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989617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48.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7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景分析:一年级(3)班有学生49人,(4)班也是49人。经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进取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必须基础的学习习惯,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

2、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二、教学资料及教材分析: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应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我怎样快怎样算,可是要介绍这些方法。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经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

3、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经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

4、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观念,2、第四单元“趣味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此刻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能够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我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趣味的图案。(三)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一样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本事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

5、观察本事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难点1、20以内退位减法。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四、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资料,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我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6、,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经过自我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3、经过教科书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构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礼貌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我、评价他人。(二)知识与技能: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

7、;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本事。五、教学措施: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

8、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异常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经过相应的练习,帮忙学生构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景,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忙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本事。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本事。6、增加

9、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资料,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景,以便及时补差补漏。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一天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9、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4、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5、多

10、一份关心、帮忙,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课时安排:一、加与减(一)9课时二、观察物体2课时三、生活中的数7课时四、趣味的图形4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五、加与减(二)8课时数学好玩2课时六、加与减(三)11课时总复习5课时数学教学计划2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单元

11、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编写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

12、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三、教学建议1克和千克的认识。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

13、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2解决问题。教材第87页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让学生调查家里买的苹果和鸡蛋的质量和数量,并推算一下大约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大约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素材提出一些计算的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对克和千克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应给学生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在教学教材第87页“做一做”中第2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活动时,依次出示大家带来的物品,让每个学生都先估一估,记录下来,再选择合适

14、的秤称一称,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四、教时分配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数学教学计划3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

15、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5、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

1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五、教学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17、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4、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赶上来。六、教学进度周 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19月5日-9月11日一、认识更大的数29月12日-9月18日一、认识更大的数39月19日-9月25日一、认识更大的数49月26日10月2日二、线与角510月3日10月9日国庆节610月10日10月16日二、线与角710月17日-10月23日三、乘法810月24日10月30日三、乘法、整理与复习(一)910月31日11月6日四、图形的变换1

18、011月7日11月13日期中复习、考试1111月14日11月20日五、除法1211月21日-11月27日五、除法1311月28日12月4日五、除法1412月5日-12月11日五、除法1512月12日-12月18日六、方向与位置1612月19日-12月24日七、生活中的负数1712月25日-12月31日整理与复习(二)18元月1日-元月7日八、统计19元月8日-元月14日总复习20元月15日-元月21日期末总复习21元月22日元月28日期末考试数学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

19、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二、基本情况分析1、4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5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 人,中上等生约 人,中等生约 人,中下生约 人,差生约 人。2、4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5班在初中升入高中的

20、升学考试中,数学成绩在100及以上的有 人,8099有 人,6079有 人,4059有 人,40以下有 人,其中最高分为 ,最低分为 。3、4/5班分别为高一年级9个班中编排一个普高班和一个普高班之后的体育班,整体分析的结果是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集合、一元二次不等式、简易逻辑、映射与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3、教材重点几种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不等式的解法、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项和的公式。4、教材难点关于

21、集合的各个基本概念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映射的概念以及用映射来刻画函数概念、反函数、一些代数命题的证明、5、教材关键理解概念,熟练、牢固掌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采用了由浅入深、减缓坡度、分散难点,逐步展开教材内容的做法,符合从有限到无限的认识规律,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每阶段的内容相对独立,方法比较单一,有助于掌握每一阶段内容。7、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每一阶段的知识都是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同时为下阶段的学习作准备。8、全期教材重要的内容是集合运算、不等式解法、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等差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四、教学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22、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能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并能熟练求解。3、了解命题的概念、逻辑联结词的含义,掌握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掌握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初步掌握反证法。4、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解函数及其有关的概念,掌握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5、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利用函数的奇偶性与图象的对称性的关系描绘图象。6、掌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和性质,并会解简单的函数应用问题。7、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掌握等

23、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项和的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五、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

24、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六、教学进度安排九月份 集合(2)、子集、全集、补集(2)、交集、并集(2)、集合习题(1)绝对值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2)、不等式习题(1)逻辑联结词(1)、四种命题(1)、充要条件(1)、习题(1)、第一章小结与练习(3)十月份 映射(1)、函数(2)、单调性奇偶性(3)、反函数(2)、习题(1)指数(1)、指数函数(3)、对数(2)、对数函数(3)、习题(1)函数应用举例(2)、第二章小结与练习(3)十一月份期中复习与考试(8)、数列(2)、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习题(1)等

25、比数列(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十二月份分期付款等应用(2)、习题(1)第三章小结与练习(3)、复习(12)元月份 期末复习(8)附高一数学教学的几点具体措施1、作业方面课堂作业设置一本。提倡用钢笔书写,一律要求用铅笔、尺规作图,书写规范。墨迹、错误用橡皮擦擦干净,保持作业本整洁。当天布置,当天第二节晚自习之前交(若无晚自习,则第二天早读之前交)。批阅用“?”号代表错误,一般点在错误开始处,自觉完成更正。每次作业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分别得分5、4、3、2,每本作业本完成后自行统计得分并上交科代表审核、教师评定等级,得分9098为优良等级,98及以上为优秀等级。(来源:)同步优

