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教学设计_1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51482828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62.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_1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_1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_1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教学设计_1(1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世说新语教学设计世说新语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打算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世说新语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世说新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2.了解古代聪慧机敏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并能联系实际谈谈给自己的启示。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二、重难点突破1.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突破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3.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4.突破方法:采纳品析法、老师点拨法等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

2、的情感,从而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诵读法、探讨法、点拨法2.学法:合作探究式学习,结合学习文言文时用到的勾画法等,培育解决学习文言文问题的实力。四、课时支配2课时五、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习咏雪,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问句,理解文意。2.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3.组织学生探讨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沟通中,训练思维实力,调动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二)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习导入1.导入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当花儿小草都躲起来了,当大雁小鸟都回家了,我们最期盼的是什么呀?(学生:下雪),对啊,雪花是冬天送给我们的一份大礼,同学们能来说说你眼中的雪花

3、是什么样的吗?最好能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今日,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两个小伙伴是如何形容雪花的?谁的说法更胜一筹呢?2.检查课前预习(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絮、骤、奕、傅(2)说明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俄而雪骤,公欣然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结合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介绍下作者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其次阶段:自主探究1.听录音,思索以下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自由朗读课文,思索:“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自由朗读完后,学生齐读,齐读完后请一位学生再读这句话,留意断句。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

4、气氛?“儿女”的含义与今日有什么不同?*第三阶段: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研讨,老师适时予以指导并讲解。1.文中的两个比方哪个更好?2.谢太傅和作者更赞许谁的诗句?你是依据什么作出推断的?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雪的诗词句呢?4.齐读课文六、其次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课文基本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3.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行。(二)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习导入1.我们昨天了解到了谢道韫这样一个聪慧的少年,其实这样的小才子还有许多比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等等,今日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相识他,和他交个挚

5、友吧。2.预习检测(1)同桌间诵读并翻译课文,相互沟通合作(2)说明下列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下车引之、入门不顾*其次阶段:自主探究1.再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是谁?3.文章是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4.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性格,那么友人、元方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呢?*第三阶段:合作探究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又没有定下详细时间,怎么推断是否迟到呢?2.文中的“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4.齐读课文世说新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

6、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翻译课前打算学生:打算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上课沟通。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老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探讨,多媒体协助教学。教学内容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闻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

7、七岁时,对父亲的挚友夸夸其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围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一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咏雪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方好呢?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方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二释题: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2老师再放幻灯片 ,进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闻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

8、”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很多宝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显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三、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老师作点拔。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3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4疏通文意老师要求学生比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纳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探讨解决。必要时;老师精讲点拨。(老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四、分组探讨 质疑体会老师导学1 以小组的形

9、式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探讨、解疑,老师巡回指导。2 要求学生写下探讨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探讨,得出结论。必要时,老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依次,老师敏捷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老师提出。)咏雪问题组:(可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日有什么不同?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视察画面,再探讨分析。)e.撒盐空中、柳絮

10、因风起两个比方,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方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老师赐予激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五、生生沟通 拓展延长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方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沟通。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五、运用比方 想像写作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方才是好比方呢?归纳:由“形似”到“神似”!让学生尝试比方句的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

11、,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情。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方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六、老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1老师小结2布置作业(一)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二)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三)预习陈太丘与友期板书设计世说新语咏雪形似神似比方美的意境其次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过程:一、 导入:(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再渐渐地引入课文)1、“诚信”和“礼貌”是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及的两个词,是否有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相识理解呢?2、总结学生发言,由此导入新课:是的,几千年来“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不断

12、地熏陶着我们。老祖宗们反复地告诫我们,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诚恳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样,也就是我们必需讲诚信。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受到别人的敬重,为自己迎得别人的信任。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须要。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礼”相关的文言文。二、口头表达活动:那么,谁能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老师进行评价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放录音(或师范读)。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争取读熟

13、。4、老师检查学生的阅读状况,并订正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四、疏通文意1、生译为主,师提示重点词、句。(放幻灯片)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不:现写作“否”,表示不。引:拉。 过:超过。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2、1、小组成员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把不理解的词句勾画出来,全班一起探讨解决。必要时,老师精讲点拨。2、师生共同明确这则短文的重点词句,并识记。五、分组探讨 质疑体会师预先打算,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1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假如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可以选择陈太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电话问明状况,表现你的看法)。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

14、白事理和落落大方?(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洁的回答“已去”,而是具体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3“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 (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指责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挚友,是长辈,即是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怪)4假如其次天陈太丘

