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50330852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时常须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驾驭系统的学问。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共享。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 相识球体和圆柱体,了解其基本特征。2、 发展幼儿的视察力、推断力及其操作实力。3、 能找寻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4、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爱好。5、 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活动打算:1、 乒乓球(每人一个)、圆形卡片(每人一个)、奶粉桶一个、长方形纸若干、胶棒、橡皮泥若干2、 布置一个小超市(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物品若干及一些其它的物品)活动过程:1、 相识球体。

2、(玩一玩)看,老师给小挚友打算了什么?(乒乓球和圆形卡片)请小挚友们玩一玩。在玩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不能让你的乒乓球和卡片离开你的桌子。(1)、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乒乓球和卡片的玩法一样吗?(幼儿回答)(2)、老师小结它们的不同。我们看乒乓球,从前面看它是什么形态?(圆的)从后面(左边、右边、上面、下面及各个方向)看它是什么形态?(圆形)从不同的方向看它都是圆形的,而且它可以随意滚动。 我们再从不同的方一直看这张卡片,和看到的乒乓球一样吗?(不一样)卡片只能从两个方向看,它是圆形的,而且不能随意滚动。(3)、老师小结球体的特征。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就往哪边滚动的物体叫球体。(4)

3、、找寻球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东西像球体?2、 相识圆柱体。(1)、老师还给小挚友带来一件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奶粉桶) 它是球体吗?为什么?(不是)(2)、比较上下两个圆,了解圆柱体的特征。我们看它的上面和下面是什么形态的?(圆形的)那这两个圆一样吗?(.来源教案网)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比一比,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大。(3)、小结圆柱体的特征。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4)、找寻圆柱体。小挚友们想一想,你平常见过的什么东西像圆柱体?3、 玩一玩。(1)、长方形纸 请小挚友把长方形纸变成圆柱体

4、。(2)、橡皮泥 请小挚友用橡皮泥变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4、 延长活动,找一找。老师给小挚友打算了很多玩具和物品,小挚友从中找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和玩具来。活动反思:优点:1、 在活动中通过玩一玩及一些操作活动来让孩子们相识球体和圆柱体,孩子们的爱好很高,另外也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2、 在玩一玩这一环节,孩子们的习惯也很好,在玩纸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一个一个地传;玩橡皮泥的时候,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再有操作活动中体现了孩子们的合作。缺点:1、 孩子的倾听实力和自控实力还有待加强。2、 在找寻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这一环节组织的不太好,有些乱。还有待改进。大班圆柱

5、体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1、视察、比较、相识球体和圆柱体。2、感受和体验平面下立体图形的不同。活动打算:皮球、乒乓球、茄子、萝卜、易拉罐、水杯(有把的)、笔等实物,圆形纸片。活动过程:一、相识球体1、请每一个幼儿取一些圆形纸片和一只乒乓球,让幼儿分别视察、比较。运转圆片及乒乓球时形态怎么样?发觉了什么?(幼儿运转圆片发觉有时看上去是圆形,有时不圆,有时成一条线。拨动乒乓球时无论怎样转,看上去都是圆形)。2、小结:这些圆片,正面看是圆形,转动后有时看上去是椭圆,再转动成一条线,接着转动又成了圆形,而乒乓球就不一样,无论怎样转,看上去都是圆形,因为它是球体。(让幼儿知道球体名字)3、请幼儿将各种球和

6、茄子、萝卜等玩一玩,转一转,滚一滚,并组织幼儿探讨:你发觉了什么?有的东西转得快,时间长,滚得远;有的东西转得慢,时间短,滚不远。转得快,时间长,滚得远的是球体。4、请幼儿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如皮球、弹子、篮球等,凡举到麻球、西瓜、土豆时老师应确定:“对,像球体。”)幼儿说不出时老师可以把已打算好的球体物品让幼儿视察,启发引导。二、相识圆柱体1、请幼儿将铅笔、易拉罐、水杯滚一滚,玩一玩。2、组织幼儿探讨并帮助幼儿总结:你发觉了什么?如:有的东西可以滚动,有的东西滚不了,铅笔、易拉罐可以滚动,水杯(有把的)不能滚动。3、请幼儿视察并说出,铅笔、易拉罐的共同特征。4、老师小结:上面

7、是圆形,下面也是圆形,二个圆形一样大,中间一样粗的物体是圆柱体。5、厨师大小,高度不同的圆柱体实物,让幼儿知道凡是符合以上特征的都是圆柱体。6、请幼儿想一样,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三、嬉戏:奇异的口袋让幼儿逐个摸出袋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柱体,球体分类。活动结束:由圆形过渡到球体,对幼儿来说较有难度,应让幼儿在充分的操作和比较中感知球体和圆形的区分。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3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相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2、提高视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实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3、产生探究的爱好,发展创建实力和思维实力。4、主动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

