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优秀名师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0518261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优秀名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最新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优秀名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最新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优秀名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优秀名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药化学实验讲义优秀名师资料(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药化学实验讲义200502中药化学是一门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步渗透到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炮制等学科中,在药物的研制、中药资源的开发、药品检验、中药生产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中药化学是中药的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药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在中药鉴定、中药分析、制剂分析等专业课上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此,我们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编写了本实验讲义。生物信息学院中药学教学部高运玲 潘正编著OO二五年二月第一节

2、实验注意事项01第二节试剂的使用04第三节实验部分06实验一层析练习06实验二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与检识10实验三秦皮中七叶苷、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和鉴定13实验四芦丁的提取和鉴定15实验五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鉴定20实验六茴香醚的提取分离和检识23实验七三七总皂甙的提取和精制25实验八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分离与鉴定27实验九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精制及检识30实验十掌叶防已碱的提取分离及延胡索乙素的制备34 实验十一苦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39实验十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验43附录53通过中药化学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的煎煮法、渗漉法、回流法、液液萃

3、取法等中药提取法的操作技术。2、掌握薄层层析、纸层析的基本操作,熟悉它们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定、提取、分离和检识中的应用。3、训练常量、半微量成分的分离,精制及检识方法,并了解有关中药成分研究中的文献检索和工具书查阅的基本方法。4、初步形成方法自我设计中药中主要有效成分提取的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5、实验周期长。一般一个提取实验需要用去次课的时间,其间相隔数天。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仪器、试剂尤其是提取物的妥善保管或者保存。2、所用溶剂和试剂品种多,而且用量较大。3、许多有机溶剂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个别甚至容易发生爆炸。4、也有不少实验需要电炉加热或者抽气机减压,学

4、生用到的热源和电器较多,安全教育要跟上。严防产生中毒、触电、烫伤等意外,谨防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1、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听从教师指导,尊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权,实验前应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弄清操作步骤、方法和基本原理。作好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未弄清实验目的及每一实验步骤之前,切勿开始作任何实验。2、实验时要做到整齐、清洁。保持桌面、仪器、水槽、地面四洁。任何固体物质不能投入水槽中,废纸、废屑应投入废纸箱内,废溶液应倒入废液缸内,勿倒可燃或易挥发性溶媒,于水槽或缸内。3、对公用仪器和试剂(如打孔机、显色剂等)要在指定地点使用,并保持整洁,不能任意挪动。-1-4、实验进行时不

5、能擅自离开,要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室内严禁吸烟。5、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时,应打扫实验室,检查水、电,关好窗门。在中药化学实验中,常使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等易挥发、易燃烧,有毒的有机溶剂及易碎的玻璃仪器,若操作不慎,很容易发生事故,常见事故有“火灾”、“爆炸”、“外伤”、“中毒”等,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随时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开始应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规。回流、蒸馏时,冷凝水是否通畅,干燥管是否阻塞不通。若在常压下选行蒸馏或回流,仪器装置必须与大气相遇,不能密闭。(如密闭加热而导致的容器内压力增加,会引起装置爆裂,特别是使用明火时,装置中的可燃液体就会着火)2、回流或蒸馏

6、低沸点易燃液体时,瓶内的液重只能装三分之二,不能使用明火加热,最好使用水浴或电热套。液内要放几颗沸石或素烧瓷片,防止过热冲瓶或暴沸。若在加热后发现未加入沸石,绝不能立即揭开瓶盖补放,而应停止加热,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加热途中也不得加入活性炭脱色,否则也会发生暴沸。减压蒸馏使用玻璃仪器,质量要好,最好用圆底烧瓶,防止因机械强度不够,引起爆炸。3、蒸馏、回流易燃,易挥发,有毒液体时,仪器装置切勿漏气,冷凝管流出液应用弯接管导至接受瓶中,余气应用橡皮管通往室外或水槽里。4, 、加压柱层析时层析柱及储液瓶机械性能要高、连接处要牢,并注意控制压力,以防炸裂装置。5、使用电气设备(如电烘箱、电冰箱、真空泵

7、、离心机等)及各种分析仪器时一定要弄清电路及操作规程,不懂就问,切勿自作主张。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应立即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减少,事故损失。首先,要立即断绝火源(如电源、煤油炉、煤气等)并移开附近的易燃物质。少量溶剂(几ml个)着火,可任其烧完。三角瓶内溶剂着火可用石棉网或湿布盖熄。小火可用湿布或黄沙盖熄。火较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灭火器材。泡沫灭火器:内部分别装有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使用时将筒颠倒,两种溶液立即反应生成硫酸氢钠、氢氧化铝及大量的二氧化碳。灭火器筒内压力突然增大,大量二氧化碳泡沫喷出,即可灭火。四氯化碳灭火器:用以扑灭电器或电器附近之火

8、,但不能在狭小和通风不良的实验室中应用,因为四氯化碳在高温时要生成剧毒的光气,此外,四氯化碳和金属钠接触也要发生爆炸。使用时须连-2-续抽动唧筒,四氯化碳即会由喷咀喷出,遇热变为气体,此气体比重比空气大,能沉下来把火焰包围住,将火扑灭。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一种灭火器,它的钢筋内装有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用以扑灭有机物及电器设备的着火使用时应注意,一手提灭火器,一手应握在喷二氧化碳嗽叭筒的把手上。因喷出的二氧化碳压力骤然降低,温度也骤降,手若把在嗽叭筒上易被冻伤。无论用何种灭火器,皆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油浴,和有机溶剂着火时绝不能用水浇,

9、因为这样反而会使火焰蔓延开来。若衣服着火,切勿奔跑,赶快脱下衣服或用厚的外衣包裹致熄。较严重者应躺在地上(以免火焰烧向头部)用防火毯紧紧包住,直至火熄,或打开附近的自来水开关用水冲淋熄灭。1、玻璃割伤玻璃割伤是常见的事故,如为一般轻伤,应及时挤出污血,用消毒过的镊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馏水洗涤伤口,涂上红药水和碘酒后包扎好。如为大伤口,应立即用绷带扎紧伤口上部,使伤口停止出血,急送医院。2、火伤轻伤涂甘油或硼酸凡士林,重伤送医院。3、试剂灼伤5%酸液或碱液灼伤皮肤时,伤处首先用大量水冲洗。若为酸液灼伤,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若1%为碱液灼伤,再用醋酸洗,最后用水洗,再涂上油膏凡士林。酸液或碱液溅

