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水晶美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51267576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掘水晶美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掘水晶美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掘水晶美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发掘水晶美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掘水晶美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发掘水晶美学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作者:穆道俊 来源:发布时间:2014-10-31 10:32:52浏览数:106 次东海因水晶而闻名遐迩,总量及其经营规模当属中国之最。纵观近 20 年来水晶产 业迅猛的发展进程,可见与县委、县政府及产业重视将美学文化理念融入水晶工艺之中,致 力凝聚和提升独具特色的水晶文化个性、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进而带动精品研究、工艺创 新、文化创意等密切相关。每一次大的工艺改进、产业升级和消费主体变化,都离不开美的 发现、美的升华及美学文化的融入和引领。就此,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浅谈发掘水晶美学文化 的历史背景及现实状况,以资力推水晶美学文化的繁荣普及与水晶产业的靓丽发展。1、天

2、生丽质奠定美的基石。水晶,属透明的石英结晶体,和其他珠宝玉石相比, 有着与众不同的、晶莹剔透似水般的特色特征和特点,为此水晶亦被称为水玉、水精、千年 冰。早在 1200 多年前的唐代,就有多首赞美水晶的诗歌流传,陕西诗人韦应物的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诗中说的是以水晶为镜,内外清 澈,可映出万物色彩,镜子似乎不存在了。拿水晶来映照月亮,又怕它会化水遁形而去。诗 情画意油然而生。河南诗人王建这样写水精:“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 有时看是露。”诗中虽未提及“晶莹”,“透明”,却把水晶纯洁、灵透、神奇的特质自然 托出。浙江诗僧拾得则以无题借水晶抒怀

3、:“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天。”前两句是拾得对湛然的生命的彻悟。真如法性,无终 无始,无去无来,超乎一切时间空间而存在。后两句则是前两句意念的具像化;说的是有了 对生命本质透彻真切的体悟,心就会像一颗绝瑕无翳的水晶,透出光明,洒满人间,使山河 大地湛然澄澈。大诗人李白东游也曾来过东海苍梧山,留下了东海望日楼、东海有勇妇、 哭晁卿衡和访东海戴天山不遇诗等诗篇。其中一首玉阶怨写到:“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未料诗仙李白带头写了水晶帘,此后竟有40多 位著名诗人吟诗触及水晶帘。从中可见,早在唐代水晶装饰品就已经进入生活。而史料记载最

4、早赞美水晶胜过美玉的则是越州(今绍兴)唐代诗人严维,他在奉 试水精环中写到:“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信是天然瑞, 非因朴斫成。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 明。”题目奉试水精环,就是皇帝让其欣赏了水精环,然后写首诗以资纪念。诗云,王 室高兴的得到了水精环,这圆圆的水精环圆转往复没有尽头,洁白的质地更显纯粹,它是天 然形成的吉祥之物,而不是用平凡的技艺雕成。它胜过无暇的美玉,比过洁净的寒冰。自然 不能拿它与普通的玉石同价,也不能跟一般的配饰相同,堪当黄雀(宫廷装饰物)嘴里衔的 圣物,也可以做即时照亮的明珠。可见严维是有着独特眼光、

5、懂得水晶真谛、第一个赞誉水 晶超过美玉的伟大诗人。他的远见卓识已被千年之后的现实所印证。到了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水晶“辛、寒、无毒”,主治 “惊悸心热”,能“安神明目,去赤眼、熨热肿,摩翳障”,“益毛发、悦颜色”,久用可“轻 身延年”。率先研究发现了水晶具有的美颜和保健功能。中国民间文艺家、东海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朱守和曾经做过统计,在我国历史 上与水晶相关的诗词约300 篇,其中唐诗近百篇,宋词逾百篇,元明清至近代百余篇。可见 水晶自古以来就一直以其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美感、晶莹剔透无与比的质地和特有的保健功 能,为文人学者所推崇和关爱。这些都为现代水晶美丽产业的开发积累了

6、美的沉淀,传承了 美的元素,奠定了美的基石。2、文化研究发掘美的内涵。水晶之美是资源,是财富,蕴藏着极大的生产力,代表 着产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而要发现欣赏其中之美,创新创造水晶之美,让水晶之美走进 千家万户,漂洋过海光耀世界,自然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发掘。石头原本是没有生命的, 一旦赋予先进优美的文化,发现或者创造美的内涵,好多石头便如诗如画,精美绝伦,成为 美的结晶、美的风景和美的收藏。天然水晶恰恰具备了天工造化可谓真、晶心无瑕可谓善、 天生丽质可谓美的特征特质。而这恰恰迎合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赏识与追求。可谓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当年东海人发现水晶包裹体里面的景色形态之美,无疑成为一个永

