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140200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国学经典(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我爱阅读一、我爱阅读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必当先;读百遍!”言: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n)。)。”(三国志三国志魏魏志志王肃传王肃传)【注释注释】从:跟随。从:跟随。苦:苦恼。苦:苦恼。渴:迫切地。渴:迫切地。或:有人。或:有人。【译文译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必当先读百遍!”言:言:“读书百遍,其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见”。2、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

2、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三人同行有我师。(古今贤文古今贤文)【译文译文】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了必须去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了必须去亲自实践,只

3、知道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不能就要去学,不知亲自实践,只知道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不能就要去学,不知道就要去问,读书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师只不过起领进门的作用。好道就要去问,读书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师只不过起领进门的作用。好歌百听不厌歌百听不厌,好书百读不厌好书百读不厌.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这样能获得知识这样能获得知识.默读有益默读有益于思考于思考,朗读有利于记忆朗读有利于记忆.一本好书开始读时一本好书开始读时,就象获得一位良友就象获得一位良友,再读时再读时,就象就象与故友相逢与故友相逢.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知识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知识,三个人中定有可以成为我的老

4、师的三个人中定有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的.3、孟子曰:、孟子曰:“尽信尽信书书,则不如无,则不如无书书。吾于吾于武成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注释注释】武成武成:尚书尚书的篇名。的篇名。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杵(杵(Chu):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译文译文】孟子说: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武成这一这一篇

5、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呢?”4、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疑,非问无以广识。(孟涂文集孟涂文集问说问说)【译文译文】问和学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二、生活启示二、生活启示1、子曰:、

6、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立,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规。)规。”(论语论语)【注释注释】有:通有:通“又又”。立:立身行事。做事合乎礼法。立:立身行事。做事合乎礼法。【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

7、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却又不超出规矩。”2、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子曰:“其其恕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注释注释】恕,原谅,宽容。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恕,原谅,宽容。以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译文译文】子贡问道: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生遵照它有一个字可以终生遵照它去做吗?去做吗?”孔子说: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意思是大概就是恕吧?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

8、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3、子贡问为仁。子曰:、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论语)【译文译文】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工匠要做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士人中的仁人交朋中的仁人交朋友。友。”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敢以此规。(左传左传)【译文译文】人在安全的时候

9、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三、父母之爱三、父母之爱1、子曰:、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论语论语)【注释注释】(1)其:他的其:他的,指儿子指儿子,不是指父亲不是指父亲.(2)行:音行:音xng,指行为举止等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是说要经过一个较三年: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长的时间,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4)道:这里表示道:这里表示“合理内容合

10、理内容”的意思的意思.【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到孝了.”2、子游问孝,子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论语)【注释注释】子游子游-孔子弟子孔子弟子,姓言姓言,名偃名偃,字子游字子游,少孔子四

11、十五岁少孔子四十五岁.养养-供养供养,养活养活.至于犬马至于犬马,皆能有养皆能有养.不敬不敬,何以别乎何以别乎?-人对犬马人对犬马,也供给饮也供给饮食加以饲养食加以饲养,假如仅是供养父母而无敬心假如仅是供养父母而无敬心,与犬马有何区与犬马有何区别别?这是将人养父母跟人养犬马相比这是将人养父母跟人养犬马相比.【译文译文】子游问怎么做才是尽孝子游问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孔子说:“现在人们认为现在人们认为的孝的孝,是能养活父母是能养活父母.(其实(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

12、区别呢?”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n)。曾是以为孝乎?”(论语)【注释注释】(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3)先)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女等。(4)馔:音)馔:音,意为饮食、吃喝。,意为饮食、吃喝。【译文译文】子夏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始终和颜悦色很难

13、。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于人,二乐也;得天)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孟子)【注释注释】故:故:事故,指灾患病丧。怍:(事故,指灾患病丧。怍:(zuo,四声):惭愧。,四声):惭愧。【译文译文】孟子说: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

