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通信系统原理第4章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51084798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PPTX 页数:128 大小:2.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华北电力大学通信系统原理第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华北电力大学通信系统原理第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华北电力大学通信系统原理第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资源描述:

《华北电力大学通信系统原理第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电力大学通信系统原理第4章(1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通信系统原理 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n调制的概念、作用、分类调制的概念、作用、分类n线性调制系统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概念、的概念、特点、系统构成、性能分析、应用特点、系统构成、性能分析、应用n非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FM、PM的概念、特点,重点是的概念、特点,重点是FM系统构成及性能分析、应用系统构成及性能分析、应用n各种模拟调制的性能比较各种模拟调制的性能比较n频分复用频分复用n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4.1 调制的概念 调制就是按调制信号(也称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某些参数的过程。调制涉及两个输入信号和一个输出信号

2、。*两个输入信号为:调制信号 m(t):包含信息的原始电信号,一般具有较低的频谱分量,不宜直接传输。载波信号c(t):用来承载信息,一般为高频。*一个输出信号为:在信道中传输,称已调信号sm(t)。一、调制的概念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而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调制的反过程解调过程。l 需要进行调制和解调的通信系统为频带传输系统,不需要进行调制和解调的通信系统为基带传输系统。信息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数字调制器信道数字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受信者噪声源数字频带传输系统模型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二、调制的作用1.进行频率变换,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

3、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每种信道都有特定的工作频率,多数为高频,即使是适合低频信号传输的某些有线信道如电话线、电缆,在直流和很低频率处衰减非常剧烈,因此需要按信道允许工作频率对调制信号进行频率搬移,实现匹配。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AM中波段535-1601kHz,中央台频率639kHz,学校开通英语广播频率:一校区FM87.2MHz;二校区FM 72.5MHz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调制的作用 在信道内同时传送多路信号称为复用,各路信号频率范围相同,会重叠,只有通过调制才有可能区分开不同路信号。复用方式包括:n 频分复用(FDM)n 时分复用(TDM)n 码分复用(CDM)n 波

4、分复用(WDM)2.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各种复用都要通过调制实现。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调制的作用3.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兼顾通信的有效性与可靠性。FM抗噪性能优于AM,但牺牲了带宽;2PSK抗噪性能优于2ASK。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三、调制的分类 1按照调制信号m(t)分:模拟调制:m(t)为模拟信号,如AM、DSB、SSB、VSB、FM、PM数字调制:m(t)为数字信号,如ASK、FSK、PSK等。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调制的分类2按照载波信号c(t)分 连续波调制:C(t)=cosct 为连续正(余)弦波,AM、DSB、SSB、

5、VSB、FM、PM、ASK、FSK、PSK等。脉冲波调制:C(t)为周期性脉冲信号,PAM、PCM等 脉冲形成电路)(tm)(tT)(sM)(H)(HM)(tmH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调制的分类3.按照 m(t)对c(t)不同参数的控制分:n幅度调制: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的过程,AM、ASKn频率调制:FM、FSKn相位调制:PM、PSK、DPSK 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n线性调制(幅度调制,AM、DSB、SSB、VSB)n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FM、PM)对于各种调制方式,分析的思路一致,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表达式、波形、频谱、带宽、功率分配表达式、波形、频谱、带宽、功

6、率分配 调制和解调方法方框图调制和解调方法方框图 抗噪性能抗噪性能 应用应用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4.2 线性调制特点:调制前后只有频谱位置变化,没有形状变化。一、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AM)1.表达式与波形 其中m(t)的平均值为0,A0+m(t)0(包络检波不失真条件,也称不过调条件)或写为SAM(t)=A0+m(t)cosct,0max()Am t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AM信号的另一种表达SAM(t)=A0+m(t)cosct=A0 1+amn(t)cosct其中,a=maxm(t)/A0,mn(t)=m(t)/maxm(t),a称作调幅系数或调制指