10、入眼睛中时,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液或碱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若为酸液,再1%1%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为碱液,再用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洗,滴入蓖麻油。1%酸液或碱液洒在衣服上,先用水冲洗。若为酸液再用稀氨水洗。若为碱液,再用醋酸溶液洗涤,然后用氢氧化铵中和多余的醋酸,最后用水洗涤。酸液洒在地板上,先撒石灰粉,再用水冲洗。上述各种急救法,仅为暂时减轻疼痛的措施。若伤势过重,在急救之后应速送医院。-3-化学试剂分为无机化学试剂和有机化学试剂两大类。根据用途不同又分通用试剂和专用试剂。我国生产的有机化学试剂已有百万余种。无机化学试剂有数十万种,并且正与日俱增。我国关于试剂的标GBHG,HGB准有

11、国家标准(),化学工业部标准()化学工业部暂行标准()以及地方企业标准和厂订标准。根据我们国家的标准,按试剂所含杂质的多少,将试剂分成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实验试剂四GR级。优级纯杂质含量最少,又称保证试剂(符号 )为一级品,适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研工作。AR分析纯的杂质比优级纯稍多,又称分析试剂(符号 )为二级品,适用一般的分析工作、分离鉴定CP工作和科研工作。化学纯(符号 )杂质较多,为三级品,适用一般的提取、分离工作及学生实验的LR一般工作。实验试剂(符号 )杂质多,为四级品,用作粗提工作和实验中的辅助试剂。除这四个等SP级之外,对于专用试剂还有光谱纯试剂,基准试剂、色谱纯试剂等。光

12、谱试剂(符号 )的杂质的含量用光谱法已测不出或者杂质的含量低于某一限度,这种试剂主要用来作为光谱分析中的标准物质。基准试剂的纯度相当于或高于保证试剂,用来配制标准溶液,作为容量分析中基准物。色谱纯试剂用来作为色谱分祈中展开剂。按照我国化工部标准规定,我国优级纯试剂用绿色标签作为标记;分析纯用红色标签;化学纯用蓝色标签。在中药化学提取、分离、鉴定实验中,要注意选择纯度相当的试剂,能用低纯度的试剂,绝不要用高纯度试剂,高纯度试剂的制备是复杂的,它们的价格昂贵,要克服任何情况下都采用高纯度试剂GR 的不良习惯。另外如用高纯度试剂,实验用的水、操作器皿也要配合。若选用 级试剂要用重蒸溜水,所用器皿不能

13、有任何杂质自器皿上溶解到溶液中。在使用化学试剂时除了解它的纯度外,必须了解它的物理性能,试剂的物理性能主要指熔点、沸点、比重、折光率、溶解度、易燃性、毒性及外形等数据。这些特性一般在试剂的标签上都有注明。使用试剂的注意事项如下。1、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的试剂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每次按需要量从原包装容器中取出(固体试剂)或倾出(液体试剂)。试剂称量必须在清洁而干燥的器皿内进行。所取的试剂若有剩余,不得倒回原包装容器内,可放适当带盖的小容器中,并用标签注明。2 、取固体试剂应使用玻璃、瓷或铂制药铲,严禁用刀子或钢铲取强碱性或酸性试剂。取液体试剂用清洁干燥的移液管,需要长时期使用若干液体试剂,最好每

14、种试剂有专用移液管。取有毒液体或浓-4-酸、浓碱时,绝不许用移液管以口吸的方式取出,应利用真空吸取或带有橡皮气球的移液管吸取或利用量筒取。在开启试剂的瓶塞之后,应将塞子放于清洁的地方或倒放。3、使用有毒物质、易挥发的有毒液体,以及易挥发的强酸、氨,应在排气通风橱内进行,应戴有护目镜及橡皮手套。存放这类试剂时,应远离火源,并封闭于铁柜中。4、易吸水的试剂,不得开口存放,取出试剂后,应立即盖好塞子,必要时用石蜡熔封。见光发生变化的试剂应放棕色瓶内,置于暗处。在空气中能自燃的试剂应保存在盛有适当液体的密闭器中(如金属钠、钾放煤油中,黄磷放水中)。-5-层析法又称色谱法,色层法或层离法。它是近几十年迅

15、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分离效果好、快速等优点,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在对中草药进行分析研究时,层析法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基本的研究手段,因此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层析法。TLCPCCC层析法按操作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薄层层析(),纸层析()和柱层析()。(一)实验原理( CMCNa)(Gypsum,G )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石膏简称 均为制备层析板常用之粘合剂,前者为一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溶于水,借助其分子间的作用力而起到粘结作用,使吸附剂在一玻璃片上成一坚固的薄层。后者则是利用熟石膏吸水后凝固的性质而使吸附剂粘结为一均匀、结实的薄层。(二)实验内容1CMC-NaCMCNa

16、 0.8 ,100 、硅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合板的制备:称取 克溶于 毫升蒸,37 ,200 15 馏水中加热并充分搅拌至全溶。取上述溶液 毫升置研钵中加入薄层层析用硅胶(目以上)克,研磨成匀浆,用药勺取一定量倒在薄板上并涂布均匀,然后轻轻振动,使薄层面平整均匀,平110?放,待阴干后,于烘箱中 烘半小时,进行活化,活化后的薄层置干燥器中备用。2G G 5 15 、硅胶 粘合板的制备:称取硅胶克,加蒸馏水 毫升,研磨均匀后,取三分之一倾注在予先洗净晾干的玻璃板上,迅速振动玻璃板,使吸附剂薄层均匀平整,阴干后同上活化备用。注意:操作要迅速,以免因石膏吸水凝固而影响薄层的均匀性。3、硅胶的活度测

