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普通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1396028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4.7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学教程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心理学教程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心理学教程普通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程普通心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程普通心理学课件(1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n绪论绪论n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记忆记忆n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n意识与注意意识与注意n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n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人格人格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n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概述n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 (活动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n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普遍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普遍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心理活动 认识过程认

2、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过程 倾向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理想、信念、价值观)人人 格格 (个性个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基础心理学的内容n认知认知n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n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气质和性格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人的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的本质n心理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n从低等动物

3、到高等动物,直到人类,其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直到人类,其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觉阶段、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意识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意识阶段。n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n客观现实是客观现实是 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的源泉和内容n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n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机能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n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建立n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发展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心理学为心理学 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4、n冯特对创立科学心理学的杰冯特对创立科学心理学的杰出贡献出贡献n学派的纷争学派的纷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冯特W.Wundt(1832-19201832-1920)18741874年出版年出版生理心理学纲要生理心理学纲要,使心理学从,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18791879年年在莱比锡大学建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的诞生。心理学学派的纷争心理学学派的纷争n构造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冯特、铁钦纳n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华生、斯金

5、纳n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默、柯勒、考夫魏特海默、柯勒、考夫卡卡n机能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詹姆斯詹姆斯n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n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罗杰斯、马斯洛n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n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nWilliam James(1842-1910)William James(1842-1910)n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1890),(1890),主张心主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积极提倡心理学生理学是自然科学,积极提倡心理学生物学化。著有物学化。著有心理学原理心理学

6、原理(1890),(1890),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教科书(1892)(1892)。认为思维活动连续变化认为思维活动连续变化,有如流水。有如流水。因此因此,反对结构主义的方法反对结构主义的方法;主张研究主张研究意识的机能意识的机能;创立创立“意识流意识流”、“思想流思想流”等术语。等术语。n反对元素分析反对元素分析,强调整体组织。强调整体组织。n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有组织的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是有组织的;n整体不等于局部因素之和整体不等于局部因素之和。人的每人的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格式塔”,他们也反对他们也反对S-R的行为公式。的行为公式。n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直接

7、观察直接观察(在控制条件下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自然观察进行自然观察)。n知觉心理方面有贡献。知觉心理方面有贡献。Kurt Koffka(1886-1941)“场场”Wolfgang Koller(1887-1967)“顿悟顿悟”格式塔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心理学派(完形心理学派完形心理学派)Max.Wertheimer(1880-194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集中关注环境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反对研究反对研究“意意识识”,要研究要研究“行为行为”。B.F.SKINNER(1904-1990)创建创建“操作条

8、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JOHN B.WATSON(1878-1958)主张主张“教育决定一切教育决定一切”;以以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 +R S(+R S(积极积极)+RS()+RS(消极消极)(正强化正强化)()(负强化负强化)-RS(-RS(积极积极)-R S()-R S(消极消极)(消消 退退)()(惩惩 罚罚)社会学习理论n观察学习的概念n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n榜样的类型n活的榜样;符号性榜样;诫例性的榜样。n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

9、n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n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n注意过程n保持过程n再造过程n动机过程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nSIGMUND FREUD(1856-1939)n心理结构理论心理结构理论n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理论n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n心理发展论心理发展论n适应论适应论n变相渲泄n自我防御:压抑、投射、置换、反向、文饰、否认、补偿、升华等。时时 期期 年年 龄龄 主主 要要 特特 征征 n口口 腔腔 出生到出生到 满足于吸吮、吃、咬及将物满足于吸吮、吃、咬及将物 (oral)12-18(oral)12-18月月 放在口中放在口中n肛肛 门门 12-1812-18月月

10、 满足于蹩往并排出粪便满足于蹩往并排出粪便,相当于社会相当于社会 (anal)(anal)到到3 3岁岁 上训练孩子控制排便之际上训练孩子控制排便之际n男性生殖男性生殖 3 3岁到岁到 对生殖器感兴趣对生殖器感兴趣,发生于发生于OedipalOedipal冲突冲突器器(phallic)5-6(phallic)5-6岁岁 之际之际,从依恋异性亲代到认同同性亲代从依恋异性亲代到认同同性亲代n潜伏期潜伏期 5-65-6岁到岁到 (latency)(latency)青春期青春期 对性无关紧要对性无关紧要n生生 殖殖 青春期青春期 重新唤起性兴趣重新唤起性兴趣,并逐步确立并逐步确立 (genital)(

11、genital)到成年到成年 成熟的性关系成熟的性关系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新弗洛伊德主义者Carl Jung(1875-1961)Alfred Adler(1870-1937)Erik Erikson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nAbraham Maslow(1908-1970)n心理学要研究正常人心理学要研究正常人n人是良好先天潜能人是良好先天潜能,有选有选择能力择能力,有能动性的动物。有能动性的动物。n人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人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不断得到发展。的潜能不断得到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论 积极的人类动机积极的人类动机 自我自我 实现实现 尊重尊重 爱与所属爱与所

