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植物切片的制作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50378526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一 植物切片的制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实验一 植物切片的制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实验一 植物切片的制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一 植物切片的制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植物切片的制作(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徒手切片的方法。熟练掌握徒手切片的方法。2初步掌握初步掌握生物绘图法生物绘图法。3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次生)和双子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次生)和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基本特点。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基本特点。二、实验器具 显微镜、刀片、小培养皿、镊子、毛笔、显微镜、刀片、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三、实验材料单、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根和次生根(新鲜材料、单、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根和次生根(新鲜材料、永久装片)永久装片)双子叶植物的初生茎。双子叶植物的初生茎。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徒手切片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最简

2、便的徒手切片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最简便的一种切片方法。其优点是工具简单,方法简单易一种切片方法。其优点是工具简单,方法简单易学,即切即可观察;可看到自然状态下的形态与学,即切即可观察;可看到自然状态下的形态与颜色。颜色。(一)徒手切片法(一)徒手切片法徒手切片姿势徒手切片姿势 徒手切片的过程徒手切片的过程 切片时,如切草本植物的幼茎,先将材料切成长约切片时,如切草本植物的幼茎,先将材料切成长约3cm小段。用左手三个指头夹住材料,并使其高于其手指之上,小段。用左手三个指头夹住材料,并使其高于其手指之上,拿正。右手持刀片,平放在左手的食指之上,刀口向内,且拿正。右手持刀片,平放在左手的食指之上,

3、刀口向内,且与材料断面平行,然后右手用臂力与材料断面平行,然后右手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要用腕力),自左前方,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拉刀滑行切片,即切又拉,充分利用刀锋,把材料向右后方拉刀滑行切片,即切又拉,充分利用刀锋,把材料切成正而平的薄片。切成正而平的薄片。连续切下数片后,用镊子将切片从刀片上轻轻移入盛水连续切下数片后,用镊子将切片从刀片上轻轻移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切到一定数量后,进行选片。的培养皿中。切到一定数量后,进行选片。在切片过程中要注意刀片与材料始终要带水。这样一则在切片过程中要注意刀片与材料始终要带水。这样一则增加刀的润滑;二则可以保持材料湿润,不至因失水而使细增加刀的润滑;二则可以保

4、持材料湿润,不至因失水而使细胞变形及产生气泡。胞变形及产生气泡。徒手切片步骤徒手切片步骤 1在培养皿中盛上蒸馏水(或清水)。在培养皿中盛上蒸馏水(或清水)。2 2切片切片 如果所切的材料大小、硬度适中,像一般草本植物的根、如果所切的材料大小、硬度适中,像一般草本植物的根、茎、叶柄等,可直接用手拿着材料切。茎、叶柄等,可直接用手拿着材料切。如果材料太小,太软或太薄,象叶片、小根之类,就要如果材料太小,太软或太薄,象叶片、小根之类,就要用支持物夹着材料去切。萝卜、胡萝卜的根,马铃薯的块用支持物夹着材料去切。萝卜、胡萝卜的根,马铃薯的块茎等均可用作支持物。切片时,先把支持物切成小块或小茎等均可用作支

5、持物。切片时,先把支持物切成小块或小段,并从中间劈开一小段,再把材料切成适当的长度或大段,并从中间劈开一小段,再把材料切成适当的长度或大小,夹入支持物内进行切片。小,夹入支持物内进行切片。3 3选片选片挑选出薄而完整的切片(薄的切片一般沉在水底),挑选出薄而完整的切片(薄的切片一般沉在水底),制作临时水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制作临时水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4 4切片的方向切片的方向1)横切面:是垂直于茎或)横切面:是垂直于茎或根的长轴而切的切面根的长轴而切的切面2)径向切面:是通过中心)径向切面:是通过中心而切的纵切面而切的纵切面3)切向切面:是垂直于半径而)切向切面:是垂直于半径而切的纵

