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0触龙说赵太后(第一课时)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5111007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0触龙说赵太后(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0触龙说赵太后(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0触龙说赵太后(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0触龙说赵太后(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0触龙说赵太后(第一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 20触龙说赵太后(第一课时)从容说课触龙说赵太后一文选自战国策赵策,是一篇为人所喜读乐诵的名作。文章通过触龙巧妙地说服赵太后送幼子到齐国作人质以换取救兵,解救国家危难的故事,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父母怎样才是真正爱护子女?是让他们依靠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呢,还是让他们经受锻炼,自强自立,为国家出力继承先辈的事业呢?显然应取后者。正如触龙所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一主题在今天仍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另外,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故事性强。诵读应是学习本文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所以本教案教学思路如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具体

2、步骤为:1.学生利用词典,排除文中字词障碍;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随机朗读,进一步解决正音、断句问题;3.多媒体显示练习题,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以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自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在读中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感悟、理解文章。三、三读课文,鉴赏本文写作技巧及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环节属于深层次的阅读,是对文章的品味、咀嚼。要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尤其是触龙的劝谏之言,要指导学生注意情境气氛的变化,感受人物形象的力量。使学生在品味鉴赏中,领悟本文的精妙之处。 鉴于文言文的特点,本教案仍将理解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推断实词词义的能力及领悟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作为难点来突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得无乎”这种固定句式。3.在反复阅读、理解中,巩固对省略句式、宾语前置句、词类活用现象的掌握。能力目标1.感悟、体味本文高超、雄辩的讽谏技巧。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德育目标领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1.理解“质、揖、走、郄、恃、窃、不肖、没死、崩、恣”等词语的意义。2.整理归纳“质、及、甚、少、异、为”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2.领悟本文高超、雄辩的讽

4、谏技巧。教学方法1.朗读法。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和感悟课文。2.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读本战国策国语中短小精悍的文章,作为学生延伸阅读的材料,从多方面理解课文,开拓视野。教具准备录音机、触龙说赵太后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卡片、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利用工具书,排除文中字词障碍。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整体感知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故事背景,反复阅读课文,以读带讲,疏通文意,理清思路,体味本文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每当看到有些人用公车接送孩子上学时

5、,每当看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时,每当听到有些父母为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工作,谋一个“好”的前程东奔西忙,不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时,总会想起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威后与左师触龙之间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触龙说赵太后。2.俗话说:“良言一语三春暖,恶言一句六月寒”,的确,高超的说话技巧,即使在指责、劝谏对方的情况下,也会像三春的太阳温暖人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板书:20 触龙说赵太后二、介绍故事背景触龙说赵太后属战国策赵策。触龙是赵国的一位老臣,在朝中担任“左师”职务。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

6、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从此赵威后威风八面,青史留名。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赵威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爱,甚至蛮不讲理。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已大不如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

7、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太后是如何考虑这件事的,触龙又是怎样巧妙地说服太后使长安君质于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板书:说(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三、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齐读课文)出示投影: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强谏()唾面()盛气()B.恃辇( )沟壑()膏腴()C.和于身()不肖()车百乘()D.老媪()持踵()山陵崩()(请一名同学完成)明确:答案C项。A项中“强”应读作“”。B项中“恃辇”应读作“

8、”,“腴”应读作“”,D项中的“媪”应读作“”,“踵”应读作“”,“崩”应读作“”。同学们读时一定要读准字音,尽量避免上面习题中的错误。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1)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诵读指导:本段为叙述语气,要读得平缓、清晰。“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句中的“新”和“急”要用重音读。“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句中“强”读为,既要重读,又要读准字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句,“有”字后要略作停顿,“唾”字要重读,要将赵太后的蛮横无理读出来。(指名一学生读,教师指正,然后学生齐读)提问:第一段作者用简要的几笔,交代了什么?学生1:交待了故事的起因。提问:故事

9、起因于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学生2:“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学生3:“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学生4:“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提问:看来,赵国的形势非常严峻。那么触龙说赵太后之前面临怎样的局面?(可请学生稍加思索,也可和同桌讨论)学生5:触龙面临的局面很复杂:其一,秦急攻之;其二,齐国“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学生6:我觉得触龙说赵太后之前面临着三个难以解决的矛盾:赵国与秦国的矛盾;赵国与齐国的矛盾;太后与大臣们的矛盾。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从第一段可看出赵国危如累卵,可太后又任性骄横。两个“必”则表明大臣与太后的矛盾已经到了不

10、可调和的程度,触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的。板书:起因 秦急攻之 求救于齐太后与大臣(2)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诵读指导:“左师触龙愿见太后”使大臣与太后之间的紧张气氛得以缓解。面对强秦急攻,触龙忧心如焚,但他又不能像其他大臣那样“强谏”,而遭“唾面”之辱,因此,从什么角度入手说服太后则成了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本段则是触龙与太后之间的一段最为精彩的对话。此段中,赵太后言语不多,开始“太后盛气而揖之”,最后“太后之色少解”。心态的变化溢于回答之中。要将太后从盛气凌人到态度稍好转的心理变化读出来。触龙是在太后与大臣僵持不下时出场的。他的有意识的苍老,他的机智,他的从容不迫都寓于其温和、亲