12、属 安全安全 生理生理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与方法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与方法n研究心理学的原则研究心理学的原则n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n辩证发展原则辩证发展原则n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n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n观察法观察法n调查法调查法n个案法个案法n实验法实验法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n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及其功能n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n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n大脑皮质的结构功能大脑皮质的结构功能n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1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结 构 主 要 功 能 树树 突突 接接 受受 信信 息息 胞胞 体体 整合信息整合信息;产生神经冲动产生神经冲动(动作动作 电位电位)轴轴 突突 传传 导导 信信 息息(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末末 梢梢 形形 成成 突突 触触,传传 递递 信信 息息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脑神经脑神经:12:12对。一嗅二视三动眼对。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四滑五叉六外展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二副舌十迷一二副舌下。下。脊神经脊神经:31:31对。颈对。颈8 8对、胸对、胸1212对、腰对、腰5 5对、对、骶骶5 5

14、对、尾对、尾1 1对。对。功能功能:感觉、运动、营养。感觉、运动、营养。植物神经植物神经 交感交感: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能量。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能量。副交感副交感:使有机体安静、能量储备,维使有机体安静、能量储备,维持有机体机能平衡。持有机体机能平衡。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脊髓:节段节段性结构性结构;传导通路传导通路;低级反射中枢。低级反射中枢。脑干脑干:(:(延髓、脑桥、中脑、脑干网状结构延髓、脑桥、中脑、脑干网状结构)传导通路传导通路;生命中枢生命中枢;睡眠睡眠-觉醒觉醒;瞳孔、眼动。瞳孔、眼动。间脑间脑:(:(丘脑、下丘脑丘脑、下丘脑)感觉、运动转换站感觉、运动转换站(丘脑丘

15、脑)植物神经高级中枢、内分泌及内脏活动调节植物神经高级中枢、内分泌及内脏活动调节小脑小脑:平衡平衡(古古););肌紧张肌紧张(旧旧););协调随意运动协调随意运动(新新)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内脏脑内脏脑):):维持个体及种族生存的脑结维持个体及种族生存的脑结构构。大脑皮质大脑皮质n灰质灰质(细胞细胞),),白质白质(神经纤维神经纤维)。n沟沟(中央沟、顶枕沟中央沟、顶枕沟),),裂裂(外侧裂外侧裂)。n叶叶(枕、顶、额、颞枕、顶、额、颞)。n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中央沟后回中央沟后回(顶顶)n视区视区:枕极枕极(枕枕)n听区听区:颞上回颞上回(颞颞)n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中央沟前回中央沟前回(

16、额额)n联合区联合区:前前(运动前区、前额区运动前区、前额区););后后(颞、顶、枕颞、顶、枕)。n大脑不对称性大脑不对称性:胼胝体胼胝体;裂脑人。裂脑人。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与心理n垂体腺垂体腺n肾上腺肾上腺n甲状腺甲状腺n性腺性腺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n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n兴奋与抑制兴奋与抑制n反射、反射狐和反馈反射、反射狐和反馈n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n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

17、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n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n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的抑制n扩散和集中扩散和集中n相互诱导相互诱导n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无无(非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UCR)(UCR)条件反射条件反射(CR)CR)与生俱来与生俱来 生后获得生后获得 固定的反射弧固定的反射弧 暂时联系暂时联系 刺激有限定刺激有限定 刺激是无限的刺激是无限的 连锁反射是连锁反射是 通过学习可形成多级通过学习可形成多级 先天性的先天性的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由无关动因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由无关动因在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中成为非条件

18、在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中成为非条件刺激的刺激的“信号信号”(即条件刺激即条件刺激)。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具体事物作为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由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抽象、概括的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抽象、概括的“词词”(第一信号的信号第一信号的信号)作为条件刺激作为条件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反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n感觉的定义感觉的定义n对当前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对当前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加工加工)n分类分类n外部感觉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肤。视、听、嗅、味、肤。n内部感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

19、觉和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内脏觉:饥、渴、内脏觉:饥、渴、饱、胀、窒息、便意、疼痛饱、胀、窒息、便意、疼痛)n感受性及感觉阈值感受性及感觉阈值n绝对阈绝对阈n差别阈值差别阈值 nI/I=K WeberI/I=K Weber分数分数 (K(K为常数为常数)S=K Log R Feshner S=K Log R Feshner定律定律 心理量心理量(S)(S)与物理量与物理量(R)(R)的对数成正比的对数成正比 感觉剥夺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实验实验n1950年代年代,心理学家发现心理学家发现,人与动物经常有一种寻求人与动物经常有一种寻求剌激的动机。剌激的动机。