7、载史册的创新 创造和创举!它颠覆了千百年来水晶唯“透”才是美的单一定论和取向,使得水晶之美变得 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无穷无尽,美不胜收。应运而生的水晶文化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紧 迫和时不我待。人们对美的发现、认可、升华、推崇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善、审 美的进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与时俱进,学无止境,美无止境。2010 年作为全球最大水晶集散中心的东海县首开先河开始筹备创办了我国第一本水晶 专业杂志东海水晶,2011 年初在中国水晶之都试刊并与广大读者见面。时任省委常委、 宣传部长杨新力为杂志作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省委宣传部副 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等领导同志分

8、别为杂志试刊题写贺词。同年报经江苏省文化厅、 民政厅批准备案,在东海成立了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此举为水晶文化的挖掘、继承、弘 扬和升华搭建了平台,为专家、学者、会员、读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交流提供了组织保障。 杂志相应开设了“谈晶论道”专栏,已陆续刊发河南中国工艺美术家仵应汶、上海中国玉石 雕刻大师沈德盛、西安宝石鉴定师陈东来等相关文稿20多篇。2013年9 月,在两年一度的 东海国际水晶节开幕之际,江苏省水晶文化研究会还和中国珠宝玉石饰品行业协会联合主办 了首届中国水晶文化高峰论坛。以前一直说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因此往届水晶节大都选择在大型文艺演出的现场开 幕,邀请明星大腕捧场吸引眼球,关

9、注水晶,现在则不然,第十二届国际水晶节开幕和就安 排在了同日开馆,且属全国规模最大、藏石最多的东海水晶博物馆门前广场。开幕之后八方 宾客即走进水晶的宫殿,领略水晶的精美风采,感悟水晶的神奇美妙和无穷魅力。一举把传 统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变成了经贸搭台,文化唱戏,依托晶台唱晶戏,唱响中国,唱响世 界,唱响未来,强势推进东海水晶甲天下向东海水晶美天下转变,由过去的以多取胜向以优 取胜转变,实现量化向质变的突破与飞跃,致力打造水晶美学文化与水晶美丽产业的现代升 级版。这些年,水晶之美亦真切感染熏陶着水晶之都和爱好水晶的文化人。他们以水晶为题 材相继创作了电视剧水晶缘、血染紫晶和电视专题片水晶文化、水

10、晶诗画、 水晶人家、东海水晶传奇等,其中水晶缘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还有中央电 视台同一首歌走进东海唱响“水晶之恋”,心连心艺术团来到东海推出大型演出“地质 之歌”;央视走遍中国、寻宝、百科探秘、消费主张、见证 发现之旅、沿海行、地理中国、流行无限、农广天地等则从不同视角讲述着东海的 水晶之美和美的文化内涵。县供销合作总社和隶属的中国水晶城更是义不容辞地发挥龙头带 动作用,陆续牵头和参与撰写编辑出版了水晶之都、水晶知识面面观、诗咏水晶 观赏石、水晶悟语、天然水晶百花奖作品集等20 多本书刊。进而历时一年多, 于 2013 年 9 月出版了拥有50万字及大量精美珍贵图片资料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中

11、国东 海水晶博览。此外,东海以水晶为主题的群众性诗歌、散文、美术、书法、摄影、戏剧、 电影创作更是繁花似锦,如火如荼。3、兴建市场促成美的集聚。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 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水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属内因和变化的根据,而美在 于发现,需要平台窗口,需要时间机遇,这是外因,属激活内因产生变化的条件。从东海乃 至中国水晶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就是建设专业市场,让水晶之美有一个展示、发现和赏识 的平台。从而推进水晶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起初的露天马路市场逐步发展到后来规 模经营的专业市场。据悉,坐落在水晶之都东海的中国水晶城现有2000 多家商铺,

12、6000 多 名从业人员,年交易额跃过60亿元。自1992年 10月市场建成启用以来,累计接待游客商 家上千万人次,其中来自海外的宾客达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连同后来兴建的东海国际水晶珠 宝城、东海水晶汇、新天成国际水晶购物广场、曲阳水晶街等专业市场,东海年集散海内外 水晶约4 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水晶集散中心。以致要买批量水晶到东海,要买精美珍 品水晶还是到东海,是市场引领了水晶美的发展方向,促成了美的集聚和升华。正因为如此,也才有了1991 年夏天,东海县中学老师朱景强在路边地摊上,以其超 常的审美眼光和好奇心理,12 元钱买回了一块内含酷似哈雷彗星的包裹体小水晶。接着, 托人带到郑州、北