11、切的拉家常的言语中,读时要注意。“日食饮得无衰乎?”句一要读出关切之情,“日”与“食饮”后要略作停顿。(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提问:对这段貌似娓娓闲谈话家常的对话,同学们是如何理解的?学生:本段貌似闲谈,实际上是触龙巧妙说服赵太后的第一步。提问:“盛气而揖之”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太后心里不痛快,思想上有准备,既使你是身居高位的老臣,也照样让你过不去。提问:触龙是如何扭转僵局的呢?学生:触龙见面后,只字不提“令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是诉自己病苦,问太后起居,在嘘寒问暖中使太后“色少解”。教师:分析得不错。触龙巧妙地采用“缓冲法”,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板书:一问饮食起居(3

12、)学习第三自然段(让一名朗读基础好的同学读,然后作指导)诵读指导:“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句“令”后略作停顿。“没死以闻”要读得坚定可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要读出疑问语气中的关切之情。“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句较长,一要读出反问语气,二要在“非”“计久长”后略作停顿。此段中触龙与赵太后的对话已很投机。左师公疼爱小儿子“没死以闻”的恳切;太后对“爱子”话题的兴趣均溢于言表。因此,太后之言“妇人异甚”“君过矣”要读得心平气和,“然”更要读得心悦诚服。(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阅读后,请同学思考下列问题:出示投影:敌对情绪逐渐消失,紧张气氛趋于缓和,触龙为何还不提

13、“以长安君为质”之事,而提出让自己的小儿子“得补黑衣之数”呢?盛怒之下的太后,此刻怎会笑曰:“妇人异甚”?触龙在使赵太后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后,又是如何进一步引水入渠的?“太后曰:然”句中“然”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深入其中,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明确:气氛虽有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在此,触龙则运用了“引诱法”,提及为自己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拆除了太后心中的戒备,使太后产生了错觉:认为触龙的来意原来是为其幼子谋一卫士之职,从而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太后笑曰:妇人异甚。”,一个“笑”字则正说明太后心中解除了戒备,放松了警

14、惕,觉得触龙一“丈夫”,竟也懂得疼爱幼子,这简直是与自己志同道合了,难得遇上知音,所以开心地笑了。触龙在使太后在“爱子”问题上引起共鸣后,再次用“旁击法”,借太后的爱子之情,辟实就虚地将燕后与长安君作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顺势引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如此的旁敲侧击,终于使太后心悦诚服。这是说服太后非常关键的一步。“太后曰:然”,一个“然”字,表面上是赵太后同意触龙对自己对待女儿种种做法的理解;实质上,太后已经承认自己不让长安君为人质是短识的,至此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板书:

15、二求舒祺之职(学生齐读,尝试背诵,进一步理解课文)(4)学习第四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诵读指导:本段中触龙单刀直入,侃侃而谈,赵太后怒气全无,心悦诚服,气氛是松缓和谐的,读时要把握好此点。“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句上下对称,节奏感很强,要读出。“位尊”“奉厚”之后还要略作停顿。“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应译为:老臣认为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老臣”“以媪”之后读时都要略作停顿。此类句子本段中较多,读时一定要注意句读。“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一个“诺”字,道出赵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触龙的劝告,痛痛快快地答应听任大臣们对长安君的安排了。因此,要读出爽快、诚心之意。(学生分角色

16、朗读,教师指正)提问:赵先祖以及各国诸侯溺爱子孙留下了怎样的惨痛教训?文中是如何说的?学生:赵先祖及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不让子孙为国出力,坐享其成,最终导致丧失封爵与土地,降为平民,甚至触犯刑律。学生:文中言:“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并发出了“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的慨叹。提问:回答得非常正确。触龙又用哪些话最终打动了太后,使其欣然答应派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的呢?学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教师:对。触龙借赵侯和各国诸侯的子孙不能永保爵位的历史教训,当面指出赵太后在爱子问题上的错误,终于使赵太后改变了态度,同

17、意长安君质于齐。板书:三论王位承袭结果长安君质于齐(学生齐读第四、五自然段)3.三读课文,鉴赏本文写作技巧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学生齐读课文,体味、感悟、鉴赏,教师结合板书,简要分析,归纳)小结: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触龙劝谏的全过程。先言“说”的起因,“秦急攻之”,“赵求救于齐”“太后与大臣”三对矛盾错综复杂地摆在赵国君臣面前,触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的。接着,文章详写了“说”的过程。触龙,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一问饮食住行,二求舒祺之事,三论王位承袭。机智、巧妙地从三个方面,层层逼近主题,顺理成章引水入渠终于说服了赵太后。最后交代了“说”的结果。“说”字贯穿全文始终。全文情节几乎都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充分表现了纵横家巧舌如簧,纵横捭阖的游说特色。不仅如此,笔调也非常轻松,刻画也十分细腻,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能言善辩的触龙;蛮横固执、爱子心切的赵太后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板书:三对矛盾三个方面矛盾解决(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四、布置作业1.背诵第三自然段。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