20、McGill大学的大学的Bexton(1954)对大学生进对大学生进行感觉剥夺实验行感觉剥夺实验,每天给予每天给予25美元美元(相当现今二、三相当现今二、三百美元百美元)。实验表明实验表明,很少有人能坚持很少有人能坚持72小时以上。小时以上。以后的研究表明以后的研究表明:剥夺被试剥夺被试 的感觉的感觉,可引出病理心理现可引出病理心理现 象如视、听错、幻觉;对象如视、听错、幻觉;对 外界刺激过于敏感外界刺激过于敏感,情绪情绪 不稳定,紧张焦虑;注意不稳定,紧张焦虑;注意 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涣散;思维迟钝;暗示性 增高;神经症征象等增高;神经症征象等。限止环境刺激疗法限止环境刺激疗法 (res

21、tricted enviromental stimulation therapy,REST)n 感觉剥夺实验表明感觉剥夺实验表明,人体需要刺人体需要刺激来维持唤醒水平和正常的心理活激来维持唤醒水平和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心理应激研究表明,现代社动。但心理应激研究表明,现代社会过多、过强剌激导致的心理紧张会过多、过强剌激导致的心理紧张可以有多种应对措施。可以有多种应对措施。REST就是借就是借功感觉剥夺实验而设计的一种手段。功感觉剥夺实验而设计的一种手段。在取得效果的基础上,又发展为漂在取得效果的基础上,又发展为漂浮疗法浮疗法(floating therapy)。漂浮疗法漂浮疗法 被试在漂浮器中,有

22、效限被试在漂浮器中,有效限制外界环境刺激,使人的肌制外界环境刺激,使人的肌肉松弛、精神放松,有利于肉松弛、精神放松,有利于消除紧张、焦虑、头昏、失消除紧张、焦虑、头昏、失眠等症状且有一定维持效应。眠等症状且有一定维持效应。若在漂浮器中放入具有增若在漂浮器中放入具有增 John C.Lilly MDJohn C.Lilly MD 加浮力,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等加浮力,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等作用的药物,对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作用的药物,对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心身障碍有良好疗效。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心身障碍有良好疗效。漂浮疗法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功

23、能,从而漂浮疗法可以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功能,从而增强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受试者的学习效率增强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受试者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大为提高。漂浮疗法感觉现象感觉现象n感觉适应感觉适应 :持续刺激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持续刺激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n各种刺激都能引起适应。除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各种刺激都能引起适应。除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外外,一般均为感受性降低。一般均为感受性降低。n感觉后象:刺激停止后感觉后象:刺激停止后,短暂保留的感觉印象短暂保留的感觉印象n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引起感受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性的变化n同时对比、相继对比同时对比、相继对

24、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明度对比、色彩对比n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两种感觉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两种感觉视觉视觉1.1.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可见光谱可见光谱(波长波长380nm-780nm380nm-780nm的电磁波的电磁波)2.2.视觉器官视觉器官-眼眼 (1)(1)眼的折光系统眼的折光系统-入射光的聚焦入射光的聚焦 (2)(2)眼的感光系统眼的感光系统-视网膜成像视网膜成像 视杆与视锥视杆与视锥 (3)(3)颜色视觉颜色视觉 三原色说三原色说:红、绿、蓝红、绿、蓝(视锥视锥)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听觉1.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听阈听阈(频率频率20-2000

25、0Hz;20-20000Hz;强度强度0.0002-0.0002-10001000dyndyn/)最敏感频率最敏感频率1000-30001000-3000HzHz2.2.听觉器官听觉器官(1)(1)外耳外耳:耳壳集音耳壳集音;外耳道是共鸣腔外耳道是共鸣腔,最佳共振频率最佳共振频率3500Hz3500Hz左右左右,这种频率经共鸣可增强这种频率经共鸣可增强1010倍倍(2)(2)中耳中耳:鼓膜鼓膜-听骨链听骨链(镫镫-锤锤-砧砧)鼓膜与卵园窗膜面积鼓膜与卵园窗膜面积比比(17.2:1)(17.2:1)及听骨链的杠杆长短臂比及听骨链的杠杆长短臂比(1.3:1),(1.3:1),传递中传递中增压增压2

26、2.422.4倍倍;咽鼓管平衡中耳压力咽鼓管平衡中耳压力(3)(3)内耳内耳:耳蜗柯蒂氏器耳蜗柯蒂氏器(毛细胞引起神经冲动传入毛细胞引起神经冲动传入)(4)(4)特性特性:音调音调(频率频率)、响度、响度(振幅振幅)、音色、音色(波形波形)其他感觉1.1.嗅嗅:嗅细胞嗅细胞2.2.味味:味蕾味蕾.甜甜(舌尖舌尖)、咸、咸(前缘前缘)、酸、酸(后缘后缘)、苦苦(舌根舌根)3.3.皮肤皮肤:痛、温痛、温(冷热冷热)、触、压、振动、触、压、振动4.4.平衡平衡:内耳前庭器内耳前庭器(半规管半规管-壶腹嵴壶腹嵴;球囊、球囊、椭园囊椭园囊-耳石耳石)5.5.运动觉运动觉:肌梭、腱器官肌梭、腱器官6.6.

