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传动设计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51282085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2.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挠性传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挠性传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挠性传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挠性传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挠性传动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复习思考题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缺点?工作原理: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优点: 、有缓冲和吸振作用; 、运行平稳,噪声小;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可通过增减带长以适应不同的中心距要求; 、普通带传动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对其他机件有保护作用;缺点 、传动带的寿命较短; 、传递相同圆周力时,外廓尺寸和作用在轴上的载荷比啮合传动大; 、带与带轮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2当与其他传动一起使用时,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低速:速度过大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使带与带轮的摩擦力减小,传递的圆周力也减小,出现 打3与平带传

2、动相比,V带传动有何优缺点?4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V带比平带的传动能力大?5普通V带有哪几种型号?窄V带有哪几种型号?6普通V带楔角为40,为什么将带轮的槽角制成34、36和38三种类型?在什么情况 下用较小的槽角?7带的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8什么是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引起带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对带传动性能有什么影响?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本质有何不同?9带传动在什么情况下才发生打滑?打滑一般发生在大轮上还是小轮上?为什么?刚开始打 滑时,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11带传动工作时,

3、带内应力如何变化?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由哪些应力组成?研究带 内应力变化的目的是什么?1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是根据什么准则确定的?13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带的速度vmin和vmax以及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d 1min?14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omax和最小值omin?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15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开口带传动,为什么应将其紧边设计在下边?16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 在什么地方?17带传动中,若其他参数不变,只是小带轮的转速有两种,且两种

4、转速相差3倍,问两种转 速下,单根带传递的功率是否也相差3倍?为什么?当传递功率不变时,为安全起见,应按哪一种 转速设计该带传动?为什么?18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有哪些优缺点?19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20为什么小链轮的齿数不能选择得过少,而大链轮的齿数又不能选择得过多?21在一般的情况下,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什么不等于常数?在什么情况下它才等于常数?22引起链传动速度不均匀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23链传动为什么会发生脱链现象?24低速链传动(uV 0.6 m/s)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25链速一定时,链轮齿数的大小与链节距的大小对链传动动

5、载荷的大小有什么影响?26为避免采用过渡链节链节数常取奇数还是偶数?相应的链轮齿数宜取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27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omax和最小值min?28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有哪些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齿形链?29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张紧方法有哪些?30链传动额定功率曲线的实验条件是什么?如实际使用条件与实验条件不符,应作哪些项目 的修正?31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链传动,为什么其紧边应设计在上边?32为什么自行车通常采用链传动而不采用其他型式的传动?33链条节距的选用原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小节距的多列链?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 大节距的单列链?34

6、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传动比?传动比过大有什么缺点?二、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1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带的紧边拉力D.带的松边拉力2带张紧的目的是。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带的寿命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A.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承载能力大C.传动效率高D.使用寿命长4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A.传动效率高B.带的寿命长C.带的价格便宜D.承载能力大5 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带的线速

7、度C.带的紧边拉力D.带的松边拉力6 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A. 传动比B.带的线速度C.带的型号D.带传递的功率7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A. 小带轮直径B.大带轮直径C,两带轮直径之和D.两带轮直径之差8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带传动效率降低C.带工作噪声增大D.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A. 带的寿命缩短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尸flim与初拉力F 0之间的关系为。imA. F fiim = 2F

8、 ef va /(1)B- F flim = 2F*y + D/(ey DC Fg = 2F0 (efv a-1)/(f+ 1)D. F fiim = 2F (ef va +1)/ ef va11设计V带传动时,为防止,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A.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C. 带的离心力过大12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D.带的长度过长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A. 带的线速度C. 带轮上的包角B. 带轮的直径D. 传动比13 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 A.的平方成正比B. 的平方成反比C. 成正比D. 成反比14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

