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150127901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包括导入环节、新授环节、巩固环节和总结环节。在导入环节,主要撰写如何引入课堂主题。新授环节是教学的主体,撰写通过怎样的层层教学设计,使学生逐步获得新知识。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年西师版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年西师版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课件:出示乒乓球和价格。提问:看了屏幕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你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

2、多少个?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问:哪个问题以前没有学过?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学生汇报(板书):方法一:52=10(元)106=60(元)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

3、多少元)方法二:65=30(个)302=60(元)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26=12(元)125=60(元)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

4、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不用这种方法。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信息,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谈话:下面,我们就到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动物们解决两个问题,好吗?1、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

5、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2、课件出示。师:小茄子告诉我们什么?大家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核对。3、课件出示。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列式计算,交流核对。4、完成第5题(1)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2)让学生各自独立列式解答。(3)教师组织交流:指名说说解题

6、思路,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出线段图: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苹果树是桃树的6倍,掌握这题的两种解法。5、对比练习。(1)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一次可以运4吨,6辆汽车8次能运多少吨水果?(2)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可以运4吨,第一次来了6辆汽车,第二次来了8辆汽车,两次次一共运进多少吨水果?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评议,辨析两道应用题的异同点。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第(2)题的两种解法:方法一:6+8=14(辆);144=56(吨)。方法二:46=24(吨);48=32(吨);32+24=56(吨)。6、第6题。(1)观察插图,你读懂了什么?(2)要求8次一共运煤多少吨,一定要先知道什么?(3)请你

7、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7、第7题。(1)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2)告诉我们“每人每天组装8台电脑”,现在要求几人几天?(3)你打算怎么做?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小结:这是连乘问题的又一种类型,也有两种不同的解答。四、回顾反思,全课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连乘应用题,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在谈谈你的收获,好吗?2021年西师版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交流名片。1、展示。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师: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非常热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仔细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用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

9、,我也记住了,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2、提问。师:小朋友们,根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3、统计。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第二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如果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

10、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下吧。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1、激疑。师:刚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块儿,(教师慢慢说,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便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测着说)你告

11、诉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继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如果这样重复摸很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究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刚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始吧。2、游戏。(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与小组的活动)3、汇报。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

12、组属牛的多。师:哦,原来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然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如果4个小组实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因为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师:你们对这个实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意见,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实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仔细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

13、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师:再仔细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实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现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因为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师:如果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

14、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测后,再合计次数)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a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偶然现象)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4、各小组预测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情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测,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15、)5、预测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师:刚才同学们非常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如果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1、预测。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研究过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测,教师标记)2、验证。师: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如果前面没有重复做第二次实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3、汇报。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测的比较,教师记录(学能

16、会稍有差别,引导学生预测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师:有的小组实验结果和预测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师:通过这次实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实验,我连续抛了很多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投影出示)你从中发现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越能证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17、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投影出示)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加摸奖一次。兑奖规则。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白色珠子谢谢光临。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红色珠子()个,黄色珠子()个,蓝色珠子()个,白色珠子()个,小伙伴共同商量一下吧。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五、课堂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研究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

18、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除了掌握了可能性的知识,还有什么体会?2021年西师版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一、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周长1、剪一剪,初识一周边线秋天的树叶色彩缤纷,形状各异,每一片叶子都是秋姑娘写给我们的信。老师也收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一片树叶。师:你能帮我剪下来吗?可以怎么剪?(师引导突出一周边线)师:一定要从他指的这个点开始剪吗?小结:从哪里开始剪都可以,只要沿着树叶一周的边线,最后回到起点就行了。(请学生剪下树叶)2、描一描,再识一周边线老师这儿还有一片树叶,你能一笔描出它一周的边线吗?板书:一周边线3、比一比,初步认识周长

19、师:这两片树叶一周的边线一样长吗?对呀,边线是有长度的,有的边线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完成板书二、结合身边实例,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1、摸一摸,围一围,说一说(1)用掌心摸一摸我们坐的课桌的表面。这个课桌面也是有周长的,用手指围一围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谁能说说什么叫课桌面的周长?(课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课桌面的周长)(2)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比划给同桌看。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数学书封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2、辩一辩,找一找,深化理解(1)出示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周长在哪里?师:苹果是个立体物体,不好表示周长

20、。但是如果我们把苹果切开,就露出了一个切面,像这样的平面就有周长。谁来指一指苹果切面的周长?(2)找一找你身边,哪里还能找到周长?生:黑板面的周长,门表面的周长等(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周长。其实很多平面图形上也有周长。(设计意图:对“周长”概念的建立,我设计首先是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进而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其中通过一个立体苹果实物,让学生理解,周长是指物体“表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潜移默化中,起到了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这两方面的纽带作用。)三、注重操作辨析,探索平面图形的周长1、操作交流中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师: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几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

21、在书本62页)2、变式析辨中加深平面图形周长的认识师:你们看,房子图上开了一扇门,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原来一样吗?变得怎样了?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变了,变长了。师:呀,房子图上又开了窗,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和开了门的房子图相比,变了吗?学生辩论后明确:周长没变。明确:图形的周长只和外面一周边线的长度有关,与图形里面的线段无关。师:这也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认识吗?它有周长吗?为什么?学生辩论后明确:没有周长,因为从起点围,围不到一周。师:添上什么它就也有周长了?生:总结:看来,只有怎样的平面图形才有周长?(起点和终点手拉手,封闭起来的图形只有周长)(设计意图: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描周长、剪周长

