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习:章末综合检测7 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0514713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习:章末综合检测7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习:章末综合检测7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习:章末综合检测7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习:章末综合检测7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习:章末综合检测7 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高考精品资料章末综合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第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6届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总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对放热反应而言,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减小C活化分子间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解析:考查了活化能对化学速率的影响的相关知识。A.增大压强,使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浓度增加,

2、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数不变,故A错误;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C.反应物活化分子之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而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就是有效碰撞,故C错误;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故D正确。答案:D2(2016届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水煤气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C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体积不变,将生成的H2及时移出容器解析:考

3、查反应速率影响因素。A.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项错误;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B项正确;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项错误;D.保持体积不变,将生成的H2及时移出容器,减小了产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D项错误;答案选B。答案:B3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

4、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为2v正(NH3)3v正(H2O)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4v正(O2)5v正(NO),当4v正(O2)5v逆(NO)时,v正(NO)v逆(NO),所以A项正确。生成NO和消耗NH3均表示正反应,叙述中未提及逆反应的情况,所以B项错误。由于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故增大容器容积,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所以C项错误。v正(NH3)v正(H2O)23,即3v正(NH3)2v正(H2O),所以D项错误。本题选A。答案:A4在可逆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越大,反应程度越大BK越大,反应程度越小CK的大小与反应程度无关D升高温度,K增大解析: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体系,

5、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A项正确,B、C项错误。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视具体反应而定,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对于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大,D项错误。答案:A5如图表示的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出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解析:由图可知,降温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C项错误;加压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故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B6已知密闭容器中存在平衡体系H2(g)

6、I2(g)2HI(g)H0B若温度为T1、T2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当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小解析:A项,由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I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0,故A项不正确;B项,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T1K2,故B项正确;C项,当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向生成I的方向进行,则v正v逆,故C项正确;D项,状态B相当于在状态A的基础上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状态B的c(I2)大,故D项正确。答案:A10(

7、2015温州质检)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条件对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H0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研究的是温度、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横轴表示压强B图2研究的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采用的温度更低C图3中t0时使用了催化剂,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图4中t0时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A项,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增大,A项错误;B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减小,采用的温度更高,B项错误;C项,图3中t0时使用了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没有移动,C项错误

8、;D项,t0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项正确。答案:D11(2015安庆模拟)向甲、乙两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xC(g)Hv逆解析:A项,甲中A、B的起始量均为乙中的两倍,但达到平衡后甲中A的浓度小于乙中的两倍,说明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x1,A项正确;B项,达平衡时,甲中A的转化量大于0.5 mol,乙中A的转化量等于0.25 mol,可知放出的热量Q12Q2,B项错误;C项,由于反应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平衡常数相同,根据乙中反应在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求出平衡常数K2,则甲中反应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可求出

9、a值,C项错误;D项,根据题给数据知Qc2.5K2,说明反应逆向进行,v正甲丙B甲丙乙C乙丙甲D甲乙丙解析:乙中的平衡状态可以等效为在甲达到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1 mol氢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乙中CO的物质的量比甲中CO的物质的量大;丙中的平衡状态可以等效为在甲达到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1 mol H2O(g),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丙中CO的物质的量比甲中CO的物质的量小。则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乙甲丙,选A。答案:A14(2015河南省实验中学)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0、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B2.8 molC2.4 molD1.2 mol解析:前10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A反应消耗了0.12 mol/(Ls)10 s2 L2.4 mol,则B反应消耗了1.2 mol,故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4 mol1.2 mol2.8 mol,选B。答案:B15(2015淮北一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N2O5(g)4NO2(g)O2(g)中,NO2的物质的量浓度c(NO2)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510152025c(NO2)/(molL1)00

11、.0200.0320.0380.0400.040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NO2)为 ()A0.020 molL1B0.032 molL1C0.038 molL1D0.040 molL1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进行到20 min时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平衡时NO2的浓度是0.040 molL1,本题选D。答案:D16(2015湖南师大附中)已知X(g)和Y(g)可以相互转化:2X(g)Y(g)H0,将X和Y以一定比例混合通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n1B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C10

12、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D05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0.08 molL1min1解析:由05 min内X、Y、Z的浓度变化量可知n1,故A正确;10 min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瞬间同时增大,说明10 min时增大了压强(缩小容器体积),随后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C正确;在5 min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 molL1,05 min内X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为2 molL11.6 molL10.4 molL1,则该时间段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X)0.4 molL15 min0.08 molL1min1,故D正确。答案:

13、B18(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S(g)COS(g)H2O(g)容器温度/K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平衡常数CO2H2SH2O6070.110.410.01/6070.220.82/6200.10.4/6.741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607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50102C容器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S的物质的量大于0.02 molD容器达平衡时,再充入少量氦气,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 CO2(g)H2S(g)COS(g)H2O(g)起始(mol) 0

