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49964907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5.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课前准备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 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出示歌词,师生齐诵:“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

4、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二)检查预习 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1)指名读课文。(2)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3)新词:训斥:训诫和斥责。玷污:弄脏。郑重:严肃认真。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梅花讲了

5、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新的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教案力图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提供的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资源,调取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实现真正意义的阅。、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准备:阅读陈慧瑛的原作;收集梅花图片,收集有气节的中国人资料;准备梅花三弄、我的中国心音频文件,制作课件。、学生准备: 预习、自学课文。 收集有

6、关梅花的诗句。 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中国人。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播放一幅幅梅花图片,配梅花三弄背景音乐。在乐声中,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梅花,主要有红、白两种颜色,花分五瓣,香味很浓。由于它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在万花凋零的初春时节开放,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你能背出一两句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指名学生背一背课前收集的诗句:师:正像诗人们赞美的一样,梅花不愧是花中君子。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会使作家陈慧瑛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让我们来读一读她讲的故事。、齐读课题: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

7、中指的是什么呢?请默读课文,看看通过自学,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在感受深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有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稍后一起讨论。、学生默读、自学、画批。设计意图:教师在一幅幅梅花图片和音乐中娓娓导入新课,意在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中激起情感,调动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梅花有魂吗?”“这个魂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这也是学生读了课题后产生的疑问,以此疑问导入阅读,意在紧扣“魂”字,留下悬念,定出学习目标,为理解“魂”字含义,学习下文,埋下伏笔。二、了解大意,理清结构、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思念故乡、喜爱梅花、认读本课新词。、说说课文大意。(板书:外祖

8、父)、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有着浓浓爱梅情结的、思念故乡的老人的?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指名学生说一说,边说,边引导学生读好相关的内容。、学生交流、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提炼板书(或出示电子板书): 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 不能回国。 赠送梅图。 送梅花巾。、师小结:梅花魂这篇课文,写了外祖父一位华侨老人“思念故乡”、“喜爱梅花”,课文深情回忆了他读诗落泪、珍爱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以及送墨梅图和梅花手绢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几件感人的故事:第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第自然段:回忆了件具体的事。第自然段:作者从珍藏的梅花图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整篇文章寄托了一位华

9、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设计意图:在初读阶段,理清课文的结构,并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意,意图有二。第一,引领学生整体感知,高屋见瓴,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在理清结构的同时,把课文读通、读好,为更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情感打好基础。在初读阶段,要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梅花魂写的是外祖父爱梅花的事,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文中的件事每一件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一主题。内容具体而不繁琐,条理十分清楚。抓住课文的主题,也就找到了解决阅读中各种问题的钥匙。因此,整体阅读、理清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进入学习情境指名分段朗读

10、课文。要求思考:哪部分内容让你感动?稍后全班交流。二、交流感受深的内容,精读课文、第自然段: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 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学生自由朗读,课件打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指名感情朗读:你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1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你从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感情? 除了这些诗句,外祖父可能还会读到哪些诗句时潸然泪下?、第自然段:“我”无意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份外爱惜墨梅图?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如此大动干戈?“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枝画梅,有什么希罕呢?(导入下文的学习)、第自然段:因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与外祖

12、父分别的日子。指名读段。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第自然段:临别,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师:在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把他那幅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莺儿,读一读外祖父对莺儿说的话。课件打出第自然段的有关内容。“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写梅花本应用“它”,却用了“她”,为什么?)你

13、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吗?师:让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具有铮铮铁骨,刚强不屈的有气节的中国人。课件出示一组人物配诗文的画面。师:这是西汉时期的苏武,受尽屈辱十九年,爱国之心永不变;宋朝大臣文天祥在被囚禁的四年中更是写下了这样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抗日英雄赵一曼:“毒刑拷打何所惧,民族气节显忠魂。”她被敌人杀害时才只有岁;东北抗日联军司令杨靖宇曾经这样说道:“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大师朱自清,在解放前夕,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所谓的“救济面”。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多少有气节的人,他们的品格令人敬仰。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来读读这段吧。学

14、生齐读这一段。师:这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英魂。课文学到这里,你对“梅花魂”的“魂”字有怎样的感悟和理解?墨梅图是外祖父珍爱的宝贝,为什么要送给莺儿,让她带回祖国去呢?他嘱咐莺儿要好好保存这幅墨梅图,你从中又能悟出什么呢?设计意图:在学习第自然段外祖父教莺儿学唐诗宋词这一段时,设计“除了这些诗句,外祖父可能还会读到哪些诗句时潸然泪下?”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调取出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的思想、情感,对文本进行补充、拓展,然后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实现真正的阅读。其意图在于开掘文本,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学习第自然段,在体会外祖父珍爱墨梅图的