15、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针对上述问题及质疑采纳多形式解答:问题1、2由小组内成员自行探讨解答:问题3、4、5、师指导生解答。六、 美文共赏活动(拓展延长)下面短文,同出自世说新语。与期行进行比较阅读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七、一文一诗活动: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之习乎?孔子(让学生识记)八、小结比较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异同:咏雪描写了人物群像,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文采。与孩子有关主要描写了元方,侧重表现了元方的懂礼识仪,聪慧刚正。九、布置作业课本剧表演活动课外小组成员依据期行的内容,适当安排角色,自编台词,编排课本剧。(目的:深化体会文章主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世说新语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全面正确评价人物。培育运用所学过的学问阅读文言文的实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看法价值观了解古代聪慧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中华民族守信、有礼等传统

17、美德。教学重难点1课文的朗读、背诵。2文言词语的积累。3把握人物性格,全面正确评价人物。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一)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我们特别熟识的。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始终流传下来,成了很多父母教化子女的好例子,今日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相识他,和他交个挚友。(设计二)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一帆风顺,说不清过了

18、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取水里。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二、试读1老师范读。2角色安排(一生读故事叙述性语言,男生读友人语言,女生读元方语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3全班齐读。三、试译1结合工具书及页下注释,理解文章。2老师提示:翻译文言文六字法(留、换、调、补、删、加)3师生共同归纳。重点词句:过中不至(到)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离开)去后乃至(才) 下车引之(拉)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19、)尊君、家君、君的辨析: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君:对别人的尊称。重点句子翻译: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待君久不至,已去。四、试析1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当宽恕他,而他尽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探讨归纳: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慧才智镇定自若地反对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怪。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当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

20、放。2在“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陈元方反对友人的话妙在何处?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探讨归纳:妙在抓住“信”和“礼”进行反对。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不失身份,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聪敏,机灵,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五、运用比较阅读约不行失约不行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六、小结拥有诚信,你将拥有一切;

21、失去诚信,你将失去一切。课后小结自主学习,整体感悟部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结合注解、工具书学会自学法,如圈点勾画,概括文意,复述课文,感知文意。课堂小练,此项活动中有多种实力的训练,如读、说、听、写。在竞赛中既检查和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学问,完成了教学重点之一词汇的积累,文言语言的感悟,又拓展了学问,培育了学生多种语文实力。同时体现课堂自学效果。板书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元方 友人聪慧伶俐急躁易怒知信懂礼知错就改重诚信 知礼仪世说新语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工具书,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2、引导学生摩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3、理解、体会古人的某种家庭和亲情观念。4、学习古

22、人机警,诚恳的美德。教学重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2、学习摩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咏雪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2、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3、老师提问: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方好呢?学生自由回答:像杨絮、梅花4、老师提问: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方雪花吗?二、分析题目,了解书目1、请学生介绍。2、老师再放幻灯片,进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著,主要记叙从东汉到宋时期的一些闻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

23、”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很多宝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显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三、整体感知,自主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示范朗读。3、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师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4、疏通文意,学生比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纳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探讨解决。必要时,老师精讲点拨。四、分组探讨,质疑体会1、思索: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b、“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

24、怎样的家庭氛围?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日又什么不同?d、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2、展示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视察画面,再探讨分析,以小组的形式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探讨、质疑。3、老师提问: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方,哪一个更好?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老师赐予激励。五、生生沟通,拓展延长老师提问:请大家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同学沟通。学生回答,学生展示咏雪的名句,拓展思维。投影展示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

25、雪六、运用比方,想象写作老师提问: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奇妙怎样的比方才是好的比方呢?学生回答:外形要相像;神态要相像;比方要贴切等。老师总结:有形似到神似尝试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请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仿写示例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接的心,是友情。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方七、老师小结,作业布置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运用一些特别形象的比方,凝练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布置作业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26、板书设计咏雪形似神似比方美得意境教学反思我们觉得这两则短文文字浅显易懂,对学生来讲,好像并非如此,终归文言文基础差,再结合课文注释的基础上,学生还是无法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来解决文言问题,最终还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完成文意理解。世说新语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灵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2、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3、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教学难点:针对文中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读课文前言,然后让学生说说古代有哪些聪颖机灵的少年儿童的故事,

27、如:司马光砸缸、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而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古代少年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学习咏雪(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1、先请学生介绍。2、老师补充:刘义庆(403444),南宋人,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根据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世说新语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反映

28、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实行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干脆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二)诵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背诵。2、全班齐背,再抽查个别学生背诵。(三)疏通课文大意要求学生比照课文注解和词语手册,自