17、定:3.1硅胶活度的测定:一般选用三种染料以薄层层析法进行。染料试样配方:二甲基黄、苏丹红、靛40mg100mlGCMCN酚蓝各取混溶于苯中即可。操作:将上述混合液点于待测的硅胶或硅胶10cm20mins薄层上,以苯为展开剂,展开(约),三种染料应明显分离。如果靛酚蓝的色斑接近于-6-起始线,二甲基黄的色斑位于薄层的中间,苏丹红的色斑在靛酚蓝与二甲基黄的色斑之间,则可认为薄层板的活性符合通常使用的薄层要求。3.2 1.075cm硅胶活度的毛细管测定法:操作:取毛细管一支,将毛细管一端灼烧加热封闭。取1个用于试剂瓶的滴帽,使吸附剂进入毛细管内,除去滴帽即可,(或采用测熔点法加入吸附剂)。1再用吸

18、管吸滴苯在毛细管开口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吸附剂从毛细管中掉下),切去毛细管的封闭0.5%端,从已被苯浸润的一端蘸取微量的的染料苯溶液。然后将毛细管放入盛有几毫升苯的容器中,R展开,计算值,从下表中查出吸附剂的活度级别。硅胶活度与Rf值的关系吸附剂含水量%Rf值级别00.15I硅胶30.2260.3390.44120.55I150.65II()实验原理PC纸层祈又叫分配纸层析(),是利用滤纸本身吸附的水分作固定相,所选用的展开剂作为流动相,根据不同极性化合物在该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随着展开剂的不断移动,而将各化合物分离开。(二)实验内容1153 2 、点样:取 厘米中速新华滤纸一张,在距一端

19、厘米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1 线,在间隔 厘米处分别点上以下样品:1%D1%L? 葡萄糖水液 ? 鼠李糖水液 。4:1:5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上层)105110?10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喷后于烤分钟,糖显深浅不同的棕色斑点。,207cm支持剂:新华层析滤纸(中速)210%5%、样品:板蓝根注射液或的板蓝根配成乙醇溶液1%对照品:精氨酸、亮氨酸、脯氨酸的水溶液411415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或者:的上层液)0.2%显色剂:茚三酮乙醇溶液23cm操作:取新华层析滤纸条,在距底边处用铅笔画一条直线。并做四个等分点分别用毛细-7-管点上适量样品或对照品溶液,待溶剂挥干后(可

20、用电吹风吹干),将滤纸用细棉线悬吊在盛有展15cm开剂的层析缸中,使滤纸下端与展开剂接触,上行法展开,至展开剂前沿离起始线左右时取出,100?并用铅笔画下前沿位置。热风吹去其上展开剂后,喷显色剂,再加热至左右显色。如需长期保存,2%R此时可再喷硫酸镍水溶液固色。计算精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的值。()实验原理柱层析是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一种常用分离方法。许多结构相似而不能用一般的萃取,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的中草药成分,通过选择一定的吸附剂和洗脱剂,采用柱层析法均可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活性炭、淀粉硅藻土等,根据不同的化合物而选用不同的吸附剂。本实验利用叶色素在硅胶柱

21、上有不同的保留值,故其在柱上的迁移速率不同,选用层析用硅胶100-140(目)作吸附剂,利用干柱层析,对叶绿素等色素类成分进行分离,效果良好。-AB叶色素中含有胡萝卜素、脱镁叶绿色素、叶黄素、叶绿素、叶绿素等化合物。利用硅胶干柱,选用适宜的洗脱剂,可使各组分分次流出。通过对各流出组分进行层析,合并,回收溶剂,而得到不同的叶色素部分。(二)实验内容1、装置与条件:层析柱:玻璃柱样 品:植物叶100-140吸附剂:层析硅胶 目-洗脱剂:环己烷乙酸乙酯G-CMC 检 识:硅胶 板,展开剂同洗脱剂。显 色:紫外光下观察2、装柱:常用装柱方法有两种,即干法和湿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本实验采用干法装柱。

22、1()柱的选择和予处理:根据被分离样品的量及吸附剂的种类,选取一定大小的层析柱,用常水、去污粉、常水、蒸馏水依次洗刷干净,使管壁不挂水珠,晾干备用。检查磨口号码是否对号,而后100在转动活塞处涂少许凡士林,底部塞入松紧适宜的棉花,顶部装上 毫升分液漏斗。2l0014020()装柱:称取 目层析硅胶 克,通过玻璃漏斗倒入柱中,用两个橡皮塞轻轻对称敲击层析柱或将下口接抽气泵抽气,使吸附剂实而匀,上部平整。-8-3510()加样:称取植物叶 克,溶于 毫升石油醚或乙酸乙酯中,碾磨至色素溶解。加入柱的上端,压上少量脱脂棉。将装有流脱剂的分液漏斗通过橡皮塞固定在柱的顶端,柱的出口处放一三角烧瓶进行收集。

23、3、洗脱与收集:先打开柱的下端活塞,再开启分液漏斗活塞,使洗脱剂流入柱中,向下浸润。在1 整个浸润和洗脱过程中,栓顶液面必须高于吸附剂顶端 厘米以上。从开始洗脱到洗脱液流出,约需 0.510 15 12 小时。用试管收集,每份 毫升,共收集 份,标明序号,薄层检识。流速控制 毫升分。41010 G 1.51 、检识与合并:在 厘米硅胶 板的端 厘米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每间隔 厘米处作一标记,下面标明序号。将收集的各流分和标准品按序在薄板上点祥。若洗脱液浓度太稀,可反复点样(每次点样后必须使溶剂挥干,才能再重复点)。直至能在紫外灯下观察到明显荧光斑点即可。然后放入盛有展开剂的标本缸内进行展开至

24、一定距离,将其取出,挥干溶剂,首先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标出荧光位置与颜色,记录结果,合并相同流分。1、装置与条件:层析柱:玻璃柱0.5M FeCl样 品:)CuClCo(NO0.5ml、混合液3232吸附剂:层析用中性氧化铝洗脱剂:水2、装柱:本实验采用干法装柱。1()柱的选择和予处理:2()装柱:3()加样:3、洗脱与收集:4Fe 、结果:3+2+2+CuCo棕色层、浅蓝色层、淡紫色层-9-Rheum 大黄为泻下、健胃、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品种繁多,质优者为寥科植物掌叶大黄(Palmatum L.R. offIcinale BeillR.tanguticum Maxim.ex Balf),