27、内脏感觉内脏感觉知觉概述知觉概述定义: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全部属性的反映人脑对客观事物全部属性的反映(加工加工)基本特性基本特性(1)整体性整体性(接近、相似、闭合、连续接近、相似、闭合、连续)(2)选择性选择性(两可图形两可图形,图象与背景图象与背景)(3)恒常性恒常性(大小、颜色、形状、明暗度大小、颜色、形状、明暗度)(4)理解性理解性(既往经验既往经验)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n人们在一定时间里人们在一定时间里,总是根据经验来解释总是根据经验来解释事物就是知觉的选择事物就是知觉的选择性。表现为图象与背性。表现为图象与背景的关系。景的关系。n知觉过程即从背景知觉过程即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

28、程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与依赖。与依赖。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n知觉时知觉时,人们根据经验将感觉传入的事人们根据经验将感觉传入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组合成整体。物的个别属性组合成整体。n组合原则组合原则(源于源于4 principles of Gestalt)n1.接近性接近性(proximity);n2.相似性相似性(similarity);n3.闭合闭合(closure);n4.连续性连续性(continuity);n后人补充后人补充n5.指向指向(orientation);n6.简化性简化性(simplicity)。Wife and mother-in-law

29、 这是这是19151915年在年在顽童顽童(puck)(puck)杂志杂志刋刋登的一幅油登的一幅油画。直到画。直到19301930年才被心理年才被心理学家学家Edwin G.Edwin G.Boring(1886-1968)Boring(1886-1968)引进到引进到心理教科书中作为知觉定心理教科书中作为知觉定势的实例。势的实例。LeeperLeeper(1935)(1935)用此图作研究用此图作研究,发现发现65%65%的的人视为少妇人视为少妇,35%,35%的人视为的人视为老妪老妪;若先看少妇或老妪的若先看少妇或老妪的像像,则则100%100%符合知觉定势。符合知觉定势。先入为主先入为主

30、(经验定势经验定势)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n人们知觉事物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人们知觉事物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并以符号并以符号(词词)标志出来标志出来,即即理解性。理解性。n理解有助对理解有助对象从背景中分象从背景中分出出;理解有助于理解有助于直觉的整体性直觉的整体性;理解产生知觉理解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期待和预测。知觉种类知觉种类.1.1.空间空间(深度深度)知觉知觉:大小、形状、大小、形状、距离、方位距离、方位2.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参照物参照物3.3.运动运动(物体空间位移物体空间位移)知觉知觉4.4.错觉错觉:不符合刺激物本身特征不符合刺激物本身特征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的失

31、真或扭曲的知觉经验错觉错觉(illusion)不符合刺激物本身特征的失真不符合刺激物本身特征的失真或扭曲的知觉体验。或扭曲的知觉体验。n 列子列子.汤问篇汤问篇中有中有小儿辩日小儿辩日的故事的故事:“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盂”。n 西方则有西方则有“moon illusion”的问题,的问题,也是问为何月亮初升时看来很大也是问为何月亮初升时看来很大,而半而半夜悬于头顶时则变小?心理学教科书上夜悬于头顶时则变小?心理学教科书上是用视距假说是用视距假说(apparent distance hypothesis)来解释来解释,即认为在地平线上有大量深度即认为在地平线上

32、有大量深度线索存在。线索存在。视错觉视错觉(一一)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n记忆记忆n记忆的定义记忆的定义n记忆的种类记忆的种类n形象、情景、情绪、语义、动作。形象、情景、情绪、语义、动作。n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n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及遗忘规律n表象表象n定义定义n特征和作用特征和作用n直观形象性与概括性直观形象性与概括性 记忆过程记忆过程 识记识记: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主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保持保持: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固的过程。回忆回忆: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再认:对当经验过的事物重现时对当经验过的事物重现时,予以确认的过程

33、予以确认的过程。遗遗 忘忘n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或发生错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再认。误的回忆、再认。n原因原因:干扰、消退、压抑干扰、消退、压抑(动机性动机性)、提取线索性遗忘。提取线索性遗忘。n 德德 艾宾浩斯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Hermann Ebbinghaus,通通过实验得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过实验得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forgetting curve)forgetting curve),又称保持曲线。,又称保持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系统系统n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外界刺激物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外界刺激物以极短的时间一次