26、化设计及时完成,按进度交阅,自觉订正。2、考试方面控制考试次数,一般为月考2次,期中期末统考各1次,期末复习小考2次。制好试卷,切合实际,难易适中,目标高考。组织好考试,严格考试纪律。3、兴趣方面组织一次活动、一次竞赛。多上一些多媒体课、优质课。每两周安排一节课时,由课代表组织4个学生讲课,每人10分钟左右,主要讲解同步优化设计上的难题。4、成绩总评每期总评成绩150分,分为三大项,分值为考试成绩125分(2次月考各5、期中15、期末100)、平时成绩24分(作业10、练习8、2次小考各3)、自评1分。提倡准备笔记本、考试错题更正本,并检查后给予加分5、2,其它特别表现给予加分3。5、抓好学习

27、常规,提高学习成绩。数学教学计划5一、对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着眼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身边的数学,重组和改编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创

28、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册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一方面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1)在把若于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

29、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干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4)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空间与图形:(1)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30、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3)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统计与概率:(1)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2数学思考方面。通过认识千以内的数,进一步提高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能力。通过有关口算、笔算和估算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学

31、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发展数感。通过探索和发现数、计算以及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简单规律,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已的思考。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把一瓣蒜头放人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测量并记录发芽后一周内每

32、天蒜叶的长度,并通过观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理解和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如分析从公园里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可以有几条不同的路线,每条路线各自的特点,选择哪条路线比较好。又如在探索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主动运用模拟演示、摆学具、画图等不同手段,并通过比较和交流,选择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如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提醒下经常想一想刚才是怎样得到问题答案的?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4情感与态

33、度方面。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考的价值与魅力。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四、教学措施1.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发展。2.充分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自信地说话!让学生多“说”。3.相信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重视学生的“质疑”。4.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的生活化。5.认真分析教学得失

34、,认真写反思。对学生典型错例,及时做好记录。6.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作业,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及时讲评学生作业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组织订正。7.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有目的地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8.练习前做好复习工作,练习后及时讲评,做好阶段性练习反馈。9.重视平时成绩练习查。既要重视书面练习查,又要重视口试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练习查。通过课堂提问、板演、作业等手段,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10.对突出问题,拿出改进措施,对关键性、普遍性的问题要反馈及时,仔细讲评。五、教改研究课题1课题名称:小学数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研究2课题的界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而激发

35、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培养其学习动机的重要前提,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他们有着好动、好奇、好胜、喜异、爱新等心理特征。学习合作小组成员按档次比例优化组合,开放设疑,质疑、释疑等参与活动的空间等。均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并满足自己在不同时候的优势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务必走出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解放思想,寻求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我们深入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从而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小组合作

36、学习能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共同探求知识奥秘的动力。3.课题研究实施目标: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4课题实施的具体做法:(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

37、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3)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合作技能,如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六、教学进度安排全册安排了58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期末复习4课时。全学期大约有25%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我们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各单元的课时安排大致如下: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周次备注一有余数的除法5712单元练习2二认数81024单元练习2三分米和毫米2445单元练习2四加法101357单元练

38、习3五认识方向358清明单元练习2六减法912911单元练习3七认识角241112单元练习2八乘法1616劳动节单元练习4九统计341617端午单元练习1十期末复习481719单元练习4数学教学计划6一、指导思想在工作中明确课程改革的三项基本功能。一是知识与技能,即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这也是制定每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二、重点工作1、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第一,要树立保底意识,尽快消灭劣质课。上合格课,消灭

39、差课,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教学管理的底线,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第二,增强优化意识,稳步提高常规课。常规课是大多数教师、大多数课的实际水平,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提高的潜力也最大。教师要不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把常规课上好。优化与完善常规课的过程,也是改革的过程。第三,强化改革意识,积极探索优质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究未知的过程。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先进的思想、完善的课程、优秀的教材,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具体落实。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其

40、突破口在于课堂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讲解,例题的选配,练习的编排及必要的测评都应当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并逐项落实。三、教学方法及对策(1)钻研教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在认真钻研高一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基础上,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2)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

41、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3)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意展示思维过程。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4)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对高一新生而言,高中的学习是一个新起点,要善于把握这一特点,从多方面、多层次开展课题研究,及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提高学生素质。数学教学计划7一,班级学生的分析六年级一班有66名学生。从新课程来看,班级