25、药用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及根茎。2 5%大黄中含有多种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它们在植物中主要以甙的形式存在,总含量为 ,大(1)(2)(3)(4)(5)黄中主要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有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及其甙类。R R12H CH?3OHOOHOH CH?3H COOH?RROCH CH12?33O?H CHOH2Chrysophanolmp.196-197 ?大黄酚()为金黄色片状结晶(乙醇或苯),能升华,可溶于丙酮、乙醚、氯仿、甲醇、乙醇、热苯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微溶于石油醚、乙醚,不溶于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溶液 。Emodinmp.256257?大黄素()为橙

26、黄色针状结晶(乙醇或冰醋酸),能升华,易溶于稀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可溶于乙醇、丙酮,在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溶剂中溶解度较小,几乎不溶于水。Rheinemp.321322?330?大黄酸()为黄色针状结晶(升华法),分解,易溶于碱水液、吡啶,微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Physcionmp.203-207 ?大黄素甲醚()砖红色针状结晶(苯),能升华,溶解性质与大黄酚相似。Aioeemodinmp.223-224 ?芦荟大黄素()为橙黄色针状结晶(甲苯),能升华,可溶于乙醚、热乙醇、苯、稀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 -羟基蒽醌甙有大黄

27、素甲醚葡萄糖甙,大黄素葡萄甙,大黄酸葡萄糖甙大黄酚葡萄糖甙,大黄素-10-1-O-B-D-O-B-D-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1. PH 掌握 梯度萃取法分离酸性成分的原理及操作技术。2. 掌握羟基蒽醌类成分的主要检识反应及薄层层析检识方法。3. 学习从大黄中提取分离羟基蒽醌类成分的方法。根据大黄中羟基蒽醌类成分可溶于热乙醇中,故用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总蒽醌类成分,再pH 利用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强弱不同,采用 梯度萃取法分离,可得到各单一成分。1. 乙醇总提取物的制备150g, 1000ml 95% 取大黄粗粉 置于 的园底烧瓶中,加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 乙醇 500m1,95

28、% 300 ml95% 250 ml回流一小时,第二次加 乙醇 ,加流半小时,第三次加 乙醇,回流半小时,趁热过滤,合并三次乙醇提取液,放置后,如有沉淀可再过滤一次; 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糖250ml 浆状,即为乙醇总提取物;趁热转移至 的三角烧瓶中备用。2. 总游离蒽醌的提取100ml在盛有乙醇总提取物的三角烧瓶中,加入乙醚 ,冷浸半小时,不断振摇,然后静置,将500ml 45 50ml 上层乙醚液倾出,置另一三角烧瓶中,瓶内糖浆状物再同法提取 次,每次加乙醚 及2ml, 丙酮至乙自醚液颜色较浅为止,合并乙醚速提取液(注意把水层分离干净),即为含总游离蒽醌的部分,剩余物中则含有蒽醌甙类成分。3

29、. 游离蒽醌的分离(1) 强酸性部分的分离:500ml 5%pH 将上述乙醚提取液转移至 的分液漏斗中,加碳酸氢钠水溶液(先用 试纸测定其 pH 5%40m1值)萃取三次,每次加碳酸氢钠水溶液(注意萃取时放置分层的时间应稍长些,以免萃pH2取效果不好)。合并三次碳酸氢钠萃取液,在搅拌下小心滴加浓盐酸调至 (观察萃取,酸化时溶_g液的颜色变化),放置沉淀,过滤,沉淀用水洗至近中性,干燥,称重,即为强酸性部分,主要含大黄酸,留作鉴定用。-11-(2) 5% pH 中等酸性部分的分离:将上述经碳酸氢钠萃取过的乙醚液用 碳酸钠水溶液(先用 试pH 56 5% 40 ml纸测定其 值)萃取 次,每次加

30、碳酸钠水溶液 ,至萃取碱液层颜色较浅为止。合并pH2碳酸钠萃取液,在搅拌下小心滴加浓盐酸调至 ,放置沉淀,过滤,沉淀用水洗至近中性,干燥,_g称重,即为中等酸性部分,主要含大黄素,留作鉴定用。(3) 2% pH 弱酸性部分的分离:将上述经碳酸钠萃取过的乙醚液用 氢氧化钠水溶液(先用 试纸pH 34 2% 20m1. 测定其 值)萃取 次,每次加 氢氧化钠水溶液 合并氢氧化钠萃取液,在搅拌下小pH2, _g心滴加浓盐酸调至 放置沉淀,过滤,沉淀用水洗至近中性,干燥,称重,即为弱酸性部分,主要含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留作鉴定用。4.蒽醌类成分的检识(1) 5mg 95% 1ml 碱液试验:取上述分离

31、所得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结晶各 置于小试管中,加 乙醇10% 23溶解,再加 氢氧化钠水溶液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凡具有邻、对位酚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应呈紫蓝色,其它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多为红色。(2) 5mg 95% 醋酸镁试验:取上述分离所得游离蒽醌类化合物结晶各 置于小试管中,加 乙醇 1m1 0.5% 23 -溶解,再满加醋酸镁乙醇液 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凡具有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应-呈橙红色,具有间位二羟基的蒽醌昆类化合物应呈橙红色,具有对 位二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应呈紫红紫色,具有邻位二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应呈蓝紫色。5. 蒽醌类成分的薄层层检识CMC-Na 110 ?吸附剂:硅胶 硬板,于

32、烘半小时。a. 样 品:强酸性部分结晶丙酮溶液b. 大黄酸标准品丙酮溶液c. 中等酸性部分结晶丙酮溶液d. 大黄素标准品丙酮溶液e. 弱酸性部分结晶丙酮溶液f. 大黄酚及大黄素丙酮溶液(1) -82(2) -81展开剂:苯乙酸乙酯(:) 苯甲醇(:)(3) 3060?-1551 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365nm, 显色剂:先在日光和紫外光灯()下检视为橙黄色荧光斑点,再置于氨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12-秦皮为本樨科白蜡树属植物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Poxb)或苦沥白蜡树(F.rhynchophylla Hance)或小叶白蜡树(F.bungeana

