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线上模拟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5113667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线上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线上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线上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线上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线上模拟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省宝鸡市中考化学线上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60分)1. (3分) (2015九上武冈期末) 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 造纸B . 制沼气C . 做饲料D . 就地焚烧2. (3分) 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 )A . 2O:2个氧元素B . 示意图表示钠离子C . H2:2个氢原子D . H2O :1个水分子3. (3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B . 添加酒精C . 吸取液体药品D . 存放酒精灯4. (3分) 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

2、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主要原因是( )A . 价格便宜B . 铁中含有碳元素C . 升热慢,退热也慢,保温性能好D . 烹饪的食物中留有铁元素5. (3分) (2015九上静宁期末)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7B . 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0gC . 铱元素的质子数是115D . 铱元素不是金属元素6. (3分) (2016九上巫溪月考)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B .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

3、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 . 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3.6%D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7. (3分) 下图描述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A与D的微粒数目之比为A . 1:1B . 4:5C . 5:4D . 2:38. (3分) (2017顺义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鉴别O2和N2伸入带火星的木条C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将铁制品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D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滴加适量石灰水,过滤A . AB . BC . CD . D9.

4、(3分) (2018九下金昌期中)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 .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 t1时, 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10. (3分)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70156.258.75反应后质量分数/%357.548.758.75A .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 . 参加反应的

5、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 .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 .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11. (3分) (2017南山模拟)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 . 收集氢气B . 氧气验满C . 配制百分之二十的氢氧化钙溶液D .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12. (3分) (2011绵阳)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式ACu(Fe)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CO(O2)缓慢通过灼热铜网CNaCl溶液(Na2CO3)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D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

6、后过滤A . AB . BC . CD . D13. (3分) (2017九上射阳月考) 下列有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来分离的B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 . 氧气可以用来炼钢,是利用其化学性质D . 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14. (3分)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用生石灰降低土壤碱性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A . B . C . D . 15. (3分) 下列操作正

7、确的是( ) A . 过滤时,液面要高于滤纸边缘B .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时地搅拌,加快过滤速度C . 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 . 一杯浑浊的液体,过滤时只能一次性倒人过滤器中过滤16. (3分) 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结论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 .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 . 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D .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17. (3分)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8、4.02.03.02.0反应后的质量(g)1.2X2.45.4A . X=2.0,乙可能是催化剂B . 甲和丙是反应物C . 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D . 丁一定是化合物18. (3分) 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B . 用熟石灰区分碳铵与尿素C . 用食醋区分食盐与纯碱D . 用电池的“锌皮”与食醋反应制氢气19. (3分) (2017顺义模拟) 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质量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9、B . C . D . 20. (3分) (2017济宁模拟) 以下各图象描述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不相符合的是( ) A . 向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纯碱B .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C . 向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D . 将一杯2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40分)21. (6分) (2017九上浦东期中) 高温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A代表的是_(填化学式);由于化学变化前后原子不变,故可推知

10、,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2. (5.0分) (2018海南模拟) 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23. (8分) (2019九上浦东月考) 某班分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步骤见下图,请回答: (1) 实验室称量固体的仪器常用电子天平,若需直接显示所称固体的质量,在放称量纸或烧杯后,需要进行_操作(填“校正”“归零”“去皮”)。 (2) 操作I、V、V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该仪器在操作IV中的作用是_ (3) 粗盐提纯实验步骤较多、操作烦琐,可以缩短粗盐提纯实验时间的操作的是_ A .

11、 研碎粗盐B . 溶解时多加一倍的水(4) 操作V蒸发,为防止蒸发皿中的液滴飞溅,应采取的措施是_;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应_,利用_将水分蒸干。 (5) 某同学过滤完后发现滤液依然浑浊,除了滤纸可能破损以外,请你再写出一种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_(6) 以下混合物能用“溶解-过滤”操作进行分离的是_ A . 食盐和白糖B . 食盐和细沙C . 食盐和味精D . 豆油和水(7) 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 组别1234产率75%83%88%72%教师对产率的评价偏低偏高偏高偏低下列各组同学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填编号)A . 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B . 第

12、2组:蒸发时,有固体物质飞溅C . 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D . 第4组:蒸发后,精盐中还有水分24. (5分) (2013百色)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数字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个数字序号): 熟石灰石墨干冰甲烷氢气二氧化硫(1) 常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 (2) 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 (3)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 (4) 用来人工降雨的是_; (5) 用作高能、无污染燃料的是_; (6) 排放到空气中形成酸雨的是_ 25. (7.0分) (2020九上宽城期末)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CO2气体产生”,

13、请回答问题。 资料: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过程为:有机物+氧气 水+能量2NaOH+CO2=Na2CO3+H2O(1) 装置中B部分的作用是_; (2) C部分采用不透光密闭玻璃罩的原因是_; (3) D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 (4) 综观整个实验装置,设计A、B部分的目的是防止_。 26. (9分) (2018九上德州期末) 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丽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3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101010生成氢气的质量/g0.040.040.02试计算:(1) 共制得氢气。(2) 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60分)1-1、2-1、3-1、4-1、5-1、6、答案:略7-1、8-1、9、答案:略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40分)21-1、22-1、23-1、23-2、23-3、23-4、23-5、23-6、23-7、24-1、24-2、24-3、24-4、24-5、24-6、25-1、25-2、25-3、25-4、26-1、26-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