7、数例.SAM(t)=6+3cosmt)cosct,求调幅系数a。解:变换原式SAM(t)=61+0.5cosmt)cosct,故a=0.5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调幅信号波形调幅信号波形思考:(1)m(t)波形变化;(2)发生过调;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调幅信号波形调幅信号波形 SAM(t)t SAM(t)min SAM(t)max m(t)t 1 m(t)+A00 A0 m(t)t Am 这里m(t)为单频正弦信号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发生过调时的AM信号波形A0+m(t)1,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1sin2t sin1t 理想低通相乘器相乘器相乘器理想低通相乘器m(t)sS

8、SB(t)-/2-/2cos1t cos2t+取上边带-取下边带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综上所述:SSB调制方式在传输信号时,不但可节省发射功率,而且它所占用的频带宽度为BSSB=fm,只有AM、DSB的一半,因此,它目前已成为模拟通信中的一种重要调制方式。SSB信号的解调和DSB一样不能采用简单的包络检波,因为SSB信号也是抑制载波的已调信号,它的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所以仍需采用相干解调。说 明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5.单边带信号的解调相干解调 cosct LPF SSSB(t)m0(t)BPF6.应用:载波通信,节省频带7.问题:边带滤波器陡,实现困难,在低频成分较

9、多的情况,往往采用残留边带调制。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它是介于双边带与单边带之间的一种线性调制,即克服了DSB占双倍带宽的缺点,又解决了SSB实现的难题。VSB不是将一个边带完全抑制,而是逐渐切割、部分抑制,使其仍保留一小部分。四、VSB(残留边带调制)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比较DSB、SSB和VSB信号的频谱M()2fm2fmO(a)SDSB()ccO(b)SSSB()Occ(c)ccSVSB()O(d)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1.VSB产生方法滤波法HVBS()cos ctm(t)SVSB(t)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VSB频谱形成带宽Bfm2fmM()2fm2fmO

10、(a)SDSB()ccO(b)ccSVSB()OccSVSB()O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现在我们来确定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假设HVSB()是所需的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特性。残留边带信号的频谱为 SVSB()=为了确定上式中残留边带滤波器传输特性HVSB()应满足的条件,我们来分析一下接收端是如何从该信号中恢复原基带信号的。显然也不能简单地采用包络检波,采用相干解调器解调VSB信号。图中,残留边带信号sVSB(t)与相干载波cosct的乘积为)()()(21VSBccHMM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sVSB(t)cosct 1/2SVSB(+c)+SVSB(-c)代入SVSB()式

11、,选择合适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消掉2c处的频谱,则低通滤波器的输出频谱 Mo()=1/4 M(-c)H(-c)+H(+c)为了保证相干解调的输出无失真地重现调制信号M(),必须要求 HVSB(+c)+HVSB(-c)=常数,|m 式中,m是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上式就是确定残留边带滤波器传输特性HVSB()所必须遵循的条件。满足上式的HVSB()的可能形式有两种: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残留边带滤波器特性(a)残留部分上边带的滤波器特性;b)残留部分下边带的滤波器特性 低通滤波器形式和高通滤波器形式。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HVSB()要满足互补对称特性过渡部分称滚降这个滤波器将使上

12、边带小部分残留,而使下边带绝大部分通过。将HVSB()进行c的频移,分别得到HVSB(-c)和HVSB(+c),将两者相加,其结果在|m范围内应为常数,为 了 满 足 这 一 要 求,必 须 使HVSB(-c)和HVSB(+c)在=0处具有互补对称的滚降特性。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HVSB()10.50cccc00.51HVSB()(a)(b)显然,满足这种要求的滚降特性曲线并不是惟一的,而是有无穷多个。由此我们得到如下重要概念:只要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HVSB()在c处具有互补对称(奇对称)特性,那么,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残留边带信号就能够准确地恢复所需的基带信号。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

13、拟调制 五、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h(t)cosctm(t)Sm(t)几种线性调制都可用一般形式表示,只是不同调制类型,h(t)的选择不同。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4.3 非线性调制 与线性调制相比,频谱除了位置移动,还有频谱结构的变化,FM与PM都是角度随m(t)变化。为常数其中AttAtscm),(cos)(一、角度调制的一般表达式为瞬时相偏为瞬时相位,)()()(ttttc角)频偏为瞬时角)频率,为瞬时()()()()(dttdtdttddtttdcctdt)()()f)(21)(tdttdtdttd(或(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1.FM瞬时频偏随调制信号(基带信号)成比例变化2.

