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Ⅲ部分“7+3+1”仿真冲刺练仿真冲刺练五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50360229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Ⅲ部分“7+3+1”仿真冲刺练仿真冲刺练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Ⅲ部分“7+3+1”仿真冲刺练仿真冲刺练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Ⅲ部分“7+3+1”仿真冲刺练仿真冲刺练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Ⅲ部分“7+3+1”仿真冲刺练仿真冲刺练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Ⅲ部分“7+3+1”仿真冲刺练仿真冲刺练五(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仿真冲刺练(五)(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u64Bi209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涉及化学知识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B“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该记载涉及过滤和蒸馏两种操作C“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相同D“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

2、“碱”是K2CO3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烷、苯、葡萄糖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其产物的一溴代物有5种C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实验室利用苯、溴水、铁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溴苯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B7.8 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AC25 时,0.5 L pH1的H2SO4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为0.1NAD将含0.03 mol FeCl3的FeCl3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得的胶体中含胶粒的数目为0.

3、03NA10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常温常压下,Y的单质和氧化物均能与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相同的气体,该气体分子与CH4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X的氢化物比其他三种元素的氢化物都稳定B元素Y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C元素Z的含氧酸只有两种D元素W、Y位于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C验证蛋

4、白质变性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D比较ZnS和CuS的Ksp的大小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12.如图是氟离子电池工作示意图,其中充电时F从乙电极移向甲电极,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甲电极反应式为Bi3e3F=BiF3B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 mol e,甲电极质量增加19 gC放电时,乙电极电势比甲电极高D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乙电极相连13某温度下,分别向10.00 mL 0.1 molL1的KCl和K2Cr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 AgNO3溶液,滴加过程中lg c(M)(M为Cl或CrO)与AgNO3溶液体积(V)的变化

5、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L1表示lg c(Cl)与V(AgNO3)的变化关系BM点溶液中:c(NO)c(K)c(Ag)c(H)c(OH)C该温度下,Ksp(Ag2CrO4)4.01012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 molL1的KCl和K2CrO4溶液,则曲线L2中N点移到Q点题号78910111213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26(14分)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俗称黄血盐,常用于检验Fe3,也是食盐防结剂。以生产电石的副产物氰

6、熔体Ca(CN)2和NaCN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亚铁氰化钾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需控制在80 以下进行,原因是_。(2)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3)对“滤液”处理可获得一种实验室常用干燥剂,它的化学式是_。(4)“加热”使HCN气体逸出发生“反应”,生成K4Fe(CN)6、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反应”后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干燥即得产品。(6)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亚铁氰化钾溶液可以制备铁氰化钾K3Fe(CN)6,可用于检验Fe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7)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操作现象

7、(i)取铁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ii)在U形管铁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得出结论:锌能保护铁;_。27(15分)某学习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并测定所制得产品的化学式。已知:xCuCO3yCu(OH)2zH2O为绿色或暗绿色固体,Cu4SO4(OH)62H2O为蓝色固体。.探究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1)实验需要0.50 molL1 Na2CO3溶液和0.50 molL1 CuSO4溶液各500 mL,配制上述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有_。(2)实验中测得反应物配比及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分别如表1、表2所示:表1

8、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影响n(CuSO4)n(Na2CO3)11.011.111.211.3产物生成速率较慢慢快较快沉淀量/g0.428 10.533 20.549 00.537 1沉淀颜色蓝色浅蓝绿绿色绿色表2温度对产物的影响温度/室温65758595产物生成速率较慢快较快快沉淀量/g无1.303 31.451 21.279 90.915 9沉淀颜色绿色绿色绿色稍显黑色黑色由此得出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实验条件为_。95 时,观察到先有绿色沉淀生成,随后变为黑色。沉淀由绿色变为黑色的原因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根据最佳实验条件,甲同学采用先混合溶液再加热的方法,成功制得绿色产品;乙同学采用先分别

9、加热溶液再混合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却是蓝色的。试分析乙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为_。.测定产品碱式碳酸铜xCuCO3yCu(OH)2zH2O的化学式按照的方案,小组同学制得了碱式碳酸铜,并采用如下装置测定其化学式(可重复使用)。(3)按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尾气处理。(4)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步骤的标号)。停止加热,充分冷却加热C装置一段时间打开A装置中的活塞通氢气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关闭A装置中的活塞(5)称取9.55 g xCuCO3yCu(OH)2zH2O产品,充分反应后,硬

