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5045924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肯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1常说向死而生,更好的了解死亡,才能更好的生活。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不考虑生命的结束,如何考虑生命丰富多彩的过程。不同的文化对于死亡的看法不同,平常的生活中较少的考虑死亡,对于人生必定要面对的课题却如此缺乏深化思索,只是被动的等待命运的审判。这本书让读者思索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相约星期二是一位才智老人的临死箴言,他对生活始终主动乐观

2、,即使生命只剩最终一天,他度过这一天的方式与平常一样。“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圈和茶的早晨。然后去游泳,请挚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有情。然后去公园漫步,看看自然的色调,看看漂亮的小鸟,尽情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全部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的睡上一个好觉。”,以每一天都是最终一天的看法来对待人生中的每一天,这样的生活是会少许多缺憾吧。书中探讨的话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莫里教授度过生命的最终一天仍旧和平常一样,他所过的生

3、活就是他所憧憬的生活,多美妙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2几年前,一位好友劝我读一读在美畅销排行榜的一本好书相约星期二,它会给你带来肯定的启发,变更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出于新奇和期盼,周末的一天,我走进新华书店,在新书架上找到了这本书,一个老头,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的课,一个感动整个世界的故事,从今让我变更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相约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一位美国一位颇有成就的专栏作家、电台主持,他得知自己最敬重的老教授莫里身患不治之症,在前往探视中与老教授相约每周二,在与莫里教授相伴的最终十四个星期里,米奇。阿尔博姆倾听莫里教授最终的训诲,他们聊到了很多的人生问题多,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

4、对恐惊,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苍老与死亡,人生是莫里教授的临终一课。这持续了十四周的人生课题,直到莫里教授的逝去。米奇。阿尔博姆将莫里教授的醒世箴言谈话内容编辑成册,书名相约星期二。翻开这本书,我看到面对自己将要逝去的生命,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惊,而是希望把自己很多年来思索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它没有发人深省的警示名言,也没有什么心灵鸡汤之类的词语,只有记录了莫里教授用他的平和、亲切、幽默面对即将死去的事实,侃侃谈吐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这是一堂关于如何面对爱与被爱,苍老与死亡的教化课。之所以让我感动,面对关爱,当大多数人在索取,在埋怨自己没有得到更多一些关

5、爱时,而莫里教授却始终保持往以的乐观和一向饱满的热忱,接着给唯一的学生上课;面对苍老,当大多数人在哀怨惋惜,在埋怨时间如剑、逝者如斯夫时,而莫里教授坦然的回答: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假如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恒久是二十二岁的那般浅薄。要知道,苍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肯定是坏事,当你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非常主动的一面,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面对死亡,在大多数人恐惊而终日不行惶恐时,而莫里教授面临死亡,坦然的说:死亡跟生命一样自然。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保持着主动向上的看法,用醒悟冷静和热忱的心态去谛视自己的一生,用自己一生的才智去辨别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6、。以前,回想自己工作生活的现状,勤勤恳恳的工作,忙劳碌碌的一生,随着流失的岁月,也看不到自己人生价值所在的体现。自从读相约星期二之后,我对人生的感悟有了肯定的认知,再也不会埋怨和畏惧。我明白自己不能抵抗时间逝去的脚步,也不能抹去岁月留在脸上的痕迹,但我会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生活,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做一个恒久欢乐的平凡人。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3或许是人生的卷轴刚刚翻开的原因吧,我总是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我活着,有的人却死了?”这是十几岁岁左右的人最爱问的问题。到了爸爸妈妈的年龄,人们大多已经为家庭奔波的不成样子了,

7、不屑或不敢再问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它还会悄然从心底冒出。这千古之谜,有谁能说得清晰呢?就是那些大哲学家,他们的回答也经常非常高妙“仙答”却并不解决我们凡人的问题。一位老人,在临终之前,通过他的学生,向我们供应了一份人生的答卷。当时买这本书时,并不是因为写着余秋雨的举荐做序,而是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人生刚起先,更渴望了解人生。有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祸中死去,或在某个黑夜里静静地离开,中国人会面无表情地说地说:好,好,至少不是在开膛破肚时去的。但是,当得知了自己在某一天会离开这个充溢眷恋的世界时,这时他的心理也许可想而知,有人颤抖,有人饮泣,有人崩溃,有人在痴痴的笑,也有人未

8、听从命运的支配,自己在大限之前解决了自己。因为,人们所说的“受罪”不仅是病痛的种种熬煎,更是等待死亡的种种心态,因为等死的时候,心里恒久比死的一刹那更苦痛。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及的因果报应,假如有个人此生成就了种种善举,那么他最好的结局就是“无疾而终”。当我们两只脚踏上人生的起点时,终点就是死亡。无论伟人还是凡人,终究是会死去的。后来莫里老头儿很潇洒地走了,而他为了学生做的备课内容还没有教授结束,他在天国看着人们,看着人们是否在翻看他的备课笔记,也在看着人们是否接受了他教授的精神。所以,这本书的最终一句,作者留下的文字是:“这门课仍在接着。”“我已经踏上了最终的旅程人们要我告知他们该怎样打点