33、DC)的树皮,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燥湿、收涩作用。主治温热痢疾、目赤肿瘤等症。秦皮中含有多种内酯类成分及皂苷、鞣质等,其中主要有七叶苷、七叶内酯、秦皮苷及秦皮素等。多有抗菌消炎的生理活性,七叶内酯对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有较好治疗效果,兼有退热作用,毒付作用小,几无苦味。适于小儿服用。1七叶苷(esculin),又叫马粟树皮苷:白色粉末状结晶,mp205206?。易溶于热水(1:15),可溶于乙醇(1:24),微溶于冷水(1:610),难溶于乙酸乙酯,不溶于乙醚、氯仿。在稀酸中可水解。水溶液中有蓝色荧光。GluOHOOO2七叶内酯(esculetin):黄色针状结晶,mp276?。易溶于沸乙

34、醇及氢氧化钠溶液,可溶于乙酸乙酯,稍溶于沸水,几不溶于乙醚、氯仿。HOHOOO3秦皮苷(fraxin):mp205?。COH3HOOOOglu4秦皮素(fraxetin):mp227228?。COH3HOOOOH-13-七叶苷、七叶内酯均能溶于沸乙醇,可用沸乙醇将二者提取出来,再利用二者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之。取秦皮粗粉150g于圆底烧瓶中,加400ml乙醇回流2次,得乙醇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至浸膏状,即得总提取物。在上述浸膏中加40ml水加热溶之。移于分液漏斗中,以等体积氯仿萃取二次,将氯仿萃取过的水层蒸去残留氯仿后加等积乙酸乙酯萃取二次,合并乙酸乙酯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减压回收

35、溶剂至干,残留物溶于温热甲醇中,浓缩至适量,放置析晶,即有黄色针状结晶析出。滤出结晶。甲醇、水反复重结晶,即得七叶内酯,称重_g,产率_。将乙酸乙酯萃取过的水层浓缩至适量,放置析晶,即有微黄色晶体析出。滤出结晶。以甲醇,水反复重结晶,即得七叶苷,称重_g,产率_。溶液233滴,显暗绿色,再滴加浓氨水3滴,加水6ml,日光下观察显深红色。1取七叶苷、七叶内酯各少许分别置试管中,加乙醇1ml溶解。加1%FeCl2吸附剂:硅胶G样品:七叶苷、七叶内酯标准品及自制七叶苷七叶内酯的?醇溶液。展开剂:甲醇甲酸乙酯甲苯(1:4:5)显色:1)UV灯下观察,七叶苷为灰色荧光,七叶内酯为灰褐色。2542)以重氮

36、化对硝基苯胺喷雾显色,七叶苷和七叶内酯均呈玛瑙色。Rf=0. 04Rf=0.28结果:七叶苷,七叶内酯-14-(Rutin)(Rutisude)70芦丁亦称芸香甙,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约有余种,如烟叶、槐花米、荞麦叶、蒲公英中均含有大量的芦丁。尤以槐花米和荞麦叶中含量最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使用最多的是槐花米。(Sophora japonica L)12%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的花蕾,所含主要成分为芦丁,含量可达 16%P,其次含有槲皮素、三萜皂甙、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等。芦丁具有维生素样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前壁的脆性和调节渗透性。临床上用于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

37、常作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槐花米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1.(Rutin)芦丁mp.174?178?()188?()淡黄色细小针状结晶,含三分子结晶,无水物。溶解度:1:100()1:200()水:冷,热1:100()1:9()甲醇:冷,热1:650()1:60()乙醇:冷,热1:11.7()()吡啶:冷,易溶热不溶于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易溶于碱液中呈黄色,酸化后复析出。可溶于浓硫酸、浓盐酸,加水稀释复析出。2. (Quercetin)槲皮素mp.313?314?(2)316?()即芸香甙甙元,为黄色结晶,含分子结晶水,无水物。溶解度:1:290()1:23()乙醇:无水乙醇

38、,热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丙酮、吡啶、冰醋酸。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石油醚等。3. 皂甙mp.210?220?()200粗品为白色粉末,分解。易溶于水、吡啶,能溶于倍的甲醇中。酸水解后得白桦脂醇、槐二醇二种皂甙元及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及葡萄糖醛酸内酯。-15-R1OHRR 12HOOrhaOH Oglu?OH OH?R2gluglu?H OOHORHOOgluR=O?glurhaR=O?OHOHOHOHHHHHOHOH?(1) (Betulin)白桦脂醇mp.251?252?无色针晶,。能溶于醋酸、丙酮、乙酸乙酯、甲醇、乙醇、氯仿、苯、乙醚等溶剂,难溶于石油醚及水。(2) (Sophorad

39、iol)槐二醇mp.219?220?224?无色针晶,或。能溶于石油醚、苯、丙酮、甲醇中,难溶于水。4. (Sophoricoside)槐属甙mp.298?。易溶于热乙醇、热醋酸、吡啶、稀碱液;难溶于水;冷乙醇、冷醋酸;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中。5. (Sophoraflavonoloside)槐属黄酮甙mp.207208?。可溶于热水及乙醇,难溶于冷水、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乙醚等低极性有机溶剂。-16-6. (Sophorabioside)槐属双甙mp.156?160?()mp.248?针状结晶,含结晶水,无水物 。易溶于吡啶,能溶于热乙醇、丙酮,稍溶于热水,不溶于弱极性有机溶剂。1. 了解

40、黄酮甙的一般性质。2. 掌握酸碱法提取黄酮甙的一般原理及方法。3. 掌握黄酮甙(包括甙元)的鉴定方法。1. 芦丁可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其分子结构中具有较多的酚羟基,显弱酸性,在碱液中易溶解,而在酸性条件下,易析出沉淀,故本实验采用碱溶解酸沉淀的方法自槐花米中提取芦丁。2. 利用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甙元和糖,通过颜色反应,薄层层析,纸层析及甙元乙酰化进行检识和确认。(一) 芦丁的提取1000m1500m140g于 烧杯中加 蒸馏水加热煮沸后,称取 槐花米粗粉,投人沸水中,直火加热5pH 8-8.520-30煮沸 分钟,在搅拌下小心加入石灰乳至 ,加热保持微沸 分钟,趁热用棉花过滤,滤pH 8