29、己先把课文口译一遍,然后在班级沟通,逐句请学生来翻译。必要时,老师精讲点拨。(四)合作研讨1、文中第一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务。2、文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就此谈谈你自己的感受。明确:融洽、欢快、轻松。后一问要学生各抒己见。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4、文中的两个比方,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方吗?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如 春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当堂完成课堂练习,并再次背诵课文。其次课时一、检查复习1、背诵咏雪,并当堂默写。2、文学常识回顾。3、文中重点字词说明:内集

30、讲论文义 俄而 欣然 差可拟 未若二、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读课文,说大意。1、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至娴熟为止。2、 让学生同桌合作,理解疑难词句,并口头翻译课文。3、 请一位学生说说课文大意。4、 之后班级沟通,逐句翻译课文。疑难字词,老师加以强调。(二)读课文,说人物。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集体揣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试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要求精确、流畅和有感情。3、 从文中任选一个人物,依据其言行举止说说自己的整体感受。如:元方聪慧、懂得为人的道理。(三)读课文,说语言。1、默读课文,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如:期、舌去、乃、尊君、不、委、家君、则、引、顾。

31、2、默读课文,理解一些文言语句的含义。(四)读课文,说看法。1、 文中哪两个词语是全文的核心?(无礼、无信)2、 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借陈记义正辞严的斥责,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3、 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五)当堂背诵竞赛。世说新语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学习古人的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曾子杀猪”故事?(讲解并描述故事)“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

32、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很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日我们一起去相识两个这样的人物。二、整体探究1、了解作者、作品 (完成目标1)提问: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明确: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2、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完成目标2)三步走:一读:留意特别读音 期行q 尊君在不fu(通否)二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留意节奏。三读: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请同学上讲台表演。(要求表演的学生留意语气、神态,力求绘声绘色,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完后仔细点评)3、探究

33、(完成目标3)、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了?明确:“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连七岁的小孩子亦知其不行,对他很不以为然,“信”之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从小要做一个重礼守信的人。、你如何看待文中三个人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提示:学生自由探究,可能大多数学生会赞许元方的做法,斥责“友人”的无礼。假如学生说陈太丘、元方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容”也有值得确定的地方,老师要赐予充分的确定和激励)三、小结其次课时一、导入回顾上一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篇乘船,今日,老师既要测试一下你们的自主、探究实力,也要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二、分小组学习乘船,老师巡

34、察指导1、疏通课文,理解字句(要求程度较差的同学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2、小组设计问题并做好解答,打算向其他小组提问。(出题内容可涉及读音、字词说明、句子翻译、故事内涵每组最少打算四个问题)3、展示学习成果(抽签选出出题小组,回答人选由出题小组指定)三、设置问题由学生答题(学生提过的问题不再重复)1、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明确:两个,华歆 王朗2、短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明确:语言描写3、除了通过语言来刻画,还通过什么来刻画了呢?明确:心理,动作(从文中找找,读一读。)4、作者又是采纳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两个人不同的语言和行为的呢?明确:对比5、怎样采纳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呢?作者采纳了几次

35、对比?明确:王朗与华歆的对比,王朗前后行为的对比。两次,第一次 歆难之 朗幸尚宽 其次次 朗欲舍所携人 歆携拯如初6、从两个人这两次行为的对比中,你从中看出了两个人怎样的性情品质呢?明确:王朗轻诺寡信 华歆救人救究竟7、这篇短文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明确: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在危难关头舍弃别人。四、小结: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能检验出一个人品质的凹凸。传闻耶稣当年对捐赠给他很多钱的富翁不闻不睬,而对一身赤贫却捐给他一文钱的寡妇大赞其美德。看来,身处逆境仍旧救助别人的人才是真君子,就像文中的华歆一样。世说新语教学设计7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133135页。讲解并描述的是古

36、代聪慧机灵的少年儿童的故事。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1、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朗读和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加强诵读,体会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并留意积累文言词语。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了解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2、从文中信和礼的重要性上去体会这样为人的道理,同时去体会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念。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难点1、体会古人的家庭和亲情观。2、体会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教学突破1、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

37、解基本内容。教学打算老师打算1、查找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资料。2、布置学生预习。学生打算1、打算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上课沟通。2、熟读课文,复述故事。教学步骤(第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老师指导学生活动1、从古代聪慧机灵少年的故事入手,导入新课。1、沟通故事,进入新课。2、熟识课文,整体感知。2、熟识课文,整体感知。3、设置问题,研读沟通。3、疑探讨,相互沟通。一、讲故事,导入新课(约分钟)二、熟识课文,整体感知(约分钟)三、设置问题,探究学习咏雪(约分钟)教学步骤(第2课时)其次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老师指导学生活动1、复习上课学问,学习陈太丘与友期。1、复习上课学问,进入新课。2、设置问题,