42、数量多,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可以自己带。因此,他们对学生的情况有很好的了解,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高。他们可以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他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会相互交流合作,但自主讨论能力不高。但是有些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的督促和指导。有的比较严重,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他们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转危为安,不知所措。这学期的重点是做好学困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43、创设愉快的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学、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分数乘除、圆和百分数是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和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和百分比。分数乘除的教学是在学习整数和小数相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计算四个分数和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简单的百分比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和图形方面,教材有位置和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初步的数学过程,理解并学会使用数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初步了解学习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空间

44、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统计学中,教材是排列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了解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概念。在数学问题解决中,我们可以体验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使用假设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数学的魅力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教材中安排了两次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探索和实际应用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理解分数乘除的含义,掌握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进行简单的分数初等算术运算。2、理解互易的含义,掌握互易的方法。3、理解比值的含义和性质,求比值并简化比值,解决与比值有关的

45、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性,用指南针画圆;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可以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2)、工艺和方法: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可以用平移,轴对称,旋转来设计简单的图案。6、能够在正方形纸上用数字对表示位置,初步实现坐标的思想。7、9、从现实生活中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运用假设性数学思维方法解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在生活中形成发现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11、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

46、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书写工整。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习工具:以前几卷的教师教课书里已经介绍了很多教具和学习工具,有些还是可以用的,比如小木棍、方块、量角器、三角形、尺子、计算器等。结合本书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习工具,以供参考。1、圆形纸板作为教具,演示分数的计算和对圆的理解。几个同样大小的圆可以用纸板做成。按照五年级第二册教师教材第14页的介绍,将两个圆形纸板做成教具,用它们来演示不同的年级。教师演示的教具更大,学生操作的学习工具更小。2、教圆的时候用圆规。老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还应该准备一套指南针供自己使用。3、讲解

47、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具,可以仿照课本第68页的图形用纸板做成,供老师演示。另外,同样的图印在本教材的附录中。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的学习工具。4、网格用于绘制学习位置。这本教材的附录里有几张1010的正方形纸,可以剪下来给学生使用。5、其他教具的教师也可以根据各种教学内容的需要,准备或设计一些教具和学习工具。比如教学所在的地方的简单路线图数学教学计划8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没有单独安

48、排复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1“表内除法”的复习。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

49、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4“克和千克”的复习。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6“解决问题”的复习。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重点是使学生能够

50、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7“统计”的复习。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二、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三、教学建议2开始复习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第119页第1题所提供的情境复习除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

51、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3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习。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学生间的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练习的效率。近似数的复习,要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4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不同,只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5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除了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让学生

52、准备一些实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称一称,看自己估得是否正确,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6复习“图形与变换”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了。7复习“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8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对于统计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

53、小组中得出一个结论,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四、教时分配这部分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复习。数学教学计划9一、基本情况分析:去年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普遍不错,但是优生不广,尖子生也不拔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很多差异。对于优生学来说,他们能够透彻的理解知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清晰的。对于几乎所有的学生来说,一些基础知识无法有效掌握,学生仍然缺乏大量的推理训练。推理思维方法和写作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怕几何难,相关知识也不是很透彻。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和课业负担,不鼓励学生购买补充参考书,学生独立扩展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后主动获

54、取知识的能力。需要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表现,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有些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专心学习,积极参与。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雄心勃勃,浮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理想,比如预习的习惯,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学习的习惯,主动改错(考试和作业后)的习惯。有些学生对他们没有或不够重视,需要老师的监督才能这样做。陶行知说:“教育是培养习惯”,这是这次教学的重点。二、指导思想:通过九年的数学教学,可以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

55、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操作,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总结。会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类比进行简单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实态度。较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这学期的教学内容由五章组成:第二十二章:二次根式;第二十三章:一维二次方程;第二十四章:图形的相似性;第二十五章:求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焦点: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和论证;2

56、、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倡导证明的多样性。困难:1、引导学生探索、猜想、证明,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3、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章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重视课后反思,设计每节课师生互动的细节。(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实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课后反馈。选择合适的习题和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当面给学生指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不留难点,让学生学到东西。不及物动词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

57、程标准,掌握教材。2、认真备课,努力全面掌握学生动态。3、认真教每一课。4、对每个班级实施课后辅导,查漏补缺。5、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学和科研改革,提高教学水平。6、复习阶段,允许学生动脑子,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模拟试题的训练,让学生逐渐熟悉各种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数学教学计划10初中数学知识所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而且今年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求学校停止二课和晚自习,这样更减少了复习是家时间。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我们初三数学老师关心的问题。为此,通过我们三人

58、的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轮以知识立意,突出“基础性”,追求数学内容的本质理解,全面梳理知识,侧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选素材难度以中档以下为主,时间为2月中旬到4月中旬,约两月时间;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二轮以能力立意,突出“发展性”,追求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侧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适当加强综合,所选题难度以中档为主,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约一个月时间。应该注

59、意的几个问题(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第三轮以状态为立意,突出“综合性”,追求数学水平的有效发挥,侧重培养学生应试技能,时间约20天。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6)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7)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8)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9)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数学教学计划11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