9、行装。”莫里说。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4“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多么简洁的一句话,却成为本书的资料概括。应对这样的概括,你或许不会对这本书产生怎样的爱好?但是,看一看这本书的书目吧:世界、自怜、缺憾、死亡、恐惊、永恒看到这些,你还能说它是“简洁”的吗?作者,我们权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样劳碌于工作的缝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电视采访,嘉宾是他的高校老师,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他才想起毕业时曾与老师有约相见。而此时的莫里已经患了肌萎缩症(ais),一种不治之症,莫名的冲动驱使米奇急迫的盼望去探望老师。于是,在此后的每周星期二,米奇都会应老师的要求来上课。十四周后,课程学完了,老

10、师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来的却是一本200页的畅销书,名字叫“相约星期二”。我们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当中的,上学、就业、升职、结婚、生子、创业、赚钱,太多的羁绊使我们感到劳累。为什么呢?正因我们须要,大多数人至死都好不怀疑这一点。但是,莫里教授告知我们:这不是“须要”,而是“想要”。他说:“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宝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确定潜质。简洁来说,我们总落入他人的圈套”。所谓我们的须要,却常常是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潜质之外买了lv的皮包,是

11、你的须要还是品牌的圈套?千辛万苦送孩子出国,是你的须要还是西方世界的诱惑?追逐名利,不择手段,是你的须要还是世俗的胁迫?最欢乐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方具,放松别人,也是放飞自己。生活是很艰难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应对它们,我们该怎样办呢?莫里教授给出他的答案:世间病与痛,尽付笑谈中。“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这就是教授死亡前设想被火化时的话语。最终一堂课,他期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爱徒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恩师说:“到时候,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找寻,这是课外作业”听一听这幽默的对话吧,死亡也

12、能够这样的诗意。假设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该如何度过?莫里是这样设想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挚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能够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漫步,看看自然的色调,看看漂亮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齐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宠爱吃鸭子剩下的时刻就用来跳舞。我会跟全部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或许这就是所谓华蜜的本质吧!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须要不知足的奋斗,来满意我们多欲的身,更须要知足的享受,来抚平我们焦

13、虑的心。死亡是黑色的,莫里的心态却是金黄色的,他说:“我感觉到了依靠别人的乐趣。此刻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沉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验,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假如早知道应对死亡能够这样安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死亡带给莫里的不是苦痛,而是安详的“圆寂”。高超的是,莫里不仅仅能够把杯具变成喜剧,甚至能够将这一切升华为课程。14堂课的旅程,不就是我们

14、人生的主题吗?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5相约星期二是一位不认为生活中有“来不及”的、最终走向死亡的智者说给他的学生的对生活的感悟。文中的莫里,是一位社会学博士,以前发誓恒久天真活泼的活下去,以前是一位舞迷。他得了几萎缩性侧索硬化,病魔一点点侵扰他,从脚到腿,再到肺部。就在他倍感孤独的时候,他的学生米奇捡捡起若干年前的承诺,重新走进他的生活。米奇每个星期二都如约而至,手中持有老师爱吃的食品,即使老师不能吞咽下它们,但可爱的学生仍旧持续原来的习惯。于是,这位丢失了驾驶潜质,丢失了行走潜质的老人坐在轮椅上,躺在病榻上起先了每周一次的人生课。爱怜之感常咬米奇的心,老人的怡然、泰然、悠闲和坦然也常在我的脑中跑

15、马。再次品读,读完这本书的时候,这匹马跑得不停蹄-相识世界世界的全部人都就应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理解爱。感恩话语相识自怜人有悲伤,须要时就大哭一场。但悲伤过后要立即想生活中完备的东西,想要来看自己的人和想听得好听的故事。相识缺憾要习惯于退后一步,常常谛视自己的生活。要问自己:“我所做的就是我须要的一切?是不是缺点什么?”相识死亡相识到自己会死亡,并时刻做好打算,但要死而无悔,死而无憾!相识家庭假如没有家庭,便失去了能够支撑的根基。假如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看和关切,我们拥有的东西就少得可怜。心有余悸相识感情理解全部的感情。对人的爱恋,对亲人的哀痛,以及由致命的疾病引起的恐惊和苦痛。相识