15、细节以后,教师提出问题:“一幅墨梅图有什么希罕的?”意在引出对下文的研读。在此,很多教师会直接引出第自然段外祖父的一番话,进入第四件事的学习。而本设计通过教师的导语,引导学生先略读第件事,意在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层层深入地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在第自然段的学习中,先关注学生自己读懂了什么,再从学生的感受中,由梅花引出有气节的人。先问一问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气节的人,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再通过课件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资料,意在补充信息、拓宽视野,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之后,两次谈感悟,意在紧扣一个“魂”字,层层推进,启迪学生感悟“魂”的深刻含义。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师:外祖父

16、不但送给莺儿墨梅图,在送别的那一天,还送给她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梅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说这手绢上的梅花是“血”色的呢?播放课件,在梅花背景中推出一幅幅祖国名胜的画面,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分别的时刻到来了。船开了,越来越远。双眼含泪的外祖父久久地伫立在岸边,此时此刻,海天相接,一方是星岛,一方是祖国。这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的老人有多少话还想和莺儿说,有多少话想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祖国说。你们能把老人的心里话写下来吗?、学生动笔写话。、反馈写话内容。、师:多少年过去了,每当作家陈慧瑛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

17、绢,就会想到课件打出“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学生齐读。、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记在心里,融入你的生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设计意图:“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源自丰富的阅读,更源自日积月累的练笔。而阅读教学凭借语言文字的情味、意境,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练笔资源。本环节的设计意在利用这些资源,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情动而辞发,提升表达能力。梅花魂读诗落泪思念故乡珍爱梅图外祖父不能回国 中国心喜爱梅花赠送梅图送梅花巾设计意图:梅花魂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外祖父教“我”读诗词而流泪,当

18、“我”弄脏墨梅图而生气,得知自己不能回国而痛哭,临别赠我墨梅图和梅花手绢这五件事,刻画了一位长年飘泊在外,最后葬身异国的华侨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他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是一篇感情深刻而含蓄的文章。外祖父“思念故乡、喜爱梅花”,是学生初读课文时总体的感受。随着进一步阅读课文,疏理课文结构,板书呈现了文中五件小事的标题,意在展示课文的主体内容,起到提纲携领、纵观全篇的作用。后面的“中国心”揭示了课文的主题,意在使学生跟随作者的思路,透过一幕幕往事的深情回忆,读懂外祖父的“中国心”。整个板书,展示了一位挚爱祖国的外祖父,“思念祖国”与“喜爱梅花”交相辉映,五件小事的深情追忆与一颗“中国心”融于一体,表现

19、了爱国的主题。本教案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有关资料,教师应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歌咏梅花的诗学生背过不少,但在需要的时候往往不能脱口而出。教师可以在课前一段时间,有意提供一些诗句,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本课多次使用课件,教师在操作中要注意适时、适度、自然融入。第一课时让学生背诵与梅花有关的诗句时,可以在背景音乐中指名背诵;而第二课时让学生写话时,要把背景音乐的音量调低,既起到激起情感的作用,又能让学生静心思考,不影响学生动笔写话。补充“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资料,要先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引导、更正、点拨。教师收集的资料作学生发言的补充之用,如果学生收集的资料比较丰富,也可省去教师展示资料的环节,直接

20、过渡到教师的.小结语。关于“读写结合”的练习,本教案设计了“替外祖父写话”的内容。教师也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给外公写话”的练习。如,“又是一年过去了,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面对梅花,你想对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说些什么呢?”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21、,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抓住文中的具体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诗

22、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我能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还能看拼音写词语。yu fng pio p ci xing x hn m nn qi lng( ) ( ) ( ) ( ) ( ) ( )shui lo zhn cng fng qi xu y ding tin l d( ) ( ) ( ) ( )我要把学习目标中的词语再抄一遍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梳( ) 撩( ) 玷( ) 祥( )流( ) 燎( ) 沾( ) 样( )琉( ) 潦( ) 贴( ) 洋( )3、给带点的字选

23、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1)、能书善画善良,慈善;善行,善事;友好,和好;擅长,长于;容易,易于。(2)颇负盛名背;担负;依仗;遭受;享有;失败。(3)、独在异乡为异客有分别,不相同;奇异,奇特,特别;另外的,别的;惊奇,奇怪;分开。(4)、愈是寒冷(病)好;较好;叠用,跟“越越”相同。4、句段推敲1、“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有奇怪”我害怕,是因为我奇怪,是因为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问题一: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课

24、文的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交流。问题二: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画出使外祖父伤心落泪的诗句。朗读并讨论:怎样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问题三:朗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讨论: 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在书上。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什么?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什么?问题四: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分(fn fn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外祖父分(