8、习的爱好。1、打算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2、打算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一、出谜语,请幼儿猜。胖墩墩,圆滚滚,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圆球)老师小结:许很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态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四周滚动的,这就是球体。二、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觉了什么。三、老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

9、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四、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五、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视察发生的现象。六、老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七、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教学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剧烈的新奇心,对四周事物的探究和求知欲望也特殊强,新

10、纲要强调:科学教化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许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非常感爱好,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验探究,试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得有关球体的科学阅历。激发幼儿探究爱好,培育其关切四周事物的习惯。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沟通,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相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意幼儿认知、实力、情感发展的须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

11、,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老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课后通过反思,我发觉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利用打算的材料探究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方法来区分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干脆让幼儿用滚、看、摸的方法来区分。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育造成了空白。假如,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方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实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

12、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打算了许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分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打算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驾驭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刚好的提示幼儿。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阅历,同时培育幼儿动脑、动口、视察、比较等实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5、我发觉部分幼儿参加活动不够主动,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挚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建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

13、于慢。在幼儿经验了探究、发觉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老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觉,充分地体验胜利的欢乐。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2、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教学打算1、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若干,篓子两个。2、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每名幼儿一个。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难点: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探究法活动过程:老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找出能滚动的物体1、出示

14、各种形态的物体:这里有什么?它们中哪些东西能滚动,哪些东西不能滚动?请小挚友玩一玩,试一试,把能滚动的东西和不能滚动的东西分开,各放一个篓子。2、幼儿操作,老师视察幼儿的分类状况。视察老师出示的物体。玩一玩老师出示的物体。通过视察和玩一玩,让幼儿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二、相识球体和圆柱体1、老师:这些能滚动的物品都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态一样吗?请你把一样的放一起。2、请个别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按形态进行分类,把球体和圆柱体分开。3、老师分别出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形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

15、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4、滚一滚(1)老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2)幼儿人手一个球体和圆柱体进行滚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觉它们的不同之处。(3)激励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发觉。(4)师生共同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不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回答老师提问。把一样的放在一起。把球体和圆柱体分类。幼儿回答。回答老师提问。操作,发觉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沟通。通过提问、比较、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让幼儿相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让幼儿能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三、分组活动1、引导幼儿将收集的物品分类。2、尝试用揉、捏、团、搓、压

16、等方法塑造球体和圆柱体,发展泥塑实力。分类。操作。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充分的相识球体和圆柱体。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1、在操作中视察比较,相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它们的特征。2、培育视察实力和比较、辨别实力。教学打算:(认知打算)事先相识了圆形、长方形(材料打算)手表、1圆硬币若干、钥匙圈、皮球、木珠、画有圆形的纸、电池、小鼓、杯子、药瓶、胡萝卜、图画纸等教学过程:一、相识球体:1、出示手表、1圆硬币、钥匙圈,让幼儿视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圆形)2、转转将1圆硬币竖起在桌上快速转动思索:这圆圆的硬币在转动时象什么?(象球)重点:3、摸摸硬币:平平的木珠:鼓鼓的4、滚滚将硬币扔在桌上,发

17、觉它不会滚动将木珠、皮球扔在桌上,发觉它会滚动5、说说小结,归纳:平平的圆是圆形;立体的圆,会滚动的圆,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形的是球体。6、找找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哪些是球体?哪些是圆形?7、添添画画出示画有圆形的纸,引导幼儿思索,添画几笔,看看象什么?其中几个圆形变成球体了?二、相识圆柱体:1、叠叠出示1圆硬币,引导幼儿说出其形态将硬币叠起来,让幼儿视察硬币叠起来后像什么形态?(圆柱体)2、看看圆柱体是怎么样的?让它躺下,会怎么样?(滚动)u小结:两端是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是圆柱体。3、找找老师出示全部实物,让幼儿找寻哪些是圆柱体?重点:探讨:药瓶和胡萝卜是圆柱体吗?(不

18、是,因为它们两端不一样大,中间部分不一样粗。)4、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体?5、做做出示长方形的图画纸,引导幼儿思索:能把它变成圆柱体吗?(探讨)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留意将它制成两头一样大小,中间一样粗的圆柱体(望远镜)。三、结束活动。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6活动目标1、相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四周环境中找出相像的物体。2、能区分圆片和球体及圆柱体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3、发展幼儿的视察力、空间想象实力。4、喜爱数学活动,乐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在实践中感受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19、。活动打算小箱子,乒乓球及各种球体、圆片纸等。活动过程一、情境引入,组织教学。二、边看边玩,引导探究。(区分圆形与球体)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态的。请幼儿视察后回答。2、老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4、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视察回答,老师小结。5、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留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6、老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球体的

20、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态叫球体。三、自主尝试,相识区分。(区分球体与圆柱体)1、出示圆柱体。2、球体和圆柱体竞赛滚。(比滚)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B、讲讲为什么?3、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比叠高)A、请小挚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挚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B、为什么?4、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5、小结: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许多方向滚,但不行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前向后滚的