9、在 。A.进人大带轮处B.紧边进入小带轮处C, 离开大带轮处D,离开小带轮处15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A.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B.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C.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 D.带传动的中心距大16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C.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17 一定型号的V带传动,当小带轮转速一定时,其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取决于181920而增大。21222324252627A.小带轮上的包角B.带的线速度C.传动比D.大带轮上的包角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A.传递功

10、率大B.传动比准确C.传动效率高D.带的制造成本低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A.带的横截面尺寸B.传递的功率C.带轮的线速度D.带轮的直径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 的增大A.带轮的宽度B.小带轮上的包角C. 大带轮上的包角D.带的线速度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A.工作平稳,无噪声B.寿命长C.制造费用低D.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A. 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B. 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 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与齿轮传动

11、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A. 传动效率高B. 工作平稳,无噪声C.承载能力大D.能传递的中心距大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A.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B.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C.增大链节距,减小链轮齿数D.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链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A. 小链轮的转速B.传递的功率C. 传动比D.传递的圆周力大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多的原因。A. 齿数越多,链条的磨损就越大B. 齿数越多,链传动的动载荷与冲击就越大C. 齿数越多,链传动的噪声就越大D. 齿数越多,链条磨损后,越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A. 链条

12、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B. 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C. 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D. 容易发生“脱链现象”28两轮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链传动,链条的紧边应布置在上面,松边应布置在下面,这样 可以使。A.链条平稳工作,降低运行噪声B.松边下垂量增大后不致与链轮卡死C.链条的磨损减小D.链传动达到自动张紧的目的29链条由于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的现象,多发生在情况下。A.低速重载B,高速重载C,高速轻载D.低速轻载30链条的节数宜采用。A.奇数B.偶数C. 5的倍数D. 10的倍数31链传动张紧的目的。A. 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B. 使链条与轮齿之间产生摩擦力,以

13、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C. 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D. 避免打滑三、填空题1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 ,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 于、和 四个因素。2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随预紧力的增大而,随包角的增大而,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随带速的增加而。3带内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由和 两种应力组成。4带的离心应力取决于、和 三个因素。5在正常情况下,弹性滑动只发生在带主、从动轮时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6在设计V带传动时,为了提高V带的寿命,宜选 的小带轮直径。7常见的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和 等几种。8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 避免的,打滑 避免的。9带传动工作时,带内应力 性质的变应力。1

14、0带传动工作时,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七,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七,带的线速度为u,则 它们的关系为七 u,七 u。11 V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 力工作的。V带的工作面 面。12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和 选取的。13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 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 弯曲。为避免过分影口 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 带轮。14 V带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存 。1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和。16 V带传动限制带速u 120的目的是。17为了使V带与带轮轮槽更好地接触,轮槽角 于带截面的楔角,随着带轮直径减 小,角度的差值越。18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

15、,V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因而承载能 力。19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若小带轮直径太大,贝9。20带传动中,带的离心拉力发生在带中。21在V带传动设计计算中,限制带的根数乙W10是为了使。22链传动中,即使主动轮的角速度等于常数,也只有 时,从动轮的角速度和传动比 才能得到恒定值。23对于高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的 排链;对于低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的链传动。24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承载能力,传动效率,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 力。25在滚子链的结构中,内链板与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采用 配合,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采用 配合26链轮的转速,

16、节距,齿数,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27若不计链传动中的动载荷,则链的紧边受到的拉力由、和三部分组成。28链传动算出的实际中心距,在安装时还需要缩短25 mm,这是为了。29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平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平面或 平面内。30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轴线在同一平面时,应将边布置在上面,边布置在下面。四、分析计算题1已知单根普通V带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 6 kW,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 100 mm,转速为n广 1 460 r/min,主动带轮上的包角a广150,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擦系数f = 0.51。试求带的紧边 拉力F,松边拉力F,预紧力F及最大有效圆周力F (不考虑离心力)。1

