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50607269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

2、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3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沱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

3、用北斗系统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4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

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1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2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前3s内物体位移为1mD第2s内和第4s内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B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C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9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

5、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10在某一高度以v=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3题9分,共15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实

6、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记录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A、B、C、D、E5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CY则由纸带可求出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12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4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卷帘运动的数据(1)请

7、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2)AD段的加速度为_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_m/s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小题10分,第14小题13分,第15、16小题各12分,共47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14(13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

8、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1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列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1)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16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2)回到抛出点的时间是多少?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三亚市华侨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物理学的

9、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考

10、点:质点的认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解答:解: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B、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正确

11、;C、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D、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

12、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位移图象反映质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斜率表示速度,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根据斜率的正负分析速度的方向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解答:解:A、由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B、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C、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则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D、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

13、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3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沱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北斗系统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解答:解:A、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故A错误;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不能

14、视为质点,否则就没有旋转了,故B错误;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航天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故C错误;D、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4关于物体的运动,不可能发生的是(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

15、慢,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减小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为零解答:解:A、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逐渐减小时,速度也可能减小,例如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加速度方向不变时,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可能最小,比如简谐运动的质点处于最大位移时加速度最大,速度C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也为零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

16、:本题考查对加速度和速度关系的理解,关键抓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5m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公式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将t=1代入即可求出第1s内的位移是x=6m,A错误;B、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m/s,B错误;C、与对比可知a=2m/s2,则s=aT2=2m,C错误;D、由加速的定义式可知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应

17、用,根据公式即可求得,比较简单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一段位移和第二段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解答:解:第一段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第二段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若设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列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但是计算较复杂,

18、没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决简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1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2s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前3s内物体位移为1mD第2s内和第4s内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此分析解答:解:A、1s末物

19、体的速度为0,位移不为0,物体没有返回出发点,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1至3s末,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大于零,方向一直没有改变,故B错误;C、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前3s的位移等于第3s内的位移,为:s=12m=1m,故C正确;D、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第2s内和第4s内物体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B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C运动员的链球成

20、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考点:平均速度;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通过某段位移时的速度叫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对应时间段或位置段,而瞬时速度对应时间点或位置点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瞬时速度,故A错误B、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看足球的旋转,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C、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起点位置到落地的位移大小,故C错误D、选

21、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瞬时速度,质点,参考系多个知识点,属于基础题9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速度是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速度才相同位移决定于起点和终点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由于速率相同,相同通过的路程相等解答:解:A、相遇时,两人的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不同,故A错误B、两人起点相同,终点相同,则位移相同,

22、故B正确C、两人速率相同,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故C正确D、两人位移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矢量与标题相同与不同的问题注意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才相同10在某一高度以v=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 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 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 m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直线

23、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严格的对称性(1)速度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时间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所用的时间相等(3)能量对称: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段高度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为mgh本题初速度方向已知,末速度方向未知,分情况讨论解答:解:以向上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0=20m/s;当末速度向上,即v=10m/s时,平均速度为:=m/s=15m/s,向上;运动位移:x=m=15m;当末速度向下,即v=10m/s时,平均速度为:=m/s=5m/s,向上;运动位移:x=m=1

24、5m;故选ACD点评:本题关键是末速度的方向未知,要分情况讨论;竖直上抛运动的全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灵活地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3题9分,共15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记录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A、B、C、D、E5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CY则由纸带可求出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476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76m/s2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

25、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由于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所以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C=0.476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sADsAB=2a1T2sDEsBC=2a2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二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解得a=0.76m/s2故答案为

26、:0.476,0.76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2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4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卷帘运动的数据(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线(2)AD段的加速度为5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1.39m/s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专题

27、:实验题;压轴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J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解答:解:(1)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描出个时刻的速度,连线时注意能连到同一直线上的点应用直尺连到直线上,明显不在同一直线点尽量用平滑曲线接;如图所示(2)由图表可以看出:x=CDBC=BCAB=5cm,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a=5m/s2,AK段的平均速度=1.39m/s故答案为:(l)如图所示,(2)aAD=5m/s2,vAx=1.39m/s

28、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小题10分,第14小题13分,第15、16小题各12分,共47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1)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求解(2)由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求得位移,再求平均速

29、度大小解答:解:(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 a=1.5m/s2(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位移 x=30m=1500m平均速度大小 =20m/s答:(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是1.5m/s2;(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0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物理意义:斜率等于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14(13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3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设他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1,位移大小为小x1,加速度大小为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抓住位移位移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在第1s和第2s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在第1s和第2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由运动学规律得t0=1s联立解得 a=5m/s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距离为s,依题决及运动学规律,得t=t1+t2v=at1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则求得s=10m答

31、: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5m/s2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10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员的运动过程,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灵活求解1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列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1)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从图中数据分析知,在04.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0s9.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9.0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运用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减速到

32、0的时间,从而知道总时间(2)分别求出三段过程中的路程,从而求出总路程解答:解:(1)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则从10.5s时刻开始到停止还需的时间所以汽车从静止运动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11s(2)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匀速运动的位移x2=vt2=125m=60m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所以运动的总路程x=x1+x2+x3=96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分析出在哪一段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哪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哪一段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16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求:(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2)回到抛出点的时间是多少?考点:竖直

33、上抛运动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对称,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求出最大高度和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解答:解:(1)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t1=2s故上升的高度为:H=20m(2)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对称,上升时间2s,故下降时间也是2s,故总时间为:t=2+2=4s答:(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20m;(2)回到抛出点的时间是4s点评:处理竖直上抛的运动的方法,可以分段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也可以全过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知道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对称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