10、质玻璃管中得到4.8 g残留物,同时生成2.2 g二氧化碳和2.7 g水。则该产品的化学式为_。28(14分)甲烷催化裂解是工业上制备乙炔的方法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890 kJmol1C2H2(g)O2(g)=2CO2(g)H2O(l)H21 300 kJmol12H2(g)O2(g)=2H2O(l)H3572 kJmol1则2CH4(g)C2H2(g)3H2(g)H_kJmol1。(2)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CH4的裂解。若用和分别表示CH4、C2H2、H2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CH4的裂解过程如图1

11、所示。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能量状态最低的是_(填字母),其理由是_。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甲烷,测得单位时间内在固体催化剂表面CH4的转化率(CH4)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t0 后CH4的转化率突减的原因可能是_。(3)甲烷分解体系中几种气体的平衡分压(p,单位为Pa)与温度(t,单位为)的关系如图3所示。t1 时,向V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2 mol CH4,只发生反应2CH4(g)C2H4(g)2H2(g),达到平衡时,测得p(C2H4)p(CH4),CH4的平衡转化率为_,在上述平衡状态某一时刻,改变温度至t2 ,CH4以0.01 molL1s1的平均速率增多,则

12、t1_t2(填“”“”或“c(K)c(Ag)c(H)c(OH),B项正确;N点Ag与CrO恰好完全反应,根据N点可知,lg c(CrO)4.0,即c(CrO)104 molL1,根据Ag2CrO4(s)2Ag(aq)CrO(aq)可知,此时c(Ag)2104 molL1,Ksp(Ag2CrO4)c2(Ag)c(CrO)41012,C项正确;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 molL1的KCl和K2CrO4溶液,则滴加至CrO与Ag反应完全所需AgNO3溶液体积减半,但温度不变,Ksp不变,则此时溶液中c(CrO)不变,D项错误。26解析:(1)温度过低,浸取效率低;温度过高,会促进CN水解,生成

13、有毒的HCN,污染环境,故需控制温度低于80 。(2)为防止硫酸亚铁氧化变质,应加入铁粉,为防止其水解,应加入稀硫酸。(3)分析流程图可知,可获得的常用干燥剂是CaCl2。(4)根据题给条件可知,“反应”的反应物为HCN、K2CO3、Fe,生成物为K4Fe(CN)6、CO2、H2,结合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N2K2CO3Fe=K4Fe(CN)62CO2H22H2O。(5)从溶液中得到带结晶水的晶体一般需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6)阳极发生氧化反应,Fe元素由2价变为3价,电极反应式为Fe(CN)64e=Fe(CN)63。(7)由操作(i)及实

14、验现象可知,在该原电池中Zn被腐蚀,铁被保护,电解质溶液中无Fe2,在U形管铁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后产生了蓝色沉淀,则说明有二价铁生成,即铁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了Fe2。答案:(1)温度过低,浸取效率低;温度过高,促进CN水解,生成有毒的HCN,污染环境(2分)(2)稀硫酸和铁屑(2分)(3)CaCl2(2分)(4)2K2CO36HCNFe=K4Fe(CN)62CO2H22H2O(2分)(5)过滤(1分)洗涤(1分)(6)Fe(CN)64e=Fe(CN)63(2分)(7)铁能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Fe2(2分)27解析:.(1)配制5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外,还

15、有500 mL容量瓶、玻璃棒。(2)根据题表1可知,n(CuSO4)n(Na2CO3)11.2时,产物生成速率快,沉淀量最大;根据题表2可知,温度为75 时,产物生成速率快,沉淀量最大,故最佳实验条件为n(CuSO4)n(Na2CO3)11.2,温度为75 。温度为95 时,沉淀由绿色变为黑色,说明碱式碳酸铜发生分解生成CuO,化学方程式为xCuCO3yCu(OH)2zH2O(xy)CuOxCO2(yz)H2O。乙同学得到的产品为蓝色,说明生成了Cu4SO4(OH)62H2O,其原因可能是加热促进了CO水解,使Na2CO3溶液中OH浓度增大,CO浓度减小,故混合时生成了Cu4SO4(OH)62

