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3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0282780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3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3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3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3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3戊戌变法的失败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甲午战败甲午战败经济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思想基础发展发展-建立组织建立组织 创办报刊创办报刊高潮高潮-百日维新(百日维新(1898.6.111898.6.11)失败失败-戊戌政变(戊戌政变(1898.9.211898.9.21)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的背景兴起兴起-公车上书(公车上书(18951895)戊戊戌戌变变法法的的过过程程失败失败原因原因戊戊 戌戌 变变 法法 的的 意义意义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 一、维新变法的兴起一、维新变法的兴起 二、百日维新二、百日维新 三、戊戌变法的失败三、戊戌变法的失败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阅读下列材料,寻找变法失败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寻找变

2、法失败原因:材料材料1 1:“(康有为康有为)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思想家,而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虽然能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虽然能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权力的法律来源,权力的法律来源,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是在太后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是在太后手里这一明显的事实。手里这一明显的事实。”(徐中约(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康有为没有政治经验,改革者素质不高康有为没有政治经验,改革者素质不高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1 1,找出什么原因影响变法失败,找出什

3、么原因影响变法失败材料材料2 2:“光绪的悲剧,是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制服慈禧慈禧一伙的力量。一伙的力量。”(陈旭麓)(陈旭麓)阅读材料阅读材料2 2,找出什么原因影响变法失败,找出什么原因影响变法失败维新派实力弱小维新派实力弱小依靠无实权的皇帝依靠无实权的皇帝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3 3,找出什么原因影响变法失败,找出什么原因影响变法失败材料材料3 3:18981898年年9 9月月1515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初一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初一 戊戌变法第戊戌变法第 97 97 天天 “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非去守旧衰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能救中国,

4、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太后不以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汝(康有为)可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有为)可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材料材料4 4 维新派提出的维新派提出的官制改革主张官制改革主张,在百日维新中,在百日维新中,大大打了折扣大大打了折扣。有的条目干脆。有的条目干脆不被批准不被批准,有的则被偷梁换,有的则被偷梁换柱,柱,失去了

5、本意失去了本意。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还屡次下诏,要求设立农工商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还屡次下诏,要求设立农工商分局并裁汰府、州、县的冗员。但各省分局并裁汰府、州、县的冗员。但各省认真办理者极认真办理者极少少有的省份,则基本没有变动。有的省份,则基本没有变动。戊戌变法资料戊戌变法资料 变法政策没有很好实施变法政策没有很好实施 变法实施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变法实施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材料材料5 5:随着变法的深入,新旧势力冲突日益尖锐。维新派随着变法的深入,新旧势力冲突日益尖锐。维新派想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寄希望于在天津小站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练兵的

6、袁世凯。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材料材料6 6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泰西讲求三百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之众,变法三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驾万国。”(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过程急于求成过程急于求成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海关总

7、税务司,英国人)变法过程出现了什么问题?变法过程出现了什么问题?材料材料7 7:103103天天中康有为上了中康有为上了3636个奏章、两部书;光绪帝下了个奏章、两部书;光绪帝下了180180道道有关变法的上谕。这些奏章和上谕,有关变法的上谕。这些奏章和上谕,内容无所不包内容无所不包,恨不得立刻将中国变成近代化的富强国家。恨不得立刻将中国变成近代化的富强国家。内容贪大求全内容贪大求全 变法内容有什么问题?变法内容有什么问题?材料材料9 69 6月月2323日,光绪下旨,日,光绪下旨,“立废立废八股,改试策论八股,改试策论”,要求要求下科即改,下科即改,甚至连给甚至连给考生的准备时间都没有。考生

8、的准备时间都没有。这对历这对历经十年寒窗苦读的士人来说,实在太过苛刻。当时直隶士经十年寒窗苦读的士人来说,实在太过苛刻。当时直隶士绅出于怨恨而扬言对康有为行刺。绅出于怨恨而扬言对康有为行刺。材料材料8 8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万人,朝野震骇,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摘自梦蕉亭杂记梦蕉亭杂记)变法的措施出现什么问题?变法的措施出现什么问题?措施过激措施过激材料材料1111 刑场围观的刑场围观的百姓百姓:“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乱臣贼

9、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材料10 10 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觉得前功尽弃。他们绝他们绝望了望了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用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用说,无不切齿痛恨。说,无不切齿痛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除顽固派,变法还遭到哪些人的反对?其对变法持除顽固派,变法还遭到哪些人的反对?其对变法持什

10、么态度?什么态度?缺乏群众的支持缺乏群众的支持材料材料12“12“六君子,头颅送,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袁项城,顶子红,顶子红,卖同党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2020世纪初的民谣)世纪初的民谣)袁世凯的出卖和告密袁世凯的出卖和告密民谣说明了什么?民谣说明了什么?材料材料1313康有为的康有为的新学新学伪伪经考经考和和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不仅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也难以接受,帝党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说经

11、家一野狐也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下令毁版。下令毁版。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变法内部意见分歧。变法内部意见分歧。变法的理论有什么问题?变法的理论有什么问题?列强向帝国主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狂潮时局图时局图反映反映了戊戌变法什么了戊戌变法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样的外部环境?维新派实力弱小维新派实力弱小,依靠无实权的皇帝,变法缺乏群众的支,依靠无实权的皇帝,变法缺乏群众的支持,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持,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保守派势力强大保守派势力强大,变法理论变法

12、理论有偏激之处,有偏激之处,措施措施过激,变法过激,变法内容内容贪大求全,变贪大求全,变法法过程过程急于求成,变法政策没有很好急于求成,变法政策没有很好实施实施 康有为康有为没有政治经验、素质不高没有政治经验、素质不高 改革改革内部内部意见分歧。意见分歧。列强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总结戊戌变法(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戊戌变法(改革)失败的原因总结规律:总结规律:通过上述原因,请归纳、概括出通过上述原因,请归纳、概括出影响改革成败的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否

13、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否遵循社会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展规律)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看新旧势力的对比看新旧势力的对比(改革派力量是否足够强大,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的支持。)4 4、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当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当(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改革内容、过程是否合理,改革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贯彻,用人是否得当等)5 5、改革者的个人素质改革者的个人素质(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 3、改革的内外环境改革的内外环境(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是否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或者国际环境)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影响

14、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否遵循社会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展规律)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看新旧势力的对比看新旧势力的对比(改革派力量是否足够强大,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的支持。)4 4、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当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当(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改革内容、过程是否合理,改革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贯彻,用人是否得当等)5 5、改革者的个人素质改革者的个人素质(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 3、改革的内外环境改革的内外环境(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是否有

15、良好的外部环境或者国际环境)分析以下改革成败的原因分析以下改革成败的原因考纲里的六个改革内容考纲里的六个改革内容(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明治维新、1861年农奴制改革、戊戌变法),我们目前都已经学完,请你选其中一个改革内容请你选其中一个改革内容,分析其改革成败的原因分析其改革成败的原因。(也可以选择我们必修学过的改革,如梭伦改革、中国改革开放、苏联经济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等分析)限时训练限时训练改革成败的原因类型题改革成败的原因类型题19011901年年1 1月月29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

16、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

17、科举、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

18、。史称“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据据清德宗实录清德宗实录等等1 1、(改编、(改编20132013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1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清末新政成功的因素。(学知识概括影响清末新政成功的因素。(6分)分)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和社会进步的灵魂让我们在不断改革中前进让我们在不断改革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