14、在,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四、不忘国耻四、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振兴中华1、仲弓问仁。子曰:、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仲弓曰:“雍雍虽不敏,请事斯

15、语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论语)【注释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严肃。(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卿大夫统治的封地。(3)事:从事,照着去做。事:从事,照着去做。【译文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接待贵宾,使唤百

16、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己)。”仲弓说: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孟子)【注

17、释注释】居:居住。广居:大宅子,喻指居:居住。广居:大宅子,喻指“仁仁”。立:站立。正位:正确的位子,喻。立:站立。正位:正确的位子,喻指指“礼礼”。意为,。意为,“礼礼”是人立身的制度保障。是人立身的制度保障。大道:广阔的道路,喻指大道:广阔的道路,喻指“义义”。得。得志:实现了自己的志向。由:遵循实践。行:施行。道:原则;行为准则。淫:迷乱;志:实现了自己的志向。由:遵循实践。行:施行。道:原则;行为准则。淫:迷乱;侵蚀;腐蚀。移:改变志向。威武:权势和武力。侵蚀;腐蚀。移:改变志向。威武:权势和武力。【译文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

18、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这就是大丈夫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这就是大丈夫!3、子曰:、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论语)【注释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人为一军。2.匹夫: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19、。男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汉子汉。3.夺:改变,换。夺:改变,换。4.志:(某人的)志气。志:(某人的)志气。【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4、子曰:、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危行言孙。”(论语论语)【注释注释】危:直,正直。孙:同危:直,正直。孙:同“逊逊”。【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慎。”五、遨游汉字王国五、遨游

20、汉字王国1、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q),百以治,万),百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民以察,盖取诸夬(夬(ui)。(。(周易周易)【注释注释】1、上古、上古“,黄帝、尧、舜以前的时代。黄帝、尧、舜以前的时代。2、”结绳结绳“,用用绳子打结以记事。绳子打结以记事。3、”治治“,治理、管理、统治治理、管理、统治,也有天下太平也有天下太平的意思。的意思。4、”后世圣人后世圣人“,即黄帝、尧、舜。即黄帝、尧、舜。5、”易易“,改变、改变、更改、替代的意更改、替代的意思。思。6、”书契书契“,指上古时代的文书。指上古时代的文书。尚尚书书序序说说:”书者书者,文字

21、。契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刻木而书其侧,故日书契也。故日书契也。7、”百官百官“,泛指各级官吏。泛指各级官吏。8、察察,明察、知晓、分辨。明察、知晓、分辨。【译文译文】上古用结绳上古用结绳记事以治理天下记事以治理天下,后世圣人后世圣人,改以契刻文改以契刻文字字,百官藉以治理政事百官藉以治理政事,万民藉以稽察国事,这大概取象于万民藉以稽察国事,这大概取象于夬夬卦。卦。2、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chn)文辄()文辄(zh)见其)见其心。(心。(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译

22、文译文】写文章是内心有所活动,然后才表现在文字之中,写文章是内心有所活动,然后才表现在文字之中,阅读文章却是先看作品的文辞,然后再深入到作家的内心。阅读文章却是先看作品的文辞,然后再深入到作家的内心。从末流追溯到根源,即使隐微的也可以变得显豁。对年从末流追溯到根源,即使隐微的也可以变得显豁。对年代代久远的作者,固然不能见面,但读了他的作品,也就可以久远的作者,固然不能见面,但读了他的作品,也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内心了。难道担心作品太深奥吗看到作者的内心了。难道担心作品太深奥吗?只恐怕自己辨只恐怕自己辨识鉴察太浅薄罢了。识鉴察太浅薄罢了。3、仲尼曰:、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志有之,言

23、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左传左传.襄公二十年襄公二十年)【注释注释】言:言辞,文章。志:思想、感情、抱负、意志。这里指文章表达的内容。文:文采,辞藻。文饰和表现技巧。行:流传。【译文译文】孔子说:“有志气的人,说话也充满了志气,而且话语里文采斐然。不说话谁能知道你的志气呢?说话写文章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久远。”4、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方。(近思录近思录为学类为学类)【注释注释】近思录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