16、对苍老恐惊苍老并不是衰败!它是成熟,要理解现状并自得其乐,理解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权力。相识金钱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无法替代温情。因此要给与他人你要给与的东西。相识爱的永恒生活中就应有很多拥抱、亲吻、欢乐、交谈和道别。相识婚姻感情和婚姻是有章可循的。假如不懂得敬重对方,假如不懂得怎样妥协,假如彼此不能开诚布公的沟通,关联都将有麻烦。共同的价值观很重要!相识文化当我们受到威逼时,我们就只会为自己的利益思索,就会视金钱为上帝。要投入到人类的大家庭中去,建立一个由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组成的小社会。相识宽恕我们不仅仅须要宽恕别人,也须要宽恕自己。宽恕自己就应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不好陷在缺憾的心情中无法自拔,

17、跟它和解,跟自己和解,跟他人和解。我的一生没有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不惑之年的门槛旁,莫里老人补充了这个空缺。他用才智把我打磨得有点发亮。是啊!该是思索就应追求什么,避开什么样的错误的时候了。凡事宜早不宜迟!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6当余秋雨阐述本书由来的时候,我一下想到了中国的论语,同样是学生记录老师的言语的书,同样是阐述人生哲理,我一度将它定义为西方的论语。但当我读到小说的正文,我才发觉,论语写满了名言警句和人生格言,而相约星期二这本小说,更像是记事录或回忆录,它有肯定的故事性。两本书是完全不同题材的著作,却传递出来相同的人生思索。而就作品本身,它所释放出的能量,以及所体现出精神力气,更像是另一本家

18、喻户晓的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样是与命运的抗争,同样是饱受疾病的摧残,他们都是老人与海中的坚韧无坚不摧的精神硬汉。这样一部饱含能量的书,假如将它拍成电影,会不会又是一部获奖影片呢?这是我看完相约星期二的突发奇想。“假如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安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与生活讲和。”“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很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慵慵。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四周的群体,去创建一种

19、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读过这些,你是否觉得人生从今豁然开朗?我庆幸,庆幸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虽然现在路途艰难,也颇多曲折,但前方的道路必将光明开阔。一份有温度,有情感,传递大爱的事业,值得我去奋斗终身。莫里一点点被死亡吞噬,而又倔强地跟病魔抗争到最终一刻,完成了一本叫做人生的毕业论文,一部充溢力气、启迪与生命力的著作,这一切都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名字:保尔柯察金。与保尔柯察金不同的是,莫里除了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力气之外,他的言行也同样述说着了诸多做人与人生的道理,而这些道理足以影响和指引我们整个人生。例如“爱情和婚姻还是有章可循的:假如你不敬重对方,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假如你不懂怎样妥协,

20、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假如你们彼此不能开诚布公地沟通,你们的关系就会有麻烦;假如你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们同样会有麻烦。”例如“假如你始终不情愿变老,那你就恒久不会华蜜,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例如“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7相约星期二内容涉及生命和生活,家庭和感情,世界和自然,婚姻和文化。相约星期二,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声音”,一个充溢才智的灵魂,是一个幽默的精神导师。看着自己的身体慢慢衰败,主子公莫里却以特有的乐观和达观,苦痛而醒悟地面对,并用自己生命的最终时间作为教案,呈现着一个人在苍老和步近死亡的过程中的乐观,幽默、苦痛、挣扎以及坦然。回顾我们的现

21、状,生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我们每天忙劳碌碌,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做着美妙而奢华的梦。每天锲而不舍地追求,时间悄然逝去而我们却浑然不觉。我们有太多的借口,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活着因为这些都是构成我们生命的元素,所以我们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全部的这一切,都抵抗不住时间的脚步。当岁月消逝,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志气以坦然的心去面对。于是,我们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了迷茫,起先奢侈生命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起先珍爱身边的一切。但到了那是,我们已经到了莫里那个时候了,我们便忏悔、哭泣,可是谁都不会像莫里那样达观、坦然所以,我们现在就应当珍惜生命,珍爱生活,让自己过得充溢有意义,不

22、要等到生命的终点在回头感叹,那是哪怕你表现得再乐观、再豁达,结局都不会是完备。相约星期二还告知了我许多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8你遇到过这样一位好的老师吗?即使在生命的最终,依旧想用自己70多年的阅历和思索,来给这个迷惘的世界教授关于人生的一点思索。莫里,一位罹患渐冻症的社会学教授,在生命的最终一段时间,在他的床榻边,给他的学生米奇上了人生最终一课。课堂不须要书本,但探讨的题目许多,涉及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婚姻、宽恕以及死亡。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当莫里谢世后,米奇将听课笔记整理后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全美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在相约星期二中,莫里教授用

