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50282548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同步测试卷鲁科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化学精品资料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第二部分综合测试卷阶段性测试A卷(第一九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正在建设中的珠海横琴岛多联供燃气能源站项目以天然气做为燃料,建成后将形成统一规划、覆盖全横琴岛、创新节能,集电、热(冷)、气、水多联供为特色的新型能源基地。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一级能源C煤、石油、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新型能源基地提供的能源是一级能源2已知25 、101 kPa

2、时,1 mol H2与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溴化氢放出能量Q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g)Br2(g)=2HBr(g)H2Q kJmol1BH2(g)Br2(l)=2HBr(g)HQ kJmol1C.H2(g)Br2(g)=HBr(g)H kJmol1DHBr(g)=H2(g)Br2(g)H kJmol13298 K时,下列对化学方程式“H2(g)I2(g)=HI(g)H26 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氢气与1 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 kJ的热量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 kJ的热量C1 mol H2(g)与1 mol

3、I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的HI气体需吸收52 kJ的热量D. mol H2(g)与 mol I2(g)完全反应放出26 kJ的热量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混合气体的总体积A B C D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Cu2H2O=Cu(OH)2H2的反应不能发生。但是选择恰当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这个反应就能实现。下列四组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中,能实现该反应最为恰当的一组是()选项ABCD阳

4、极石墨棒CuCuCu阴极石墨棒石墨棒FePt电解质溶液CuSO4溶液Na2SO4溶液稀硫酸CuSO4溶液6.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BKC增大H2O(g)的浓度或减小H2的浓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D改变反应的温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7.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C)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的条件下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B达到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

5、方向移动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到平衡后,增加A,则B的转化率增大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K2SO4溶液同时制备H2SO4和KOH溶液,中装入K2SO4溶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b是离子交换膜)()A区生成H2SO4 Ba是阴离子交换膜C区中的K进入区 D区溶液的pH会升高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和5.4 mol/L,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1 mol/(Lmin) B0.2 mol/(Lmin)C0.3 mol/(Lmin) D0

6、.6 mol/(Lmin)10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做阳极、钛网做阴极、熔融CaF2CaO做电解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金属钛BCa2向阳极移动C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D电解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石墨电极11.如图所示,a、b是多孔石墨电极,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观察到两支玻璃管内都有气泡将电极包围;此时断开K1,闭合K2,观察到电流计A的指针有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溶液的pH变大B断开K1,闭合K2时,b极上的电

7、极反应式为2H2e=H2C断开K2,闭合K1时,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D断开K1,闭合K2时,OH向b极移动12将0.2 mol AgNO3、0.4 mol Cu(NO3)2、0.6 mol KCl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某一电极上析出了0.3 mol 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A7.84 L B6.72 L C5.6 L D4.48 L13在一定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X、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3Z(g)Ha kJmol1(a0)。经60 s达平衡,此时Y的物质的

8、量为0.2 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B若再充入1 mol Z,重新达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则Y为气态C达平衡后,实际放出的热量为b kJ,则ba D若Y为气态,则使容器体积变为1 L,Z的物质的量不变14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H0BCO2(g)H2(g)CO(g)H2O(g)H0CCH3CH2OH(g)CH2=CH2(g)H2O(g)H0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H01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

9、通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A(g)2B(g)3C(g)D(l),如图是A的正反应速率v(A)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A的浓度:a点小于b点B可能是某种生成物对反应起到催化作用C曲线上的c、d两点都表示达到反应限度D平均反应速率:ab段大于bc段16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

10、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舱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0分)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t/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已知K300 K350 ,则该反应是_反应。(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

11、率为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18(10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地开发和应用前景。(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CO(g)2H2(g)CH3OH(g)H1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2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_(填“”或“”)。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

12、度/250 300 350 K/L2mol22.0410.2700.012由表中数据判断,H1_0(填“”、“”或“”)。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_,此时的温度为_(从上表中选择)。(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2CH3OH(l)3O2(g)=2CO2(g)4H2O(g)H11 275.6 kJmol12CO(g)O2(g)=2CO2(g)H2566.0 kJmol1H2O(g)=H2O(l)H344.0 kJmol1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19(14分)

13、根据下表所示化学反应与数据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973 K1 173 KFe(s)CO2(g)FeO(s)CO(g)K11.472.15Fe(s)H2O(g)FeO(s)H2(g)K22.381.67CO(g)H2O(g)CO2(g)H2(g)K3?(1)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_。(3)根据反应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用K1、K2表示)。(4)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设法

14、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浓度(5)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t2时_;t8时_。(填写一种即可)若t4时降压,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20(18分)电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请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金属腐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1)如图铜板上铁铆钉处的腐蚀属于_腐蚀。(2)分析此腐蚀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C此过程中

15、铜并不被腐蚀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1)电池的负极是_(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右图是一个电化学装置示意图。如果用此装置模拟精炼含有锌、银、金等杂质的粗铜,C为CuSO4溶液,则电极材料A应为_,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如果A是铂电极,B是石墨电极,C是氯化钠溶液,用氢氧燃料电池做电源,制得11.2 L(标准状况)Cl2时,该燃料电池理论上需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_mol。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利用如图装置

16、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处(填“M”或“N”);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9160240解析:选D。新型能源基地提供的能量是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故是二级能源,D项错误。2导学号29160241解析:选D。要注意H的“”(常省略)、“”号及H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3导学号29160242解析:选C。题中热化学方程式表示298 K时, mol H2(g)和 mol I2(g)反应生成1 mol HI(g)吸收26 kJ热量,故A、B项错误,C项正确;D项中应吸收26 kJ热量。4导学号29160243

