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509507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池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九上砀山月考) 为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20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干冰升华 C . 蜡烛燃烧 D . 菠萝榨汁 2. (2分) (2017九上秦淮期中)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B . 点燃酒精灯C . 检查装置气密性D . 过滤3. (2分) 生活中常遇到“碘盐”“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钙、铁”是指A . 元素B . 原子C . 分子D

2、 . 单质4. (2分) (2017九上宁都期中)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临沂模拟) 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 .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 . 3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6. (2分) (2015九上银川期末)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项括号内为杂质方 法ACO2(CO)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KCl (KClO3)加入少量MnO2加热CNaCl(CaCO3粉末)加入足量的水过滤蒸发DFe(Cu)加入足量的稀H2SO4后过滤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7. (3分) (2018黄陂模拟)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氢离子_ (2) 氧化铝 _(3) 氯化亚铁_ (4) 盐酸 _8. (2分) (2017大石桥模拟)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A可知Mg的核电荷数为_;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2) 图B表示的是_(选填“金属”或“非

4、金属”)元素的原子 (3) 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9. (4分) (2019怀柔模拟)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酒是餐桌上常见的一种饮品,男女老幼均有饮用者,然而,酒后窘态百出,既有呕吐不止的,又有精神亢奋的;既有自己被送往医院的,又有酒驾造成交通事故的,因此,提倡“饮酒要适量,酒后不开车”,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良好行为。白酒、红酒、啤酒等酒类,都含有酒精,其化学名称是乙醇(C2H5OH),酒精进入体内,很容易通过胃肠黏膜进入血液当中,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95%是靠肝脏分解的,分解过程如“图1”所示。酒精分解经历两个过程,乙醇乙醛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参与,若摄入

5、酒精量过大,分解相对比较慢。乙醇聚集体内,会刺激胃黏膜,出现胃部不适,酒精也会抑制神经系统,导致睡眠紊乱。乙醛乙酸的过程,需要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参与,不同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含量差别很大,乙醛聚集导致脸部发红,搏动性头痛、心慌、恶心等症状。另外,以上两个转化过程,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酒精性低血糖,出现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症状。在肝脏内没有完全分解的酒精和乙醛,会通过血液,由心脏送往全身。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达到0.05%时,人就会出现“酒意”,开始进入兴奋状态;酒精的浓度达到 0.1%时,人会变得性情豪迈、动作夸张,达到 0.2%时,便进入了酩酊时期,人会步履

6、蹒跚、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超过0.3%,人便步行困难、言语不清、烂醉如泥;一旦超过0.4%,饮酒者就昏睡不醒了。图1肝脏分解乙醇的过程图2饮酒前后指标对比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2”所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车。青

7、少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要远离酒类;为了家庭幸福,要劝告父母饮酒适量,禁止酒后驾车。(1) 乙醇的俗称是_。 (2) 酒后导致脸红的主要物质_。 A . 乙醇B . 乙醛C . 乙酸(3) 乙酸俗称为醋酸,它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 (4) 人体血液中乙醇的浓度最高点是在饮酒后_小时。 A . 0.5B . 1.5C . 3.5(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 肝脏能够把进入人体内的酒精全部分解B . 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 当人体血液中乙醇浓度最大时,简单反应时和视觉保留最差D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只要达到80mg/100mL就会定为醉酒驾车10. (1分) 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

8、的标签。请回答:(1)富马酸亚铁中的“铁”指的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缺“铁”易导致_ , 富马酸亚铁中铁的化合价为_。(2)富马酸亚铁中铁、氧元素质量比为_。(3)若每次服用2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mg(计算结果取整数)。11. (2分) (2015八上三亚期中) 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试推断: A_、B_、C_三、 综合题 (共3题;共14分)12. (4分) (2018九上苏州月考)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 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_。(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

9、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写装置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3)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填写装置序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根据氧气具有_的性质。要判断C中氧气是否集满,可_(填一操作),若看到_现象,则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 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方法来制取氧气,采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操作上可能的原因是_。实验结束的时候应该先_,再_。 (5) 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据此我们推测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质是_。(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一氧化氮是

10、一种气体)(6) 加热固体碳酸氢铵能产生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却不用加热分解碳酸氢铵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_。(7) 常温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乙炔。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较纯的乙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13. (7分) 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Fe2O3粉末反应后装置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军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同学们提出查阅资料,寻求真理【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时间 有关,产物可能是Fe

11、3O4、FeO、Fe几种物质的性质物质性质FeFe2O3FeOFe3O4颜色黑色红色黑色黑色能否被磁铁吸引能不能不能能已知反应: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1) 【实验探究】(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细后,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Fe2O3和_(填化学式)(2)黑色固体粉末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全部为Fe猜想:全部为Fe3O4猜想:_(填化学式)将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全部溶解,观察现象: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溶液呈棕黄色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上述猜想_正确(2

12、) 【评价与反思】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若撤出装置中点燃的酒精灯可能造成的后果_14. (3分) 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映后用天平称量,几率试验数据如下:试验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所取样品的质量/g50.050.050.050.0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040.060.080.0生成气体的质量/g0.20.40.50.5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1) 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_完全反应完了。(2) 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_g。(3) 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 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7-1、7-2、7-3、7-4、8-1、8-2、8-3、9-1、9-2、9-3、9-4、9-5、10-1、11-1、三、 综合题 (共3题;共14分)12-1、12-2、12-3、12-4、12-5、12-6、12-7、13-1、13-2、14-1、14-2、14-3、14-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