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4982360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说明书(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系统建成后实现的功能1二、人员定位系统硬件设计2三、人员定位系统软件设计4四、项目建设范围5五、相关依据5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一、系统建成后实现的功能1) 通过实时对煤矿人员的入井/升井时间及在井下各区域的 停留工作时间的记录与统计,能实时对各单位人员下井班数、班次、 人员出勤规律分析等情况进行监测和分类统计,能自动汇总、存储、 实时查询、自动生成报表和打印,为企业提供考勤管理基础信息,并 能为企业提供员工出勤规律分析和总结。2) 在满足人员定位信号覆盖范围要求的条件下,实现人员实 时定位管理,在定位器连续布置的区域可以实现可以实现人员的精确 定位,同时实时对井下各监测区域工作人员的数量和

2、分布情况进行分 类统计。结合井下电子地图,可以显示某个区域内人员的数量和分布以及 人员个人信息查询;可以显示指定人员当前位置;可以对指定人员进 行定位和跟踪;可以查询特定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可以实时显示定位 信息,也可以查询某一历史时刻的定位信息,可以查询人员历史移动 轨迹和停留时间。3) 具备人员无线寻呼功能,在需要紧急撤离,或寻找失踪人员 时,人员无线寻呼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呼叫单独一个人,也可以成组呼叫,可以呼叫某个区域的人 员,也可以多个区域全矿区呼叫。呼叫信息由计算机控制,通过指定 的分站发出。4) 对于井下出现的紧急情况,井下的矿工可以向井上调度指挥 中心发出呼救信号,生产指挥调

3、度可以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判断是 否需要通知井下人员撤离。5)跟踪安全监测人员(如安检员、瓦检员等)在井下的运动轨 迹,记录他们在各区域及各监测点的停留时间,从而保证安全监测工 作的严格执行。6)当矿井发生紧急事件时,可以及时对丢失人员进行统计,查 询事故现场附近的人员信息,工作查询相关人员的定位信息,快速确 定人员的准确位置,以便及时有效地开展搜救工作。发生紧急情况时为指挥人员提供井下各区域人员的实时分布信 息,帮助指挥人员制定应急预案。7)实时监测并记录系统通讯及系统设备的工作状况,对系统异 常做出告警,提示维护人员尽快使系统恢复正常。对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维护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对射频定位器

4、及 标识卡电量进行低限监测和提前提醒功能,提示维护人员及时对系统 设备进行维护。8)系统采用双机热备份,可对上述矿井目标定位、跟踪、人员 寻呼、考勤统计、安全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信息进行至少12 个月的长期保存,并可方便地查询历史记录。二、人员定位系统硬件设计1、硬件设备选择标准在接入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定位系统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硬件设 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标准;适用于煤矿环境的设备,必须 通过国家煤安认证中心认定的监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取得“防爆合格 证”及煤矿安全标志证书,取得“MA”标志;必须充分考虑满足防尘, 抗高温潮湿和电磁干扰的要求;地面系统充分考虑防雷和抗电磁干扰 的设备。

5、2、硬件技术要求1)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与监测分站(1)监测分站容量:1台数据通信接口可以连接至少32台读卡 分站,分站数量可以扩展到不少于128台;(2)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采用光缆时应达到30km以上;(3)传输速率:不小于4800bps;(4)传输误码率:小于10-6(5)巡检周期不小于30s;(6)支持光缆电缆混用网络。2)读卡分站与标识卡(1)单台读卡分站传输距离:不小于2km;识别距离:单方向大于250m,二方向大于500m,三方向大于750m;(为实际有效识别距离,不受任何地形限制);(2)识别数量:1台读卡分站可同时识别标识卡的数量大于200 个;(3)标识卡应具备闪光、震

6、动提示,信号穿透力强、安全保密 性能高,对人体无电磁污染;(4)标识卡电池寿命不小于6个月,标识卡在电池电压不足时,软件应做到前期提醒,并可以继续工作7天以上;(5)允许标识卡有35km/h的移动速度,可对井下移动设备和人 员进行识别定位;3)系统具有双机热备用功能,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机自动切 换成主机,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4)在入井验身处,安装检卡系统,可以检测标识卡信号是否正 常、电池是否欠压;5)备用电源要求每台读卡分站分别具有一台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备用电 源,当系统电源无法正常工作时,自动启用备用电源,并保证分站能 单独运行不低于2个小时;6)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点变动由甲方另行指

7、定;7)LED屏幕安装位置应配备验卡系统,准确显示各类人员入井 信息和人数;三、人员定位系统软件设计软件系统采用C/S模式,权限分级管理,在软件里设置用户权限, 系统管理员可随时添加/删除用户,分配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所允 许使用的功能不同;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方便易用;地图使用矢量 地图,能够灵活导入CAD等图形;同时具备以下特点:(1)软件系统具备准确定位功能、跟踪功能、寻呼与呼救功能、 联网功能、考勤报表的统计和打印等功能;(2)系统可以对井下所有持卡人员实现准确定位及连续跟踪,同时对特定人员、进入重点区域人员的出入时刻及工作时间进行显 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3)网络断开时,井下

8、定位终端机可完全单机运行,待网络恢 复后自动上传井下定位记录;(4)具备按部门分布排序、查询功能;(5)具备井口验卡系统显示功能,包括井下人员区域分布、部 门分布的显示功能;(6)具备标识卡电源电压不足,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指示出标 识卡的标号、姓名等信息,提醒及时更换电池;(7)具备井下超时的设置、报警和查询功能;(8)具备手工补录数据的功能;(9)系统具备网络化与信息共享功能,可为矿方网络化提供数 据通讯平台;四、项目建设范围滴道盛和煤矿:井下总共布置35台读卡分站、145台无线收发 器、780台射频定位器,实现井下约55km的信号覆盖,基本实现了 井下信号全覆盖,井下人员定位信号能够连续覆

9、盖矿井井下绝大部分 巷道。覆盖的主要巷道和地点是:采区的出入井口、车场、暗斜井、 绞车房、绕道、各主要硐室、轨道大巷、皮带大巷、采煤工作面、掘 进工作面等行人巷道和工作区域。信号连续覆盖长度约55km。部分 区域实现25m定位精度的精确定位。五、相关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3、煤炭工业调度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试行)4、煤炭调度信息化装备技术规范(试行)5、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6、MT/T1008-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条件7、煤炭工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8、MT/T1006-2006矿用信号转换器9、MT/T1007-2006矿用信息传输接口10、MT/T1004-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1、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12、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13、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4、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5、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鸡西分公司滴道盛和煤矿矿井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设计2012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