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跟师心得体会_中医跟师学习总结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50008630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_中医跟师学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_中医跟师学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_中医跟师学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_中医跟师学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跟师心得体会_中医跟师学习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跟师心得体会_中医跟师学习总结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复杂的。要想学好中医,要了解好了理论 体系。下面是带来的中医跟师的心得体会,欢迎欣赏。中医跟师心得体会篇一我的老师李砚民主任是开封市中医院风 湿肾病科的主任,现已从事中医事业30余年,在30余年的行医生 涯中,她从未离开过病人,从未离开临床第一线,可谓名副其实的中 医临床家。而我仅仅跟随学习不足2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李砚民 老师不仅在技术方面给我以指导、更是教导我何为医德。她认为“医 乃仁术”,“为医者,应待患者如亲人,至精至诚,让饱受病痛的患 者饮桔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困境,步入坦途。”专攻疑难重症是李砚民临证的一大特点,经她治愈

2、和挽救的重患 究竟有多少,谁都很难数得清。例如,一位久患心脏病的阿姨,在西医院已经宣判无药可医,患 者阿姨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砚民主任,李砚民主任经过详细的检查 后,觉得这种疑难重症治疗很棘手,但一个医生的责任感促使她一定 要挽救这个病人。于是,她研究病情开出了第一个处方。以后根据病 情变化,不断调整药方,并鼓励病人坚定信心。服药50多剂后,病 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可以正常生活。又如一位脾肿大的患者,在多家医院都没有查找出病因,也是听 到病友介绍,找到了专看疑难杂症的李砚民主任,在李砚民主任的详 细问诊及检查下,帮患者找到了病因;寄生虫!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再如从新西兰乘飞机慕名而来的杰克&bu

3、ll;贝兰克,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步履蹒跚。国内夕卜多种疗法几乎用尽,这次他要找李砚民 主任碰碰运气,医好他的腰痛病。神奇的中医中药使他站稳了脚,直 起了腰,迈开了坚实的步子。回国后,兴奋地用电报向他的恩人报喜: 李砚民女士,万分感谢您用神奇的医术治好了我的腰痛病,一切感觉 良好。虽然我已经61岁了,可是身体却象16岁少年一样充满活力。李砚民主任精通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擅内科,对中医肾病、 心病、脾胃病、风湿病、温热病、消渴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临床上 独具特色,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李砚民主任不但继承了前贤精湛的医术,同时也继承了中华民族 优秀的医德医风,她以“大医精诚”之训,铸成“救死扶

4、伤”之心。 她崇拜仲景论证之精辟,更佩服仲景“下以救贫贱之厄”之至诚。她 虽已久负盛名,但毫无名医架子。多年来,她废寝忘食地工作,耐心 地接待每一个就诊者。一般来说,来请李砚民主任诊病的人,大都为 重患或疑难病。人们常常看到,下班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她还在为号 外号”的病人悉心看病,特别是对那些慕名远道而来或一时挂不上号 的农村病人,宁肯牺牲自己的休息,也要为他们诊治。有的病人跟到 家中,或截在路上,她都是和颜悦色地接待,安排时间为他们耐心诊 治,从不厌烦。对于一些来信、来电寻医问药的病人,她总是认真回 复,或调剂药方,或鼓励病人增强信心。因此,许多患者不仅把她看 作救病的医生,还把她当成自己的

5、朋友,精神的寄托,康复的希望。李砚民主任作为开封市中医院人,以其高超的医术,坚韧不拔的 科研作风,带动了开封市中医院的发展,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众多, 并于2010年成立了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李砚民主任扎实的中 医理论功底,精确的辨证论治,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她练就了胜人一 筹的医疗技术,有多少患了所谓“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她的精心治 疗下恢复了健康。她谦虚谨慎,从不满足自已的成就,虽已患者众多, 仍手不离卷,孜孜以求。中医跟师心得体会篇二8月开始,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 科先后有7名同志分别参加了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以及海淀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学习,跟师至今,已近一