14、PM瞬时相偏随调制信号(基带信号)成比例变化 ()tmKdttdF)()()(tmKtptFcFMdmKtAts)(cos)()(cos)(tmKtAtsPcPM二、FM与PMKF为频偏常数KP为相移常数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3.二者关系 SPMt)FM 微 分间接调相 m(t)m(t)SFM(t)PM 积 分间接调频SPMt)PM直接调相 m(t)SFMt)FM直接调频 m(t)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假设调制信号为单频余弦tAtmmmcos)(调频 调相 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例1.一个调角波 判断是FM还是PM?3()cos210mm tAttAtmm3102sin)(调

15、频()63()10cos 21010cos210mSttt调相思 考答案:不能确定FM,PM,只有在m(t)给定时,才可确定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4.最大频偏(,f)与最大相偏(调制指数)mfn为了简单,讨论m(t)为单一频率余弦情况(单音调制)tAtmmmcos)(对对FM:)sincos(coscos)(tmtAdAKtAtsmfctmmFcFM对对PM:)coscos(coscos)(tmtAtAKtAtsmfcmmPcPMmPfAKmmmFfAKmmFAKmmPAK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调频指数即最大相偏mf是影响带宽和输出信噪比的主要因素。mfmmmfffm最大频偏 与最

16、大相偏mf关系FM、PM二者都有:实际中FM比PM 应用更广,后面以FM分析为主。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三、三、NBFMNBFM与与WBFM:(WBFM:(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为NBFM 6)(maxdmKtF不满足此条件,为WBFM 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1.窄带调频(窄带调频(NBFM))(KFdmt)(KFdmt)(KFdmt有近似式 cos sin 1)(KFdmt)(KFdmtdmt)(KF调频波的一般表示式为 sFM(t)=A cosct+=A cosct cos -A sin ctsinsNBFM(t)A cosct-tdmActsin)(KF第第

17、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NBFM信号的频谱对NBFM表达式求付氏变换SNBFM()=A(+c)+(-c)+)()(2KFccccMMAsNBFM(t)A cosct-tdmkActfsin)(m(t)M()cosct (+c)+(-c)sinct j(+c)-(-c)()(21)(sincccccMMdttmt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SAM()=A0(+c)+(-c)+M(+c)+M(-c)可以看出两种调制的相似性和不同处。两者都含有一个载波和位于c处的两个边带,所以它们的带宽相同,都是调制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不同的是,NBFM的两个边频分别乘了因式1/(-c)和1/(+c),由于因式是频

18、率的函数,所以这种加权是频率加权,加权的结果引起调制信号频谱的失真。另外,有一边频和AM反相。21与AM信号的频谱比较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单音调制的AM与NBFM频谱sAM()OmmF()OcmccmcmccmsNBFM()OcmccmcmccmBNBFM=2fm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AM与NBFM的矢量表示m窄带调频m下边频上边频载波调幅载波上边频下边频mm只有幅度的变化有角度的变化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窄带调频信号的产生积分器90移相m(t)调制信号Acosct载波sNBFM(t)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由于NBFM信号最大相位偏移较小,占据的带宽较窄,使得调制制

19、度的抗干扰性能强的优点不能充分发挥,因此目前仅用于抗干扰性能要求不高的短距离通信中。在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系统中,如微波或卫星通信、调频立体声广播、超短波电台等多采用宽带调频。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当不满足式窄带条件时,调频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不能简化,因而给宽带调频的频谱分析带来了困难。为使问题简化,我们只研究单音调制的情况,然后把分析的结论推广到多音情况。设单音调制信号 m(t)=Amcosmt=Amcos2fmt2.宽带调频(宽带调频(WBFM)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代入得单音宽带调频的时域表达式 sFM(t)=Acosct+mfsinmt 利用三角公式展开,有sFM(t)=Ac