41、.5200m110(60-70?)渣再用调的石灰水 煮 分钟,趁热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稍冷 用浓盐酸调pH4-5至 左右,放置过夜,即析出大量淡黄色沉淀,减压过滤,沉淀用水洗二次,然后用少量乙醇60?_g洗二次,抽干,沉淀于 左右干燥,称重,即得芦丁粗品。(二) 芦丁的精制500ml300mlpH8将芦丁粗品置 烧杯中,加 蒸馏水,再用石灰水调至 ,加热煮沸数分钟,使其3mol/LpH4-5充分溶解,趁热抽滤,滤液滴加 盐酸至 。放置过夜,即析出沉淀,减压过滤,用少量蒸2-3170?-80?1_g馏水洗涤沉淀 次,然后用少量乙醇洗 次,抽干,于 干燥 小时,称重,即_得芦丁精品,计算,测熔点。

42、(三) 芦丁的水解甙元分离-17-1.5g500ml2%230ml取精制芦丁 ,尽量研细,置于 园底烧瓶中,加 硫酸 ,于直火加热微沸回2-3流 小时,冷却后减压过滤,所得沉淀即为槲皮素,滤液保留作糖部分的鉴定,沉淀洗后再用 95%70?-80?_g_乙醇重结晶一次,得黄色针状结晶,于 下干燥,称重,产率,即得精制槲皮素,测熔点。(四) 糖部分的鉴定糖脎的制备40%NaOH将水解母液小心地用 水液中和至近中性,滤除棕红色沉淀物,直火加热浓缩至约 50ml15g3g ,过滤,滤液加 盐酸苯肼,醋酸钠,于沸水浴上回流半小时,析出黄色混合糖脎,等冷却后,取出少量结晶,于显微镜下观察,鼠李糖脎为菊花形

43、聚状针晶,葡萄糖脎为扫帚状聚针晶。滤(5-7ml)30%取糖脎结晶,水洗干燥后,溶于丙酮中约 ,过滤,滤液加水使成 丙酮液,即析出葡萄糖( 209?)脎,抽滤后结晶以少量丙酮重结晶一次,即得精制葡萄糖脎,测熔点,滤去葡萄糖脎后的母( 185?)液再加水稀释,即析出鼠李糖脎,抽滤结晶,以稀乙醇重结晶得精制鼠李糖脎,测熔点。(五) 芦丁和槲皮素的纸层析鉴定30cm支持剂:新华层析滤纸,长,宽酌情而定。1. 点 样:自制精制芦丁乙醇液。2. 芦丁标准品乙醇液。3. 自制精制槲皮素乙醇液。4. 槲皮素标准品乙醇液。(1) (4:1:5)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上层上行展开。(2) 15%醋酸水溶液上

44、行展开。(1) 显 色:可见光下显黄色斑点,紫外光下观察荧光斑点。(2) 用氨熏后再观察。(3) 1%喷三氯化铝试液后再观察。(六) 芦丁和槲皮素的薄层层析鉴定吸附剂:聚酰胺板。点 样:同纸层析。(1) (3:2)展开剂:乙醇水。(2) 80%乙醇。(1) 显色剂:同纸层析。(2) 2%喷二氯氧化锆溶液后观察。Rf画出图谱,计算值。-18-(七) 槲皮素五乙酰化物的制备0.5g100ml10ml取槲皮素 ,溶于 无水吡啶中,于水浴上加温振摇,使其完全溶解,加入 醋酐,摇匀,于水浴上回流加热半小时,放冷。将反应液在搅拌下倒入冰水中,一直搅拌到油滴消失,白色100?固体沉淀析出为止,减压过滤,沉旋

45、用蒸馏水洗至中性,于 干燥,再用乙醇重结晶,得五乙( 193?-195?)酰基槲皮素无色针晶,测熔点。(八) 芦丁及其甙元的性质试验1. 对不同强度碱液的溶解试验5%5%1%取四支小试管,每管中加人芦丁数毫克,分别加入稀氨水,碳酸氢钠,碳酸钠和 氢氧1化钠水液各 毫升,振摇后观察其溶解情况,溶解的溶液应呈黄色,再加数滴盐酸酸化,黄色褪去或变浅,并有沉淀析出或变混浊。2. (Molish)莫氏反应0.5-取芦丁和槲皮素各数毫克,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 毫升乙醇溶解,再加 萘酚数毫克,0.5振摇使之溶解,然后沿试管壁加浓硫酸约 毫升,静置,观察,两液层界面变化,呈紫红色环者示分子中含糖结构。3.

46、 (Fehling)斐林反应0.55取芦丁和槲皮素各数毫克,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 毫升水加热使之溶解,加浓盐酸 滴55%NaOHpH82加热 分钟,再加 调至 。然后加斐林试剂 毫升,于水浴上加热,如产生砖红色或黄色沉淀者示有还原糖或其它还原物质。4. -盐酸镁粉反应0.5取芦丁和槲皮素各数毫克,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 毫升稀醇热溶,加镁粉少许,滴加浓盐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红者示有黄酮类化合物存在。5. 三氯化铁反应0.5取芦丁和槲皮素各数毫克,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 毫升水或乙醇使之溶解,然后滴加 1%三氯化铁乙醇液,观察颜色变化(比较芦丁和槲皮素的呈色反应)。6. 三氯化铝反应0.