17、20e2设计一减速机用普通V带传动。动力机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P = 7 kW,转速 七=1 420 r/min,减速机工作平稳,转速n2 = 700 r/min,每天工作8h,希望中心距大约为600 mm。 (已知工作情况系数KA= 1.0,选用A型V带,取主动轮基准直径d= 100 mm,单根A型V带的 基本额定功率P= 1.30 kW,功率增量皓=0.17 kW,包角系数K= 0.98,长度系数K广1.01,带 的质量 q = 0.1 kg/m。)3已知V带传递的实际功率P = 7 kW,带速v = 10 m/s,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2倍。试求圆 周力F和紧边拉力的值。4 V带传

18、动所传递的功率P = 7.5 kW,带速v = 10 m/s,现测得张紧力F0 = 1125 N。试求紧 边拉力F和松边拉力F2。5 单根带传递最大功率P = 4.7 kW,小带轮的d= 200 mm,n = 1800 r/min,气=135, fv= 0.25。求紧边拉力和有效拉力F (带与轮间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摩擦力)。6由双速电机与V带传动组成传动装置。靠改变电机转速输出轴可以得到两种转速300 r/min 和600 r/min。若输出轴功率不变,带传动应按那种转速设计,为什么?7设计一套筒滚子链传动。已知功率P1= 7 kW,小链轮转速n1= 200 r/min,大链轮转速 n2 =

19、102r/min。载荷有中等冲击,三班制工作(已知小链轮齿数Z1 = 21,大链轮齿数圣=41, 工作情况系数KA = 1.3,小链轮齿数系数K = 1.114 ;链长系数Kl = 1.03)28 一双排滚子链传动,已知链节距p = 25.4mm,单排链传递的额定功率P0 = 16 kW,小链轮 齿数z1 = 19,大链轮齿数z2 = 65,中心距约为800 mm,小链轮转速气=400r/min,载荷平稳。 小链轮齿数系数K = 1.11,链长系数* = 1.02,双排链系数K = 1.7,工作情况系数Ka= 1.0。 计算:乙P(1)该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2)链条的长度。五、结构题(图

20、解题)1如题1图所示,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小带轮为主动轮。在图a、b、c、d、e、f、g和h所示 的八种张紧轮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 轮。)3式中,题2图中所示V带在轮槽中的3种位置,试指出哪一种位置正确?如题3图所示链传动的布置形式。小链轮为主动轮。在图a、b、c、d、e与f所示的布置方 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轮。)题3图例解1. B型V带传动中,已知:主动带轮基准直径q=180mm,从动带轮基准直径 q=180mm,两轮的中心距a =630mm,主动带轮转速n =1 450 r/min,能传递的最大功

21、 率P=10kW。试求:V带中各应力,并画出各应力c、b、b、b 及b的分布图。附:V带的弹性模量E=130200MPa; V带的质量q=0.8/m;卜带与带轮间的当量 摩擦系数fv=0.51; B型带的截面积A=138mm2; B型带的高度h=10.5mm。解题要点:V带传动在传递最大功率时,紧边拉力七和松边拉力F2的关系符合欧拉公式,即F1/F2= efa=e0.51 兀牝 5。F 4F = F - F = F = F e 12155 1带速有效圆周力u_ 叫七 _k x 180x 1450 _ 136760 x1000 60 x 1000 .1000P 1000 x 10F - 一e U

22、=73213.6755丁 4 七=4 x732=915V带中各应力:紧边拉应力F1A 138915 =6.63MPa离心力F = qu 2 = 0.18 x 13.672 = 33.6N离心拉应力b =-c =%.6 = 0.24 MPac A 138弯曲应力 b = Eh = 170 x105 = 9.92MPab1180最大应力b 2*+气=(6.63 + 9.92) = 16.55 MPa各应力分布如图所示。2. 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其最小中心距和最大传动比?解题要点:(1)中心距愈小,带长愈短。在一定速度下,单内位时间带的应力变化次数愈多, 会加速带的疲劳破坏;如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中