20、osctcos(mfsinmt)-Asinctsin(mfsinmt)将上式中的两个因子分别展成级数形式 tmtkAdkmfmmfmtmfsinsincos(t)=Am调频信号的瞬时相偏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cos(mfsinmt)=J0(mf)+2J2n(mf)cos2nmt sin(mf sinmt)=2 J2n-1(mf)sin(2n-1)mt 1n1ncosAcosB=cos(A-B)+cos(A+B)sinAsinB=cos(A-B)-cos(A+B)21212121三角公式得调频信号展开式 sFM(t)=A Jn(mf)cos(c+nm)tn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Be

21、ssel函数性质n为奇数时 J-n(mf)=-Jn(mf)n为偶数时 J-n(mf)=Jn(mf)Jn(mf)为第一类n阶贝塞尔(Bessel)函数,它是mf的函数,Jn(mf)随mf变化的关系曲线,详细数据可参看Bessel函数表。1.00.80.60.40.20 0.2 0.4Jn(mf)mf1234567891011J0J1J2J3J4J5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SFM()=A Jn(mf)(-c-nm)+(+c+nm)n 可见,调频波的频谱包含无穷多个分量。当n=0时就是载波分量c,其幅度为J0(mf);当n0 时在载频两侧对称地分布上下边频分量cnm,谱线之间的间隔为m,幅度为J

22、n(mf),且当n为奇数时,上下边频极性相反;当n为偶数时极性相同。mf=5单音宽带调频波的频谱如图:FM频谱-6-5-4-3-2-101 23456-J2(mf)J1(mf)-J3(mf)J0(mf)J1(mf)J3(mf)-f fcfmJ2(mf)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由于调频波的频谱包含无穷多个频率分量,因此,理论上调频波的频带宽度为无限宽。然而实际上边频幅度Jn(mf)随着n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只要取适当的n值使边频分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调频信号可近似认为具有有限频谱。根据经验认为:当mf1 以后,取边频数n=mf+1 即可。因为nmf+1 以上的边频幅度Jn(mf)均小于

23、 0.1,相应产生的功率均在总功率的 2%以下,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这个原则,调频波的带宽为 BFM=2(mf+1)fm=2(f+fm)带宽调频信号的带宽取决于最大频偏和调制信号的频率,该式称为卡森公式练习:计算mf=5,fm=15kHz时的FM信号带宽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若mfV(t)t()t(sinA)t(V)t(tc可近似)t()t(cos)t(VA)t()t(sin)t(Varctan)t(tc()()tmKdttdtmFM2121)(0()tmKSF22M2041()()()tttVdtdAtnsin21)(0()tnAs21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计算输出噪声功率n利用

24、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及信号通过系统的概念 d/dtns(t)()()()sssnnnPPjP22()2,0BfnfPsn()2,4022BfnffPsn()02202224410nAfnfAfPn()2300320AfndffPNmffnmm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n单音调制时上式变为()3022220083mFfntmKANS G=3mf2(mf+1)iffNmmNSi200S)1(3当mf很大时,G=3mf2(mf+1)3m3f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小信噪比条件下V(t)A)t()t(Acos)t(V)t()t(sinarctan)t(t)(cosaa)sin(aarctanc211

25、22112A 无单独信号项,信号被噪声扰乱,FM系统鉴频也存在门限效应。门限效应一般发生在10dB左右。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FM系统的门限效应n当输入信噪比降到一定程度时FM鉴频法就会出现门限效应,输出信噪比将急剧恶化。NiSi=10dBNiSiNoSo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思考:n模拟调制中可能存在门限效应的调制类型有哪种?它们出现门限效应的条件是什么?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加重技术-改善输出信噪比m(t)预加重FM信道FD去加重no(t)HL1(f)fHffHL2(f)fHfHL1(f)HL2(f)fH0 HL2(f)对no(t)中的高频噪声衰减大,从而使no(t)的高

26、频噪声功率谱密度小、No减小。可改善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1.AM ()2ooomtSNn B()()12222tmAtmGo2.DSB ()2ooomtSNn BG=23.SSB ()24ooomtSNn BG=123(1)BffGmm与 立方成正比4.FM六、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BntmNsii02)(21BntmBntmNsii02024)()(41BntmANsii02202)(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曲线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AMDSBSSBFM mf 3FM mf 6 /dBSin0 fm/dBSoNo第第4章章