34、呈现后,保持时间在呈现后,保持时间在0.250.251 1秒以内的记秒以内的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感觉登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后象、后象、容量大容量大)。n短时记忆短时记忆:1分以内分以内(容量小、复述后可容量小、复述后可转入长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n长时记忆长时记忆:1分以上分以上(容量无限、有语义容量无限、有语义及形象编码、贮存在意识水平以外及形象编码、贮存在意识水平以外)。艾宾浩斯遗忘实验艾宾浩斯遗忘实验 对学习的指导对学习的指导n学习要及时复习。学习要及时复习。n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记忆(诗诗散文散文无意义音无意义音节节),保持得也越长久。,保持

35、得也越长久。n反馈有助记忆。反馈有助记忆。n分散学习(时间,材料)。分散学习(时间,材料)。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言语及想象思维思维n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n间接间接、概括概括的反映。的反映。n过程过程:分析分析-综合综合;抽象抽象-概括概括;比较比较-分类分类n种类种类:n按思维形态按思维形态(动作、形象、抽象动作、形象、抽象)n按答案方向按答案方向(辐合、发散辐合、发散)n按创造性按创造性(再造、创造再造、创造)概念掌握概念掌握n内涵内涵-属性属性;外延外延-个体。个体。n内涵深内涵深(属性多属性多),),外延窄外延窄(个体少个体少););n

36、内涵浅内涵浅(属性少属性少),),外延广外延广(个体多个体多)。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n定势定势(set)(set):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对问题解: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对问题解决行为有两面性决行为有两面性(积极或消极积极或消极)。n迁移迁移(transfer):(transfer):一种问题解决影响另一种问题一种问题解决影响另一种问题解解;有正迁移有正迁移(加强加强)及负迁移及负迁移(减弱减弱)之分。之分。n功能固着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functional fixedness):将事物的功能将事物的功能固定化。固定化。n动机动机(motiv

37、ation):(motivation):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动机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动机过强可致焦虑而不利问题解决。过强可致焦虑而不利问题解决。n个性个性(personality):(personality):智商、灵活性、创造性等。智商、灵活性、创造性等。Luchins量水实验量水实验第第1-5题解为题解为B-A-2C,67题仍按定势而不题仍按定势而不用用A-C或或A+C 实验实验:提供一盒火柴、一版图钉、一根蜡烛提供一盒火柴、一版图钉、一根蜡烛;请请用这用这3样东西将点亮的蜡烛固定在墙上。样东西将点亮的蜡烛固定在墙上。语言与言语n语言与言语(符号、词)n言语活动的形式n外部言语、内部言语n

38、中枢及障碍n言语运动中枢-表达性失语症n言语听觉中枢-接受性失语症n书写性言语中枢-失写症n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想想 象象n定义定义n对已有表象加工对已有表象加工,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n种类种类n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无预定目的,如梦。如梦。n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有目的、有意识的想象有目的、有意识的想象(分再造分再造与创新与创新););包括包括:n再造想象再造想象(从言语文字构思形象从言语文字构思形象););n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经创新思维创造新形象经创新思维创造新形象););n幻想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第六节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意识与注意n意

39、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nFreudFreud的意识层次的意识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潜(无无)意识意识n几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几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与梦、催眠与冥想睡眠与梦、催眠与冥想第六节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意识与注意n注意的定义注意的定义n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n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n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不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n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40、维持的注意,又叫随意注意。n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特征n注意广度注意广度n注意稳定性注意稳定性n注意转移注意转移n注意分配注意分配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 n需要需要n定义定义n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环境条件的欲求。n种类种类n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n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n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n生理需要生理需要(维持个体与种属生存维持个体与种属生存)n安全需要安全需要n 爱与归属需要爱与归属需要n尊重需要尊重需要n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第七节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需要与

41、动机n动机动机n定义定义n是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是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n种类种类n按起源按起源: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n按诱因按诱因: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n按机能按机能: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情绪、情感概述情绪、情感概述n情绪、情感的定义情绪、情感的定义n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

42、要之间关系的反映。n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n情绪代表感情的反映过程情绪代表感情的反映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n情感通过情绪表现,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情感通过情绪表现,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性。n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反映的过程和规律,较多用情绪这一概念。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反映的过程和规律,较多用情绪这一概念。n情绪、情感的功能情绪、情感的功能n适应功能适应功能n动机功能动机功能n组织功能组织功能n信号功能信号功能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情感的种类n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