38、研读沟通。2、提出问题,相互沟通。3、联系生活,注意应用。3、联系生活谈读后感。一、复习已学学问,进入陈太丘与友期的学习(约分钟)二、设置问题,探究学习(约分钟)三、小结全文,布置作业(约分钟)本课总结本文所选的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故事短小精练,语言简洁隽永。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对古代的志人小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实力。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古人诚恳守信的良好品行,体现了学习古文要古为今用的原则。板书设计(略)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咏雪中咏雪的两个比方是这则故事的关键,让学生对这两个比方做评价,关键是要

39、让他们从课文中找相关的句子。老师可以先提出两种相反的看法,然后让学生就这两种看法绽开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强求学生对这两种看法作评价,学生言之成理就可。学生假如有其他的比方也可以在课堂上沟通,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说明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飞何所似。()(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尊君在不。()(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翻译下列语句。(1)未若柳絮因风起。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答案与提示:1、(1)内集:家庭聚会(2)何:什么(3)去:离开(4)不:同“否”(5)信:讲信用。2、(1)不

40、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飘舞。(2)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大门。特性练习设计1、对“撒盐空中”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句,谢太傅会赞同哪一句?作者会赞同哪一句?你认为那个更好?为什么?2、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粗暴看法,回应道:“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从这一回敬语言中,我们看到了年仅七岁的元方是怎样一个人?从“无信”、“无礼”的驳斥中,告知了我们怎样一个道理?答案与提示:1、第一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因文中对两个答案未作评判,可以依据“大笑乐”去思索;其次问,作者虽没有明确表态,但从文末特意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来看,他是示意自己是赞许道韫的

41、才气的;第三问略。2、元方聪颖机灵,明理有节,擅长说话。告知我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节的道理。教学探讨与反思本课的学习从培育学生爱好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老师在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培育了语感,并积累了丰富的文言词语。课文内容比较简洁易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探讨。对于较难的问题,老师给以适当的点拔。补充资料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

42、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争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慢慢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争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照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像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2、世说新语中朝有小儿,父病,行乞药。主子问病,曰:“患疟也。”主子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疟?”答曰:“来病君子,所以为疟耳。”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43、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世说新语教学设计8教学目的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2、难点: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学会翻译古文,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

44、整词序,语句通顺忠实原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阅读三则短文,查字典,比照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当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逸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2、导语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三、正课1、朗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请学生翻译课文,并留意以下词语的说明。(1)时李元礼有盛名:时,当时。有盛名,名气很大

45、。(2)诣门者:诣,前往,到。(3)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先君,祖先。师资,老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2、提问:“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什么意思?孔融为什么要说“想君小时必了了”?探讨并归纳:“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聪慧,长大了不肯定有出息。孔融也按陈韪的话推理,你现在不怎么样,推想你小时候肯定很聪慧。用反过来推理,批驳了陈韪对他的评价,讨回了自己的尊严,并使对方尴尬。表现了孔融少年时的聪慧机灵。3、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请学生翻译课文,并留意以下词语的说明。(1)陈太丘与友期:期,约会,约定时间。(2)太丘舍去: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3)尊君在不:尊

46、君,令尊,你父亲。不同“否”,没有。(4)非人哉:不是人哪。(5)下车引之:引,拉,表示好感。(6)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4、提问: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挚友应当以礼相待。5、朗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请学生翻译课文,并留意以下词语的说明。(1)自以形陋:以,认为。形,外表。陋,丑陋。(2)不足雄远国:雄,称雄,这里指震服别人。(3)帝自捉刀立床头:捉刀,握着刀。床,古代的一种坐具。(4)魏王雅望特别:雅望,高雅的风采。特别,

47、不同一般。6、提问:魏武为什么让崔秀珪代替自己?后来为什么要追杀匈奴使节?探讨并归纳:魏武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自己认为长得丑陋,不足以震服别人。所以让相貌清朗而威重的崔秀珪代替自己接见匈奴的使节。7、提问:这件事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探讨并归纳:奸诈狡猾,残忍的性格。四、小结三则短文,故事简短而意深,很值得玩味。世说新语教学设计9咏雪一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灵。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敬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勾画出家庭浓重的亲情氛围,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沟通中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陈太丘与