17、解析:选B。由于是定容容器,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故反应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故均不能满足题意。5导学号29160244解析:选B。分析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可知,Cu应为阳极:Cu2e=Cu2,A项不符,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C项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不会生成Cu(OH)2;D项中Pt上析出铜,不会生成Cu(OH)2;B项中Na2SO4溶液起增强导电性的作用,可以发生反应Cu2H2OCu(OH)2H2。6导学号29160245解析:选B。固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K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无关。7导学号29160246解析:

18、选B。由图(1)可知,T2T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平衡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项正确;由图(2)知,p2p1,则nef,C项不正确;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M,n减小,但由于生成A固体,m也减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增大,A项不正确;增加A,由于A为固体,不影响平衡移动,D项不正确。8导学号29160247解析:选C。区是阴极区,溶液中的H放电而被消耗,故区生成的是KOH;区中的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区,A、B错,C对;区生成H2SO4而使溶液pH下降,D错。9导学号29160248解析:选B。v(N2)(1.8 mol/L0.8 mol/L)/10 min0.

19、1 mol/(Lmin),又v(N2)v(NH3)12,故v(NH3)0.2 mol/(Lmin)。10导学号29160249解析:选D。分析装置可知,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2O24e=CO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a22e=Ca,故A、C项错误;Ca2向阴极移动,B项错误;由于阳极要消耗石墨,故电解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石墨电极。11导学号29160250解析:选B。当断开K2,闭合K1时为电解池,此时根据电源判断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相当于电解水,故A项正确;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故C项正确;当断开K1,闭合K2时,该装置为原电池,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

20、2O=4OH,b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故D项正确,B项错误。12导学号29160251解析:选C。混合后Ag先与Cl作用形成AgCl沉淀(此时溶液中还剩Cl 0.4 mol),当有0.3 mol Cu生成时,电路中共转移0.6 mol e,此时阳极上先生成0.2 mol Cl2,然后是OH放电生成0.05 mol O2,即阳极共生成0.25 mol气体,其在标况下的体积为5.6 L。13导学号29160252解析:选C。选项A,达平衡时,消耗0.8 mol Y,则消耗1.6 mol X,X的转化率为80%。选项B,若再充入1 mol Z,重新达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

21、变,说明原平衡与新平衡等效,反应条件为恒温恒容,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气体计量总数相同,则Y必为气态。选项C,Ha kJ/mol,表示2 mol X与1 mol Y完全反应放出a kJ热量,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ba。选项D,因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加压平衡不移动,Z的物质的量不变。14导学号29160253解析:选A。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通过分析图像确定可能对应的反应。观察图像可知,达到平衡用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T2T1、p1p2。升高温度水蒸气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放热,H0;增大压强水蒸气的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综合分析A选项中反应

22、符合要求。15导学号29160254解析:选B。a点到b点反应物浓度应逐渐减小,故A错误。该反应的温度不变、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不变),反应物的浓度又逐渐减小,但ac段的正反应速率却逐渐增大,很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故B正确。曲线上四点的反应速率都在变化中,说明反应都未达到反应限度,故C错误。ac段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所以ab段的平均反应速率肯定小于bc段,故D错误。16导学号29160255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移动问题,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A正确;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可知B、D正确;根据题意知220,当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CO/O2

23、0.000 1,所以当吸入CO与O2的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00 1时,会使人智力受损,故C错误。17导学号29160256解析:(1)平衡常数为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的比值,因此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由于K300 K350 ,即温度越高,K值越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NO(g)O2(g)2NO2(g)知,消耗NO的物质的量与生成NO2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n(NO2)0.020 mol0.007 mol0.013 mol,NO20.013 mol2 L0.006 5 molL1,故曲线b表示NO2的变化曲线。02 s内,v(NO)0.003 mol

24、L1s1,因此v(O2)v(NO)1.50103 molL1s1。(3)由于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当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v逆(NO)2v正(O2),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因此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故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4)及时分离出NO2气体,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因此反应速率减小;由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催化剂仅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因此a、b、d均不正确;只有c增大反应物O2的浓度,v正增大,v逆随之增大,平衡正向移动。答案:(1)放热(2)b1.5103molL1s1(

25、3)bc(4)c18导学号29160257解析:(1)反应的产物只有甲醇,而反应的产物有两种,故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观察图表数据可得,升温时,K值变小,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10;CO的转化率为(2 mol0.2 molL12 L)/2 mol100%80%;此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L2mol22.041 L2mol2,故此时的温度为250 。(2)将三个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变形:()4,可得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即CH3OH(l)O2(g)=CO(g)2H2O(l)HH1(H2)4H3442.8 kJmol1。答案:(1)80%250 (2)CH3OH

26、(l)O2(g)=CO(g)2H2O(l)H442.8 kJmol119导学号29160258解析:(1)由表可知,温度升高,反应的K1增大,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反应的平衡常数K3。(3)K3,K1,K2,故K3。(4)反应为吸热反应,其逆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而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与反应的和,故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故只有C、E可使平衡逆向移动。(5)由图可知,t2时改变的条件使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动,故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或增大CO2的浓度(或增大H2的浓度);t8时改变的条件使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不移动,故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或加压(或减小容器的容积)。若t4时降压,则反应速率减小,曲线在原来平衡曲线的下方,平衡不移动,故该曲线为水平直线,且纵坐标为t6时的v逆。答案:(1)吸热(2)K3(3)(4)CE(5)升高温度或增大CO2的浓度或增大H2的浓度(任选一种即可)使用催化剂或加压或减小容器的容积(任选一种即可)20导学号29160259.(1)吸氧腐蚀(2)A.(1)aCH48e10OH=CO7H2O(2)减小.(1)粗铜Cu22e=Cu0.52Cl2H2O2OHH2Cl2(2)N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