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0109663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4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1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2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法指导】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

2、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3、。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字音1秦军氾南: 2佚之狐: 3夜缒而出: 4君之薄也: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6共其乏困: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8

4、夫晋: 9 阙秦: 10秦伯说: 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3失其所与,不知: 重要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乱易整 阙秦以利晋 2而今急而求子 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因人之力而敝之 3焉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4其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5之公从之 是寡人之过也 行李之往来 何厌之有 邻之厚,君之薄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 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 2晋军函陵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邻之厚,君之薄也 5越国以鄙远 6朝

5、济而夕设版焉 7与郑人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共其乏困 10阙秦以利晋 11且贰于楚也 12夜缒而出 1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4君亦无所害 1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6若不阙秦 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 2共其乏困 3秦伯说 4失其所与,不知 5夫晋,何厌之有 古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古义: 今义: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 古义: 今义: 东道主 古义: 今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今义: 4亦去之古义: 今义: 5敢以烦执事古义: 今义: 6共其乏困古义: 今义: 二、文本探究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3郑

6、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6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7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7、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基础达标】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讨厌B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给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撤走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B夜缒而出 在夜里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只有D吾其还也 表示商量语气,还是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则名微而众寡 细小,轻微B微闻鼠有作作索索 暗暗地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略微,稍微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4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8、A辍耕之垄上 动词,往,到B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结构助词,的D何厌之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

9、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损害。7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越国以鄙远 敢以烦执事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8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

10、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9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无中生有,拨弄是非A B C D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

11、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子产为政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

12、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

13、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注】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乡校:乡间公共场所。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封洫:田界。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舆人:众人。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B郑伯如晋 如:到去。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12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14、无一完者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1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德,国家之基也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夫令名,德之舆也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

15、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_(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_(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_【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参考答案】【学习过程】

16、一、课前预习字音:1氾,fn;2佚,y;3缒,zhu;4薄,b;5为,wi;6共,gng;7为,wi;8夫,f(译为“那”,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9阙秦: qu ;10秦,“说”通“悦”,yu;11杞,q,逢,png;12夫,f;13知,zh。重要虚词:1因为,连词;拿,来,介词;表顺承,连词;表顺承,连词;把,介词;用;用来。2连词,表顺承;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连词。3语气词,表陈述;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哪里;兼词,在那里。4代词,指代“使者”;代词,指代“那件事”;代词,自己的;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5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

17、有何厌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使退却;2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3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4“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5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6“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7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8形容词做动词,损害;9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10使动用法使获利;11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12名词做状语;在夜晚;13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14动词用作名词,害处;15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16使动用法,使减

18、少。通假字:1已,同“矣”,了;2共,通“供”,供给;3说,通“悦”,赞同,高兴;4知,通“智”,明智;5厌,通“餍”,知足,满足。古今异义:1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2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3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古义:离开;今义:往,到。5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6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二、文本探究 1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

19、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 4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巧施离间。5提示:因为假如没有秦国的支持,晋文公就不会做王。他认为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秦伯,这是不仁义的;如

20、果攻打秦国就会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6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基础达标】1A(厌,满足)2C(唯,希望)3D(假如没有)4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C(A项,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B项,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D项,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6C(行李:出使的人)7B(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为介

21、词,拿。前一个“封”为“使成为疆界”,后一个为“疆界”。)8C 9B 10C 【拓展提升】11C(意思是“钱财”。)12B(A项,成为“病态”,动词;B项,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C项,患病,动词;D项,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13C(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这是直接表现治国

22、以德的思想;写子产从谏如流;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 )14A(“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15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产死了,谁来继位?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

23、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

24、、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士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