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练习及答案-4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50837697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2.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三章内能练习及答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十三章内能练习及答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十三章内能练习及答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内能练习及答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内能练习及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20()9?大兴区二模)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在花丛旁闻到浓郁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A.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有很大引力的缘故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B.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1)分子动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解答:解:A、我们在花丛旁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使花香分子

2、空气中扩散,故A正确;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故B错误;C、钻木取火是利用了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物体吸热温度的变化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学习屮要注意多思考各种热现象屮包含的物理规律.2. (2008?门头沟区二模)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A.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考点: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

3、(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分子Z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3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A. 这种纸与油、水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这种纸能使细菌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B.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要掌握分子运动论的知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对于任何物体都是成立的.解答:解:A、分子之间有空隙,只是空隙较小.所以A错误.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所以B错误.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C错误.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

5、合成一滴,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用一个新型的实际特例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分子动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不要受问题变化的影响.4.(2014.同安区模拟)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A. PM2.5在空气中存在相互排斥力PM2.5中2.5的单位是nmB.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考点:重力;长度的估测;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社会热点综合题.分析:(1)地面附近的物体都

6、受重力作用;(2)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吋,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3)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W10m)的2万倍,计算其直径,可以确定其单位;(4)PM2.5是微小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PM2.5在空气中,在地球附近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B、PM2.5是固态小颗粒,在空气中悬浮时,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不存在斥力,故B错误;C、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的2万倍,所以其直径为:D=20000x101m=2x106m=2nm.故C错误;D、PM2.5是微小物体,是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中,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7、故选:D.点评:PM2.5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在近期考题中经常出现,经过本题学生对其大小,受力情况有更深的理解5. (2014.贵阳模拟)科学家研究出了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的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对硅板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就能穿过陶瓷薄层,在其上端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硅分子能穿过陶瓷薄层,这叫()妝层硅分子薄膜A. 硅分子间没有斥力B.陶瓷分子间没有引力C.陶瓷分子间存在着空隙D.硅分子只有在高温时才开始运动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分子动理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

8、烈.解答:解: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间隙).故选C.点评:本题需要学生针对分子动理论內容和生活现象之间的进行联系,相对比较简单扩散现象表明()B.分子间有间隙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木观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相互接触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彖是扩散现彖;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Z间有间隙.解答:解:分子是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I可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扩散现象并不能证明这些,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空隙,这是分子扩散的前提,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所以扩

9、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BC.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彖的实质的了解和常握下列现象屮,能够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A. 摩擦后的玻璃棒吸引轻小的纸屑铁块吸在磁性黑板上B. 挤出空气的吸盘紧贴在玻璃上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分子之间存在两种作用力,一是引力,二是斥力带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磁铁具有吸引铁、钻、镰等物体的性质我们的周围存在大气压结合以上知识,对每个选项分别进行分析解答:解: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摩擦后的玻璃棒吸引轻小

10、的纸屑,说明玻璃棒带了电C、铁块吸在磁性黑板上,说明磁铁具有磁性D、挤出空气的吸盘紧贴在玻璃上,说明我们的周围存在大气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屮的内容的掌握情况.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是一种物理中基本的解题方法,要掌握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 春风吹來,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钢铁生锈是固体扩散现象B.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树叶上形成晶莹的露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扩散现象指的是两种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1、,进入对方,就是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造成的;(3)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A、春风吹來,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B、“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不是固体扩散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较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就非常小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树叶上形成晶莹的露珠,说明水分子间存在引力,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运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关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通过对直接感知的现彖,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

12、,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A. 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存在引力现彖: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B. 现象:摩擦起电,推测: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木观点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1)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I可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3)原子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解答:解:A、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是由于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间表现为相互的斥力,但固体分子间仍有间隙;故A错误;B、两水银能自动结合,是因为水银分子在一定的距距范围内可以相互吸引,

13、故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正确;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并且分子是在运动的,故分子进入了彼此的空间,使总体积减小;故C正确;D、摩擦起电是因为电子发生了转移,而电子是组成原子的更小的粒子;故D符合事实;本题选不符合事实的,故选A.点评:由于微观世界是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故应注意掌握与微观粒子联系密切的宏观的现彖,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积累.6. 下列哪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在高压下液体体积变化很小A. 两个同种电荷靠近时相互排斥的现象月亮绕地球运动,但不能靠近地球B. 以上现象都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由于分子Z间存在斥力,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注意分子间的斥力要与物体Z间的作用、电荷之间的作用区分开来.解答:解:A、在高压下液体体积变化很小,说明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故A正确;B、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不是分子间的作用,故B错;C、月亮与地球之间的作用,属于宏观物体之间的作用,不属于分子之间的作用,故C错;D、A正确,所以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间的作用与物体之I可的作用、电荷之间的作用的区别,属于基础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