13、京珠宝交易会上亮相,且报价一路飙升至上万元。作为东海水晶观赏石收 藏第一人收藏的第一石,12 元钱买来摇身一变陡增到报价上万元,这在东海宛如一石激起 千层浪,成为当时水晶业界头号爆炸性新闻。水晶里面有景,水晶里面有奇,收藏景石、奇 石能观赏,能增值,还能卖个好价钱,这消息不胫而走,诸多东海人开始把前辈们不曾有的 审美目光投向水晶。开始学着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包罗万象的水晶藏石起上一个个颇具 韵味的名字,或取自唐诗宋词,或取自历史典故,或诙谐,或庄重,使其一块块几元、几十 元或几百元钱买到的水晶原石,经过慧眼识宝和加工润色便卖到几百元、数千元、上万元甚 至几十万元。一块取名“故乡”的景石,当初

14、买进只花20 元钱,回手卖到200 元钱,三转 手竟被一台湾商人以10 万元买走。那块块晶体诸如“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组成的四季风景;那“不 老松”、“蓬莱仙境”、“海底世界”、“精卫填海”等等令人称绝叫奇。一块石头就是一 幅画,一首诗,一支歌和一个动听的故事。收藏热使人们的审美观得以升华和净化。受其冲 击波的影响,如今来东海的国内外游客商家总爱到市场上淘几块水晶景石带回去收藏欣赏, 更有一些赏石行家和收藏家,读出了水晶奇石中那一幅幅天然图画和石之趣,于是乎,不惜 重金追踪求购,不买到手不罢休。福建水晶雕刻艺术家苏明贤长驻东海施艺晶雕,不仅带动拉升了东海的水晶加工工 艺,还练就

15、了一双远见卓识的火眼晶睛。5 年前,他在市场以26万元高价买进4块合计100 多公斤的铜发晶,因材利用率先雕刻晶玉米,因其质地特别,创意新颖,产品一露面即受到 市场的热捧和推崇。从而带动铜发晶价格直线上升,现在购买100 公斤已经达到1000万元 的天价水平。铜发晶雕刻的晶玉米更是凤毛麟角,成为稀世珍品。东海石圃水晶精品馆水晶收藏艺术家段德功,在一批总重130 公斤的水晶石料里,看 准其中一块 4.22 公斤重的绿幽灵观赏石,几经交涉,最后以每公斤近万元,高出市场价位 1.5 倍全部买下这批石料。由此给波澜不惊的绿幽灵市场带来了新的转机和发掘潜力的正能 量。绿幽灵身价倍增一路飙升,成为水晶家族

16、里面人们争相推崇和珍藏的新宠儿。这就是美 的发现和美的无穷魅力,这也是慧眼识宝的价值所在。就是这块清澈的绿幽灵观赏石,晶体 里郁郁葱葱,似茫茫林海,如无际草原,同滔滔碧波,美的自然,美的壮观,美的独特,美 的无与伦比,以致有人出价300万他都没有动心。2011 年这块绿幽灵观赏石被评为江苏省 “晶城杯”水晶工艺品大赛观赏石类作品唯一金奖。有这样一片市场承托,独具特色的水晶奇石、景石、观赏石和工艺精湛的雕刻艺术 品,如浴春风,繁花似锦,带动热衷于水晶奇石、景石、艺术品收藏者经营者数以万计,年 出各类藏石及工艺品逾2000 万件,其规模之大属中国之最世界领先。现在一块好的晶体或 雕刻艺术品卖个几万

17、、几十万,上百万乃至8 位数已不稀罕。4、办节造势扩大美的传播。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发展、繁荣和壮大,均需要营 造适宜的环境,把握合适的契机,选择相应的载体。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小荷才露 尖尖角的水晶相对具有 5000 年历史的玉石,以及价格昂贵的翡翠、钻石,还有鱼目混珠以 假乱真的仿水晶工艺品,有着诸多不可比性,但要加快赢得人们对天然水晶之美的认知和钟 情厚爱,还须借助外力扩大影响强势推进。这同样被东海水晶产业的发展进程所证实。上个世纪 80年代末,东海县委、县政府针对当地水晶属“鸡窝矿”分布,国家、集体 难以形成规模开采,却适宜群众分散采掘的实际,大胆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放