23、心距越小,小带轮包角也越小,传 动能力下降,所以要限制最小中心距。(2)传动比较大及中心距小时将导致小带轮包角过小,传动能力下降,故要限制最大传动比。3. 在下图中,图a为减速带传动,图b为增速带传动。这两传动装置中,带轮的 基准直径d1=d4, d2=d3,且传动中各带轮材料相同,传动的中心距a,带的材料、尺寸及 预紧力(或张紧力)均相同,两传动装置分别以带轮1和带轮3为主动轮,其转速均为 n(r/min)。.试分析:哪个装置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大?为什么?解题要点:若忽略离心力的影响两种传动装置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一样大。当带在轮上有打滑趋势时,摩擦力总和达到极限值,此时能传递的有效拉力为

24、F _2 f ef -1flim 0 街 + 1依题意,d=d4, d2=d3,传动中心距。相等,因而两传动装置的最小包角a min相等;已知带轮材料,带材料、尺寸及张紧力均相同,故这两传动装置的单位带长的质量q、当量摩擦条数f及初拉力F0 均相同,若忽略v引起离心力的影响,则它们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相同。4 . V带传动传递的功率P=7.5Kw,带速v=10m/s,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即F=2F2O试 求紧边拉力F有效拉力Fe和预紧力F0 (忽略离心力的影响)。解题要点:因为P= (F1-F2)U /1000(1)将P= 7.5kW代入上式,得(F1-F2)u =7500又因为F1=

25、2F2( 2 )联立求解式(1)和式(2),可得F1=1500,F2=750N有效拉力Fe=F1-F2=720N预紧力F0= F1-F2/2=1125N5. 已知一 V带传动的主动轮基准直径q=100mm,从动轮基准直径=400mm,中 心距a0约为485mm,主动轮装在转速=1 450r/min的电动机上,三班制工作,载荷平 稳,采用两根基准长度Ld=1 800mm的A型普通V带,试求该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解题要点:(1) 根据题意可知传动比i = d 2/=400/10 = 4带长 L = 2a + 0.5兀(d + d ) + 0.25(d -d )2/a d 021210=2x 485

26、 + 0.5兀 x(400 +100)+ 0.25x(400-100)/485= 1801mm实际选用标准长度Ld=1800mm小带轮包角 a = 180-(d 一 d )x 180/(Tia)=180 -(400 - 100)x 180 /(3.14 x 485)= 144.56根据带传动工作条件,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Ka=1.2;查表可得单根普通A型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1=1.30kW;查表可得单根普通A型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P1=0.17kW;查表可得包角系数K = 0.91 ;查表可得长度系数Kl = 1.01。(2) 根据z = K P/(P +AP)K K ,可得该带传动所能传递的

27、功率为A11 a LP = z (P +AP) K K / Kr 11 a L A=12 x (1.30 + 0.17) x 0.91 x 1.01/1.2= 2.25kW6. 设计由电动机至凸轮造型机凸轮轴的V带传动,电动机的功率P=1.7kW,转速 为n 1=1430r/min,凸轮轴的转速要求为n2=285 r/min左右,根据传动布置,要求中心距 约为500mm左右。带传动每天工作16h。试设计该V带传动。解题要点:(1)确定计算功率Pca根据V带传动工作条件,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Ka=1.3,所以Pca=KAP=1.3 X 1.7=2.21kW(2) 选取V带的型号根据Pca、n1,

28、由图确定选用Z型V带。(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1、d2取主动轮基准直径为d1=400mm。验算带的速度:u = Kdn /(60 x 1000)=R x 80 x 1430/(60 x 1000)= 5.99m/s 25 m/s故带的速度合适。(4) 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根据 0.7(d1+d2)a0 120o故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6) 计算V带的根数zz = K P/(P +AP)K K A 00 a L由乃=1430r/min, q=80mm; i= d2/d1=5,查表得P1=0.35kW,Ap=0.03kWKa =0.9,Kl=1.18。所以z=1.3X2.21/0.35