16、H2O。.(3)欲测定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需测定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的量,同时还需测定C装置中残留固体的量;利用A装置中产生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并将C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O全部赶入吸收装置中;A装置产生的氢气中混有水蒸气和HCl,故氢气需用B装置进行除杂、干燥;将纯净的氢气通入C装置中,验纯后点燃C装置处酒精灯,将所得气体先通过浓硫酸吸收水,后通过碱石灰吸收CO2,同时要防止外界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据此连接装置。(4)根据测定原理,实验时应先通氢气,不纯的氢气加热时会发生爆炸,故应验纯氢气后再点燃C装置处酒精灯,待反应完成后,为防止C装置中生成的Cu被氧化,应先停止

17、加热,再停止通入氢气。(5)n(C)n(CO2) mol0.05 mol,n(Cu) mol0.075 mol,n(O)n(H2O)2n(CO2)(2) mol0.25 mol,则n(Cu)n(C)n(O)0.0750.050.253210,即(xy)x(3x2yz)3210,解得xyz212,故该产品的化学式为2CuCO3Cu(OH)22H2O。答案:.(1)500 mL容量瓶、玻璃棒(2分)(2)n(CuSO4)n(Na2CO3)11.2,反应温度为75 (2分)xCuCO3yCu(OH)2zH2O(xy)CuOxCO2(yz)H2O(2分)加热促进CO水解,溶液中的CO浓度减小,OH浓度

18、增大,生成大量的Cu4SO4(OH)62H2O(2分,合理即可).(3)bcde(或ed)gfbcbc(共3分)(4)(2分)(5)2CuCO3Cu(OH)22H2O(2分)28解析:(1)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2可得:2CH4(g)C2H2(g)3H2(g)H378 kJmol1。(2)甲烷的裂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且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故能量状态最低的是A。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催化剂失活),则单位时间内甲烷的转化率减小。(3)设平衡时甲烷转化x mol,根据三段式法有: 2CH4(g)C2H4(g)2H2(g)初始/mol 0.

19、12 0 0反应/mol x x平衡/mol 0.12x x结合题意知存在0.12x,解得x0.08,故CH4的平衡转化率为100%66.7%。根据题图3可知,2CH4(g)C2H4(g)2H2(g)为吸热反应,改变温度,甲烷的浓度增大,即平衡左移,则温度降低,即t1t2。将气体的平衡浓度换为平衡分压,则t3 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104.7。答案:(1)378(2分)(2)A(2分)CH4的裂解为吸热反应,CH4分子活化需吸收能量(2分)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或催化剂失活)(2分)(3)66.7%(2分)(2分)104.7(2分)35解析:(1)碳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

20、1s22s22p2,电子排布图为。(2)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但第A族因p轨道处于半充满的较稳定状态,故其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第A族元素大,故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NOC。(3)CH的中心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131)4,有1对孤电子对和3对成键电子对,故其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4)结合题图可知,该石墨晶体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石墨晶体中除存在键外,还存在大键、金属键,石墨晶体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石墨晶体中存在键,而金刚石晶体中只存在键,故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5)根据晶胞结构可知,距离最近的2个碳原子间的距离为 pm pm。由晶胞结构可知,每个晶胞含有的

21、碳原子数为12844,晶胞质量为 g g,晶胞体积为a2c pm3,故晶体密度为1030 gcm3。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 (2)NOC(3)三角锥形(4)sp2BCEFC(1分)(5)103036解析:(1)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B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和羰基。(2)有机化学中加氧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根据A和B的结构简式可知,AB为氧化反应。(3)由A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10H16。(4)F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酯,其结构简式为。(6)根据题中限定条件可知,C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酚羟基,且含有4种氢原子,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7)结合逆推法可知要合成该目标化合物,需先合成,其可由氧化得到,结合题中信息可利用与CH3CHO制备,而CH3CHO可由CH3CH2OH催化氧化得到,据此可完成合成路线设计。答案:(1)醛基、羰基(2分)(2)氧化反应(1分)(3)C10H16(2分)(4)(2分)(5)(2分)(6) (2分)(7)CH3CH2OHCH3CHO(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