18、 开水晶生产加工经营,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发展水晶新兴产业新思路。进而在 1991年 10月1日,尝试推出了旨在“以水晶为媒介,让世界了解东海;以水晶为桥梁,让 东海走向世界”的首届中国东海水晶节。期间,“东海水晶馆”、“水晶制品一条街”上 晶莹璀璨、明洁如水的水晶制品,令来自海内外的4000 多位客商大开眼界,留连忘返。本 次水晶节,以水晶及其系列产品为主角的经贸成交额达到46 亿元。据统计,这次东海水 晶节前后分别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2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中国东海和水晶之美迅即传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和海外市场。20年来,东海已连续举办十二届中国东海水晶节,

19、其中从2009年第十届开始改为中 国东海国际水晶节。结合节庆组织发稿或邀请记者专题采访,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海外版、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香港商报、 美国侨报、欧洲时报等等海内外媒体,这些年相继刊发了话说东海水晶、晶 莹的市场、神了,水晶、东海水晶美、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等数千篇文稿,制 作了上百个电视专题片。结合举办水晶盛会,县里还分别组织到北京、上海、苏州、厦门、 台湾等地宣传东海推介水晶。中国水晶城亦有计划组团走进北京、上海、武汉、南昌、长沙、 南宁、大连等大中城市宣传展销水晶。加之有水晶开采的地方就有东海人的身影,有东海人 的地方必有水晶的声音,逐渐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靓丽风

20、景线和无形的宣传网络。东海与水晶, 水晶与东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5、与时俱进弥补美的不足。天然水晶起初由于限制开采,加工工艺落后,加之人 们的审美局限,品种单调,使其原本晶莹如水纯洁如镜的水晶石,人为蒙上了一层不明不白 的阴影,成了宝石家族中一朵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如今仅仅20 年,天然水晶如浴春 风,枝繁叶茂花似锦,成为珠宝玉石百花园里朵朵盛开的奇葩。且频频在国家级的天工奖、 百花奖和央视大舞台、国际展览会上闪亮登场,尽显芳姿。其发展的速度、跨度、高度均是 有目共睹。但是,人们也清醒地看到,新兴的水晶产业毕竟起步较晚,相关的文化理论研究刚刚启 动,现有的市场面积受限,交通停车不便

21、,原石乃至产品的规范标准尚不完善,专业人才的 培养引进及水晶加工工艺的开发创新,批量生产能力的形成,都还处在初级或低级阶段。加 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自身文化涵养及审美观、利益观、价值观差异的存在,生产经营中 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些都或多或少或制约或限 制了水晶产业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跨越发展。可喜的是,这些进程中的美中不足,均已 引起了领导层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予以弥补、改进、完善和提高。作为国内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和世界重要的水晶交易集散地重要平台的中国水晶城, 2013年 9月正式奠基开工,一期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中国东海水

22、晶博物馆开馆。水晶 文化创意创业园启用,并推出多项优惠条件吸引国家级工艺大师入驻,鼓励水晶大户进园设 立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中心,申报文化引导资金,激励企业创立知名品牌、江苏省著名商标和 中国驰名商标。县里相关部门还与北京石英所、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 40 余家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紧密的产学研联系和合作。通过科教创业园区等一系列研发平 台,吸引整合各类技术研发资源,构建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 院合办水晶产业大专班。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建立人才引进合作关系。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 是中华民族和华夏神州实现美好未

23、来的客观要求。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环 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美的挚爱与追求也愈加广泛和强烈。现在,不论从 领导层,还是市场需求,对水晶的美学文化和产品的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也越来越加重 视。可以预见,高端化的发展和升华,必将加速低档产品的淘汰更新和转型升级。高端产品 起到了鲜明的对比作用和引领作用。低档产品的升级又势必反作用力,倒逼高端产品的持续 创新和精品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目前市场上,水晶工艺品精品比例所占份额不到10%,在 海外市场上,也大都集中在东南亚一带,加之水晶资源的开采缩减,这些都给推进水晶的高 端化精品化和国际化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与平台。随着新水晶城的建设,水晶博物馆的启用 水晶文化产业园的运行,水晶高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水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这些综合措 施的齐头并进,朝气蓬勃春意盎然的东海水晶大观园,必将百花盛开,精品迭出,成为美丽 中国和美丽生活中的一道绚丽风景线,成为连接世界传递真善美的友谊晶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