14、.110.41 0 0反应 0.010.01 0.010.01平衡 0.1 0.4 0.010.01607 时平衡常数K2.50103,故B正确;根据620 是K6.74103,升高温度,K增大,表示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在体积不变时,再充入少量氦气,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该反应属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容器相当于容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物质的量变成原来的2倍,平衡时容器中COS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故C错误。答案:B第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19(2015合肥一中)(6分)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回

15、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生成的CO2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_(填“OE”、“EF”或“FG”)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欲向反应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以实现的是_。A蒸馏水B氯化钠固体C氯化钠溶液D浓盐酸(3)除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_(至少回答两种)。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但也与外界因素有关,如浓度、温度、接触面积等。答案:(1)EF(2)AC(3)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加入醋酸钠溶液或降低温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0(2015唐山一中)(8分)(1)已知:298 K、101 kPa时,反

16、应CaO(s)SO2(g)=CaSO3(s)的H402.0 kJmol1,HTS345.7 kJmol1,若此反应中H和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则保持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低于_。(2)已知:H2O(l)=H2O(g)的H44.0 kJmol1,S118.8 Jmol1K1,则水的沸点是_。(3)已知在298 K时,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反应的H1.895 kJmol1,HTS2.866 kJmol1,又已知石墨的熵S石5.694 Jmol1K1,则金刚石的熵S金_(化学反应的熵变是生成物的总熵与反应物的总熵之差),这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中更有序的是_。解析:(1)因为298 K、101 kPa时,题给

17、反应的H402.0 kJmol1,HTS345.7 kJmol1,则有S(402.0 kJmol1345.7 kJmol1)/298K0.189 kJmol1K1。要使反应能自发进行,需使HTS0,即402.0 kJmol1T(0.189 kJmol1K1)0,得T2 127 K,因此保持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低于2 127 K。(2)在水沸腾时,HTS0,则THS44.0103 Jmol1118.8 Jmol1K1370.4 K。(3)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为C(s,石墨)=C(s,金刚石),HTSHT(S金S石)2.866 kJmol1,即1.895 kJmol1298 K(S金5.6941

18、03 kJmol1K1)2.866 kJmol1,解得S金2.436103 kJmol1K12.436 Jmol1K1。熵用来量度混乱度的程度,混乱度越小,体系的熵值就越小,或者说体系的熵值越小,则越有序。通过上面的计算知S金”或“”“”或“”)。解析:(1)由题图可知,横轴代表温度,纵轴代表SO3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SO3的百分含量减小,所以此反应的H0。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a错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体积比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反应平衡,b正确;体系中总质量不变,硫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错误;单位

19、时间内转移4 mol电子,同时消耗2 mol SO3,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d错误;此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反应,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e正确。(2)由反应的方程式得到平衡常数表达式:Kc2(NH3)/c(N2)c3 (H2),由图1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10 min,N2的物质的量减小0.3 mol,则v(N2)0.015 mol/(Lmin),v(H2)0.045 mol/(Lmin)。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 L,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氮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所以表示氮气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为d。起始时n(H2)

20、越大,N2的转化率越高;起始时n(H2)一定时,温度越高,平衡时NH3的百分含量越低。答案:(1)be(2)Kc2(NH3)/c(N2)c3(H2)减小0.045 mol/(Lmin)dc23(2015漳州一模)(14分)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 kJmol1。该反应在常温下_自发进行(填“能”或“不能”)。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下同)。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21、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cc(CO)c(H2)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COH2CO1650241.62.462900120.41.633900abcdt 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至平衡以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_(取小数点后两位,下同)。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_。若实验3达平衡时与实验2平衡状态

22、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分别相等,且t0,S0,在高温下,G才会小于0,该反应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容器容积可变,随着反应的进行,不论是否达到平衡,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变,故a项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会生成2 mol HO键,如果2 mol HO键也同时断裂,则表明达到了平衡状态;若起始时仅加入反应物,或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充入CO和H2,则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均有c(CO)c(H2),故c项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该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会发生变化,如果容器的容积不再变化,则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实验1中6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v(CO2)v(CO)0.13 mol/(Lmin)。由实验1、2可知,实验1中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00%40%,实验2中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00%20%,说明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降低,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2中,CO与H2O均转化了0.4 mol,故平衡时H2O为0.6 mol,CO为1.6 mol,H2与CO2均为0.4 mol,则平衡常数K0.17。若实验3达平衡时与实验2平衡状态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分别相等,则实验2、3中平衡为等效平衡,则实验3起始投入的H2O、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即b2a,因为t1(3)c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