23、一种平和睿智的口气来讲解并描述生命这样浩大的命题,他从不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却叫我经常被书中字句触动,不得不停下来,反思曾经那个愚蠢、自负又别扭的自己。书中有一段讲解并描述宽恕的话题。莫里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挚友,可是当他妻子生病住院后,他的挚友在明明知道这件事后却没有来探望他,于是莫里难过地中断了这段友情。而当他的挚友想和他和解时,他因为自负拒绝了。最终他的挚友死于癌症,而他为自己没有去宽恕他感到后悔-他再也没有机会这样做了。可是,他最终确定宽恕自己“我们不仅要宽恕别人,也应当宽恕自己,宽恕自己应当做而没有做的事。你不应当陷在缺憾的心情里无法自拔”。年轻时,我们经常因为一时的意气,轻率地做出确定

24、,等时间过去,却再也拉不下面子致歉,然后渐行渐远。可是,假如这是我们生命的最终一段时间,我们还会把这些不甘、自负和失落看的这样重要吗?当这些缺憾成为自己的心结,为什么不学会宽恕?无论如何,我们付出的真心不是假的,我们曾经验的快乐也不是假的,为此,它也值得我们慨然一笑。生活也是如此,扼住命运的咽喉当然慷慨激扬,但当它成为你的负担时,不妨学会与生活讲和。书中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关于完备的一天。米奇问莫里:“假如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怎么做?”莫里回答道:“让我想想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挚友共进午餐,然后去公园漫步。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

25、的意大利面,或是鸭子。剩下的时间用来跳舞,然后回家美美的睡上一觉。”噢,就是这些吗?不是和总统共进午餐,或是去享受什么奇异奢侈的生活,最一般安静的一天也是最完备的一天。我们经常在追寻社会给予我们的价值,更大的房子、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金钱,为此我们汲汲营营一生,心里想着快快快,不然就要追不上什么了。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活的这么匆忙呢?当你年老时,回过头去看自己行路匆忙的一生,发觉既没有好好陪伴亲人,也没有和挚友欢庆一个假期,甚至没有宁静下来听过一场夜雨,莫非不会缺憾吗?去踏实过好每一天,去做自己感爱好的事,去乐于享受生命的每一个阶段,而不必急于追寻结果,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意义。当你知道自己要怎么死时,

26、或许你才能明白自己应当怎么活。跳出社会强加给你的框架,或许你就能活得更加自由。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9有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在这本书中的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说出的话又何止只是“善”?莫里在他生命垂危时,接着完成作为教授的最终一课。假如,你说,这只是一本书,那么就大错特错了,精确的说这又何止是一本书、一堂课。这是莫里教授与心灵的对话,这十四节课又何偿不是对于人生的一番彻底醒悟?他无私的把这些共享给了我们,在他的面前,我们都是人生这门课程的学生!(对!我们都有幸成为这样的学生!)死亡恒久让我们恐惊,当我们知道生命快要结束了的时候,又会做些什么呢?或许现在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明显莫里教授选择的

27、是好好的活下去,带着乐观和笑容接着活下去!面对他我们是多么的渺小,甚至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舍命想结束这看似毫无意义的生命,这种人是可耻的、无知的,他们从来不会感恩,从来不会学会去爱别人,这种人苟活在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就这样结束了,他们想过家人的感受吗,以为以这种方式结束就可以摆脱一切吗?不,当看到家人哀思欲绝的时候,你逃得了心灵的指责吗,面对生命与爱,这一切都太渺小了。莫里照旧活着,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上着这个关于人生与死亡的大课!相约星期二读书笔记10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讲解并描述了一个老人,或者说一个老学者,临终前的14堂人生课。米奇是一个幸运儿,他在短短的14个星期里学到了这一生都适用的东西;

28、莫里也是一个幸运儿,他在人生的最终14个星期里让全部人成为了他的学生,听到了他的思想;我们更是幸运儿,在遥远的这儿听到了莫里教授的谆谆训诲。(是呀!我们都因此成为幸运者!)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好像觉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那轮椅,那笑容,那台录音机,我听见他在说:“我不像让世界惊惶担心。我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接受它,进入一种安静的心境,然后离去。?”这本书里,莫里说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好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泰然。人生在世,难免经验一些挫折。泰然地面对,无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死亡。当然,莫里教授的话值得珍藏的还有许多。比如,“我们不仅须要宽恕别人,我们也须要宽恕自己。”“不幸

29、的活着也同样令人悲伤。”“人们把我视为一座桥梁。我不像以前那么活着,但我又没有死我类似于介于两者之间。”“知道吗?我死了以后,你说,我听。”“”许多许多,这些话语,这些真诚的话语,值得我珍藏一生。莫里的死,对于全部人来说,都是一种悲伤。这位终身的老师,在人生的最终14个星期2里,满意了自己的愿望,也满意了全部人的愿望。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震撼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觉悟,莫里的话无疑在告知我们:“这就是!”每一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去。临死前,没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有意义,没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无私。我想,全部读过这本书的人,这一生,都会受到莫里的影响。他的泰然,他的纯真,他的思索,他的无畏。让我们,向他肃然起敬!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