43、本情绪和复合情绪n基本情绪: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快乐、愤怒、悲哀、恐惧。n复合情绪: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n情绪状态情绪状态n心境、激情、应激心境、激情、应激n高级情感高级情感n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n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在动力、激动度、在动力、激动度、强度、紧张度等方面反映出来。强度、紧张度等方面反映出来。n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情绪的钟摆效应情绪的钟摆效应情绪的钟摆效应情绪的

44、钟摆效应负面情绪的危害负面情绪的危害n有损身心健康;n影响生活和工作热情;n降低思维活动水平;n减弱自我控制能力,引起不良的行为后果。如何管理自己的情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绪 n体察自己的情緒。n接纳自己的情绪n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n以合适的方式抒解情绪。负面情绪的宣泄方法负面情绪的宣泄方法n倾诉n痛哭n冥想n放松训练n写作n运动n听唱音乐不良情绪的心理防卫方式不良情绪的心理防卫方式 n消极的心理防卫方式 n攻击行为、固执行为、倒退、逆反、厌世情绪。n妥协的心理防卫方式n自我安慰、自我整饰、责任推诿。n积极的心理防卫方式n升华、改变策略再作尝试、补偿。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

45、n情绪理论情绪理论nJames-Lange的情绪外周理论的情绪外周理论 刺激情境躯体反应对躯体反应的知觉情绪体验 (恶犬)(心跳、逃跑)(因心跳而恐惧)(恐惧反应)nCannon-Bard的情绪丘脑理论的情绪丘脑理论 躯体反应 刺激情境丘脑(心跳、逃跑)情绪表达(恐惧反应)(恶犬)大脑察觉nSchachter的情绪认知理论的情绪认知理论 躯体反应对躯体反应的认知 刺激情境 (心跳、逃跑)(心跳是害怕)情绪表达 (恶犬)认知(恐惧反应)nTomkins-izard的情绪动机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分化理论 无法解释的反应 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意志意志 n意志的定义意志的定

46、义n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程。n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n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包括目标确定、动机冲突、行动方包括目标确定、动机冲突、行动方式等环节的准备式等环节的准备)n双趋冲突双趋冲突n双避冲突双避冲突n趋避冲突趋避冲突n双重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n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第八节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情感和意志n意志意志n意志品质意志品质n自觉性自觉性:不屈服于外界压力不屈服于外界压力,自主按目标独立自主按目标独立决定。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与武

47、断。决定。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与武断。n果断性果断性:及时判断决定。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及时判断决定。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盲动。寡断或盲动。n自制性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与行为。相反的是任自觉控制情绪与行为。相反的是任性或胆怯。性或胆怯。n坚韧性坚韧性:对正确的坚持不懈。相反的是动摇对正确的坚持不懈。相反的是动摇或固执或固执(错了还要干。错了还要干。)第九节 人格n人格概述人格概述n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定义n是是 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的时间和地点,它都

48、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特的心理品质。n人格特性人格特性n独特性独特性:个体差异个体差异n整体性整体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特征的总和n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稳定而可变稳定而可变n功能性功能性:个体心理活动个体心理活动(行为行为)的中介的中介n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遗传素质的基础遗传素质的基础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与社会、文化的影响。第九节 人格n人格结构人格结构n人格的倾向性人格的倾向性(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动力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动力)n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49、、信念、价值观、世界观观n人格的心理特征人格的心理特征(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多种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n能力、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n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意识)n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第九节 人格n能力能力n能力的定义能力的定义n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的一种心理特征。n智力的定义: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的定义: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0、的能力。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知识、技能的关系n能力的分类能力的分类n能力、才能和天才能力、才能和天才n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n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n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九节 人格n能力结构理论能力结构理论n斯皮尔曼的斯皮尔曼的二因素二因素GS1一S2S3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n塞斯顿认为,任何不智力活动都是由许多彼此互塞斯顿认为,任何不智力活动都是由许多彼此互不相关的原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智力可不相关的原

51、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智力可能由七种基本能由七种基本 心理能力: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心理能力: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记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组成。记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组成。这些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这些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它们之间并非彼此它们之间并非彼此独立。独立。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n吉尔福特(吉尔福特(Guilford)于)于20世纪世纪60年代提出智力年代提出智力结构理论。结构理论。这一理论把一般智力活动所共有的这一理论把一般智力活动所共有的操作方式、操作内容、操作产品作为智力的三操作方式、操作

52、内容、操作产品作为智力的三个维量个维量,三个维量可以组合成,三个维量可以组合成120(5 x 4 x 6)种能种能力因素因素,力因素因素,1971年增加为年增加为150(将图形分为视将图形分为视觉与听觉觉与听觉),1988年又增为年又增为180种种(将记忆分为长将记忆分为长时及短时记忆时及短时记忆)。n 评价 视觉 听觉 符号 语义 行为内容内容n方式方式 聚合式思维n 发散式思维n 记忆n 认知n单位n类别n关系n系统n转换n蕴含n产品产品n1988年将记忆分为长时、短时年将记忆分为长时、短时Guillford(1977)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n水平差异水平差异 (IQ(