22、的具体活动中并不能完全建立“周长”的概念,它还需要一定的观察、比较、思辨等思维活动的参与。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较为丰富而深刻的“周长”概念呢?我设计了一个逐步递进的冲突情境开门的房子、开窗的房子、以前学过的角,让学生在经历冲突的过程中深化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四、自主动手操作、测量计算周长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有周长,封闭的平面图形也有周长。1、探索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计算的方法我想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好办法?同桌论讨商量。(用尺量,再计算)请两位同学合作到黑板上测量,其它同学在本子上算一算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可以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知道黑板上哪些图

23、形的周长?为什么?小结:用线段围起来的图形,都可以用尺直接量一量,再计算的方法得到周长。2、探索不规则图形周长测量的方法要是我想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可怎么办呢?同桌再商量商量(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两位学生上台操作,得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大约57厘米。3、在图形的变化中体验周长的变化这是一个方格图,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多少?(1)求一个方格的周长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在这个方格图中来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既可以数,也可以算,都是求这个正方形所有边线的总和。(2)求3个方格的周长这个图形是由3个方格拼成的,你觉得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预设:12厘米、8厘米、10厘米师:答案不一

24、样了,你支持哪种答案的说说你的理由。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可以举手提问或反驳。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图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要求周长,关键是找准图形的一周边线。(3)求4个方格的周长这个图形是由4个方格拼成的,你认为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有不同的答案吗?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8厘米,但是你看看它们形状一样吗?那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由3个方格拼成的图形并不是3个方格周长的总和。我利用这个“认识易错点”显现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思考,从而强化学生对“周长”的正确认识,有效地避免了错误。)五、实践应用周长,积累

25、测量经验今天,我们和周长交上了朋友,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周长呢?那就让我们来执行几项任务吧。1、先请4人小组的组长来抽取任务2、在做任务时可能需要一些工具(软尺,米尺等)可以由组长到工具角借,请工具管理员介绍工具的用法3、小组合作,教师指导1号任务: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2号任务:测量课桌面的周长。3号任务:小组内选一位同学,测量它的腰围4号任务:沿中间曲线剪开,想办法弄清楚剪开后两个图形的周长周长周长()周长lt;周长()周长=周长()(提示:可以直接比,也可以把图形剪开来比。)4、汇报交流5、教师评价,评选出“智慧小组”、“团结小组”、“文明小组”(设计意图:采用分小组来抽取任务的形式能较好地

26、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小组间产生竞争意识,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自主测量物体和图形周长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测量、计算和交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中去认识和理解,让孩子们在操作中经历,在经历中应用数学知识。)2021年西师版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27、教学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教学难点: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教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教师:我们已经

28、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分数。二、教学例题1、教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指明交流,展示分法。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在哪里?是几个?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2、8个桃。如果这盘有8个桃子呢,

29、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示。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3、12个桃。如果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出示: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4、更多的桃。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

30、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5、比较。讨论:这4次分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问:刚才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7、小结: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三、巩固应用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游戏,你们敢接受挑战吗?1、想想做做1。生独立填,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

31、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说一说:刚才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2、想想做做2。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比较: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3、想想做做3。你觉得先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4、游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5、线段图。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

32、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1)取一份。(2)取2份。(3)瘦身。四、自我评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021年西师版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2、正确认识和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3、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4、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难点: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同样大小的圆形纸、长方形纸,绳子,水彩笔

33、。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情景导入二、研究二分之一三、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四、练习五、比较大小六、拓展1、(课件动画展示)星期天,小红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如果你是他俩,你打算怎么分这些食品呢?(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2个苹果1瓶矿泉水半个蛋糕)这三个结果中哪个结果比较特别?“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分数)1、那么什么是分数呢?(边说边课件动画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

34、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是它的。就是分数。说说是怎么得来的?(指名说,老师小结,并课件出示文字,再互相说说,并结合口答板书)2、在我们桌上有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你是怎么得到的?归纳: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分,每份就是它的。3、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最后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觉得是几分之一?你怎么想的?你觉得还可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今天所学的分数有共同的地方,谁发现了?小组里讨论。(指名说)1表示什么?横线下的数又表示什么呢?像、.这些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请大家自学P1

35、00。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分子.分数线.分母我们认识了分数,那下面的图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P101第1题)最后一幅变为同样涂色部分,为什么分数变了?1、刚才我们折出了圆的,你还能折出圆形纸的几分之一?和你的同桌折的要不一样,并把一份涂上颜色,说说你是是折的。2、同桌比较涂色部分谁大谁小?分数谁大谁小?(师选二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比)3、看这张圆形纸(师出示八分之一),你认为贴在哪里好?为什么?4、(师选四分之一,不给学生看到)四分之一你认为放在哪里好?为什么?拿出圆形纸,验证。(课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与六分之一到底谁吃的更多?2021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