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_14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50459297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目送》读后感_14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目送》读后感_14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目送》读后感_14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目送》读后感_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送》读后感_14(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送读后感目送读后感仔细读完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目送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目送读后感1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静默地告知你,不用追。龙应台这篇文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高校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其次部分,作者作为女

2、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恒久地消逝所以她说:“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知你,不必追。目送字里行间没有歇斯底里的情感,却能让人产生共鸣,体会到一种隐隐的懊悔与哀伤。我想作者是在用她的心酸经验为我们还未曾有过哀痛体会的人们指引迷津。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初一的暑假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好了骑自行车出去玩,大热天的下午也不怕热。途中经过爸爸做生活的工地,我隐隐感觉到父亲看到我并喜

3、悦地和我打招呼,可是当时我也不知道是虚荣心作祟还是因为处在叛逆期。就是当做没事儿人似的和同学们谈笑自若地走了。我后来想,他当时看着我的背影是否感觉到很心寒呢?后来,我起先住校了,也起先懂事起来。那时候大部分住校生都是蒸饭自己带菜的,每个周三中午母亲都会给我送一次菜,每次叮嘱一番之后出校门,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教学楼的最高层,望着学校外面通往家里的那条马路,喘息着等着,我知道立刻就会出现妈妈骑车回家的身影,每当此时,我就暗暗发誓肯定要好好学习,让父母亲过上好的生活。高校第一次出远门,爸爸执意要送我。学校一切都安排好之后,爸爸说:”好,那我回去了!“我点点头,也没有说送他去火车站。在校门口目送着他

4、的背影远去,我呆呆地回到寝室。当时心里就是有一种要跟去的冲动,于是我一路狂奔到公交车站,到了火车站之后给爸爸打电话,这个时候他已经上车回家了。我还装着没事儿人似的和他聊了几句,挂了电话之后就起先哭了。说句酸的,其实不是没有爱,只是缺少的是表达。而今想想,自从读中学之后在家的时间也很少很少,每次回家也只是一种短暂的停留。好像也没有方法兑现心中曾许下的小小愿望。时间长了,就浮躁、焦急、懊恼、埋怨,慢慢地就好像忘了其实我们背后那双关切的眼神始终都在注视着我们。不要说劳碌、不要谈独立,不要自私地只顾着找寻自己的方向。想想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全部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性听我们

5、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坚决果断地宽恕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胜利,会诚心为我们庆祝,为我们喜悦的,是父母。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工作学习,依旧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怀一颗感恩之心,从微乎其微的点滴起先做起吧。我们做儿女的要明白,虽然我们无法医治父母身上的病痛,也无法阻挡生命进程的客观规律,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们,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目送读后感2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视的最宝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为精彩

6、,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迟疑,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高校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祥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渐渐滑入火葬的妒门,消逝在火焰中。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目送读后感3我尚未为人父母,无法了解与孩子的深情。我在揣测,我的父母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看着我成长,且喜且忧,无法强壮成长的小雏鹰总有一天会独自翱翔,却无力抗拒我的成长。小时候,父母是子女最密切的人,

7、晴天雨天都相伴,阳光下,星光里,然后都是一路同行。曾有时候,我以为一辈子也许都是这样了,以为父母子女是一生不变的缘分。每每谈及我的小学时代,我妈妈总会叨念,第一天送我去上学,在教室的窗外看我,看了整整一节课。爸爸最会烧面条,只要我说想吃面条了,爸爸就会一大早去买簇新食材,等我起床,已经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在等我了。一样的配料,一样的味道,每天吃都吃不腻。我家在镇上,不大不小,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小时候经常会觉得,世界也许就这么大了吧。目送读后感4下班路上,忽来大雨,匆忙赶路之际,手机声响,原来是父亲来电,“你带了伞了吗?要不要给你送一把过来?”寻常的问题,却轻轻易易地击中内心的一隅。初为人母,相