53、IQ高低不同高低不同)不同智商水平上的人数分配不同智商水平上的人数分配%(%(n=2904)Hilgardn=2904)Hilgard,1979,1979n IQ 139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139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70%1 11 18 46 15 6 3%1 11 18 46 15 6 3 类型差异类型差异 (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知觉:综合型、分析型、分析综合型知觉:综合型、分析型、分析综合型 记忆: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运动记忆记忆:形象记忆、抽象

54、记忆、运动记忆 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性别:青春期女孩左半球性别:青春期女孩左半球(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发育快发育快;男孩右半球男孩右半球(空间空间想象能力想象能力)发育快。发育快。早晚差异早晚差异 早熟型早熟型;大器晚成大器晚成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影响能力发展的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遗传因素因素n Erlenmeyer-Kimling Erlenmeyer-Kimling 及及JarvikJarvik(1963)(1963)总结了半个世总结了半个世纪纪,8,8个国家对血缘关系与智商的相关研究如下个国家对血缘关系与智商的相关研究如下:n无血缘关系又生活在不同环

55、境无血缘关系又生活在不同环境(0.00);(0.00);n无血缘、同环境无血缘、同环境(0.20);(0.20);n领养父母子女领养父母子女(0.30);(0.30);n兄弟姊妹在不同环境长大兄弟姊妹在不同环境长大(0.35);(0.35);n亲生父母子女同生活亲生父母子女同生活(0.50);(0.50);n在同环境生活的兄弟姊妹在同环境生活的兄弟姊妹(0.50);(0.50);n同环境长大的龙凤胎同环境长大的龙凤胎(0.50);(0.50);n同性异卵双生同环境同性异卵双生同环境(0.60);(0.60);n同卵双生不同环境同卵双生不同环境(0.75);(0.75);n同卵双生同环境同卵双生

56、同环境(0.88)(0.88)。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其他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n非遗传生物因素:孕产期营养、药物等。非遗传生物因素:孕产期营养、药物等。n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区、社会。n个体实践:勤能补拙个体实践:勤能补拙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气质n定义: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定义: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n气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的心理特征:n感受性感受性(强、弱强、弱););n耐受性耐受性(高、低高、低););n反应敏捷性反应敏捷性;n可塑性可塑性;n情绪的兴奋性情绪

57、的兴奋性;n指向性指向性(心理活动表现于外或内心理活动表现于外或内,兴奋强外向兴奋强外向,抑制抑制强内向强内向)。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气质类型学说气质类型学说nHippocratesHippocrates认为气质与人体的血液、黏液、黄胆认为气质与人体的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相应汁、黑胆汁相应;nKretschmerKretschmer分矮胖分矮胖(躁狂躁狂-抑郁循环型抑郁循环型)、瘦弱、瘦弱(分裂分裂型型)、强壮、强壮(运动型运动型););nSheltonShelton分内胚叶型分内胚叶型(柔软、浑圆、大腹柔软、浑圆、大腹)、中胚叶、中胚叶型型(骨骼粗大、肌肉发达骨骼粗大、肌肉发达)、

58、外胚叶型、外胚叶型(身材瘦长、身材瘦长、头脑发达头脑发达););n古川竹二提倡血型说古川竹二提倡血型说;nBermanBerman分甲状腺型、垂体型、肾上腺型、性腺型。分甲状腺型、垂体型、肾上腺型、性腺型。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n神经过程:兴奋、抑制神经过程:兴奋、抑制n神经过程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灵活性神经过程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灵活性n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n兴奋型:强、不均衡、不可遏制兴奋型:强、不均衡、不可遏制(胆汁质胆汁质)n活泼型:强、均衡、灵活活泼型:强、均衡、灵活(多血质多血质)n安静型:强、均衡、不

59、灵活安静型:强、均衡、不灵活(黏液质黏液质)n弱弱(抑郁抑郁)型:弱型:弱(抑郁质抑郁质)n多数人的气质类型是介于几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多数人的气质类型是介于几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或混合型型或混合型气质类型的表现气质类型的表现n 1.1.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反应迅速、情绪外露、但不持久躁、反应迅速、情绪外露、但不持久;行为表现行为表现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工作有明显周期性。工作有明显周期性。n 2.2.多血质:活泼好动、易适应环境、注意易多血质:活泼好动、易适应环境、注意易转移、接受新事物快但不深入、情绪易产生也转移、接受新事物快但不深入、情绪易产