29、+0.03 X0.9X 1.18=7.11取z=7根。(7)计算预紧力F0P (25F = 500茄K - 1 j + 2a2.21F0 = 500 7 .的 x(25 -1 + 0.06 x 5.992 = 49.10.9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FqFq = 2zF0 sin(a 1/2) = 2 x 7 x 49.1 x sin(143.3o/2) = 652.45(9)带轮结构设计(略)。7.已知一单排滚子链传动,其主动轮转速=960r/min,从动轮转速七=320r/min, 主动轮齿数z1=21,中心距a =762mm,滚子链极限拉伸载荷为31.1kN,工作情况系数 Ka=1

30、.0。试求该链条所能传递的功率。解题要点:(1)由滚子链极限拉伸载荷等于31.1kN,查表得滚子链型号为12A,链节距p=19.05mmo(2)确定从动链轮齿数z2z = n z /n = 960x 21/320 = 6321 12(3) 确定链条链节数与(z - z )2% 1(63 21,2 19.05v; v2v11摩擦力;两侧面12计算功率;小带轮的转速13松边;单向;小;大14弹性滑动15打滑;疲劳破坏16避免v过大,使离心力过大,而v过小,使受力增大,造成带根数过多;增大摩擦力,提 高承载能力17 小;大18 增大;可提高19防止弯曲应力过大;导致整体结构尺寸过大20整个(全)21

31、带因制造与安装误差,不至于受力不均的情况太严重22 q=z2,且中心距等于链节距的整数倍23 小;多;大24 大;高;小25过盈;间隙26高;大;少27有效圆周力;离心拉力;悬垂拉力28保证链条松边有一个合适的安装垂度29水平;铅垂;倾斜30 紧;松分析计算题1解题要点:(1)因为P =(尸广F2)v/1 000,所以(F - F )v = 6000(1)其中:12v =兀 dn /(60 x 1000)=3.14 x 100 x 1460/(60 x 1000) m/s=7.64 m/s根据欧拉公式F /F = efva= e0.51x5兀/6 = 3.8(2)联立求解式(1)与式(2),可

32、得匕=1065.8 N, F2 = 280.5 N(2)因为F1 + F2= 2F,所以F = 673.2 NF = F - F = 1065.8 N-280.5 N = 785.3 N2解题要点:(1) 确定计算功率P :dP = KP = 1.0 x 7kW = 7.0 kW(2) 确定从动带轮基准直径d2d 2 = idi = (1420 x 100/700) mm = 202.9 mm按标准取d = 212 mm2(3) 验算带的速度:v =兀 dn /(60 x 1000)=兀 x 100 x 1420/(60 x 1000)m/s = 7.43m/s 25 m/s带的速度合适。(4

33、) 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根据0.7(d + d ) a 120(6) 计算V带的根数z :z = K P/(P +AP) K K a 11 a l=7.0/(1.3+0.17)X0.98X1.01 = 4.81取z = 5根。计算预紧力F0:F = 500竺工2P0 K ZV+ qv 2F0 = 500 x+ 0.1 x 7.432 = 172.5N(2.5 - 0.98) x 70.98 x 5 x 7.43(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Fq:F = 2 zFsin(a1/2) = 2 x 5 x172.5 x sin(170.2。/2)N = 1718.7N(9)带轮的结构设计(

34、略)。3解题要点:(1) 带的有效圆周力: 1000P 1000x 7 vF =N = 700 Nv 10(2) 带的松边拉力:根据受力公式有F - F = F,由题意有F1 = 2f2及F = 700 N。联立解以上各式,得F = 700 N2(3) 带的紧边拉力:F = 2 F = 2 x 700 N = 1400N4解题要点:(1) 有效圆周FF =四竺=1000x7.5 N = 750 Nv 10(2) 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F2 :F - F = F = 750 N(F +F )/2 = F = 1125N联立解以上两式,可得F = 1500 N, F = 750 N5解题要点:F /

