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例研究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4977598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例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因文赏艺,高中说明文探语文素养培养南州六月荔枝丹课例研究萧山中学 张 波教学目标1、筛选整合信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感受课文所包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3、尝试寓历史文化韵味于说明之中的语言表达。教学设想本文是高中阶段第一篇说明文,关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比较扎实的基础,而且这篇文章条理清晰,文字浅显,因此在教学中不再将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作为重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理念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当凭借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种理念让我更多地关注到了说明文中的文化内涵。本单元的单元说明要求“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不仅了解一点关于

2、荔枝的常识,而且从文中引用的大量古诗句中,感受到荔枝这一古老的中国特产所积淀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成分”。这一点是过去说明文教学中不曾重视的。基于以上两点,我将感受课文所包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一段古筝的音乐,投影荔枝图片。环节一:导入投影荔枝图片。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据说有一次曾游到福建莆田盛产荔枝的黃巷村。那是端午节前后。进入黃巷村,刚好碰到一位老者。乾隆向老者提出要求品尝荔枝。老者心中感到好笑:自古6月蝉儿叫,荔枝紅,现在才5月,哪有荔枝吃?为了满足这位游客的好奇心,老者帶着他一边游玩,一边寻找早熟的荔枝。走着走着,乾隆发现有一棵荔枝的果实绿中帶红,于是说:

3、“这棵荔枝可以吃!”老者摘了一颗給乾隆。乾隆忙不迭剥皮就要往嘴里送,一不小心荔枝落在沙地上。乾隆连忙捡起,一看这颗荔枝仍然果肉晶亮不沾砂。乾隆似往嘴里一塞,连连点头表示好吃。第二年端午节前夕,乾隆下诏书,说要黃巷村的绿中带红、果肉落地不沾沙的荔枝。荔枝的美味即使是掉在地上也不减魅力,所以有人说:“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今天就让我们来近距离接触这种美味的水果,并且感受它所包含的文化韵味。(板书)【分析】由趣味故事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并且直接点名主题,点出荔枝的历史与特点,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为课堂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环节二、初识设疑一:阅读课文,分别用一个词语,依次说出课文介绍了荔枝

4、的哪些知识。(学生独立寻找,用明显的标志标明词汇。)明确:见投影外壳、颜色、形状、大小、内膜、果肉、种子、花、产地分布、有关专著、生长习性、生产建议【分析】该问题难度较低,任务完成度较高,设置该问题的目的是提醒学生说明文的观赏方法,懂得分点、分层赏析说明,懂得抓要点明重点。环节三、感受设疑二:作者在介绍荔枝时联想到了许多古诗文、典故及谚语,请同学思考一下引用了这些诗文典故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该环节仍要求独立完成,找寻诗句及典故、谚语难度较低,但是思考引用的作用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思考引用在说明文中的价值,从而挖掘荔枝课文的独特之处,欣赏此文的美。) 诗文举例: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

5、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典故举例: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汉武帝筑扶荔宫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谚语举例:荔枝十花一子【现场】生1:我发现了很多诗句,例如“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等等,可以明显感觉到语言变优美了。师:不错,引用的加入可以将意境借到文中来是文字变优美,那么作为说明文来讲,这些引用有没有它的独特的作用呢?生1:(不语)师(发现学生暂时解决不了问题)追问:请坐。我们知道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事或物的特

6、点,我们来看看引用的诗句对说明有没有帮助?生集体:描写荔枝更美了,表达得更有诗意。特点鲜明,颜色亮丽。师: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找到的是这几句,老师也看到了一句,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能来解析一下这一句的好处?白居易荔枝图序“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生2:感觉说出来的话更权威,依据性更强,这是白居易说出来的。师归纳:哦,使说明更准确,更有依据。非常好!包括还有同学也发现了,诗句的引入荔枝变得更有历史的厚重感了,似乎不再是一种水果,而成了一项古董。【举例分析】“日啖荔枝三百颗”一方面写出古人对荔枝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说明荔枝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的。从引用的诗文当中我们

7、可以看出来,由于荔枝的生长北限,使得远离荔枝产地的百姓很难享用到荔枝,所以荔枝一直是宫廷供品,只有王公贵族,达官显要才能吃到,所以吃荔枝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过华清宫),也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咏荔枝膜)。大量有关荔枝的诗文和典故表明荔枝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作者引用了这些诗文典故,不仅是介绍了荔枝的一般知识,还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不仅引用了许多诗文典故来说明荔枝的不同特点,而且还用多个典故来说明荔枝的一个特点。比如在说明荔枝的生长习性时,作者一连引用了三个典故,这样写说明荔枝的种植历史悠久,古代对于扩大荔枝种植范围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突出了荔枝是一种历史积淀深厚的水果。【教

8、师总结】在一篇说明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文、典故,或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可以使人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文化艺术的享受。环节四、延伸设置任务:接下来我们也来尝试一下这种科学与文化的联姻。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请阅读辞海条目“荷花”,选择一个特点,结合所提供的材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荷花,并能说出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荷花:亦称“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最初细瘦如指,称为“蔤”(莲鞭)。蔤上有节,节再生蔤。节向下生须膨大成藕,翌春萌生新株。夏天开花,淡红或白色,单瓣或复瓣。花谢后形成莲蓬,内生多数坚果(俗称“莲子”)。性喜温暖湿润。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浅水塘泊栽种较多。藕供食用或制藕粉;莲

9、子为滋补品。藕节、莲子、荷叶均可入药。花叶供观赏。(学生小组动笔完成,完成后并分享,集体讨论完成的好坏。)【分析】因为文化经典的积累问题,学生完成的都不算突出,这也说明文化经典在目前学生间的缺失,最后此项任务作为作业完成,呈现出来的仍显单一,文化积淀方面仍需下工夫。环节五、结语许多事物不仅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而且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文化蕴味就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仿佛迷离,又确实存在,需要我们细细探究,细细品味。我们在介绍这种事物时,不应试仅仅满足于准确地说出它的特点,还可以运用引用的手法,说出它的文化蕴味,让人听了之后余味无穷。教后反思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图文并茂、

10、文质俱佳的科学小品,以往教学这篇文章,常把时间花在梳理文章说明内容,顺序等方面,结果学生无兴趣,学完收获少。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说明文之处在于,除了说明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外,还多处引用古诗文,既有科学的真,又有文化的美。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理念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当凭借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种理念让我更多地关注到了说明文中的文化内涵。本单元的单元说明要求“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不仅了解一点关于荔枝的常识,而且从文中引用的大量古诗句中,感受到荔枝这一古老的中国特产所积淀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成分”。这一点是过去说明文教学中不曾重视的。基于以上三点,我

11、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要求学生筛选整合信息, 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二是通过讨论引用的古诗文和典故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品味文化内涵。三是扩展关于荷花的说明文字,巩固与延伸所学的知识。后两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感受分析能力,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让学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反应和我自己的感受中,觉得前两项基本落实,但是第三项仍需更多的工作去加强。这节课中,比较成功的是:导入部分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于引用的作用,挖掘地比较深,同学对前二个作用的分析比较到位,而文化内涵这一点,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够粗略地感受到。这节课中最大的不足之外,也是教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一直深感困惑的,就是如何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这篇文章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上虽然同学有所涉及,但总不能象前二点那样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而老师对于如何引导同学去感受文化内涵也显得缺少办法。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