60、生也易改变、情感外露。易改变、情感外露。n 3.3.黏液质:安静平稳、反应缓慢、善于克制黏液质:安静平稳、反应缓慢、善于克制自已、注意稳定但难转移、喜怒不形于色。自已、注意稳定但难转移、喜怒不形于色。n 4.4.抑郁质:行为孤僻、沉默寡言、反应迟缓、抑郁质:行为孤僻、沉默寡言、反应迟缓、体验深刻、情感不外露、善于体察事物的细微体验深刻、情感不外露、善于体察事物的细微末节。末节。如何看待气质类型如何看待气质类型n气质相对稳定气质相对稳定,但也可改变但也可改变(神经类型是先天神经类型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与后天的合金)n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各有优缺点各有优缺点,本本身无好

61、坏之分身无好坏之分n气质与个人成就并无必然联系气质与个人成就并无必然联系,各种气质类各种气质类型都有名人型都有名人;但气质类型特点与不同职业、但气质类型特点与不同职业、工种的需求有关工种的需求有关,在择业中可考虑在择业中可考虑,但气质可但气质可以改变。以改变。n 气质影响性格形成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也影响对环境的适应也影响对环境的适应n 气质类型对健康的影响是间接的气质类型对健康的影响是间接的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性格性格n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定义n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态度和习惯化的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n态度和行为方式都是习得的

62、与主要是态度和行为方式都是习得的与主要是先天决定的气质有所不同先天决定的气质有所不同,更多受社会更多受社会影响影响;这是前苏联心理学界特别强调的这是前苏联心理学界特别强调的;现代西方心理学基本不分。现代西方心理学基本不分。第九节第九节 人格人格n性格结构性格结构n态度特征:态度特征:对社会关系对社会关系(对人、对己、对人、对己、对社会对社会)的处理的处理n意志特征:意志特征:对自身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对自身态度与行为方式的调控调控n情绪特征:情绪特征:情绪对态度与行为的影响情绪对态度与行为的影响n理智特征:理智特征:认知中的独立和依赖认知中的独立和依赖,对习对习得信息的运用得信息的运用第九节第九节

63、 人格人格n人格理论人格理论nFruedFrued的人格结构理论的人格结构理论nJungJung的内的内-外向人格理论外向人格理论nAllportAllport的人格特质理论的人格特质理论nCattellCattell的人格特质理论的人格特质理论nEysenckEysenck人格结构维度理论人格结构维度理论n人格五因素模型人格五因素模型FruedFrued的人格结构理论的人格结构理论n本我本我(id):(id):潜意识、本能、性潜意识、本能、性(享受愉悦享受愉悦)、奉行享乐原则、拥有奉行享乐原则、拥有libido(libido(一种先天的一种先天的心理能量心理能量)生物人生物人n超我超我(su

64、perego):(superego):社会规范、文化传统、社会规范、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内化道德标准内化,遵循遵循“至上原则至上原则”现实人现实人n自我自我(ego):(ego):遵循现实原则遵循现实原则(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满满足或压制本我的需求足或压制本我的需求;遵照或抵制超我遵照或抵制超我的要求的要求道德人道德人n三者协调人格健康,失调心身障碍三者协调人格健康,失调心身障碍JungJung的内的内-外向人格理论外向人格理论nJungJung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扩展了潜对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扩展了潜(无无)意意识的内涵识的内涵,提出包括整个民族共同具有的基本心理事提出包括整个民族

65、共同具有的基本心理事实的实的“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概的概念念。n在人格理论方面在人格理论方面,他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关注于内或外他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关注于内或外,而将人格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每个人都有内、外两而将人格分为内向型与外向型。每个人都有内、外两种倾向种倾向,但程度不同但程度不同;在内向、外向两个极端类型之间在内向、外向两个极端类型之间有许多中间类型。他的内有许多中间类型。他的内-外向理论被许多现代理论外向理论被许多现代理论所接纳。所接纳。AllportAllport人格特质理

66、论人格特质理论n 特质特质(trait)(trait)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是持久的品质或特征,它使个它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具有一致性;nAllportAllport用形容词法研究确定三种人格特质;用形容词法研究确定三种人格特质;n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特质;CattellCattell的人格特质理论的人格特质理论nCattellCattell用用AllportAllport的方法的方法,经研究经研究提出提出1616种称为根源特质种称为根源特质(起决定起决定作用的特质作用的特质)的人格因素的人格因素,他认为他认为这这1616种因素是体现人的外在行种因素是体现人的外在行为的表面特质为的表面特质(通过外部行为表通过外部行为表现的可见特质现的可见特质)的内在根源。他的内在根源。他并据编制了并据编制了16PF16PF调查表。调查表。卡特尔卡特尔1616个性因素测验个性因素测验个性曲线图Eysenck人格维度理论人格维度理论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