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下能力提升十第三单元第十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50090459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课下能力提升十第三单元第十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课下能力提升十第三单元第十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课下能力提升十第三单元第十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下能力提升十第三单元第十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下能力提升十第三单元第十课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下能力提升(十)谈中国诗(时间:40分钟分值:44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发现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_外国诗的中国读者。(2)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_出来。(3)中国的艺术和思想结构,_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A鉴赏分辨常常B鉴赏分析往往C欣赏分辨常常 D欣赏分析往往解析:选C鉴赏:鉴定欣赏,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分辨:辨别。分析:把一种事物、一种现象、一种概念分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常常”和“往往”都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存

2、在和出现。“往往”多表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用“往往”的时候,句子中要说明重复出现这种情况的其他情况、条件和结果。“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常常”可以用在主观的想法、愿望,也可以用在将来的情况;“往往”没有这些用法,一般用在过去。另外“常常”的否定式多用“不常”,也可以说“不常常”。“往往”没有否定式。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每天早晨,集市上就涌来了购买海鲜的顾客,但货物虽多,数见不鲜,有的鱼已经死亡多日了。毋庸讳言,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联赛管理和服务水平距离真正的职业化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文恬

3、武嬉,人民富裕,一直是中国老百姓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为了繁荣我市的文化艺术生活,五一期间,文化局将组织我市的绘画高手到全市各中学舞文弄墨,即兴创作,一展风采。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收藏者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古巴在政治上深谙左右逢源的生存之道。它积极改善古美关系,又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还与拉美几乎所有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委内瑞拉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A BC D解析:选B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必宰杀禽兽招待他们。后指经常见到的事物就不感到新鲜。使用不当。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解决。使用正确。文恬武嬉:指文

4、武官吏一味贪图享乐,不关心国家的腐败现象。使用不当。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使用不当。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使用正确。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使用正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C国人热议的“例外”服饰在借“第一夫人效应”拓展市场后,国货品牌自身应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其当务之急是树立自身形象。D在翻阅中国话剧

5、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解析:选AB项,成分残缺,应在“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前加“使之”。C项,结构混乱之中途易辙,前一分句的主语是“例外服饰”,而后一分句的主语却换成了“国货品牌自身”。D项,“创作一台的剧本”,只能说一部剧本,而不能说一台剧本,修饰成分和中心语不搭配。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_。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_,足使黑格尔羡妒。A在

6、中国文化里这种现象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B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周到的辩证法C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D在中国文化里这种现象数见不鲜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周到的辩证法解析:选C第个横线前论述中心是“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一文化现象,而非“在中国文化里”;第个横线后黑格尔羡妒的是“而辩证法的周到”而非“辩证法”,要结合语境判断强调的重点。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不能在一个城市生活,但我无论去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咱俩同

7、窗多年的友谊。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些人身居高位却只知谋私利,以为自己做得隐蔽,殊不知在群众中已经臭名昭著。C老一辈退出,是为了更好地培育下一代新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新人更需珍惜、进取。D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我们应该慷慨激昂地前行,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解析:选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说品质高尚,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与官员谋私利而臭名昭著的语境不符。二、阅读鉴赏(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一个偏见(节选)钱钟书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

8、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魔鬼在但丁地狱篇第二十七出中自称:“敝魔生平最好讲理。”可见地狱之设,正为此辈;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倾于左。古人称偏僻之道为“左道”,颇有科学根据。不过,话虽如此说,有许多意见还不失禅宗洞山五位颂所谓“偏中正”,例如学术理论之类。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世界太广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褊狭得可怜,狗

9、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譬如说,柏拉图为人类下定义云:“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可谓客观极了!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假使我们说:“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那又何妨?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风雨并不天天有,无来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唯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人的声音胜过一切。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

10、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一是二。每日东方乍白,我们梦已回而困未醒,会听到无数禽声,向早晨打招呼。那时夜未全消,寂静还逗留着,来庇荫未找清的睡梦。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像要啄破了这个寂静;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雄鸡引吭悠扬的报晓,也并未在寂静上划下一道声迹。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

11、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干净。人籁已起,人事复始,你休想更有安顿。在更阑身倦,或苦思冥想时,忽闻人籁嘈杂,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净。禽兽风涛等一切天籁能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古诗人早已悟到。诗经:“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不会产生喧闹。颜氏家训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虫鸟鸣噪,反添静境。我们常把“鸦鸣雀噪”来比人声喧哗,还是对人类存三分回护的曲笔。常将一群妇女的说笑声比于“莺啼燕语”,那简直是对于禽类的侮辱了。人籁还有可怕的一点。车马虽喧,跟你在一条水平线上,只在你周围闹

12、。唯有人会对准了你头脑,在你顶上闹譬如说,你住楼下,有人住楼上。不讲别的,只是脚步声一项,已够教你感到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有人在踹你的头闹与热,静与冷,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寥之感。人声喧杂,冷屋也会变成热锅,使人通身烦躁。叔本华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节中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大有道理。因为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13、的一项是(3分)()A偏见是思想的副产品,有些看似偏宕之论,恰可能说出了人生的真相。所以人生在世,言动不必专求合理。B文中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鸟鹊、老鹳鸟的声音是“寂静的致命伤”。C“人籁”之所以扰人在于不能溶于寂静,而“天籁”能溶于寂静的原因在于听者“有闻无声”。D居住条件差,人口密度大,中国人又是不论在私人场合还是公众场合都不吝制造声音的,所以在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还是觉得颇有会心之处。解析:选B鸟鹊、老鹳鸟的声音是天籁,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7.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1)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3分)

14、答: (2)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3分)答: 答案:(1)在看待事物时,就应该集中一点,心无旁骛,这样,才可能见得真切,看得彻底。(2)人声使世界变得嘈杂喧闹,而“天籁”能使人产生“有闻无声”的感觉,更能让人体会到幽雅寂静。8文章意在写人声之“害”,可开头远远地从“偏见”说起。从行文思路分析这种写法的独特效果。(5分)答: 答案:文章开头不入主题,而是宕开一笔写“偏见”,段尾才点明正题关于“人声”的“一个偏见”;文章主体,天籁人籁,两相对比,写出人声之“害”;文末首尾呼应,点出人声喧杂是思想产生偏见的原因之一;这种写法别具一格,大开大阖,收放自如,不愧大家手笔。三、语

15、言运用(15分)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别说说钱钟书先生表达的两层意思及其效果。(4分)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答: 答案:(1)委婉地表达拒绝之意。(2)幽默地表达自谦的态度。10下面一段话是形容钱钟书淡泊名利、潜心学术的,请续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不少于30字。(5分)国外重金礼聘讲学,他一一谢绝,他唯一热衷的是工作,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它。他就像一条静穆的大河, 答案:不管夹岸的高山,平远的田畴,雄伟的城郭,冷落的村庄;也不管丽日和风,雷电雨雪,只是不舍昼夜,汤汤地向前流去,默默地向世间供奉舟楫灌溉之便。11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6分)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3分)答: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3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联系标题“玩大了”进行联想,两条鱼在鱼缸里玩跷跷板,一条鱼被甩出缸外,说明惹下了祸端,寓意凡事要谨慎,不可麻痹大意。答案:(1)哎,好幸运,甩出去的是它,不是我。或:真倒霉,甩出来的偏偏是我,不是它!(2)凡事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做任何事,要有度,适可而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