6、切面切的纵切面香樟幼茎横切面香樟幼茎横切面(二)生物绘图法(二)生物绘图法1仔细观察;仔细观察;2正确构图;正确构图;3用用HB铅笔正确勾画轮廓图,然后用铅笔正确勾画轮廓图,然后用2H铅笔正确描铅笔正确描画;画;4线条要均匀平滑;用圆点衬阴表示明暗和颜色的线条要均匀平滑;用圆点衬阴表示明暗和颜色的深浅;点要圆而整齐,大小均匀,根据需要灵活掌深浅;点要圆而整齐,大小均匀,根据需要灵活掌握疏密变化;握疏密变化;5细胞图和轮廓图;细胞图和轮廓图;6最后将画好的图与实物对照,检查确认无遗漏或最后将画好的图与实物对照,检查确认无遗漏或错误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图题。(用平行线引错误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

7、图题。(用平行线引出,最好在图右侧排列整齐)出,最好在图右侧排列整齐)洋葱鳞叶表皮内细胞示意图(洋葱鳞叶表皮内细胞示意图(10104040)细胞壁细胞壁细胞核细胞核 液泡液泡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维管束髓射线髓表皮皮层维管柱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三)临时装片制作方法:(三)临时装片制作方法: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用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清水、取材滴清水、取材用镊子盖上盖玻片:用镊子盖上盖玻片:没有气泡、多余水迹没有气泡、多余水迹 木栓层木栓层维管形维管形成层成层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初生

8、木质部脊正对的中柱鞘细胞初生木质部脊正对的中柱鞘细胞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环(波浪状维管形成层环(波浪状圆环)圆环)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环维管形成层环平周分裂平周分裂 外外垂周分裂垂周分裂 平周分裂平周分裂 内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脊正对的中柱鞘细胞初生木质部脊正对的中柱鞘细胞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片段维管形成层环(波浪状维管形成层环(波浪状圆环)圆环)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环维管形成层环平周分裂平周分裂

9、 外外垂周分裂垂周分裂 平周分裂平周分裂 内根次生结构小结:根次生结构小结:根次生结构根次生结构次生保护组织次生保护组织(周皮)(周皮)次生维管组织次生维管组织次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维管射线韧皮射线韧皮射线木射线木射线木栓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栓内层初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木射线木射线韧皮射线韧皮射线形成层形成层根次生维管组织根次生维管组织次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棉次生根的永久装片棉次生根的永久装片棉次生根横切棉次生根横切表皮表皮初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皮层皮层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髓射线髓射线髓髓维管束维管束维管柱维管柱双子叶植

10、物茎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表皮表皮皮层皮层髓射线髓射线髓髓维管维管束束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髓表皮表皮厚角组织厚角组织髓射线髓射线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维管束: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状结构。维管束类型:维管束类型:外韧维管束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周木维管束维管束类型维管束类型(根据束中形成层的有无根据束中形成层的有无):无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原形成层分化成维管束过程遗留下来原形成层分化成维管束过程遗留下来的分生组织(属于初生分

11、生组织)的分生组织(属于初生分生组织)无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间保留一层分生木质部和韧皮部间保留一层分生 组织(组织(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其周期性),其周期性 活动结果可产生新的维管组织。活动结果可产生新的维管组织。有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束中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束中 形成层,不能产生新的维管形成层,不能产生新的维管 组织。组织。韧皮纤维韧皮纤维韧皮部韧皮部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后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无限维管束无限维管束 内始式发育:内始式发育:茎的初生木质部由内向外渐次茎的初生木质部由内向外渐次发育成熟。发育成熟。即原生木质部在内方,即原生木质部在内方,后生木质部在外方。后生木质部在外方。双子叶植物茎的一个维管束双子叶植物茎的一个维管束韧皮纤维筛管伴胞束中形成层后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的组成五、实验报告 将自己作的切片将自己作的切片(根、茎均可根、茎均可)选择一片最选择一片最好的请老师检查,然后绘部分详图,并引好的请老师检查,然后绘部分详图,并引注、注、标题。标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