24、。“胆欲大而心欲小,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欲圆而行欲方。”是孙思邈对良医诊病方法的是孙思邈对良医诊病方法的总结总结。【译文译文】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圆通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圆通,而行为要端正。而行为要端正。六、走进西部六、走进西部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木兰诗)【译文译文】奔赴边关,千万里行军打仗,置身于繁忙的军务中,(风尘征战间,)时光飞逝,已是跨越了重重险阻,渡过了千山万水。北方的寒气中仍不时传来金 铎(战事警报)的声音,刀剑的寒

25、光依然映射着身上的铁甲,转眼间(木兰)已身经百战,从士兵成长为将军,并且十(二)年后得以凯旋而归。2、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清碧之下流也。(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注释注释】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译文译文】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从峡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积雪的痕迹,独高的一座山峰位于峡谷后方,有

26、积雪的痕迹,独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绢隔断了青山,有溪水从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峡谷中往东流注,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嘉宾式燕以敖。(诗经诗经关雎关雎)【注释注释】1、呦、呦(yu)呦,鹿的叫声。朱熹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诗集传传:“呦呦呦呦,声之和也。声之和也。”2、德音、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孔:很。很。视视:同同“示示”。恌(。恌(yo),),:同同“

27、佻佻”。则。则:法、法、则则,楷模楷模,此作动词。此作动词。旨旨:甘美。式甘美。式:语助词。燕语助词。燕:同同“宴宴”。敖敖:同同“遨遨”,嬉游。嬉游。【译文译文】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逍遥。4.4、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灭乱之道,这道理方见得周密势,观古今兴亡灭乱之道,这道理方见得周

28、密。(。(朱子语类朱子语类)【译文译文】接待四方的贤能之士,观察四方的事事物物,浏览各地山川的形势,考察古今兴亡灭乱的道理,如此来做,便可把所学的道理见解得周密。七、纯真童年七、纯真童年1、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地参矣。(中庸中庸)【译文译文】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

29、性,就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叶北。(汉乐府汉乐府江南江南)【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汉乐(这是一首汉乐(yu)府民歌)府民歌.

30、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译文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3、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不亦君子乎?子乎?”(论语论语学而篇学而篇)【注释注释】(1)子:先生,指孔子.(2)时习:按时地去复习。(3)说:通假字,音yu,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31、(4)朋: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6)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7)愠:拼音:yn,生气,发怒(8)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译文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4、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勉学勉学)【译文译文】年轻时读书就像刚升起的太阳的光芒;老来学习的人,就像拿着蜡烛走夜路,但这也比闭着眼什么都看不见的

32、人要好.八、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译文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2、数(、数(c)罟)罟()不入洿(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

33、生丧死无憾也。养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孟子)【注释注释】数(数(c)罟,细密的渔网。洿()罟,细密的渔网。洿(w)池,深的池沼。斧斤)池,深的池沼。斧斤,动词,用斧子砍伐树木。,动词,用斧子砍伐树木。【译文译文】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砍伐鱼鳖就会吃不光;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

34、道的开始王道的开始.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发财。(礼记礼记大学大学)【译文译文】生财之道是,生产的人多,而消费的人少;做事情生财之道是,生产的人多,而消费的人少;做事情的人,积极而使用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一直会的人,积极而使用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一直会很充足。仁义的人用财富帮助人们提高健康,不懂很充足。仁义的人用财富帮助人们提高健康,不懂仁义的人是用伤损他人的身体来求得财富。仁义的人是用伤损他人的身体来求得财富。4、积土成山

35、,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荀子劝学劝学)【注释注释】跬(跬(ku):半步,古时称人行走):半步,古时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举足一次为跬为跬,举足两次为步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叫故半步叫“跬跬”。【译文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法汇成江河大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