47、51%取芦丁和槲皮素各数毫克,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甲醇 毫升使之溶解,然后加 三氯化铝甲醇溶液数滴,黄酮类化合物应呈鲜黄色。7. 醋酸铅沉淀试验0.55%取芦丁和槲皮素各数毫克,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 毫升水或稀甲醇使之溶解,加中性醋酸铅溶液数滴,观察有无沉淀产生,再加碱式醋酸铅饱和溶液数滴,观察有无沉淀产生。-19-8. 醋酸镁反应0.51%取芦丁和槲皮素各数毫克,分别置于两支小试管中,加 毫升甲醇使之溶解,加入 醋酸镁甲醇溶液数滴,黄酮类应呈黄色荧光。-20-(Puerari lobata (Willd) Obwi)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葛根味甘辛,性平,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发表

48、透疹,止痢等。主治温病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泻痢,麻疹起等症。葛根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葛根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葛根的煎剂、醇提物、总黄酮等都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和脑血管的作用,同时也有降低血压作用。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葛根片)及高血压项背强痛以及突发性耳聋等。葛根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1. (Puerarin)mp.187?(d)葛根素(葛根黄素):梭晶,。易溶于乙醇,不与中性醋酸铅反应生成沉淀。2. (Xylopuerarin)葛根甙(葛根素木糖甙):木糖位置未定。棱晶,易溶于乙醇,不与中性醋酸铅反应生成沉淀。3. (Daidzein)mp.320?(d)大豆黄酮:棱

49、晶,易溶于乙醇,不与中性醋酸铅反应生成沉淀。4. (Daidzin)mp.236237?(d)大豆黄酮甙:针晶,无荧光,易溶于乙醇,不与中性醋酸铅反应生成沉淀。R RRR1231ROglu OH ?2R?glu H xyl? H OHOglu? H OOH1. 学习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2. 熟悉铅盐沉淀法除去杂质或沉淀有效成分的一般原理及方法。3. 熟悉柱层析法在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21-葛根黄酮甙及其甙元均能溶于乙醇中,故用乙醇为溶剂,可提取葛根中的总黄酮,经铝盐法沉淀除去杂质,再利用各化合物结构的不同,而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差异用氧化铝柱层析将其分离。(一)葛根总黄

50、酮的提取100g1000ml300ml 95%2取葛根粗粉 于 园底烧瓶中,加 乙醇回流提取小时,过滤,残渣再用 200ml(1)150ml乙醇回流提取一次小时,过滤,合并二次醇提取液,于水浴上回收乙醇至 ,转移到烧杯中,加饱和中性醋酸铅溶液至不再有沉淀析出为止,过滤。滤液加饱和碱式醋酸铅至不再有沉淀析S气体分解黄酮铅盐沉淀,而转为硫2150mlH出为止,抽滤,沉淀用水洗二次后悬浮于 甲醇中,通入2-3pH6.57化铅沉淀,抽滤除去硫化铅沉淀,并用甲醇洗 次,洗液与滤液合并,中和至 ,于水浴30ml_g_上减压回收乙醇至 左右,转移到蒸发皿中蒸干,即得总黄酮,称重,产率。(二)葛根总黄酮的分离

51、1. 100-200装柱:将适量中性氧化铝(目)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混悬后,常规湿法装柱,混悬用溶V剂体积VV和装柱后放出溶剂体积,计算柱中溶剂保留体积。12V=VV12这样使于掌握流分的接收,溶剂的更换。2. 加样和洗脱:将葛根总黄酮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溶解后装入氧化铝柱上,待样品完全被氧化铝柱吸附后加入水饱和正丁醇开始洗脱,等色带到达柱底(用紫外光观察控制),于紫外灯不可看到ajc十种色带,由底至顶分别命名为,其中带没有荧光,其它九个色带均显紫兰色荧光,分段接受洗脱液,可使葛根总黄酮中各个化合物得以分离。b50%ce流分减压回收溶剂,残渣用 甲醇重结晶得大豆黄酮,流分同法处理得大豆黄酮甙,流分f同

52、法处理得葛根素,组分为葛根素木糖甙。(三)鉴定1. 纸层析30cm支持剂: 新华层析滤纸长 ,宽酌情而定。1ml点 样: 取少量总黄酮用 乙醇溶解即为样品溶液。20%KOH 展开剂:乙醇溶液,上行展开。显 色:展开后用铅笔画下前沿,将滤纸在烘箱中烤干后(滤纸放入烘箱前须自然晾干),于Rf紫外灯下观察,划出荧光位置,求出 值。-22-Rf 0.04Rf 0.23Rf 0.50附:据文献记录,大豆黄酮 ,大豆黄酮甙 ,葛根素 。2. 薄层层析G吸附剂:硅胶 -(83:17)展开剂:氯仿甲醇-显色剂:三氯化铁铁氧化钾试剂Rf 划出各色点的位置,求出 值。-23-Illicium verum八角茴香是

53、木兰科植物 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常用辛香调味科,其挥发油称八角茴(Anethole)(phellanadrene) (safrole) 香油,主要含茴香醚 、水芹烯 、黄樟醚 等 。0.928-0.9881.5530-15600-2+10八角茴香油比重为 ,折光率为 ,旋光度为 。干燥的八角茴香出5%85% 20?油率约为 ,其中又含茴香醚约 左右,茴香醚在 以下为白色结晶状物,从油中析出称为23?“脑”,以上熔化成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OOHCO3?1. 掌握挥发油的水蒸汽蒸馏提取法。2. 掌握挥发油中“脑”的提取方法。3. 学习茴香醚的鉴定方法。利用挥发性成分能随水蒸汽蒸

54、馏出来的性质提出挥发油。再利用挥发油和水不互溶的性质用盐析和溶剂萃取的方法分离挥发油。从油中用冷冻析脑的方法分离出茴香醚。(一)挥发油的提取1. 水蒸汽蒸馏-24-200g 2000ml 1000ml取八角茴香 捣碎后置 圆底烧瓶中,加水约 浸润,然后用直火加热,进行2-3 水蒸汽蒸馏,直至馏出液不再有油滴为止(约 小时)。2. 盐析及萃取10m13g1 将收集的馏出液加食盐使之饱和,每 馏出液加食盐约 ,搅拌后放置 小时左右。将上述加食盐盐析后的馏出液小心转移到分液漏斗中,注意不要把食盐颗粒带入,以乙醚萃取三次,用40m140m130m12 量依次为 、。合并乙醚层,加适量的无水硫酸钠,放置