8、比小女儿时更能体会家庭、父母、孩子、挚友之于人生的意义,愈加变得胆怯“断、舍、离”,拜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竟生出剧烈的代入感,一路跟着游走在女儿和母亲双重角色间,经验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一次又一次目送的“背影”直戳内心的痛点,读罢全书最终魂归一文时泪已满了面。龙应台说,此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不知道什么时候父母走路的步伐起先慢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呀呀学语的小儿有了自己的主见,从被目送到目送,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轮回,在时间面前,我们在原地等待目送,还是在彼此拥有的当下做该做、能做、想做的事,已近花甲之年的龙应台为我们上了一堂“最基本、最重大的课”。目送读后感5目送孩子的成长

9、;目送父亲离去;目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目送时间;目送兄弟的重逢携手,贯穿整个章节,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亲情的感概和暖和,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当面对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一次次对女儿说“我不相识你,我不相识你”时,而做女儿的又一次次重复着对母亲说“我是你的女儿,雨儿,雨儿啊”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使我想起每次去探望母亲时,母亲那欢愉的心情、华蜜的目光和不停地叨唠的话语,并时常地用慈母的目光看着我:哎,你头上白发又多了,脸上的皱纹也有了,每当此时,我总是对母亲说,妈,儿子年纪再大,再老,也恒久是您的儿子,而此时,母亲的脸上总是

10、挂满华蜜的笑容。目送读后感6时间,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次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这是目送中给我印象很深的句子。其实我们都知道时间不行以停留,无论我们想不想,都不会因我们的想法而变更。由此我想到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代,那些曾经无话不说的小伙伴现在却是各奔东西,只因为我们踏入了不同的学校,有了不同的圈子,可能还因为学校的质量不同而有了些许的不同。教化,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我想我们都是一群下面的人,因此我们什么也可以没有,可以没有挚友,衡水中学的学霸们通常是认不得自己同窗三年的同学,我们只要一心学习,不用干活,不用洗衣做

11、饭,每天只有假装正经的学习,所以我认为学习应当成为中学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应当好好静下心来观赏路边的风景,个三差五的约同学出去游玩,学会开心的生活。目送读后感7人要学会独处,要学会与自我对话,了解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好地与世界为友,才能在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性丑陋的一面后,仍旧心怀美妙与感恩。感恩我们得到的一切,就算是不好的,也感谢它让你成长,始终有爱的实力,始终信任被爱的可能。蔡康永说,累的时候快撑不下去的时候,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经到了多年之后,那个时候尘埃落定,一切都有了答案,回想当下,你会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人生的经验,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已,你终会走到,那个鲜花盛开的彼岸,只是要你值得。“

12、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母与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再多的.缺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目送读后感8把第三章读完,在这一章里看到了一个词“父亲”。恰好今日又是父亲节,那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父亲吧!父子父女关系的不同,大家对父爱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吧!父亲赐予的许多都在记忆的深处。高大的背影,发脾气前愠怒的眼神,豁达的性格和细腻的表情。都说父爱像山,可我觉得更像山上蜿蜒的路。在山一样厚重的外表下,掩藏了多少细腻的付出。或许你并不会发觉他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却在某一天

13、离开他时,就会觉得少了许多,究竟少了多少呢?现在最终明白其实是少了整片天空!假如有那么一天,当你觉得父亲的眼神不再那么严厉,背影也不再那么伟岸时。我想说,你是多么的幸运!因为在他起先变“小”的时候,你还可以望见,你们还在一起。你还有机会疼他就像小时候他疼你一样。你还有机会陪他就像他小时候陪你一样。我想说,真的很感恩,我很幸运!那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唱出了多少人对“家”的回忆!人生匆忙,突然而已!目送读后感9四月秀葽,南方沉醉在春天的温情里。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绿色布纹封面目送扉页简洁的写着一句话: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龙应台的文字就像一个时间的见证人,她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她写缠绵不