35、F =efv a = e 0.25x(135/57.3) =1.8023v =nd n /(60x 1000) = kx200x 1 800/(6x 104)m/s = 18.85m/sF = P/v = (4.7/18.85) kN = 0.249 34kN = 249.34 NF = F F = efva x F F = 0.802 3F12222F = F / 0.802 3 = 249.34 N/0.802 3 = 310.78 NF = 1.802 3F = 560.12 N6解题要点:(1) 带传动应按转速300 r/min设计,最好使带速在10 m/s左右。(2) 因为带速低时所

36、需有效圆周力大,则所需带的根数也多,若按高转速设计,则不一定能满 足低转速的工作要求,会引起失效。(功率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转速越低,相应转矩越大,轴的 最小直径也越大。)7解题要点:(1) 计算功率P :caP = K P = 1.3 x 7kW = 9.1kW(2) 确定链条链节数L :p题目对中心距无特殊要求,初定中心距a0 = 40p,则链节数为L = 2a /p + (z + 乙)/2 + p0.5(z 乙)/兀2 /a P 021210=2 x 40p / p + (41 + 21)/2 + p0.5 x (41 21)/兀2 /(40p)=111.3 节故取偶数L = 112节

37、 p(3) 确定链条的节距p:选取单排链,则多排链系数Kp = 1.0,故得所需传递的功率为P = P /(K K K ) = 9.1kW/(1.114 x 1.03 x 1.0) = 7.75 kW0 ca z L P根据小链轮转速n= 200 r/min和功率P0 = 7.75 kW,选取链号为16A的单排链,查得链节距 p = 25.4 mm。(4) 确定链长L及中心距a :L = Lpp /1000 = (112 x 25.4/1000) m = 2.845 ma = a + (L L ) p / 2=40 x 25.4 + (112 111.3) x 25.4/2 mm=1 024.

38、9 mm中心距减小量为Aa = (0.0020.004) a = (0.0020.004)X1 024.9 mm=2.05 4.10 mm实际中心距为a = a Aa = 1 024.9-(2.054.1) mm = 1 022.91 020.8 mm取a = 1021 mm。(5) 验算链速:v = nz p /(60 x 1000) = 200 x 21 x 25.4 /(60 x 1000) m/s = 1.78 m/s(6) 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F = K F有效圆周力为22 6F = 1000P/v = (1000x9.1/1.78) N = 5112N按水平布置取压轴力系数不=1.

39、15,则2F = 1.15 x 5112N = 5 879 N8 解题要点:(1) 确定链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cP = PKK K /Kc 0 z L P AP = 16kW x 1.11 x 1.02 x 1.7/1.0 = 30.8kWc(2) 确定链长L :链条链节数L :PL = 2a /p + (z + z )/2 + p0.5(z z )/兀2/aP 021210=2 x 800/25.4 + (65 +19)/2 + 25.4 x 0.5 x (65 19)/兀2 /800=106则链长 L = L p = 106 x 25.4 mm = 2 692.4 mm结构题(图解题

40、)1 解题要点:在题1图示的八种张紧轮的布置方式中:(1)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避免了反向弯曲降低带的寿命)。同时 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带在小轮上的包角。故图a、b、c、d四种布置中,图b最 合理。(2)此外,张紧轮也宜安装于松边外侧并靠近小带轮,这样可增大包角。故图e、f、g、h四 种布置中,图e最合理。2解题要点:题2图中所示V带在轮槽中的三种位置,其中图a位置是正确的。3解题要点:在题3图示的六种链传动的布置方式中,b、d、e是合理的;a、c、f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链 传动的紧边宜布置在传动的上面,这样可避免咬链或发生紧边与松边相碰撞。另外,采用张紧轮张 紧时,张紧轮应装在靠近主动链轮的松边上,这样可增大包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