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概述早搏、逸搏.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515932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律失常概述早搏、逸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心律失常概述早搏、逸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心律失常概述早搏、逸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心律失常概述早搏、逸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概述早搏、逸搏.ppt(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节 心律失常,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谢慧文,心律失常的教学要求,了解早搏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 掌握各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 掌握多源性早搏和多形性早搏 熟悉早搏心电图的共同特点 掌握室上速、室速的心电图特征 掌握房颤、房扑的心电图特征的区别,第三节 心律失常,一、定义: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 以及传导的顺序、速度任意一项发生异常。 二、分类: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激动起源异常,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异位心律 被动性: 逸搏与逸搏心律 主动性: 早搏 阵发性与非阵发性 心动过速 扑动与颤动,激动传导异常,生理性传导障碍:干扰与脱节 病理

2、性传导障碍: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 三.意外传导:超常传导、魏登斯基现象 四.捷径传导:预激综合征,窦性心律失常,正常窦性心律 窦性P波规律出现,P I、II、AVF、V3-6直 立,PavR倒置。 二. P波频率成人60100次/分。 三.PR间期0.12 0.20s秒。 四. 同一导联中,P-P及R-R间差0.12s。 五.QRS时限0.06 0.10s,*正常窦性心律*,窦速、窦缓、窦不齐,窦性心动过速 婴儿(140次/分 幼儿(16岁)120次/分 成人 100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 同一导联最大与最小PP间差 0.12s,窦性心动过缓 婴儿(1岁) 100次/分 幼儿(

3、1 6岁) 80次/分 成人 60次/分,*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定义:窦房结由于某种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激动心房暂停止活动。 特征: 窦律后,突然出现一长间歇,期间无P-QRS-T出现。 时间长短不一,这一长P-P与最短P-P无倍数关系, 一般少于三个心动周期。 停搏后,可出现窦律,或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窦性停搏*,*窦性停搏*,早搏学习目的,了解早搏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 掌握各种早搏的心电图特征 熟悉早搏心电图的共同特点 熟悉多源性和多形性早搏的鉴别,一、早搏概述 定义:窦房结以下某一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而抢先发出的激动所引起的一次心脏搏动。 心脏的传导系统:窦房结、结间束、房室

4、结、房室束、左右束支、蒲氏纤维。 窦房结(正常起搏点) 心房、房室交界区及心室(潜在的起搏点),二、常见病因和发生机理,常见病因: 1、神经因素 交感N占优提高异位点自律性 迷走N占优降低窦房结兴奋性 吸烟、喝酒、疲劳、饱餐后。 精神刺激、神经衰弱等 内脏神经反射:插管、胃肠道疾病。,常见病因,2、心脏方面: 心肌炎症 冠脉供血不足或心肌缺氧,局部坏死。 心肌中毒性损害 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 心肌的机械性刺激 心脏瓣膜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机理,1、异位点自律性增高 心脏病变、药物、神经体液影响加快第4相去极化速度,降低阈电位。 2、折返激动 产生条件: 折返环 一部分心肌存在单向阻滞而不应激

5、。 一部分心肌处于相对不应期而传导速度相对缓慢。,三、早搏的分类,1、按起源节律点分(常用):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 2、按早搏发生的多少或与窦律的配对关系分: 偶发性:5次/分; 频发性:6次/分 联律:早搏与窦律呈固定比例的配对关系。 多源性:早搏由两个以上的异位起搏点发生。 短阵性心动过速:三个以上早搏连续发生。,四早搏心电图的共同特点,1、代偿间期: 早搏后出现的一个长的间歇。若早搏前后的PP或RR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主导节律周期的两倍,称为代偿完全;若短于两倍则为代偿不完全。代偿间期是否完全,取决于早搏的激动是否传入窦房结,干扰其发出冲动。,2、联律间期(配对间期): 早搏与其前

6、主导心律的时距称之,它可表示早搏提前的程度。 3、联律: 早搏与窦律呈固定比例的配对关系称之,表示不仅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而且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常见的是二、三联律。,4、偶发性和频发性早搏: 5次/分称为偶发性早搏;6次/分称为频发性早搏。 5、插入性早搏: 若窦性心律比较慢,而早搏来得比较早,可以不替代下一个正常心搏的产生,早搏出现在两个相邻窦性心搏之间,其后无代偿间期。,6、多源性和多形性早搏的鉴别,多源性早搏 早搏的联律间期不同 形态不同 表示早搏来自不同起搏点 不同折返途径及速度所致,多形性早搏 早搏的联律间期相同 形态不同 表示早搏来自同一起搏点 经不同折返途径所致,五、各类早搏

7、心电图的诊断,(一)室性早搏 定义: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异位激动 引起的早搏。 心电图的特征: 提前出现的QRST,其前无异位P波。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时限0.12s。 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有完全性代偿间期。,(二)房性早搏,定义: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激动引起的早搏。 心电图的特征: 提前出现的异位房性P波。 早搏的PR间期0.12s。 房早的QRS波群与正常窦性者相同。 早搏后的代偿间期不完全。,(三)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定义: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的异位激动引起的早搏。 心电图的特征: 1.提前出现的QRS -T波群。 2.逆性P波:P、avF倒置,PavR直立。

8、 逆性P波在早搏QRS波群前,P-R 间期0.12s。 逆性P波在早搏QRS波群后,R-P间期0.20s。 与QRS相重叠,无逆性P波。 3.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或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4.多出现完全代偿间歇。,病理性室性早搏的特征,多源性室早 特宽型室早(QRS时限0.16s) 特矮型室早( QRS振幅1.0mV ) 平顶型室早 RonT RonP 特早型室早( 0.4s ),onT现象,onT:室早的QRS波群出现较早,恰好落在前一窦性激动的波顶峰附近(易颤期),容易诱发短暂的室速、室扑或室颤。 机理:易颤期内阈上刺激可易发生许多微折返纤维性颤动。,六、临床意义,1、 偶发或发生多年

9、而无表现早搏者,大多无意义。 2、频发、多源、成对出现的早博提示多属于病理性。 3、室早QRS特别宽大畸形或其QRS提示起源于左室多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4、急性心梗或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炎、药物毒性反应或低血钾时的室早,常预示可能发生室速、室颤。 5、复杂的室早(如成对出现、多源或RonT)比简 单的室早更具严重性。 6、在左房室瓣病变、甲亢及冠心病病人中,频发、多源性房早,常预示可能发生心房颤动。,七、逸搏与逸搏心律,定义: 各种原因致心率缓慢或出现长间期时,下一级起搏点代偿性发出冲动,暂时控制心脏 逸搏心律: 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逸搏 按起源点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 其鉴别同于早搏,逸搏

10、的鉴别诊断,*交界区逸搏*,图示:箭头指房性早搏未下传 E指交界区逸搏(Escape),*室性逸搏*,图示:箭头指宽大畸形的室性逸搏,逸搏心律,出现在上述缓慢性心律失常基础上 频率缓慢,一般60 次/分 节律基本整齐 逸搏及逸搏心律为代偿性,本身无病理意义 临床上诊断与处治关键在于导致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逸搏心律+三度AVB*,典型表现: 1、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频率(60bpm) QRS频 率,PP间隔与RR间隔各自规则 2、QRS波群宽大畸形,倒置T波,为室性逸搏心律,*交界区逸搏心律+三度AVB*,典型表现: 1、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频率(60bpm) QRS频 率,PP间隔与RR间隔各自规则 2、QRS波群时间,形态正常,为交界区逸搏心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