48、友期行一文写“友人”不守约定、不讲信用的故事,说明白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到别人敬重的道理。刻画了一个聪慧机灵、据理力争的儿童形象。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争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要认清这一特点,并根据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课文,也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基本教学方式应当是“诵读探讨诵读”。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2.反复诵读短文,通过朗读培育文言语感。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观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4.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调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增加文化底蕴。积累常见的文言

49、词语,诵读课文,培育文言语感,理解文章大意。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调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增加文化底蕴。通过分析人物描写辨析人物形象。2课时第1课时1.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故事。2.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咏雪中的两个比方。3.反复朗读,感受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一、激趣导入1.由三字经引出谢道韫师: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里面有一段话:“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蔡文姬从小便能辨别琴韵,谢道韫能出口成诗。这里的谢道韫就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大将军谢奕的女儿,是当时出名的才女,文能吟诗咏雪,武能提刀杀敌。让谢道

50、韫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今日我们学习的咏雪就记载了这句话。2.介绍文学文化常识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课件出示:“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设计本环节,可以消退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心情,并通过对人物、对世说新语的了解,让学生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二、疏通字词,把握文意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划出朗读节奏,标注意点字的读音。预设课件出示:节奏划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51、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学生齐读、个别读要求:读准节奏、读准字音、读顺语句。3.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课件出示:重点句子的理解:(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撒盐空中差可拟。译文:与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3)未若柳絮因风起。译文: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飘舞。4.疏通文意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点拨讲解,并明确全文大意。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阅读文言文,所以以“读”为主,着力于“言”的理解和驾驭,从而疏通大意,培育学生的文言语感。三、品读理解,感受情趣1.

52、探究学习,感受情境(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预设点明事务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内容。正因为“寒雪日”,才能引出“咏雪”。(2)从文中哪些词语、细微环节能看出古人怎样的生活情趣呢?预设“寒雪”“内集”“讲论文义”其乐融融、情趣高雅“欣然”“大笑乐”密切无间、谈笑自若(3)“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分别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更观赏哪一句?为什么?(激励学生多角度思索)预设示例一:更观赏“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快之态,“柳絮”是轻快之物,而“盐”是颗粒之物,缺乏美感和动态感。示例二:更观赏“

53、撒盐空中差可拟”。“撒盐空中”更符合当时的景致,因为文中写的是“雪骤”之景,大雪猛烈密集时,难见雪花飘舞,“撒盐空中”的比方或许更为真实地描绘出当时之景。(4)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论,只是“大笑乐”而已,你能看出他的看法吗?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终补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预设谢太傅的看法表明白他对晚辈的赞许,也说明他看重的是家庭氛围和生活情趣。作者的示意,表明他赞许谢道韫的才华。2.熟读成诵,理解人物性格(1)自由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揣摩几个人的语言,选择恰当的语气语调。(2)全班分组根据旁白、谢太傅、兄子、兄女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初步感受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3)生自由

54、朗读,背诵全文。师小结:通过以上细微环节分析和分角色朗读,我们不难看出谢太傅是一个重视家庭生活,重视晚辈教化,擅长启发晚辈思索,敬重激励晚辈学习的人。谢朗和谢道韫都是才华出众的孩子。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做到“言”“文”兼顾,把文本学习“做”充分,适当涉及朗读的训练,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四、积累存储,布置作业1.课后搜集咏雪的名句。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试着对这篇课文进行朗读节奏划分。本环节旨在由课内延长到课外,加高校生的积累,促进学习,在积累中提高审美实力。同时学习用“法”,预习课文。第2课时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了解古代聪颖机灵的儿童故事,学

55、习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3.了解“谦辞”和“敬辞”,积累具有文言色调的谦辞和敬辞,恰当运用,增加文化底蕴。一、检测巩固背诵并默写咏雪。二、导入新课师:中华文化中不仅有蔡文姬、谢道韫、李清照等才女的故事,还有许很多多聪颖机灵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如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而今日学习的古代少年的才智故事会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将上节课习得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帮助学生驾驭文言学习的基本方法。本环节旨在通过介绍古代少年的才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三、疏通字词,把握文意1.听读课文,划出朗读节奏课件出示

5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齐读、个别读,读准节奏、读准字音3.理解重点词句学生自读,结合注释,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课件出示:重点句子的理解:(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译文:过了正午时分(友人)没到,太丘丢下(他)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君与家君期日中。译文:您与家父约定中午见面。(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中午您没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无礼的表现。4.复述故事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点拨,讲解文意。四、品读课文,理解人物1.探究学习(1)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