55、 小时。然后过滤,滤液于水_g_浴上回收乙醚,即得八角茴香挥发油。称重,产率,测其折光率、旋光度。(二)茴香醚的分离将所得到的八角茴香油置冰箱中冷冻,即会有白色结晶析出,趁冷过滤后压干,即得茴香醚,称重计算产率。(三)茴香醚的鉴定薄层层析:将茴香醚标准品和自制品、八角茴香油适量溶于乙酸乙酯中作供试液,分别点于同一Rf 块板上,展开后显色。自制茴香醚应显单一包点并和标准品色泽相同,值一致;所提八角茴香油应在和标准品茴香醚相对应的地方有最大斑点,且色泽相同。G吸附剂:硅胶 -(4:1)展开剂:环己烧 乙酸乙脂 1% 显色剂:香夹兰醛硫酸溶液。-25-Panax notoginseng三七是云南著名

56、地道特产中药材,其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甙,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在药材的加工过程中,除了主根以三七入药外,其绒根、剪口、筋条、地上部分均可用于提取三七总皂甙,其各部位总皂甙含量如表一所示。本实验用含量较高的剪口为原料。%表一三七各部位总皂甙含量()部位三七剪口绒根筋条地上部分488145105102含量1. 掌握三七总皂甙的提取精制方法。 2. 掌握三七总皂甙的检识鉴定方法。利用三七皂甙和共存物质极性大小、溶解性特点的不同,用低极性有机溶剂萃取除去脂溶性物质;用树脂吸附法除去无机盐、氨基酸、糖等水溶性物质,从而制得纯度较高的三七总皂甙。(一)三七总皂甙的提取50g80%150

57、ml100ml三七剪口粗粉 ,以 的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溶剂用量分别为 、 ,回流时间1.51依次为 小时、 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提取液无醇味。(二)三七总皂甙的精制30ml回收乙醇后的提取液以乙醚萃取二次以除去脂溶性物质,每次用乙醚 。乙醚层弃去,水层在水浴上挥去乙醚后供柱层析用。100g2-3cm50cm经净化处理后的大孔树脂 以蒸馏水浸润湿法装柱。柱内直径约 ,长约 。50ml1ml/将挥去乙醚后含三七皂甙的水溶液(约 )加入层析柱,以约 分钟的流速缓缓通过此大50ml50%50ml1-1.5ml/ 孔树脂柱,使总皂甙完全吸附,然后依次用蒸馏水()、的乙醇()以大约 分-26-

58、95%100ml钟的流速洗脱以除去无机盐、氨基酸、糖等水溶液性物质。最后用 的乙醇约 洗脱三七总皂甙1ml/(流速信为 分钟),收集此部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真空干燥,即得精制三七总皂甙。称重_g_,产率。(三)三七总皂式的检识Libermann-Burchard 5-8反应:取自制三七总皂甙少许于白色反应瓷板上,加乙酸酐 滴溶解,沿2壁滴入浓硫酸滴,于界面处先出现红色,继而变紫红色为阳性反应。1mg/ml薄层层析:分别取三七总皂甙标准品和自制品少许溶于甲醇中,配成约 的溶液,分别点于同一块板上,展开显色后二者应显示对应相同的斑点。G吸附剂:硅胶4: 1: 5展开剂:正丁醇乙酸乙酯水(;上层

59、)15%显色剂:硫酸乙醇液,喷雾后烧烤显色。-27-27 薯蓣皂甙属 碳甾体皂甙,水解后可得薯蓣皂甙元,薯蓣皂甙元因为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主要原料而受到重视。(Dioscoreaceae)80薯蓣皂甙主要存在于薯蓣科植物中,我国薯蓣科植物有多种,多数分布长江以123(DioscoreaSeet. Stenophora)南省区,其中可作为原料药的有种变种,均为薯蓣属根状茎组,植物,(D. zingiberensis)(D. panthaica)(D. nipponica)重要的有盾叶薯蓣、黄山药、穿山龙等。本实验采用穿山龙为原料提取薯蓣皂甙元。穿山龙含多种甾体皂甙,其中薯蓣皂甙含量最高。这些皂

60、甙水解后大多能生成薯蓣皂甙元,薯蓣2%皂甙元含量约。(Dioscin)(2)Mp.275?280?薯蓣皂甙: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状(乙醇)。可溶于甲醇、乙醇, 难溶于乙醚等低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水。(Diosgenin)(1)Mp.204?207?薯蓣皂甙元:白色针状结晶(乙醇)。可溶于一般有机试剂,不溶于水。OORR=OH?OHOHOHOHCHCH33OOOHOOH?OOHOOR=OH-28-1. 掌握从穿山龙中提取分离薯蓣皂甙元的原理和方法。2. 学习薯蓣皂甙元的鉴定方法。穿山龙中所含甾体皂甙经水解处理,裂解产物主要为薯蓣皂甙元和单糖等,利用薯蓣皂甙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可将其用有

61、机溶剂提取分离。(一)发酵和水解50g500ml100ml12将切成薄碎片的穿山龙生药 置于 锥形瓶中,加水约 ,浸泡 小时后置于 40?48150ml 20ml恒温水浴中自然发酵 小时。然后加入 水和 浓硫酸摇匀,小火加热保持微沸水解约 210%小时。倾出酸液,用 氢氧化钠溶液将药渣搅匀洗至中性, 再用水充分洗涤药渣。抽干药渣,研10%碎后干燥至含水量小于 即可。(二)薯蓣皂甙元的提取500ml300ml6-8将干燥的药渣装在滤纸筒中,置于 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约 ,连续提取 小时,2030ml回收石油醚至约 ,放置后析出结晶,等结晶析出完全后滤出结晶,用少量的石油醚快速洗涤结晶二次,干燥后即得薯蓣皂甙元粗品。(三)薯蓣皂甙元的精制100ml20ml将上述粗品置 圆底烧瓶中,加无水乙醇约 ,水浴上回流至全溶,取下烧瓶,稍冷后0.05g-0.10g5加入 的活性炭,又继续回流约 分钟,趁热抽滤,用少许乙醇洗涤滤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