27、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1)DSB的G是SSB的两倍,但是如果输入噪声功率谱密度和输入信号功 率Si相同时,二者抗噪性能相同。(2)大信噪比条件下,AM系统包络检波器与相干解调抗噪性能相同;小信噪比条件下,AM系统出现门限效应即输入信噪比到一 定程度,输出信噪比急剧恶化的现象,相干解调器无门限效应。(3)FM系统抗噪性能最好,但抗噪性能的改善是靠牺牲带宽换取的;FM鉴频法解调在小信噪比时也存在门限效应。说明: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七、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n有效性,带宽SSB最好,FM最差n可靠性,信噪比FM系统最好,DSB、SSB次之,AM最差n设备复杂程度,AM最简单,FM中等,SSB较

28、大。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八、各种模拟调制的应用n从有效性看,SSB最好,可靠性不比DSB差,应用多,载波通信中常用;nAM系统包络检波实现简单,广播中常用;nVSB适用于低频丰富的信号传播,如电视信号的图像传输;nDSB 有效性,可靠性,解调实现都无优势,模拟中少用,但在数字调制时多用;nFM系统可靠性最好,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系统中,如空间和卫星通信、调频立体声广播、超短波电台等。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4.5 频分复用及其应用实例 一、一、频分复用原理频分复用原理 所谓频分复用(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是指按照频率的不同来复

29、用多路信号的方法。在频分复用中,信道的带宽被分成若干个相互不重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用其中一个频段,因而在接收端可以采用适当的带通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从而恢复出所需要的信号。这里给出的是传统频分复用的概念,数字调制技术中有正交频分复用(OFDM)。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频分复用系统组成原理图 各路基带信号先通过LPF限制带宽,然后,各路信号分别对各自的载波进行调制、合成后送入信道传输。在接收端,分别采用不同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分离出各路已调信号,解调后恢复出基带信号。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频分复用是利用各路信号在频率域不相互重叠来区分的。若相邻信号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将会使输出信号

30、产生失真。为了防止相邻信号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应合理选择载波频率fc1,fc2,fcn,并使各路已调信号频谱之间留有一定的保护间隔。复用信号的频谱结构示意图如图。复用信号的频谱结构示意图O c1 c2 c3 cn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多路载波电话系统是按照CCITT建议,采用单边带调制频分复用方式。北美多路载波电话系统的典型组成如图。由12路电话复用为一个基群(Basic Group);5个基群复用为一个超群(Super Group),共60路电话;由 10 个超群复用为一个主群(Master Group),共600路电话。如果需要传输更多路电话,可以将多个主群进行复用,组成超主群。每路

31、电话信号的频带限制在 3003400Hz,为了在各路已调信号间留有保护间隔,每路电话信号取4000 Hz作为标准带宽。二、FDM应用之1 模拟电话多路复用系统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一个基本主群(Basic Mastergroup)由10个超群复用组成,共600路电话。主群频率配置方式共有两种标准:L600和U600,L600的频率范围为602788kHz,U600的频率范围为5643084kHz。主群频谱配置图 60564603003125521052130015481796204421722788804812106013081556180424122548Mastergroup L6

32、00(a)56480410521300154817962044234025882836308456481210601308155618042100234825962844Mastergroup U600(b)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广播方式从调幅广播方式从调幅(AM)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广播时代开始,经历了调频(FM)广广播、调频立体声播、调频立体声(FMSTEREO)广播、数字音频广播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等阶段。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广播(DRM)。目前:目前:n调幅广播调幅广播n调频广播调频广播n调频立体声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FM Stereo Broadcasting)n广播电视广播电视n卫星广播卫星广播FDM应用之2广播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4.6 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一、复合调制 所谓复合调制,就是对同一载波进行两种或更多种的调制,如先调频再调幅,结果为调频调幅波。二、多级调制 所谓多级调制,通常是将同一基带信号实施两次或更多次的调制过程,如SSB/SSB、SSB/FM、DSB/FM等。第第4章章 模拟调制模拟调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