟人都能更形象、更生动地写出描写对象的特点。其次,要结合文章主旨来考

7、虑这种手法的作用,特别是围绕中心服务。)例: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研读:(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力。(三)套语集锦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使

8、词句有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8、反问、设问:引发思考,加强语气,强化情感,使句式摇曳多姿;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三、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一)题型示例:1、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2、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3、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句子意思如何体现,分几个部分等?(二)答题程式:1、词语含义分析题: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中心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看完以上的一段话后,可用一个公式去记:这个词语表达了什么内容+这么表达有什么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