6、年 时间。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中医科的医生无论是在基础理论、临床技 能还是医德、医风上,都深深受到了带教老师一言一行的影响,颇有 感触与体会。我的老师吕培文主任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外科 主任,她1969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于70年代分配到北 京中医医院外科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中医启蒙于外科名老中医赵炳 南、房芝萱等老中医,在中医外科治疗各类疮疡、乳房疾病及周围血 管病,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等疾病中,受到各名家 老师的教诲,医术上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要学无止境。1991 年国家为了抢救祖国医学遗产,使传统医学后继有人,吕培文主任成 为王玉章老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7、继承了王老行医50年的绝技,如对 乳房疾病的辨证论治、对慢性溃疡的阴阳辨证及一些传统外用药的制 作与用法等。吕老师已从医40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而我有幸成 为了她的学生,跟随她学习中医外科学的知识。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全 科医师的我,刚刚参加临床工作近3年,临床经验的绝对不足,既往 中医外科知识的零接触,那么这三年的学习将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非 常宝贵的经历和过程。学习中医外科以来,我的临床思维更为开阔了。中医内科和中医 外科虽同属于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但是有很多理念又有所不同。 从中医内科来说,常用的辨证思维侧重于脏腑辨证,在于病人的整体, 往往忽视了病人的局部;而吕老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外科大夫

8、,临床辨 证除了整体辨证之外,局部辨证也显得非常重要,整体辨证与局部辨 证要相结合。因为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 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夕卜在表现。主要包括红肿、发热、疼痛、成脓、麻 木、溃疡、结节、肿块、瘙痒、功能障碍以及皮肤部位的各种损害等。 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能够有交攵地提供了临床辨证的客观依 据。也有某些全身疾病,其病灶反映却在局部。但由于疾病的病因不 同,程度各异,因而转归顺逆相差甚远。因此,外科辨证虽多从局部 病变着手,以局部症状为重点,但也绝不能孤立地以局部症状为依据, 只有从整体观念出发,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外在表现与五脏六腑 病变相结合,辨证求因,全面

9、分析疾病的性质,综合起来进行辨证, 抓住证候的主要致病因素,才能为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吕老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临床要注 重临床体格检查,在辨证施药的同时也要巩固西医基础知识。吕老在 临床上除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还很注重临床的体格检查, 并有着深厚的西医临床功底。凡是有需要的病人,不管是初诊还是复 诊,她都一个一个地耐心检查,仔细询问及触诊。夕卜科病患比较特殊, 像糖尿病足、乳痈等有创伤的疾病,局部创面的流脓、恶臭,有的病 人自己都受不了,但吕老师不怕脏和累,亲力亲为,一一认真细致的 检查,对于病患的西医检查报告也是仔细的查看,就病情及相关注意 事项进行讲解,使病

10、患对自己疾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得病人的感 谢与感激。吕老师这种敬业和专业的精神,与病人之间良好的医患关 系,提醒我们年轻一辈的医生,应该好好学习西医基础知识,注重临 床最为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老是依赖各种辅助检查,同时要与病患 进行良好的沟通,为病人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一年的跟师学习转瞬即逝,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外 科疾患如乳腺增生、周围血管疾病、湿疹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及中医药 治疗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体会,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启己离老师预想 的阶段、与上级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将继续努力,珍 惜余下2年的跟师学习,在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完 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技术

11、水平,不辜负院领导、同事们以及老师的 期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中医师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中医跟师心得体会篇三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 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似及上 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 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 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 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 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

12、使还不能 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 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 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 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 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 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 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 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

13、;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 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 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 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 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 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 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 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

14、合临床,更好的融入 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 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 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 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 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 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 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 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中医跟师心得体会篇四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 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

15、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 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 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至各。针灸疗 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 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 望了解它学习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彳艮多人觉得无从学起, 不知从哪入手。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 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 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 习和临床医师的指导,

16、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 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 们的学习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 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 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 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 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 在要考虑患者

17、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 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专 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 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体位,积极与 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 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平衡取得 更好的疗效。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刺, 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 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 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

18、,也以不同 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 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 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 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 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二、掌握配穴原则,灵活取穴1. 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 因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 了针灸学的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 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 痛阳陵透。这八句

19、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 个字,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 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启示。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 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 性痛症,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 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弓I起的 肌肉紧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 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见,取穴 的先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2. 循经选穴的原则 临症选穴配伍,朱宝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 穴”的原则,以脏腑经

20、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 相关的经脉上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 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 穴,这些穴位是经络之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近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 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 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 见。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变的咳 嗽取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近取穴法等多种取 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3. 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 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 选取患部经脉循行所

21、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 疾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4. 灵活补泻,辨证施治 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 刺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 得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 用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平、大 三类,即轻补、大补、平补、轻泻、大泻、平泻、平补平泻等七法。 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 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 止痛后,改用平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 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总结出一点体会与心得,与各位 同仁共同学习,不足之处,请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