21、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四、参加嬉戏,巩固练习。“奇异的箱子”。让幼儿逐个摸出箱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形、球体、圆柱体分类。五、活动小结,拓展延长。说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六、课后完成,亲子活动1、开展一次家庭球赛。2、将家里的卫生纸叠一叠,看看能叠几个,明天与大家共享。教学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剧烈的新奇心,对四周事物的探究和求知欲望也特殊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化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许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非常感爱好,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

22、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验探究,试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得有关球体的科学阅历。激发幼儿探究爱好,培育其关切四周事物的习惯。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沟通,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相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意幼儿认知、实力、情感发展的须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老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课后通过反思,我发觉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利用打算的材料

23、探究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方法来区分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干脆让幼儿用滚、看、摸的方法来区分。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育造成了空白。假如,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方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实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打算了许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分圆与球体的区分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打算了小的乒乓

24、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驾驭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刚好的提示幼儿。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阅历,同时培育幼儿动脑、动口、视察、比较等实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5、我发觉部分幼儿参加活动不够主动,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挚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建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在幼儿经验了探究、发觉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老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觉,充分地体验胜利的欢乐。小百科:一个半圆绕直径所在

25、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空间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球,半圆的半径即是球的半径。球体是有且只有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这个连续曲面叫球面。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7活动目标:1. 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相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2.提高视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实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3.产生探究的爱好,发展创建实力和思维实力。活动打算:1.打算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2.打算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象。活动过程: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滚滚,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老师小结:许很多多的

26、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态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四周滚动的,这就是球体。2.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觉了什么。3. 老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4. 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5. 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视察发生的现象。6.老师小结:球

27、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7.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8.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象。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8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实力。2、引导幼儿相识圆柱体。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及动手操作实力.4、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敏性。活动打算:CD,圆柱体积木活动过程:一、走线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挚友分批走线。2、老师从旁提示幼儿留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二、摸一摸1、幼儿

28、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态的?3、幼儿回答老师总结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三、找一找请小挚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固体胶,灯管小鼓四、活动总结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活动延长:请小挚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其次天来幼儿园告知老师。活动反思:让小挚友相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分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挚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挚

29、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挚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挚友的学习爱好,更好的加深了小挚友对圆柱体的相识。大班圆柱体数学教案9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2、会分辨圆柱体的物体,能从四周环境中找出相像的物体。3、发展视察实力和辨别实力。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5、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活动打算:1、教具打算:圆柱体的积木若干;2、操作册:第6册P53。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1)师幼相互问候。(2)走线,线上嬉戏:摸摸*快回来。圆圈中摆放若干大砖块、大积木、易拉罐。幼儿听音乐在圆圈四周自由走动。2、集体活动。(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感知圆柱体。请一名幼儿把双手

30、伸到相中选中一个几何体,摸一摸、想一想,充分感知后大声地向其他幼儿描述魔道的东西是什么样的。(2)相识圆柱体。嬉戏接着进行,当幼儿摸到圆柱体,经过描述后,其他幼儿不能精确猜出是什么几何体时,老师举起圆柱体,告知幼儿:这种形体叫圆柱体。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和圆柱体的积木相同形体的物品,通过自有触摸和摆布,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3)请幼儿试着滚动圆柱体和球体,视察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一样。并尝试从写披上向下滚,看看谁滚得快、滚得远。3、完成操作册。(1)老师示范、讲解操作册习题。(2)分发幼儿操作册,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3)老师批改幼儿操作册,错误的地方督促幼儿订正。4、沟通小

31、结,整理学具。指导幼儿参观学习同伴的活动成果,整理操作材料。活动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驾驭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学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也为后面学习圆锥的学问奠定了基础。胜利之处:1、注意学问的拓展。在教学圆柱的相识时,通过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让学生视察转动起来后的形态是一个圆柱形。对于这个形态学生很简单想到,但是对于这个内容背后的学问更加须要学生驾驭。在教学中我没有把学问点止于这一步,而是利用教具让学生清晰的视察到:当以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长就是圆柱的高,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当以长方形的宽为轴旋转,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即以长方形的哪条边为轴旋转,哪条边就是圆

32、柱的高,而另一条边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解决相应的问题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2、 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注意圆柱学问的推导过程。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对圆柱的侧面绽开图是长方形有了一个清楚的相识,特殊是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发觉了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圆柱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3、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通过教具的现场演示,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学生很简单发觉: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

33、的高等于圆柱的高,由此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也是底面积乘高,并进一步推导V=r2h。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觉虽然形态发生了变更,但是体积不变,这也是数学教学中须要学生驾驭的数学思想方法,除此之外,转化思想也是必不行少,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着不行估量的作用。徐云鸿主任说:几何直观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于老师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不行缺少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虽然徐老师说的是几何直观,但是对于其它在小学阶段中必需渗透的变中不变思想、转化思想也是是不行缺少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0页 共30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第 30 页 共 3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