14、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她写的目送如同一本生死笔记,笔触间饱含深情,深邃,悲伤,漂亮。这不是我第一次读龙应台的目送,早在两年前的夏天我就读过了,而今再读却有了不一样的触动。也许因为比两年前多了对生离死别的思索和感悟。目送读后感10在部队大院里生活的孩子都有一个情结。那就是军号情结!还记得小时候温馨的早晨,军号犹如一个带刺的吻,即使你想再贪会儿睡,它激情洪亮早也折腾的你睡意全无。母亲已经在厨房劳碌,高压锅发出嗤嗤嗤.的声音,厨房玻璃上覆盖了一层薄雾。走到近处惯有的饭香味便扑面而来。父亲用前一天,空了半干的拖布拖地,窗子被一扇扇的打开,早晨的阳光一点点的跑进来。走过房间的每处

15、地方都有一股潮湿的气息,仿若露珠碎成粉沫洒在空气当中.这时家家都起先劳碌了,迎接新的一天。好怀念啊.每当此时我就特殊想知道,儿子的早晨是否也有过温馨,想想肯定也会的吧!那份温情.或许,若干年后也会在他的回忆里开出最美的花!每个人对家都会有不同的情怀吧,不同的细微环节不同的环境,一样的难忘。肯定都会有着深深地记忆吧!目送读后感11下班路上,忽来大雨,匆忙赶路之际,手机声响,原先是父亲来电,“你带了伞了吗?要不要给你送一把过来?”寻常的问题,却轻轻易易地击中内心的一隅。初为人母,相比小女儿时更能体会家庭、父母、孩子、挚友之于人生的好处,愈加变得胆怯“断、舍、离”,拜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竟生出剧烈

16、的代入感,一路跟着游走在女儿和母亲双重主角间,经验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一次又一次目送的“背影”直戳内心的痛点,然后读罢全书最终魂归一文时泪已满了面。龙应台说,此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然后不明白什么时候父母走路的步伐起先慢了,不明白什么时候呀呀学语的小儿有了自己的主见,从被目送到目送,人生何尝不是一场轮回,然后在时间面前,我们在原地等待目送,还是在彼此拥有的当下做该做、能做、想做的事,已近花甲之年的龙应台为我们上了一堂“最基本、最重大的课”。目送读后感12“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

17、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静默告知你:不必追。”这段话在目送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掩不住抹不去的是内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和感伤,其次次却是透着一种毅然的志气与放手的确定。花开花落,缘此同一。我们在一次次目送里强了力气,有力气去接受生命发酵的苦,有力气去等待出走后的归来,有力气为拥有的那些人那些年,始终向前,做自己。目送读后感13目送是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其中让我犹为影响深刻的一段是: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静默地告知

18、你,不必追。当看到这一段的时,不由想起小时候读的一篇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双泪盈眶。好好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寸时间吧,不要总以为将来还有很长的时间,回头看看,无情地岁月已不停地在他们身上刻画年迈的痕迹目送读后感14第一次读龙应台的作品是孩子你渐渐来,文中充满着一个慈祥母亲散发出来的浓浓爱意,它暖和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震撼于作者文笔的精致,放佛一曲小提琴从耳边流过。再读目送,读其文恍如读其人。那种敬重人道,人文,人本的风格好像作者自身的特性,而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谦和、宁谧、空荡、悲悯之情,更是发自作者平素真实的感受。这是一本有血、有泪、写情、写理的“纸上心声”。“我渐渐地、渐渐地了解到,所谓

19、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静默地告知你,不必追。”。不必追,因为追不上。不必追,因为留不住。不必追,因为心相随。好一个不必追!大到自然的冷暖阴晴,小到人生的悲欢离合,我们能变更的是什么呢?我们能拥有的又是什么呢?不必追,“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目送读后感15人要学会独处,要学会与自我对话,了解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好地与世界为友,才能在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性丑陋的一面后,仍旧心怀美妙与感恩。感恩我们得到的一切,就算是不好的,也感谢它让你成长,始终有爱的能力,始终信任被爱的可能。蔡康永说,累的时候快撑不下去的时候,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经到了多年之后,那个时候尘埃落定,一切都有了答案,回想当下,你会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人生的经验,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已,你终会走到,那个鲜花盛开的彼岸,只是要你值得。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