25、 ) 外爱惜。外祖父十分( )爱惜那幅墨梅图。卷 (jun jun)外祖父给了我一卷( )白杭绸包的东西。那些书被保存得很好,没有一页书角是卷( )起来的。2、选字填空。 竟 境 竞,梅花魂导学案4(1) 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2) 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3)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4) 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 )凉飕飕的。(5) 保护环( ),人人有责。3、想一想,填一填。“梅花魂”的“魂”指一种精神。我们还可以说( )魂 ( )魂 ( )魂 ( )魂“缕”作量词常用于细而长的东西。

26、我们可以说一缕( ) 一缕( ) 一缕( ) 一缕( )4、阅读全文,把下面答案补充完整。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情上:一是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读着读着就_;二是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因我的一次不小心弄脏了它,受到_;三是因不能_,而难过得呜呜哭起来;四是在离别前,_,五是船快开时_。5、抄写课文中的诗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我还能背出这三首诗。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教学要求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外

27、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学法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出示梅花挂图。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

28、下文自学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

29、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重点:理解全文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卧;(5)送梅花仇;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第二件事:珍爱墨

30、梅图)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

31、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4)说说此时,你对梅

32、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讨论: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3、,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2、思考讨论:(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

35、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2、回顾全文

36、,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4、赠送梅图5、递梅花巾教案简析教者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这样的教学构想,抓住了课文的关键,

37、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先指导他们理解体会课文的难点:老人爱梅花是爱祖国的表现。扫除学生自己阅读上的障碍。再放手让他们从文中的几件事中,寻找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体现阅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者在教学中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起到了很好地作用。针对本文内容含蓄、思想性深刻的特点,教者又采用了情感朗读来配合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情悟理。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一定能透彻地理解全文。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梅花魂 。二

38、、学情分析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三、教材简析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四、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3、读

39、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五、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2、 理解“梅花魂”。六、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说说“魂”字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三、再读课文

40、,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词落泪;2、爱惜墨梅图;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图;5、又赠梅花绢。第二课时一、歌曲设境,回顾导入欣赏歌曲故乡的云,教师激情导入:飘泊异国他乡的游子,多么渴望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而对外祖父来说,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小二、精读重点段,理解“梅花魂”1、课文所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梅花魂”?(第四件)2、学生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问题。3、结合问题反复读文,思考体会,小组讨论交流。4、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预设:从哪儿看出墨梅图

41、是外公最宝贵的画?他为什么爱惜墨梅图?抓住外公的动作“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语言“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外公对古董和墨梅图的不同态度等三方面来体会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外公为什么爱梅花?课件出示第13自然段。学生找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看法,理解梅花精神。读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学生读课文,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联系外祖父谈谈像梅花那样的人是怎样的人。外祖父为什么送“我”墨梅图?(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5、你还从哪儿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送梅花手绢。)小结: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不仅仅是花,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祖国的象征,是千千万

42、万炎黄子孙的魂!外祖父在爱梅、送梅、赞梅、喻梅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这就是梅花魂的内涵。6、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读出对梅花的赞美,对祖国的眷念,对莺儿的希望。三、研读三次哭,品味爱国情1、再读全文,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这种情感?学生画句子,朗读体会。2、全班品读,交流三次落泪。教读诗词落泪。通过朗读指导读懂三句诗,体会思乡情。不能回国而哭。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外公的伤心。送别泪眼朦胧。抓住外公外貌、神态体会思归不得归的愁苦。四、总结回顾,拓展积累1、齐读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尾呼应,突出中心)2、梅花魂到底是什么魂?(回顾全文,完成板书)“不管历尽多少磨

43、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外公的话不仅印在莺儿心上,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3、拓展小练笔:写一篇赞,用上本文的写作方法。课外积累思乡的诗词。4、作业设计 抄写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写出自己的感言。五、 板书设计:梅花魂愈寒冷 愈风欺雪压爱梅花 愈精神 愈秀气 爱祖国有品格 有灵魂 有骨气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梅花魂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梅花魂知识与技能:、认识“撩”、“眷”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

44、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策略与方法: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加强朗读训练;课后拓展延伸。课前准备: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教学设计一、导入1、全班齐背古诗梅花。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师:“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扫出障碍。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准确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3、讨论、交流。第一

45、件事: 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第二件事 : 特别爱惜“墨梅图”。第三件事: 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第四件事: 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件事 : 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四、小组合作、品读课文、交流评析、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如果你有感受,就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把感受传递给别人。、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

46、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比较句子:“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a、理解清白玷污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3)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

47、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讨论: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b、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C、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4)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5)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6)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

48、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7)“小时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诗宋词,每逢念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外祖父总会落下泪来。体会:a、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b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师小结: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

49、品格的人物,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五、感情朗读。六、延伸拓展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板书设计:1、吟诗落泪2、珍爱梅花图 思念祖国15、梅花魂 3、不能回国而落泪 爱国之心4、送墨梅图5、递梅花手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5页 共45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第 45 页 共 4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